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治疗体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治疗急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急性肺心病患者9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均接受常规治疗。
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参麦注射液治疗。
两组疗程均14 d。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参麦注射液治疗急性肺心病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参麦注射液;急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是由于急性肺动脉高压而产生右心室劳损或负荷过重,常由PE引起。
各种原因引起急性肺动脉高压的主要机制是肺泡低氧[1]。
临床中对左心功能的理解及重视的程度要高于右心功能不全,而右心功能不全在PE、ARDS及急性右室梗塞患者非常重要[2]。
如果右心功能不全不能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最终影响到左心功能,引起全身脏器供血障碍。
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11月~2011年11月使用参麦注射液治疗急性肺心病患者45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11月~2011年11月笔者所在医院急性肺心病患者90例,诊断符合《内科学》(第6版)标准,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男30例,女15例;年龄54~85岁,平均(60.07±11.93)岁;病程3~21年,平均(10.38±6.31)年。
观察组45例,男28例,女17例;年龄55~87岁,平均(59.66±1
2.04)岁;病程4~22年,平均(11.36±7.34)年。
两组患者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90例患者均常规予抗生素控制呼吸系统感染,并予祛痰、平喘、利尿、扩血管药物治疗,纠正酸碱失衡及水电解质紊乱,持续低流量吸氧。
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参麦注射液40 ml+5%葡萄糖注射液200 ml静脉滴注,1次/d。
观察组和对照组全部治疗一疗程(一疗程14 d)。
1.3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治疗14 d后,患者咳嗽、咳痰、哮喘症状明显改善,水肿、紫绀、肺部啰音消失或减少,且心功能改善I级以上、颈静脉怒张减轻、氧分压(PaO2)上升10 mm Hg(1 mm Hg=0.133 kPa)以上、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下降10 mm Hg以上;有效:上述症状体征改善,心功能改善Ⅰ级,PaO2上升、PaCO2下降均≤10 mm Hg;无效:经治疗达不到有效标准或死亡。
2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3讨论急性肺心病的病因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急性肺动脉高压,其中主要是由于肺动脉栓塞所致,包括血栓、羊水、空气及肿瘤等多种因素。
血栓形成见于Sickle细胞病及肺微血管血栓形成;原发于肺动脉壁的疾病:原发性肺动脉高压,中毒诱发的肺动脉高压等,其它还有上呼吸道梗阻,肺叶切除及高原反应等。
表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观察组451130491.11*对照组457221664.44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对急性肺心病患者应当进行密切监测,卧床休息,吸氧,呼吸困难伴有通气障碍时行机械辅助呼吸,保证组
织器官供血供氧。
由于肺动脉压力升高,右心室射血受阻,右心室有不同程度的扩张。
生理盐水或血浆代用品静脉输入,使循环血容量增加,提高平均动脉压力,并同时监测血压及右心功能表现,由于补液同时也增加了右室负荷,可能会发生外周水肿加重,如果补液后,心排血量无明显增加,而體循环淤血表现加重时要停止补液。
速尿20~40 mg静脉注射可以减轻外周水肿及右室负荷。
如果经过以上处理后低血压仍然存在者,静脉多巴胺及多巴酚丁胺等血管活性药物应及时使用。
参麦注射液主要是由麦冬和红参精制而成,其基本作用是养心、滋阴生津和复脉等。
参麦注射液能够对心肌与膈肌细胞膜上面的Na+等离子酶活性,增加Ca2+、Na+之间的交换,使细胞内的Ca2+增加,并使心肌和膈肌收缩力明显增加,心功能得到改善,血管得到扩张。
因此,参麦注射液能改善急性肺心病患者的症状,效果明显,临床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黎永超,莫建平,吴宗劲.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0,18(2):127.
[2]范德斌,秦雪屏,白红华.咳喘停袋泡颗粒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62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1,20(1):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