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滘体育设施调查报告参考模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南农业大学
成人高等教育专业综合调查报告
北滘体育设施调查报告
摘要
在物质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的现代化大都市,体育健身已成为广大市民重要的健康生活方式,全民健身、科学健身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和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的有效手段。
亚运会在广州举行,更是加大了广大健身的热情。
目前北滘镇的体育设施建设也在加大,社区的体育设施也在不断完善,但是仍然存在几个问题:1.新、老城区和各区之间现有文化体育设施分布不均衡,新城区那边的体育设施非常的齐全,且活动中心环境优美,但是在北滘镇中心的很多公园体育设施却明显匮乏;2.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相对较少。
针对目前这种想象提出了一些改进的措施与方法,希望能够加强我镇的一个体育设施项目的建设的改善,能够满足广大用户的的健身要求。
关键词:体育设施改善健民
目录
1 前言 (1)
2 分析 (1)
2.1 提出问题 (1)
2.2 存在主要问题 (2)
2.3 问题分析 (2)
3 改善方法 (3)
3.1 从力度、速度、加大对体育设施建设的重视 (3)
3.2 积极培养体育设施管理人才 (3)
3.3 利用学校资源,加大体育健身设施 (3)
3.4 整合社区资源,建好体育设施 (4)
4 建议 (4)
5 总结 (4)
6 致谢 (5)
参考文献
一.前言
北滘镇与其他城镇相比还是有着地理优势,体育设施项目于其他城镇相比处于中上等水平,目前调查最大的体育设施位于新城区,里面设施共有儿童游乐场、足球场和中老年健身器材等一些健身设施,其他在北滘中山公园、蓬莱公园、百福公园等等,但是新城区和北滘镇内周围的设施与环境差别很大,镇民集中的地方主要是在北滘镇中心附近,体育设施相对较少,且公共活动中心范围只有中山公园唯一一个篮球场,一些健身器材都没有,造成很多中老年人活动范围较少。
文化广场设施相对齐全但是对外开放的比较少,所以没有好好利用这个场所提高市民的文化素养。
二.分析现状
2.1 问题提出
以下是北滘镇中心分布的几个主要的活动中心
政府为了广大镇民的响应也在逐渐完善一些公共设施的建设,而且在新城区投入更大,为了丰富镇民一些文化娱乐,在中山公园、北滘公园已相应的组织镇民参加一些舞蹈培训,很多居民勇跃参加,气氛非常良好!
但是还是存在一些缺陷,几个公共设施场所设施相对较少,基本上只有篮球场,像北滘公园既然没有公共的篮球场和羽毛球场(需收费)地,中山公园又没有健身体育设施,且蓬莱公园的设施比较老旧,损坏程度严重。
总之,这
些体育设施远远不能满足广大镇民的需要。
2.2 主要存在三个问题
很多公共体育设施常常被独抢一空,常常看到很多镇民在旁边等候甚至有时都有“抢”的可能,这样不但会导致设施破环还有更严重的就是出现争吵,这样看来远不能满足广大镇民健身的需要,很多镇民都只能在旁边看着,一表明广大镇民对健身的要求都在提高,但真正的原因在于设施还是不够齐全,不够数量。
公共设施被损坏程度比较高,没有专门的管理人员对设施进行维护和维修,有的甚至处于瘫痪状态,所以很多公共设施成了有人建,有人用,没人管的状态。
北滘镇人口分布最密集地方基本上在镇中心附近,可是镇中心附近的设施建设相对贫乏,中山公园处于北滘镇中心可是目前只有一个篮球场地,北滘文化活动中心也是出于中心却也没有健身设施,北滘新城区建设非常好,有北滘公园和北滘体育场两大亮点,活动范围比较大,但是离居民的生活地方相对较远,很多镇民觉得不方面,所以很多镇民仅就周末才会过去运动。
这样很大程度让设施价值贬值,造成很大程度上的浪费。
2.3 问题的分析
由于北滘中心面积范围有限,政府开始往新城区发展,重点建设新城区,导致忽略了原有的设施建设,基本上没有过多的去关心以前的老活动地方,比如文化广场基本处于安静状态,里面的文化活动也相继减少,几乎出于没有的状态,很大程度上浪费了以前的设施。
更重要的是政府只考虑到建设,但是忽略了对建设项目的维护和保养,只管建设却没有考虑到建设后的问题点,没有一个管理团队对它们进行管理与整顿,造成大面积的设施瘫痪,更没有团队对镇民进行使用培训。
让镇民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进而让镇民有意识的自己在保护设施。
政府现正加大对娱乐活动的宣传与培训,在很多公园都有专门的舞蹈老师教大家舞蹈,很大程度上没有考虑健身设施的建设,所以导致了文化活动多了,健身设施减少了,所以在公园总能看到群众抢设施的现象,一些群众喜欢文化
健身
,一些群众喜欢健身设施健身所以政府应该从各方面考虑适当增加更多的体育设施,让文化健身与体育健身达在程度上保持平衡,让群众的精神素质与身体素质平衡,满足更多广大群众的需求。
三.改善方法
体育设施建设的局面是影响人民综合素质提高的一个障碍,大力加强体育设施建设,是建设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举措。
我认为改善目前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加大对体育设施的改进,为切实推进镇民健身打下坚实基础。
3.1从力度、速度、加大对体育设施建设的重视
对新老城区体育设施进行统计,将已经损坏的设施进行全面的检修与整顿,从数量和质量上进行改革,既要加大新城区的体育设施建设,也要对老城区的设施进行改进。
中山公园只有篮球场地,过于缺乏,政府应该安装一些健身器材。
文化广场活动中心进行全面的开放,夜间在篮球场安装大光灯,让年轻的朋友夜间也可以打篮球,体育广场的运动球场充分利用起来,多组织一些活动让群众融入进来,不仅要有足球场还应该篮球场,羽毛球,乒乓球场地,让年轻人也可以融入进来,白天上班晚上可以缓解疲劳,释放压力。
总之,让全民运动起来,让我们的不管新城区还是老城区永远都是群众喜爱得地方。
3.2积极培养体育设施管理人才
培育好身体,经营管理好体育设施,人才是关键。
要有计划地对各场所的管理人员和体育指导员进行集中培训。
培训的重点是掌握从事体育管理和组织活动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相关法律、法规。
同时,选聘一批德才兼备的懂经济、会管理的人才兼管和组织体育健身活动,吸引广大群众的参加,定期给群众进行体育设施保养与使用的培训,让群众有意识的保护。
让投入的设施使用年限增加,较少资金的投入。
3.3利用学校资源,加大体育健身设施
参与健身的居民越来越多,但健身场地却越来越挤,一些健身点还出现了排队锻炼的景象,居民们经常为争健身场地而发生矛盾。
一些学校晚上那些设施都大大浪费了,希望学校体育场地能向社区开放,让人人都有健身场地,街道探索学校体育场地资源的整合利用,
很多城市都采取了“政府购买保险、委托体育俱乐部管理、补偿学校物耗”
的办法,解决了长期困挠学校教育资源开放的安全、管理、物耗等“老大难”
问题,很多城市学校已全部向社区开放,广大社区居民得到了实惠,都说“街
道为我们居民办了件大好事”。
据统计,进校锻炼和开展文体活动的居民人次
年均达到10万左右,2009年达148512人次,6年来累计已达68万人次。
学校
场地开放被媒体誉为“殷行经验”,央视、上视、《文汇报》、《解放日报》等媒
体多次予以宣传报道。
所以,政府也应该从这方面去考虑,让我们镇的资源得
到充分的利用。
3.4整合社区资源,建好体育设施
另一方面加强小区健身设施的建设,让更多的群众得到更多的锻炼。
这就
要求房地厂商在建设小区时一定要给群众安装更多的健身设施,群众在选择房
子时才会满意,房地商也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这样就能达到买卖都满意的程度。
最主要还是街道以体育健身中心、公共绿地运动场、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和
健身苑点、健身路为群众体育设施建设为重点,满足群众不同层次的健身需求。
但是,街道总体上来讲是个开发已较为成熟的社区,新建体育设施已很难找到
空地。
国家以“但求所用,不求所有”的思路,整合和优化现有社区资源为我所用,
成为近年来街道改善居民文化体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条件的重要手段。
为
我们的群众锻炼提纲了保障。
体育健身中心的建设需要整合了社区的教育资源,将闲置的幼儿园改建为体育中心或休闲公园,将社区的公共绿地面积进行整理。
把空闲的场地充分利用。
这样不仅满足了大家的需要也将浪费降到最低。
四.建议
全民健身、科学健身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和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
福指数的有效手段。
为了提高全镇健身活动,希望政府加大对体育设施的全面
建设,在数量与质量上不断提高,把新,老城区的建设都放在第一位,从根本
上解决群众建身问题。
五.总结
为了让我镇的健身活动与全国同步,希望大家加入健身行列,每天运动一分钟,身体强健一百年。
积极相应亚运会的号召,把北滘建设的更美好。
致谢
在本文完成之际,无论我的报告是否能够真的通过,我由衷地感谢关怀、教诲、帮助、支持和鼓励我完成学业的老师、朋友和亲人。
在此我谨向我的导师以及在毕业报告过程中给予我很大帮助的老师、同学们致以最诚挚的谢意!
参考文献
[1] 《搜狐体育讯》2009.8.23----提高健身运动,响应亚军精神
[2] 《社区体育设施报告》2009.5.15
[3] 关于城镇体育设施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4]《2010年体育设施报告》千讯行业研究
友情提示:范文可能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供参考!最好找专业人士起草或审核后使用,感谢您的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