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铜陵市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省铜陵市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
1. (2分) (2020八下·北京期末) 早在我国西汉时期成书的《淮南万毕术》中就有关于冰透镜的记载:“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火生。

”图中关于该记载解释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2. (2分)物体间的摩擦无处不在,小明同学结合所观察的现象,对生活中的一些做法进行了分析,你认为不合理的是()
A . 举重运动员比赛前手上涂抹“镁粉”,目的是减小摩擦
B . 连接玻璃管与胶皮管时,先把玻璃管口用水润湿,水起润滑作用
C . 雨天,机动车应低速行驶,是由于车轮与地面的摩擦较小
D . 下雪天路面很滑,在雪上撒一些煤渣可增大摩擦
3. (2分)简单机械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下列图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 . 起子
B . 道钉撬
C . 筷子
D . 钳子
4. (2分) (2018八下·龙岗期末) 如图水平雪地上,穿着雪橇的芳芳总质量为70kg,没有陷入雪地;而穿着运动鞋的小明总质量为50kg,却深陷雪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芳芳对雪地的压力比小明的小
B . 芳芳对雪地的压力和小明的一样
C . 芳芳对雪地的压强比小明的小
D . 受力面积和压力都不等,无法比较谁对雪地的压强大
5. (2分)如图是某简单机械工作的示意图,结合简单机械的知识,可知使用机械()
A . 输入力一定小于输出力
B . 输入功一定小于输出功
C . 输出力较大时,它的位移较小
D . 只有输出力大于输入力,输出功才大于输入功
6. (2分) (2018八下·东莞期末) 如图甲所示,长期不用的水龙头会因生锈而很难打开,维修人员常会用一长铁管套在水龙头上,如图乙所示,用同样大小的力作用在管端 A 点处,则会很容易打开水管,此过程中,改变了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是()
A . 大小
B . 作用点
C . 方向
D .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7. (2分)生活处处有物理,下列关于生活中的物理知识说法错误的是()
A . 用筷子夹取食物时,利用了摩擦力
B . 打开醋瓶能闻到酸味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
C . 驶员在驾驶车辆时需系上安全带是防止惯性带来的伤害
D . 公交车内的破窗锤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减小压强
8. (2分) (2017八下·龙岗期末) 如图所示,小朋友沿着滑梯匀速下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忽略空气阻力)()
A . 他受重力、支持力、下滑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
B . 他受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
C . 他的重力势能转化成了动能和内能
D . 他的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机械能不变
9. (2分)(2018·威海) 下列实验不能在太空舱中失重环境下进行的是()
A . 测量平均速度
B . 用液体压强计探究液体压强特点
C . 探究物体是否具有惯性
D . 探究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0. (2分)先阅读,再作出选择: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发动机的功率为P,牵引力为F,汽车行驶的速度为v,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为P=Fv.当汽车爬坡时,驾驶员的操作总是加大油门同时将变速器换为低档.加大油门是使发动机发挥最大的功率,换为低档是为了减慢车速。

那么,在爬坡时减慢车速的目的是()
A . 保证安全
B . 省油
C . 提高机械效率
D . 增大发动机的牵引力
11. (2分)“蹦极”就是跳跃者把一端固定的长弹性绳绑在踝关节等处,从几十米高处跳下的一种极限运动。

某运动员做蹦极运动,所受绳子拉力F的大小随时间t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

将蹦极过程近似为在竖直方向的运动。

据图可知运动员()
A . 重力大小为F0
B . t0时刻重力势能最小
C . t0时刻动能最大
D . 所受拉力F对其始终不做功
12. (2分)将一块实心物体放入盛水的烧杯中,物体静止时如图所示。

若将该物体分成大小不同的两块,仍然放在盛水的烧杯中,则()
A . 大块沉入杯底,小块飘在水面上
B . 大块、小块都沉入杯底
C . 大块、小块都飘在水面上
D . 大块、小块都悬浮在水中
二、非选择题 (共16题;共75分)
13. (1分) (2018八上·安徽月考) 在森林里决不允许随地丢弃透明饮料瓶.这是由于雨水进入饮料瓶对太阳光有________作用,可能会导致森林火灾。

14. (3分) (2018八下·云南月考) 著名的________实验向人们显示大气压强是很大的,意大利科学家
________首次测定了大气压强的数值为帕,它的含义是每平方米的面积上受到的________为

15. (2分) (2019八下·红桥期中) 一辆行驶的汽车车厢里挂着一个小球.当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情景时,汽车在做________(选填“加速”“匀速”或“减速”)运动.
一个标准大气压的值是________.
16. (3分)(2020·黄冈) 如图所示是鱼缸中增氧泵增氧原理示意图。水泵工作时,在________作用下,水从进水管口吸入,从出水管口快速喷出,水面此时进气管下端口水的流速大,压强________,空气就会通过水泵进气管进入水中形成气泡,与水流一起从出水管口喷出。喷出的气泡由于________而上浮。
17. (2分)如图所示,轻质杠杆OA的中点悬挂一重G=60N的物体,在A端施加一竖直向上的力F,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F=________ N。

保持F的方向不变,在将杠杆从A位置匀速提到B位置的过程中,力F将
________ (变大/不变/变小)。

18. (2分)(2014·北海) 如图甲所示,用20N的水平拉力拉着质量为5kg的铝块在水平地面上运动,铝块运动的s﹣t图象如图乙所示,则铝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 N;若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全部转化为内能并有44%被铝块吸收,则铝块在l0s内的温度升高________℃.[铝的比热容为C铝=0.88×l03J/(kg℃)].
19. (5分) (2017八下·惠安期中) 一小球在水中上浮,作出小球受到的力的示意图.
20. (5分)按照题目要求作图
如图所示,杠杆OA在动力F1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请你画出动力臂L1及阻力F2的示意图。

21. (2分)(2019·哈尔滨) 如图,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分别滑至粗糙程度不同的三个水平面上时速度为v0 ,(a)(b)图中小车最终停在图示位置,分析可知:在水平面上小车所受阻力即为小车所受合力,因为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所以小车在(a)图比在(b)图受到的阻力大,________更明显;若(c)图水平面光滑,则小车在该水平面上将________.
22. (6分)(2017·信阳模拟) 同组的小明和小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华首先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小华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下方,如图甲所示.当在纸上呈现一个光斑时,测得这个光斑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L=8cm.至此小华认为凸透镜的焦距是f=8cm.
(1)你认为该凸透镜的焦距应该是
A . 大于8cm.
B . 等于8cm.
C . 小于8cm.
D . 大于或小于8cm.
(2)小明后来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来做实验,如图乙所示,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该像是一个倒立、________的实像.生活中________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此时,把光屏和蜡烛的位置互换,在光屏上
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成清晰的像.
(3)如图丙所示.在蜡烛和光屏之间放一个近视眼镜,使烛焰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近视眼镜,为使光屏上的像再次清晰,应将蜡烛________透镜(填“靠近”或“远离”).
23. (6分) (2017八下·北海期末) 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实验设计如图所示.
(1)当小车在水平桌面上处于________或匀速直线运动时,表明小车处于平衡状态,实验中通过改变其两边的________来改变小车受到的拉力F1、F2的大小.
(2)实验中观察到,当静止的小车两边挂上不等的钩码时,小车将________(“运动”或“静止”),说明此时二力________(“平衡”或“不平衡”).
(3)实验中,保持F1与F2大小相等,将小车保持水平放置而旋转一个角度,松手后,小车________保持静止(选填“能”或“不能”),此操作的目的是为了探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________的两个力是否可以平衡.
24. (7分)(2014·福州) 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小明做了以下实验:
(1)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位置如图1所示,此时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调,使天平平衡,测量李子质量时,天平右盘内砝码的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2所示,则李子质量是________ g.往量筒中注入60mL的水,将该李子浸没在水中后,水面位置如图3所示,则李子的体积是________ cm3 ,密度是
________ g/cm3 .
(2)将李子浸没在清水中,李子沉入水底,如图4(a)所示,此时李子受到的浮力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李子的重力.往杯中逐渐加盐后,李子开始上浮,说明李子受到的浮力与液体的________有关;李子露出页面后继续上浮,甚至漂浮在液面上,如图4(b)所示,说明浮力随________的减小而减小.
25. (5分) (2016八下·常州期末) 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同一滑轮组进行了三次实验(如图所示),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次数钩码重力/N 钩码上升距
离/cm
弹簧测力计示
数/N
弹簧测力计上
升距离/cm
机械效率
12100.83083.3%
2410 1.530
36103090.9%
(1)在第2次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第3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未填,由图可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 N.
(3)分析数据可得结论,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的物体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______(选填“越高”或“越低”).
(4)根据实验结论推测,使用该滑轮组再次将重8N的物体匀速提升10cm,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能为.
A . 71.6%
B . 82.6%
C . 92.4%
26. (4分)(2020·福清模拟) 小明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进行了如的实验操作(杠杆上每格长度相同):
(1)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________位置平衡,然后在杠杆的A点挂上两只钩码(每只钩码的质量均为100g),在B点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住,使杠杆在原先位置再次平衡时,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N。

(2)小明将上述实验得到的一组数据记下并进行分析后,他认为自己已经得出了结论。

你认为他的这种想法是________(选填“正确的”或“不正确的”),理由是________。

27. (10分)图中平底茶壶的质量是0.4kg,底面积是4×10﹣3m2、内盛0.6kg的开水,水面高度在图中已标出,放置在面积为lm2的水平桌面中央.
试求:
(1)水对茶壶底部产生的压强和压力;
(2)茶壶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g=10N/kg)
28. (12分) (2018九下·浦东月考) 如图(a)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薄壁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地面上。

容器中分别盛有酒精()和水。

将如图(b)所示的实心圆柱形金属块(底面积为容器底面积的一半),分别竖直放入酒精和水中(液体都不溢出),同时测出放入金属块前后酒精和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和,如下表所示:
求:
(1)已知酒精的体积为,求酒精的质量。

(2)已知水对器底的压强为1960Pa,求放入金属块前容器中水的深度。

(3)①已知金属块放入液体后有浸没、未浸没、恰好浸没三种状态。

分析比较金属块放入酒精前后的情况, ,可推出 ,再结合已知条件,可得出:金属块在酒精中处于浸没状态。

请判断金属块放入水后的可能状态________(写出全部可能的状态)。

②当满足表格中的条件时,求金属块的高度最小时对应的:的值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答案:4-1、考点:
解析:
答案:5-1、考点:
解析:
答案:6-1、考点:
解析:
答案:7-1、考点:
解析:
答案:8-1、考点:
解析:
答案:9-1、
考点:
解析:
答案:10-1、考点:
解析:
答案:11-1、考点:
解析:
答案:12-1、
考点:
解析:
二、非选择题 (共16题;共75分)答案:13-1、
考点:
解析:
答案:14-1、考点:
解析:
答案:15-1、考点:
解析:
答案:16-1、考点:
解析:
答案:17-1、考点:
解析:
答案:18-1、考点:
解析:
答案:19-1、考点:
解析:
答案:20-1、考点:
解析:
答案:21-1、考点:
解析:
答案:22-1、
答案:22-2、答案:22-3、考点:
解析:
答案:23-1、答案:23-2、答案:23-3、
考点:
解析:
答案:24-1、答案:24-2、
考点:
解析:
答案:25-1、答案:25-2、答案:25-3、答案:25-4、考点:
解析:
答案:26-1、答案:26-2、
考点:
解析:
答案:27-1、答案:27-2、
考点:
解析:
答案:28-1、答案:28-2、答案:28-3、考点:
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