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水浒》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进〈水浒〉——人物篇》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阅读材料包括适合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其中包括长篇文学名著《水浒》。

《水浒》是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人物情节,妇孺皆知且耳熟能详,而依据小说《水浒》改编的电视剧,更是将人物情节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千家万户的老少观众眼前。

通过阅读名著《水浒》,激发学生学习阅读中国古典名著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表达和写作的综合能力。

学情分析:
农村初中的学生,大多通过电视剧看过《水浒》,通过荧屏了解水浒人物形象,但真正读原著的却微乎其微。

受名著内容容量大、文字久远、学生自身的积累不够的影响,名著阅读难以开展。

学习目标:
1.了解《水浒》中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2.尝试比较性阅读和探究性阅读,读出自己独到的感受。

3.激发阅读《水浒》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了解《水浒》中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2.尝试创造性阅读,读出自己独到的感受,学习合作探究,敢于表达不同的见解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北宋末年,皇帝昏庸,奸臣当道,百姓苦不堪言,各地豪杰四起,其中就有一伙好汉聚集梁山,他们行侠仗义,扶弱济贫,他们就是——梁山好汉。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水浒》,细品梁山好汉。

同学们,《水浒》中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英雄形象,你最喜欢谁?(学生尽可能多地说出英雄好汉的名字及喜欢的理由。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导语和学生的介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出示学习目标。

二、我读我知道
多媒体出示水浒好汉外貌描写语段及相关图片,学生竞猜。

1.“生得面圆耳大,鼻直口方,腮边一部貉似胡须。

身长八尺。

腰阔十围。


(花和尚鲁智深)
2.“身躯凛凛,相貌堂堂。

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

胸脯横阔,有万夫难敌之威风;话语轩昂,吐千丈凌云之志气。

心雄胆大,似撼天狮子下云端;骨健筋强,如摇地貔貅临座上,如同天上降魔主,真是人间太岁神。


(行者武松)
3.“生的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八尺长短身材,三十四五年纪。


(豹子头林冲)
4.“黑熊般一身粗肉,铁牛似遍体顽皮,交加一字赤黄眉,双眼赤丝乱系。

怒发浑如铁刷,狰狞好似狻猊,天蓬恶煞下云梯”
(黑旋风李逵)
5.目炯双瞳,眉分八字,身躯九尺如银。

威风凛凛,仪表似天神……临场杀敌处,冲开万马,扫退千军。

更忠肝贯日,壮气凌云。

慷慨疏财仗义,论英名播满乾坤。

(玉麒麟卢俊义)
6.眼如丹凤,眉似卧蚕。

滴溜溜两耳悬珠,明皎皎双睛点漆。

唇方口正,髭须地阁轻盈;额阔顶平,皮肉天仓饱满。

坐定时浑如虎相,走动时有若狼形。

年及三旬,有养济万人之度量;身躯六尺,怀扫除四海之心机。

志气轩昂,胸襟秀丽。

刀笔敢欺萧相国,声名不让孟尝君。

(及时雨宋江)
7.看那人时,似秀才打扮,戴一顶桶子样抹眉梁头巾,穿一领皂沿边麻布宽衫,腰系一条茶褐銮带,下面丝鞋净袜,生得眉清目秀,面白须长。

(智多星吴用)小结:读《水浒》英雄,真真如相众生相貌,这是我们看电视剧所无法体会到的,同学们想不想学这相面之术?……那就自己回去读吧。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白读原著是看电视剧无法取代的,激发阅读《水浒》的兴趣。

】三、我品我明了
学生阅读精彩片段,认识水浒英雄的风采。

要求:在朗读中画出人物描写的句子,说说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现人物什么性格特点。

1.鲁达听了道:“呸!俺只道那个郑大官人,却原来是杀猪的郑屠!这个腌臜泼才,投托着俺小种经略相公门下做个肉铺户,却原来这等欺负人!”回头看着李忠、史进道:“你两个且在这里,等洒家去打死了那厮便来!”
(语言描写:表现出鲁提辖嫉恶如仇、好打抱不平的性格特点。


2.鲁达寻思道:“俺只指望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

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

”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尸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

——第三回史大郎夜走华阴县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生动展示鲁提辖粗中有细的特征。


3.李逵指着宋江问戴宗道:“哥哥,这黑汉子是谁?”戴宗对宋江笑道:“押司,你看这恁么粗卤!全不识些体面!
——第三十八回及时雨会神行太保黑旋风斗浪里白条(语言描写:表现李逵直爽率真的特点。


4.李逵那里答应,睁圆怪眼,拔出大斧,先砍倒了杏黄旗,把“替天行道”四个字扯做粉碎,众人都吃一惊……李逵拿了双斧,抢上堂来,迳奔宋江……
——第七十三回黑旋风乔捉鬼梁山泊双献头(动作描写,表现李逵脾气火爆、头脑简单的特点。


5.武松道:“那厮必然去报蒋门神来。

我就接将去,大路上打倒他好看,教众人笑一笑。

”武松大踏步赶将出来。

那个捣子迳奔去报了蒋门神。

蒋门神见说,吃了一惊。

踢翻了交椅,丢去蝇拂子,便钻将来。

武松恰好迎着。

正在大阔路上撞见。

……蒋门神见了武松,心里先欺他醉,只顾赶将入来。

说时迟,那时快。

武松先把两个拳头去蒋门神脸上虚影一影,忽地转身便走。

蒋门神大怒,抢将来。

被武松一飞脚踢起,踢中蒋门神小腹上。

双手按了,便蹲下去。

武松一踅,踅将过来,那只右脚早踢起,直飞在蒋门神额角上,踢着正中。

望后便倒。

武松追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这醋钵儿大小拳头,望蒋门神脸上便打。

打得蒋门神在地下叫饶。

——第二十九回施恩重霸孟州道武松醉打蒋门神(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表现武松的豪气干云,机智风趣的特点。


小结:如何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呢?
1.通过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等方面的描写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2.把人物放在特定的故事情节中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思考探究:鲁智深与李逵、武松都有粗鲁豪爽的一面,他们的性格又有哪些不同呢?
(李逵头脑简单,直爽率真;鲁智深粗中有细,豁达明理;武松讲义气,爱憎分明,敢作敢为。


小结:对于相似的人物,类似的故事,我们要学会比较阅读,在比较中发现异同。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抓住人物描写的相关语言分析人物特点,能对相似的人物进行比较阅读。


四、我疑我探究
教师:《水浒》中的好汉都有一个响当当的绰号,但惟独一个人却有四个,他就是——宋江。

为他面黑身矮,人称“黑宋江”;因他于家大孝,人称“孝义黑三郎”;又因他为人仗义疏财,又称“及时雨”,他还有一个绰号——“呼保义”(简单介绍呼保义)。

从这些绰号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的特点——黑、孝、义、忠。

其实梁山的兴盛和衰败与宋江和吴用有着莫大的关系,现在请同学们对下面两个问题任选一个,结合引文材料进行尝试探究:
问题一、在《水浒传》中。

宋江历来是争议最大的人物,有人认为他是仗义的英雄,有人认他是护国的忠臣,你认为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问题二:在《水浒传》中,吴用是智慧的化身,其足智多谋堪比诸葛亮,但是,与诸葛亮相比,他又有哪些不同呢?
问题一参考资料:
1.宋江看见前面那座高山,生得古怪,树木稠密,心中欢喜,观之不足,贪走了几程,不曾问的宿头。

看看天色晚了,宋江心内惊慌,肚里寻思道:“若是夏月天道,胡乱在林子里歇一夜;却恨又是仲冬天气,风霜正冽,夜间寒冷,难以打熬。

倘或走出一个毒虫虎豹来时,如何抵当?却不害了性命!”只顾望东小路里撞将去。

约莫走了也是一更时分,心里越慌,看不见地下,屣了一条绊脚索。

树林里铜铃响,走出十四五个伏路小喽啰来,发声喊,把宋江捉翻,一条麻索缚了,夺了朴刀、包裹,吹起火把,将宋江解上山来。

宋江只得叫苦。

却早押到山寨里。

——第三十二回武行者醉打孔亮锦毛虎义释宋江
2.宋江道:“哥哥不知,兄弟是心腹弟兄,我舍着条性命来救你。

如今黄泥冈事发了。

白胜已自拿在济州大牢里了。

供出你等六人。

济州府差一个何缉捕,带领若干人,奉着太师府钧帖,并本州文字,来捉你等七人。

道你为首。

天幸撞在我手里。

我只推说知县睡着,且教何观察在县对门茶坊里等我。

以此飞马而来报你。

哥哥,‘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若不快走时,更待甚么!我回去引他当厅下了公文,知县不多时便差人连夜下来。

你们不可担阁。

倘有些疏失,如之奈何?休怨小弟不来救你。


——第十八回美髯公智稳插翅虎宋公明私放晁天王
3.宋江开话道:“总管休怪。

昨日因留总管在山,坚意不肯,却是宋江定出这条计来,
叫小卒似总管模样的,却穿了总管的衣甲头盔,骑着那马,横着狼牙棒,直奔青州城下,点拨红头子杀人;因此杀人放火,先绝了总管归路的念头。

”秦明见说了,怒气攒心说道:“你们弟兄虽是好意要留秦明,只是害得我忒毒些个,断送了我妻小一家人口!”宋江答道:“不恁地时,兄长如何肯死心塌地?若是没了嫂夫人,宋江恰知得花知寨有一令妹,甚是贤慧。

宋江情愿主婚,陪备财礼,与总管为室,如何?”
——第三十三回镇三山大闹青州道霹雳火夜走瓦砾场
4.宋江开口道:“文面小吏,安敢叛逆圣朝,奈缘积累罪尤,逼得如此。

二次虽奉天恩,中间委曲奸弊,难以缕陈。

万望太尉慈悯,救拔深陷之人,得瞻天日,刻骨铭心,誓图死保。

”高俅见了众多好汉,一个个英雄猛烈,林冲,杨志怒目而视,有欲要发作之色,先有了五分惧怯。

便道:“宋公明,你等放心!高某回朝,必当重奏,请降宽恩大赦,前来招安,重赏加官,大小义士,尽食天禄,以为良臣。

”宋江听了大喜,拜谢太尉。

——第八十回张顺凿漏海鳅船宋江三败高太尉
5.宋江道:“兄弟,你休怪我!前日朝廷差天使,赐药酒与我服了,死在旦夕。

我为人一世,只主张‘忠义’二字,不肯半点欺心。

今日朝廷赐死无辜,宁可朝廷负我,我忠心不负朝廷。

我死之后,恐怕你造反,坏了我梁山泊替天行道忠义之名。

因此,请将你来,相见一面。

昨日酒中,已与了你慢药服了,回至润州必死。

——第一百二十回宋公明神聚蓼儿洼徽宗帝梦游梁山泊问题二参考资料:
1.吴用道:“员外这命,目下不出百日之内,必有血光之灾:家私不能保守,死于刀剑之下。

”卢俊义笑道:“先生差矣。

卢某生于北京,长在豪富之家;祖宗无犯法之男,亲族无再婚之女;更兼俊义作事谨慎,非理不为,非财不取,如何能有血光之灾?”吴用改容变色,急取原银付还,起身便走,嗟叹而言:“天下原来都要人阿谀谄佞!罢,罢!分明指与平川路,却把忠言当恶言。

小生告退。

”卢俊义道:“先生息怒。

卢某偶然戏言,愿得终听指教。

”吴用道:“员外贵造,一切都行好运;独今年时犯岁星,正交恶限;恰在百日之内,要见身首异处。

此乃生来分定,不可逃也。

”卢俊义道:“可以回避否?”吴用再把铁算子搭了一回,沉吟自语,道:“只除非去东南方一千里之外,可以免此大难;然亦还有惊恐,却不碍大体。

”卢俊义道:“若是免得此难,当以厚报。

”吴用道:“贵造有四句卦歌,小生说与员外写于壁上;日后应验,方知小生妙处。

”卢俊义叫取笔砚来,便去白壁上平头自写。

吴用口歌四句道:
卢花滩上有扁舟,俊杰黄昏独自游。

义到尽头原是命,反躬逃难必无忧。

当时卢俊义写罢,吴用收拾算子,作揖便行。

迳出城来……对李逵说道:“大事了也!我们星夜赶回山寨,安排迎接卢员外去。

他早晚便来也!”
——第六十一回吴用智赚玉麒麟张顺夜闹金沙渡
2.却才那个挑酒的汉子便是白日鼠白胜。

却怎地用药?原来挑上冈子时,两桶都是好酒,七个人先吃了一桶,刘唐揭起桶盖,又兜了半瓢吃,故意要他们看着,只是叫人死心塌地,次后吴用去松林里取出药来,抖在瓢里,只做走来饶他酒吃,把瓢去兜时,药已搅在酒里,假意兜半瓢吃;那白胜劈手夺来倾在桶里∶这个便是计策。

那计较都是吴用主张。

——第十六回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
学生小组探讨。

班内交流问题一。

问题一小结:宋江曾把自己和卢俊义做了比较,他说我有三不如你。

第一是貌拙才疏,我长得不漂亮,才能呢也有限,这是第一不如你。

第二不如你,我小吏出身。

第三不如你,文不能安邦,武不能附众,力不能缚鸡,功不能立业。

就是这样一个人,同学们想不想知道他是如何领导梁山好汉走向兴盛,又如何导致了起义的失败呢?……自己看吧。

有没有小组探讨问题二的?请大家发表一下你的看法。

问题二小结:应该说诸葛亮是大智慧,他上识天文,下识地理,“借东风”“华容道捉放曹”就是明证;草船借箭、火烧赤壁、三气周瑜……都是神来之笔,简直是智慧的化身。

而吴用呢,“智取生辰纲”只是巧用了蒙汗药而已,却害得杨志落草二龙山;;“智赚玉麒麟”,搞得卢俊义家破人亡,不能算正大光明之举。

作为梁山的军师,他所用的都是小计谋,并没有什么过人之处。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争议较大的人物进行尝试性探究,读出自己的独到感受,激发阅读《水浒》的兴趣。


五、总结
读《水浒》,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希望同学们采用今天所学的方法走进《水浒》,读出自己的精彩。

六、作业。

1.你最喜欢《水浒》中哪个好汉?参考2014年感动中国人物刘盛兰的颁奖词,写一段评价性文字。

(必做)
2.近期,有政协委员建议禁播《水浒》,因为这与暴力有关。

对此你有何看法?写一段评议性的文字,要求有理有据。

(选做)
刘盛兰颁奖词:
残年风烛,发出微弱的光,苍老的手,在人间写下大爱。

病弱的身躯,高贵的
心灵,他在九旬的高龄俯视生命。

一叠叠汇款,是寄给我们的问卷,所有人都
应该思考答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关注时政热点,进行探究性阅读,并能将自己的阅读收获整理成文,培养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附:板书设计
人物描写
比较
《水浒》——人物
探究
故事情节
教学反思: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名著的阅读也不例外,关键是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学生的终身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

但是现在学生对于课标要求阅读的名著,他们普遍感到枯燥乏味,没有主动阅读的欲望,所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渴望找时间去阅读、去了解,这是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之一。

一部《水浒传》精彩纷呈,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水浒人物不胜枚举,短短一节课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把其中的精彩全部教授给学生。

那么,水浒人物、小说主题、成书背景、艺术成就等等,究竟该从哪里入手呢?面面俱到显然不可能,也确实办不到。

于是我就把重点定在了解《水浒》中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上,学习比较阅读和探究阅读,以此激发学生对《水浒》的阅读兴趣。

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采用尽可能多的教学手段,让学生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去感受《水浒》的精彩,进而想去读、想去品味,这样就达到了导读的目的。

因此,我把这节课分成了“我读我知道”、“我品我明了”、“我疑我探究”三个环节,让学生去读、去品、去疑。

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通过比较、品读、思考、探究,阅读《水浒》成了他们的阅读目标和阅读需要。

在“我读我知道”这个环节,根据学生的阅读积累,结合图片竞猜人物,让学生知道看电视剧不能代替阅读名著,阅读原著可以更好地激发读者去进行思维再创造;在“我品我明了”这个环节,学生阅读精彩片段,品析人物性格,巩固批注方法,掌握阅读的技巧;在“我疑我探究”这个环节,让学生对争议较大的人物自己探究,在探究中读出自己的独到感受。

激发兴趣是我这一节课最大的目标,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是我这一节课的致力追求,尽管我进行了积极地探索和尝试,但也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课堂上以指导学生阅读为主,没有及时进行写作练习,如果课堂安排再紧凑一些,作业二完全有可能提到课堂上进行。

总之,我就想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引领学生在书籍的海洋里遨游,让名著阅读成为放飞学生读书灵魂的精神家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