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国际资本流动 《国际金融》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产组合投资的动因
跨国金融投资活动较之国内的金融投资活动 更为有效地实现风险与收益的最佳组合
资产组合的风险是各种资产自身的方差及彼 此之间的协方差之间的加权平均。如果投资者的 资产组合能够超越一个国家的范围,则不同市场 之间的较小的协方差能够降低整个资产组合风险。
国际中长期资金流动与债务危机
一、国际中长期资金流动对一国宏观经 济的影响
内部化的主要利益来自于克服外部市场的不 确定性。只要安排得当,企业通过内部化获得的利 益会远大于他们所遭受的损失。
(3) 区位因素论 该理论是由沃尔特·伊萨德等人提出的,它把传统
的关于国内资源区域配置的研究扩展到对外投资中。 区位因素论认为,跨国公司对外进行直接投资,就
像在国内要选择好合适的投资地点一样,必须力争获得 一定的区位优势以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银行经营性,保值性)
二、货币危机问题
1.概念 2.发生的原因 3.传播 4.影响
1.概念
广义:15%~20% 狭义:与某种汇率制度相联系
2.货币危机发生的原因
(1)经济基础变化带来的投机冲击 (2)由心理预期带来的投机冲击
经济基础变化引起的货币危机
第一,源自政府不合理的宏观政策 第二,一般过程:投机冲击导致储备急
(1)发展中国家缺乏谨慎的债务管理措施 (2)政府财政赤字严重 (3)金融扭曲导致国内资本外逃 (4)国内最根本的扭曲是不恰当的发展战略
债务危机的解决方案
1. 最初解决方案 2. 贝克计划 3. 布雷迪计划
11.3.2 国际短期资金流动与货币危机
一、概述 国际短期资金流动的三种类型 套利性 避险性 投机性
剧下降为零 第三,防范机制:紧缩性货币政策
图4-14 扩张性货币政策引起的货币危机发生过程
货币供给
D0 R0
货币供给存量
国内信贷
外汇储备
tc
t0
时间
心理预期带来的投机冲击所导致的货币危机
政府通过提高利率来维持固定汇率的成本: ◆加大预算赤字 ◆不利于银行稳定经营 ◆经济紧缩
3.货币危机的传播
(1)贸易往来 (2)相似性 (3)外资流入
垄断优势主要有四个方面:
市场垄断优势 技术垄断优势 规模经济优势
多元化优势
(2)内部化理论 内部化理论早在本世纪30年代时就由科斯 首先提出,后来,英国经济学家巴克利和卡森 等人对此进行了系统的阐述。现在,该理论被 广泛用来解释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为。
内部化是指跨国公司通过其有效的组织手段即 行政结构,将外部市场内部化,用有组织的企业代 替市场,从而减少外部市场带来的一
11.3 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金融危机
11.3.1 国际中长期资本流动与债务危机 11.3.2 投机性资本流动与货币危机
国际资金流动的形成动因:国际资产组合管理
1.资产组合投资的基本原理 2.进行国际资产组合投资的动因
资产组合投资的基本原理
第一,实现风险与收益的最佳组合 第二,各种资产收益之间的协方差越小,资产 组合的风险就越小 第三,最佳资产组合的确定取决于有效的资产 组合边界以及市场的无风险利率等因素
二、20世纪80年代国际债务危机的有关 情况
国际中长期资金流动对一国宏观经济的影响
1.生产性贷款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使本国在消费水平保持不变的情况下, 能进行超过封闭条件下的投资活动,从 而提高本国的福利水平
2.消费性贷款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1)推迟消费 (2)提前消费 (3)熨平消费
发生债务危机发生的可能性(消费性贷款) 一是利用资金提前消费后,国民收入未能有 预期增长 二是利用资金未能熨平消费而是加剧了消费 的时间波动
4.货币危机的影响
(1)危机过程中 (2)危机发生后——经济条件 (3)危机发生后——政府补救措施
11.3.2 投机性资本流动与货币危机
投机性资本 货币危机
√
√
×
对外直接投资
√
√
√
所有权优势是基础,区位优势是企业进行跨国直 接投资的充分条件。只有同时具备这三种优势,企业 才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
这三种优势的结合,不仅使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 成为可能,而且决定着对外直接投资的部门结构和地 区结构。
(5)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1966年,美国经济学家弗农提出,解释工业制 成品的国际贸易流向。
发生债务危机发生的可能性(生产性贷款) 一是从资金借入角度看,浮动利率计息 二是利用资金角度,利用资金进行投资的实 际收益率低于预期水平 三是资金市场运作,出现低效率
11.3.1 国际中长期资本流动与债务危机
1.债务危机 2.爆发的原因 3.解决方案
债务危机爆发的原因
1.外部原因 2. 内部原因
11.2.1 国际资本流动的一般模型描述
A国资本的边际产值 F
N C O
B国资本的边际产值 J
M
H
E
R
T
J´
G
F´
B
A
O´
11.2.2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1)垄断优势论 (2)内部化理论 (3)区位优势理论 (4)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5)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1) 垄断优势论 对外直接投资是以市场的不完全竞争为前提的, 并与垄断因素密切相关。企业之所以对外进行投资, 目的是要获得国外市场上的垄断权。在不完全竞争 的市场下,企业可以拥有多种垄断优势,从而可以 排除竞争对手,使其利润达到最大化。
弗农认为,产品和生物一样是有生命周期的。 产品的生命周期是指产品要经历创新、成长、成熟 和衰退阶段的全过程,以及伴随着这一过程的技术 传播,比较优势在国际间进行转移过程的统称。
产品生命周期示意图
净出口 国家
创新国
其他发达国家
发展中 时间
贸易开始 发达国家成 创新国家成 发展中国家 为净出口国 为净进口国 成为净出口国 净进口
11.1.3 国际短期资本流动
短期资本流动是指期限在一年或一年以下 的各种金融资产,包括现金、活期存款以及 其他货币市场金融工具。
银行经营性短期资本的流动 保值性资本流动 投机性资本流动 贸易结算性资金流动
11.1.4 当代国际资本流动的趋势和特点
◆规模激增,并日益脱离实体经济 ◆国际资本流动结构不断变化 ◆跨国并购的作用减弱
第11章 国际资本流动
11.1.1 国际资本流动的概念及分类
国际资本流动的性质上来划分,可以划分为官 方资本流动和私人资本流动
按照资本使用期限的长短来划分,可分为长期 资本和短期资本两种类型。
11.1.2 国际中长期资本流动
长期资本流动是指期限在一年以上的资本 流动,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国际贷款 三种类型。
主要区位因素:
廉价的投资要素 市场的距离 避开贸易壁垒 经营的社会环境
(4)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由英国经济学家邓宁于1976年提出。 用折衷的方法综合考察了商品贸易、许 可证安排和国际直接投资以及决定国际直接 投资的各种因素
所有权优势 内部化优势 区位优势
(O)
(I)
(L)
无形资产转让
√
×
×
商品出口
11.1.5 国际资本流动对经济的影响
1. 短期资本流动对经济的影响
(1)对一国货币政策的影响 (2)对国际资本市场的影响 (3)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4)对世界经济波动的影响
2. 长期资本流动对经济的影响
(1)对资本输出国经济的影响 (2)对东道国经济的影响
11.2 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理论
11.2.1 国际资本流动的一般模型描述 11.2.2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11.2.3 国际证券投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