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2019高中地理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第二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巩固精练人教版 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
一、单项选择题
下图是“某城市用地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2题。
1.关于交通条件对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有( D )
①城市空间形态沿交通干线扩展,这些交通干线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
②一个地区主要交通线发生变化,不会引起该地区聚落空间的变化
③交通线的发展对城市形态没有什么影响
④交通线的衰落会影响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①④
2.早期沿运河发展的城市,历史上商业贸易很繁荣,但后来发展速度明显变慢,其原因是( C )
A.矿产资源日趋枯竭B.商人大量外迁
C.海运和铁路运输的出现D.人口增长速度变慢
【解析】第1题,交通线的发展,会使城市空间形态趋向于沿交通干线扩展;交通线的衰落,将使城市沿交通线伸展的形态保持不变,甚至衰退。
第2题,明清时期,大运河运输繁忙,沿河城市商贸繁荣。
后来,由于海上运输的发展、京沪铁路的建成及大运河的淤塞,沿运河城市发展缓慢。
(2018·安徽宣城期末)古代芜湖得两江交汇、舟楫之利,经济比较发达。
如今,历史遗留下来的“芜湖古城”部分巷道仍保持着明清时期的整体格局。
下图为芜湖市主城区地理位置及主要公路分布示意图。
据此完成第3~4题。
3.“芜湖古城”最可能位于( C )
A.甲地B.乙地
C.丙地D.丁地
4.芜湖市主城区大型批发市场更多地集中于城市主干道附近而非高速公路沿线,这主要是因为相对于高速公路,
城市主干道( B )
A.运输速度更快
B.运输更加机动灵活
C.路面更加宽阔
D.附近地价更加低廉
【解析】第3题,古代芜湖得两江交汇、舟楫之利,经济比较发达,说明其处于在河流的交汇处。
从图中看丙地处于长江和青弋江交汇处。
第4题,相对于高速公路,城市主干道连接市区主要交通线,便于人流的汇集,运输更加机动灵活,方便货物的流动。
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单位:米)”,完成5~6题。
5.①、②、③、④四地中,商业网点的组织形式适宜为流动形式和商业街的分别是( A )
A.①和②B.①和③
C.③和④D.①和④
6.拟在P地建立某大宗商品集散中心,考虑的主要区位条件有( D )
A.地形和交通B.地形和市场
C.地租和市场D.地租和交通
【解析】第5题,图中①地为山区,交通不便,人口稀少,多为流动形式的商业网点;②地商业街布置在城市比较繁华的地带,图中只有②地符合条件。
第6题,P地位于城市的边缘,地租相对较低,而且位于公路干线的交会处,交通比较便利,适合建立大宗商品集散中心。
上海位于我国大陆海岸线中部的长江口,拥有中国最大的外贸港口、最大的工业基地。
2014年1月5日上海交通港口局公布最新统计数据,上海港在2013年货物吞吐量7.76亿吨,集装箱吞吐量完成3361.7万标准箱,继续保持世界第一。
读上海市示意图,回答7~8题。
7.图中商业中心的区位,以市场最优为原则的是( A )
A.①B.②
C.③D.④
8.上海港的有利区位条件是( C )
A.多岩质海岸,不淤不冻,为天然良港
B.上海港有京沪铁路和浙赣铁路相连接
C.上海港以上海市为依托,腹地广阔
D.港区主要沿长江分布,水域宽阔,通航能力强
【解析】第7题,图中①位于上海市于心,人口多,消费市场大,市场最优。
第8题,上海港是沿着黄浦江展开的港口,属于河港兼海港,位于长江泥沙淤积而形成的三角洲上。
在上海交会的铁路干线是京沪线和沪杭线。
上海港之所以成为我国第一大港口,是因其以上海市为依托,腹地广阔。
9.读“某区域商业网点分布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经济发展水平,西南部小于东北部
B.人口密度,由西南向东北增加
C.环境人口容量,由西南向东北递减
D.同规模商业网点的服务范围与人口密度无关
【解析】同规模商业网点服务范围越大,人口密度越小,环境人口容量也越小。
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会对商业网点分布产生显著的影响。
近年,以沃尔玛、好又多(诚达)、国美、苏宁等为代表的大型超市进驻厦门岛内,形成新的商业网点格局。
读下图,回答10~12题。
10.在区位选择方面,沃尔玛、好又多两大超市的特点是( D )
A.城市交通干道的左侧
B.城市交通干道的右侧
C.城市交通干道的两端
D.城市交通枢纽或干道的“十字”路口
11.图中沃尔玛、好又多两大超市布局的最大优势是( B )
A.商业的信息灵通B.交通的通达性好
C.周围的住家多D.外地的游客多
12.这种区位选择的主要目的是( A )
A.最大范围吸引消费群体
B.为顾客提供最丰富的商品
C.有利于提高商品价格
D.为丰富厦门旅游增添观光景点
【解析】第10题,由图可以看出沃尔玛位于火车站附近,好又多位于嘉禾路、湖滨南路、厦禾路、莲前路干道的“十字”路口。
第11题,城市交通枢纽或干道的“十字”路口,交通的通达性好。
第12题,城市交通枢纽或干道的“十字”路口人流大,可以最大范围吸引消费群体。
二、综合题
13.读下面“某历史名城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城市旧城区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_河流___和__煤铁资源___。
(2)你认为旧城区①区域和②区域哪个形成时间较早,请说明你的理由。
__①区域。
因为①区域位于河流交汇处,交通便利,水源充足。
___
(3)影响新城区出现的主要区位因素是什么?
__交通(铁路的兴建)。
___
(4)新城区发展向什么方向延伸?
__南北方向沿铁路伸展。
___
(5)旧城区发展速度缓慢,形态基本保持不变,试分析可能的原因。
__河流淤积导致航运能力下降;铁路出现,河流运输地位下降;煤、铁资源枯竭。
___
【解析】本题以某城市地域分布图为背景,考查城市地域形态发展变化的过程、原因,准确提取图中河流、铁路线分布及旧城区、新城区的位置等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从图中看出,旧城区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而新城区主要沿铁路线布局,因此说明该地区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影响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
旧城区①区域和②区域相比较,①区域位于河流交汇处,应该最早形成;由新城区沿铁路线分布可知,新城区是随着铁路的修建而兴起的。
14.(2018·山西富平中学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20世纪80年代前,住在大连南关岭的人世代为农。
这里矿产丰富,他们除种地外,还开采矿石;因为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距离港口、沈大高速公路和开发区很近,不少本地人办起了企业。
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大连市城市化进程加快,该区到1983年城镇户口占有率已达到了97%。
户籍人口约10万,工业企业众多。
材料二大连地铁线路规划图。
(1)据材料说出南关岭的土地在地铁通车前、后租金水平的变化。
__南关岭地铁通车后,其各类土地利用租金水平均有大幅提高。
___
(2)据材料分析南关岭的土地在地铁通车前、后利用方式的变化。
__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类用地的付租能力决定土地的用途。
南关岭地区通车前,其土地利用方式可以分为工业用地和住宅用地,以工业用地为主;通车后,南关岭的土地利用方式可以分为住宅用地、工业用地和商业用地,以住宅用地为主。
___
(3)分析大连地铁建设对城市化、城市空间形态和商业布局的影响。
__随着交通的发展,大连地区的社会经济将加速发展,人口和城区规模扩大,城市化水平提高;随着城市周边各区的发展,城市空间形态由集中转变为分散;商业网点向周边各区扩散,也促进市内商业发展。
___ 【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南关岭地铁通车后,其交通通达度大为提高,使得各类土地利用租金水平大幅度提高。
第(2)题,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在通车前以工业用地为主,而通车后,土地利用方式发生了极大变化,以住宅用地为主。
第(3)题,据材料一可知,随着大连市城市化进程加快,该区到1983年城镇户口占有率已达到了97%,户籍人口约10万,工业企业众多,说明随着交通的发展,大连地区的社会经济将加速发展,人口和城区规模扩大,城市化水平提高;随着城市周边各区的发展,城市空间形态由集中转变为分散;商业网点向周边各区扩散,也促进
市内商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