【中考物理】中考【中考常考易错点】专题九功和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物理】中考【中考常考易错点】专题九功和能
易错清单
1.物体做功多,做功的功率就大吗?
先看下表
功还要与“做工”区分开来,如图所示两个人都“做了工”,但都“没有做功”.(2)功率解决的是做功快慢的问题,不仅与做功多少有关,而且还与所用的时间长短有关.例如:两个人将同一个石块从一楼搬到五楼,所用时间不同,则这两个人对石块做的功是一样的,但功率(做功快慢)不相同.
总结:功和功率的大小之间不存在必然关系.做功多,功率不一定大;同理:功率大,做功也不一定多.
2.功率相同,机械效率就相同吗?
如上所述,功率是描述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决定于功与所用时间的比值;而机械效率是指有用功占总功的百分比,简而言之,机械效率的大小表示做功的有效程度大小.例如:如图甲所示,用定滑轮费了很长时间才将重为G的物体提升高度h,则易得:功率P几乎为零,而机械效率却是100%(W有=W总=Gh);同理:如图乙,设滑轮的重量为G0,分别用t1、t2(t1≥t2),可求得P1≤P2,
但机械效率两次都相同,均为,为定值,只决定于物重G和滑轮重G0,与其他因素无关
(前提:均忽略绳重及摩擦).
总结:功率(做功快慢)和机械效率(做功有效程度)之间不存在任何联系.即:功率相同,机械效率不一定相同;同理:功率大,机械效率不一定高;机械效率高,功率大也不一定大.
3.使用机械的目的是提高功率,还是提高效率?
如图甲所示,工人如果不借助任何机械直接用手搬可能无法将油桶搬上汽车,因此它的功率P=0,但效率为100%(W有用=W总功=0);如果借助一个斜面就可以比较轻松的完成这项工作,因此功率P>0,也很容易求得此时的机械效率为80%(W有用=300J,W总=375J).
总结:由上述分析不难看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采用机械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功率,但同时降低了效率.
4.功和能
(1)如果物体受力且沿力的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就说力对物体做了功;如果一个物体能够对外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
(2)一个物体“能够做功”并不一定“要做功”,也不是“正在做功”或“已经做功”.因此,能是表示物体做功本领的物理量,属于一种状态;做功表示一个过程,通过做功可以改变物体能的多少.
(3)功和能的单位都是焦耳.
名师点拨
功和功率的计算
(1)功的计算:
(2)功率计算
个台阶,每个台阶的高度为0.2m .在这个过程中,已知海涛克服摩擦做功为2800J,求出此过程中:
(1)海涛竖直向上跳的平均速率多大?
(2)海涛克服重力做功是多少?
(3)海涛做功的总功率多大?
【答案】(1)0.24m/s (2)1200J (3)400W
【解析】(1)海涛同学竖直向上跳的总高度为:h=12×0.2m =2.4m .
海涛同学竖直向上跳的平均速率为:
(2)海涛克服重力所做的功为:W 1=Gh=500N ×2.4m =1200J .
(3)做的总功为:W 总=W 1+W 2=1200J +2800J =4000J .
海涛做功的总功率为:
【方法指导】竖直向上跳的平均速度可以通过向上跳的总高度与所用时间利用速度公式v=求出,克服重力做功等于重力与高度的乘积,即W=Gh,总功率可以通过所做的总功和时间利用功率公式P=求得.
提分策略
【趋势总览】
从近三年的各地中考来看,对本部分的考查呈现如下趋势:
1.本专题涉及到的知识是力学部分的重点和难点,功、功率和机械效率均为中考题中必考知识.采用填空题、选择题、作图实验题和计算题等多种题型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背景新颖、题目灵活多样.
2.计算题一般是分析使用杠杆、滑轮组等情况下的功、功率和机械效率.试题综合性较强,综合考查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验题一般从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或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出题,综合考查设计实验、数据整理和分析归纳结论等能力.
的中考命题方向预测:仍然重视考查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突出考查机械效率的实验探究;结合力、运动的有关知识进行综合考查.
【锦囊妙计】
一、功的概念及计算
1.在运用求解功的数值时,一定要注意“两性”,即:
(1)统一性:包括两层含义①单位要统一,即F——牛顿(N)、s——米(m)、W——焦耳(J)②s必须是指定的力F作用时间内物体沿力的方向通过的距离,只有这样F、s的乘积才是该力做的功W.这一点在解题时尤其要注意.
例如:如图所示,重100N的物体在F=50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匀速运动了2m,重力做的功是0J,而不是100N×2m=200J,原因就是在重力方向上物体并没有通过距离,也就是说2m 对于重力做功来说是无效的距离.
(2)同时性:含义是指路程s必须是力F作用时间内物体沿力的方向通过的距离.在解答此类问题时一定要注意F、s的同时对应关系,否则很容易出错.
例如:子弹在枪膛内受火药爆炸后产生的气体的平均推力是800N,子弹的质量为20g,枪膛长55cm,射出后子弹在空中飞行了80m,则气体对子弹所做的功是440J,而不是64 440J,因为平均推力800N仅仅在枪膛内存在,即对推力做功来说55cm 是有效距离,而一旦子弹飞出枪膛,则推力消失,此时 80m 的飞行距离与推力不具有同时对应关系,因此是无效距离.
2.力不做功的三种情形
(1)有力,无距离.例如:人举着一个物体不动时,人对物体存在竖直向上的举力,但由于在此力方向上无运动,所以人对该物体的力没有做功,也可以描述为“做工而没有做功”或“劳而无功”.
(2)有距离,但没有力.肯定不会有功发生,做功的首要前提是“有力存在”.例如:在光滑水平面上匀速运动的物体,由于在水平方向不受任何力,物体只是由于惯性在运动,所以没有力对
物体做功.可以这样说“不出力就没功”.
(3)有力,有距离,但该距离不是在该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这种情况仅仅局限于力和距离相互垂直的情况.
3.求解功的三个思路与方法:
(1)直接运用功的公式W=Fs求解.适用前提:F是恒力(即:大小不变的力),s是这个力F作用时间内在该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变力做功转化为恒力做功.
例:如图,一个人通过定滑轮用力F将吊桥匀速缓慢拉至竖直位置,设AC=L1,AB=L2.在拉动过程中,拉力F的力臂先是越来越大,然后越来越小(同学们可以结合力的方向将力臂画在图上),因此根据杠杆平衡方程F1L1=F2L2,可以得出结论:在拉动过程中拉力F的力臂L1的变化规律是先变大后变小,所以人的拉力是变力,因此无法直接用W=Fs求该拉力做的功.但从能转化的角度来看,人的拉力做的功将能量全部转化为吊桥的重力势能,即人的拉力做的功就等于吊桥克服重力做的功,即W F=Gh.所以通过上述分析巧妙的将变力做的功转化为恒力做功,从而使问题迎刃而解.
二、功的原理与机械效率
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功的原理是所有机械共同遵循的普遍原理.根据功的原理可知使用任何简单机械时,凡是省力的机械一定费距离,省距离的一定费力,绝对不存在着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
“不省功”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做功相等,二是费功.人使用简单机械时,由于简单机械本身的自重及摩擦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使用机械所做的功一定会大于不用机械直接用手所做的功,也就是费功.在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等因素影响时,使用机械所做的功与直接用手所做的功相等,这种机械称为理想机械.
机械效率是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使用任何机械时,都不可能没有摩擦,克服摩擦所做的功为额外功;W总=W有用+W额,所以W有用总是小于W总,根据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
可知,使用任何机械的机械效率总是小于1.
三、如何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对于竖直方向提升重物的滑轮组来说,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有:①绳重;②摩擦;③动滑轮重:动滑轮越重,引起的额外功越多,效率越低,反之效率越高.理想情况就是动滑轮没有重量的情况下效率最高;④货物的重量:货物的重量越大,效率越高,反之效率越低.
2.与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无关的因素:①绳子的绕法;②提升货物的速度.也就是说:对同一滑轮组来说,无论重物多重、绳子绕法如何,机械效率是定值.
四、动能、势能及其转化规律
判断机械能的变化情况有两个方法:
1.定义概念法:动能的大小决定于质量、速度大小;重力势能的大小决定于质量、被举高的高度大小;弹性势能决定于弹性形变的大小;而机械能等于动能与势能之和.
2.根据能的转化来判断:即如果机械能转化为其他能,则机械能减少;如果其他形式能转化为机械能,则机械能增加;如果和其他能之间没有转化,即能量只在动能和势能之间转化,机械能就不变.
专项训练
一、选择题
1.(2014·江苏淮安·模拟二)小李的质量为50千克,可以举起80千克的杠铃;小胖的质量为70千克,可以举起60千克的杠铃.他们两人通过如左下图所示的装置来比赛,双方都竭尽全力,看谁能把对方拉起来.比赛结果应是().
A. 小李把小胖拉起
B. 小胖把小李拉起
C. 两个都拉不起
D. 两个都拉起
2.(2014·江苏连云港·模拟二)分别用如右上图所示的两个滑轮组,将同一物体提升到相同高度.若物体受到的重力为100N,动滑轮的重力为20N,在把物体匀速提升1m的过程中.(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甲、乙两滑轮组所做的总功都是120J
B. 甲滑轮组所做的有用功为200J,乙滑轮组所做的有用功为300J
C. 甲、乙滑轮组中绳子的自由端的拉力不相等
D. 甲、乙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均为83.3%
3.(2014·广东佛山·模拟)小明、小东、小刚三位同学准备进行爬楼梯比赛(一起从学校的一楼跑上到五楼),结果小东最先到达终点,小刚最后到达终点.经过测量他们的体重,发现小明最轻,小刚最重.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小东爬楼梯时的速度一定是最大的
B. 小明爬楼梯时克服重力做功一定是最少的
C. 小刚爬楼梯时克服重力做功一定是最大的
D. 小东爬楼梯时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一定是最大的
4.(2014·江苏苏州·模拟五)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光滑弧形槽,一个为A1B1C1凸形,一个为A2B2C2凹形,两个相同小球分别进入两弧形槽的速度都为v,运动到槽的末端速度也都为v,小球通过凸形槽的时间为t1,通过凹形槽的时间为t2,则t1,、t2的关系为().
A. t1=t2
B. t1>t2
C. t1<t2
D. 无法确定
5.(2013·湖北老河口·模拟)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把重150N的物体匀速提升1m,不计摩擦和绳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60%.则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 拉力大小一定是125N
B. 有用功一定是150J
C. 总功一定是250J
D. 动滑轮重一定是100N
6.(2013·山东临沂·模拟)甲、乙两人沿同一竹竿进行爬竿比赛,甲从地面爬到竿顶用了16s,乙从地面爬到竿顶用了12s,已知甲、乙两人的体重之比为3∶4,则甲、乙两人爬竿的功率之比P甲∶P乙为().
A. 4∶3
B. 3∶4
C. 16∶9
D. 9∶16
二、填空题
7.(2013·浙江杭州·模拟)如图所示,分别用力F1、F2匀速提升同一重物A,若力F1、F2在相等时间内对物体所做的功相等,不计滑轮重及摩擦,则力F1(填“>”“<”或“=”)F2, F1、F2做功的功率P1(填“>”“<”或“=”)P2;图(填“甲”或“乙”)中的滑轮可看成是等臂杠杆.
8.(2013·江苏建湖·模拟)如图所示,将重为900N的重物从长为4m、高为1m的斜面底部以0.5m/s的速度匀速推上斜面的顶端.已知沿斜面所用的推力是300N,则推力做的功为J,推力的功率是W,该斜面的机械效率是.
三、实验题
9.(2013·江苏如皋·模拟)小明和小红在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
(1)滑轮组所挂的重物的重量为3.6N,如图所示重物从原来图甲的位置被提升到图乙的位置,在提升过程中应使弹簧测力计竖直上升.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则滑轮组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是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2)小明想进一步探究物重对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影响,于是另外找来了三个物块,其中A重5N,
B重8N,C重12N,小红一眼看出其中有一个物块不能利用现有的实验装置完成实验,你认为不能完成实验的是物块(填“A”“B”或“C”),原因是.(忽略绳重及一切摩擦)
(3)在完成实验后,他们发现: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随着物重的增加而(填“变大”或“变小”).
10.(2013·江苏无锡滨湖·模拟)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杠杆的机械效率,每个钩码的质量为m,O为支点.
(1)他将2只钩码悬挂在B点,在A点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拉力为F1,测得A、B两点上升的高度分别为h1、h2,则此次杠杆的机械效率为η1=(用物理量的符号表示),此时的杠杆是杠杆.
(2)他将2只钩码悬挂在C点,在A点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A点上升高度仍为h1,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填“大于”“等于”或“小于”)F1.此时杠杆的机械效率为η2(填“大于”“等于”或“小于”)η1.
四、计算题
11.(2014·天津大港油田·模拟)如图所示的杠杆是一根重为5N、质量均匀的硬棒.小明将棒的一端固定,把重为15N物体挂在棒的中点,然后用手竖直提起棒的另一端,若把物体提升了10cm,问:
(1)小明使用杠杆所做的有用功?
(2)此杠杆的总功是多少?
12.(2013·江苏盐城·模拟)用滑轮组吊起重为100N的物体,人站在地面上往下拉绳,拉力是31.25N,使物体匀速上升4m,滑轮组工作时的机械效率为80%.
(1)求人做了多少功?
(2)求滑轮组上有几段绳子承担物体.
(3)画出这个滑轮组.
参考答案与解
1.B[解析]小李和小胖虽然他们能举起的杠铃重力不一样,但向下拉动定滑轮上的绳子的拉
力与他们的胳膊的举力无关,对绳子的拉力最大能达到自身的重力的大小,由于装置是定滑轮,只改变力的方向,不能省力,所以绳子上的作用力最大只能等于重力较小的小李的重力,则绳子上的作用力小于小胖的重力,即小胖把小李拉起.故选B.
2. B[解析](1)甲乙两滑轮组所提的重物相同、上升的高度相同,根据W=Gh可知两滑轮组所做的有用功相同,则W有=Gh=100N×1m=100J,故B不正确.
(2)由图可知滑轮组绳子的有效股数n甲=2,n乙=3,
因为动滑轮的个数和重力以及物体的重力相同,
所以根据可知,两滑轮组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不相等,故C正确,
(3)不计绳重和摩擦时,滑轮组的额外功是由克服动滑轮重力所做的功,根据W=Gh可知,动滑轮重和上升高度相同时,两者的额外功相等,
即W额=G动h=20N×1m=20J,
因为W总=W有+W额,
所以两滑轮组的总功相同,即W总=100J+20J=120J,故A正确;
据可知,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等,均为故D正确.
故选B.
3. D
4. B[解析](1)在凸形光滑弧形槽中运动的小球,从以速度v进入弧形槽到运动到最高点的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运动速度减小,小于初速度;在从最高点运动到槽末端的过程中,小球的重力势能再化为动能,到达槽末端时,速度由增大为到初速度v;(2)在凹形光滑弧形槽中运动的小球,从以速度v进入轨道到运动到最低点的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速度变大,大于初速度;在从最高点运动到弧形槽末端的过程中,小球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速度变小,到达槽末端时,速度减小为到等于初速度v;(3)由以上分析可知:在凸形光滑轨道中运动的小球,平均速度v凸小;在凹形光滑弧形槽中运动的小球,平均速度v凹大;即v凸<v凹,由因为两小球的路程s相等,由公式知:在凸形轨道的小球运动时间t1大,在凹形轨道中的小球运动时间小t2,即:t1>t2.故选B.
5. A
6. D
7.>=甲
8. 1 20015075%
9. (1)匀速2.450%(2)C拉力超过测力计量程
(3)变大
10. (1) 省力(2)大于>
11. (1)W有用=Gh=15N×0.1m=1.5J;
(2)W额=G杆h=5N×0.1m=0.5J.
W总=W有用+W额=1.5J+0.5J=2J.
12.(1)人做的功不能用Fs求,因为滑轮组未知,s为多长未知,但人做的功为总功,可由
求,即:
(2)设有N 段绳子承担,则:
,得N=
(3)如右图所示
二、电磁学综合题
2.(5)由P 损=I 2
R 知,P 损和I 、R 有关,为保证用户的电器正常工作,I 不能改变,只能
减小R ,两地输电线的电阻R 和输电线的长度、粗细、材料有关,因两地的距离不变,只有通过改变输电线的材料,即用电阻率更小的导体材料,或者换用较粗导线来减小R 达到减小输电线的损失。
(2019·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实验学校中考模拟)药壶主要用于煎煮药草,炖煮补品、汤料、咖啡等,其有不同档位设置,适合炖煮煎药文武火之需。
如图为一款陶瓷电煎药壶,其工作电路简化为如图所示,它在工作时,有高火加热、文火萃取和小功率保温三个过程,已知正常工作时,电源电压为220V ,高火加热功率为500W ,文火萃取功率为100W ,若壶中药液的总质量为1kg ,且在额定电压下煎药时,药液的温度与工作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1)观察图像中高火加热过程可知:电煎药壶在后半段时间的加热效率比前半段的加热效率____________。
上述高火加热过程中,1kg 药液所吸收的热量是多少_______?(()3
c 4.210J /kg =⨯药℃)
(2)分析电路可知:当a S 接2,同时b S 断开时,电路处于文火萃取阶段,则电煎药壶在保温状态时a S 应接____________,同时b S ____________(填“闭合”或“断开”),此时
电煎药壶的额定保温功率是多少瓦_________? 【答案】高 3.36510⨯J 1 断开 80W 【解析】 【详解】
(1)在高火加热的前、后半段时间内,功率不变、时间相同,由W=Pt 可知消耗的电能相同;由图3可知前半段药液温度升高的温度值小、后半段温度升高的温度值大,而药液的质量不变、比热容不变,由Q =cm
t,可知前半段药液吸收的热量少,由ηQ W
=
吸
可知,后前半段的加热效率比前半段的加热效率高; 1kg 药液所吸收的热量:Q=c 药液m
t =4.2310⨯J/(kg ℃)
⨯1kg ⨯(9818-℃℃)=3.36510⨯J.
当接1,同时断开时,电路中、串联,电路中电阻最大,由可知此时电功率较小,处于小功率保温状态;
(2)当a S 接1,同时b S 断开时,电路中R 1、R 2串联,电路中电阻最大,由P=2
U R
可知
此时电功率较小,处于小功率保温状态;
3.(3)根据(1)知当人体身高越高时,R 2接入电路中的电阻越大,电路中的总电阻越
大,根据P =2
U R
知电路的总功率越小,测量仪消耗电能越慢。
(2019·江苏中考模拟)如
图甲所示为一款能自动清扫地面的扫地机器人。
机器人通过电动机旋转产生高速气流,将灰尘、杂物吸入集尘盒;其防滑轮皮采用凸凹材质制成;底部安装有塑料刷,用于清扫吸附在地板上的灰尘及轻小物体;前端装有感应器,通过发射、接收超声波或红外线来侦测障碍物。
当剩余电量减为电池容量的20%时,机器人会主动寻找充电器充电。
表一为某扫地机器人的部分参数。
电池容量指放电电流与放电总时间的乘积。
表一:
机器人中吸尘电机的吸入功率是衡量其优劣的重要参数,测得某吸尘电机的吸入功率与真空度、风量间的对应关系如表二。
真空度指主机内部气压与外界的气压差。
风量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吸尘电机排出的空气体积。
吸尘电机吸入功率与输入功率的比值叫做效率。
表二:
(1)机器人工作时,主机内部的气压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大气压而产生吸力。
若该机器人向障碍物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0.001s收到回波,则其发射超声波时与障碍物间的距离为_____ cm.(设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2)该机器人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为_____A;充满电后至下一次自动充电前能够连续正常工作的最长时间为_____min。
(3)由表二数据可知,当风量为0.015m3/s时,若吸尘电机的输入功率为25W,此时其效率为_____%;上述风量下,10min内通过吸尘电机排出的空气质量为_____kg.(取ρ空气=1.3kg/m3)
(4)光敏电阻是制作灰尘传感器的常用元件。
图乙为某机器人中吸尘电机内部的光敏电阻的控制电路,两端总电压U0恒定(U0<12V),R G为光敏电阻,其阻值随空气透光程度的变化而变化,R0为定值电阻。
当光敏电阻分别为6Ω和18Ω时,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4.5V 和2.25V,则R0=_____Ω。
(5)若机器人1秒钟消耗的电能中有40%用于克服摩擦力做功。
已知集尘盒空置时,机器人匀速运动时受到的摩擦阻力为16N,查阅资料显示摩擦力与压力成正比,则达到最大集尘量时机器人运动的速度为多少?(写出必要计算步骤)(____)
【答案】小于17 2.5483311.76达到最大集尘量时机器人运动的速度为
0.6m/s。
【解析】
【详解】
(1)由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可知,
机器人在工作时,由于转动的扇叶处气体的流速大,压强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将灰尘、杂物吸入集尘盒,
故主机内部的气压小于大气压而产生吸力;
由v=s
t
得,
超声波从发射到收到回波所通过的总路程:s总=vt=340m/s×0.001s=0.34m,
则其发射超声波时与障碍物间的距离:
s =
2
s 总=0.342m =0.17m =17cm ,
(2)由P =UI 得,机器人正常工作时的电流: I =
P U =3012W V
=2.5A , 充满电后的电池容量Q 1=2500mAh ,下一次自动充电前的电池容量: Q 2=ηQ 1=20%×2500mAh =500mAh , 消耗的电池容量:
Q =Q 1﹣Q 2=2500mAh ﹣500mAh =2000mAh , 正常工作时的电流: I =2.5A =2500mA , 由I =Q
t
得,连续正常工作的最长时间: t =
Q I =2000mAh 2500mA
=0.8h =48min ; (3)由表格中数据可知,吸入功率等于真空度与风量的乘积,
当风量为0.015m 3
/s 时,吸尘电机吸入功率:
P 吸入=550Pa×0.015m 3/s =8.25W , 电动机的效率: η电机=
P P 吸入
输入×100%=8.25W 25W
×100%=33%, 当风量为0.015m 3
/s 时,t =10min =600s ,
通过吸尘电机提出的空气体积: V =0.015m 3/s×600s =9m 3,
由ρ=
m
V
得,通过吸尘电机提出的空气质量: m =ρ空气V =1.3kg/m 3×9m 3=11.7kg ;
(4)由电路图可知,光敏电阻R G 和定值电阻R 0串联,电压表测定值电阻R 0两端的电压,
当光敏电阻R G1=6Ω时,电压表的示数U 1=4.5V ,光敏电阻两端的电压U =U 0﹣U 1, 此时电路中的电流: I 1=
10U R =011G U U R -,即04.5V R =0 4.56Ω
U V
-…① 当光敏电阻R G2=18Ω时,电压表的示数U 1=3V ,光敏电阻两端的电压U′=U 0﹣U 2, 此时电路中的电流:
I 2=20U R =022G U U R -,即02.25V R =0 2.2518Ω
U V -…②
联立①②可解得:U 0=9V ,R 0=6Ω,
(5)吸尘器压力等于其重力。
由题,摩擦力与压力成正比。
12f f =12G G =1
2
m m , 达到最大最大集尘量时的摩擦力f 2为:
216N f =441kg
kg kg
, 解得:f 2=20N ,
消耗的电能中有40%用于克服摩擦力做功。
所以40%P =Fv =f 2v ,
4.(5)如图乙所示,G R 为光敏电阻与0R 为定值电阻串联,根据串联分压原理以及实际拍摄时为了保持清晰,当外界环境光线较强时,无人机的航拍镜头中将电子镜应减小透光能力(即减小受控电压,此时所并联的电阻应减小),当外界环境光线较弱时,无人机的航拍镜头中将电子镜应增大透光能力(即增大受控电压,此时所并联的电阻应增大),又因为光敏电阻的阻值随受光强度的增加而减少,而无人机的航拍镜头透光能力随着受控电压的增加而增加,所以电子镜头电路应该与光敏电阻相并联。
(2019·广东中考模拟)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豆浆机
某型号豆浆机,净重为2kg ,底面面积为4cm 2
,豆浆机工作时,
电热管加热与电动机打浆过程交替进行,都是通过MCU 有关脚控制,相应三极管驱动,再由多个继电器组成继电器组实施电路转换来完成,其部分参数如表
(1)空豆浆机放在水平桌面上,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_____Pa (g 取10N/kg )。
(2)加热和打浆是交替进行,由此可知,豆浆机中的电动机和电热管的连接方式是_____(填“串联”或“并联”);三极管是属于_____(填“导体”、“半导体”或“超导”)材料。
(3)不计热量的损失,加热管正常工作80s ,可使1kg 豆浆的温度升高_____℃[c 豆浆=4×103J/(kg•℃)]:豆浆飘出阵阵香味说明分子在_____。
(4)电热管通电一段时间后变得很烫,而与豆浆机连接的导线却不怎么热,主要是因_________产量的热量少。
若豆浆机正常打好一次豆浆消耗的总电能为0.17kW•h ,加热与打浆的时间之比为3:1,则打好一次豆浆需_________h 。
【答案】5×104
并联 半导体 22 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导线电阻小 0.2
【解析】 【详解】
(1)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大小相等,所以,空豆浆机放在水平桌面上,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