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方法之――归纳法 - 十堰市第一中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方法之――归纳法 - 十堰市第一中学
十堰市一中2021级培优班物理辅导二
第四讲:物理方法归纳之――假设法
高二物理组:李秀学
2021、3、21
假设法做得有效,即设而不假,也就是根据已有的经验和材料,对事物产生的原因及
其规律所做的推测、设想。
利用假设法来解决物理中的实际问题,就是根据题目中所给的
条件,再假设出一些与题给物理情境不矛盾而有联系的条件,以有利于解决物理问题。
这
种思维形式属于逻辑思维的范畴。
在高考试题的表现来看,乍一看,缺条件、少现象、无过程、题型超纲等,其实不然,这类问题是高考的重要特征,是考查学生创新能力的好题,也是新课标下创新命题的一个
亮点。
它对培养学生猜想和假设探究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从四个方面讨论假设法的应用。
(从本专题开始,我会将中学物理的思维能力和方法的方面的问题分专题讲之)。
1、现象假设:
物理量之间的联系,总是在一定的物理过程或者现象中发生的。
但是,有些物理问题
往往隐去对物理现象和过程的描述,让解题者自己去设置物理现象,即物理情境,为物理
量间架起联系的桥梁。
有些物理过程对试题设置障碍,使物理过程隐晦莫测,因此避开过
程障碍,一个虚拟过程,用假设的虚拟过程代替真实的过程,并在此基础上题的解。
例题1、(2021浙江)如图1所示,在铁芯上、下分别绕800的两个线圈,上线圈两
端与u?51sin314tV的交流电相连接,将
和200匝下线圈两大胆设计求得原问
端接交流电压表,则交流电压表的示数可能是:
A、2.0V
B、9.0 V
C、12.7 V
D、144.0 V
2、极端法
极端假设法就是抓住问题中的某些变化因素,假设把这种变化推向极端,通过极端状
态的分析,对问题作出快捷的分析判断。
例题2、(2021福建)如图2所示,一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跨过定滑分别悬挂着质量
为m1、m2的物体A和B,若滑轮有一定大小,质量为匀,滑轮转动时与绳之间无相对滑动,不计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
设细拉力大小分别为T1、T2,已知下列四个关于T1的表达式
中有一个是正确据所学的物理知识,经过一定的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A、T1?轮后,两端m且分布均绳A和B的的,请你根
(m?2m2)m1g
m?2(m1?m2)(m?2m1)m2g
m?4(m1?m2)(m?4m2)m1g
m?2(m1?m2)B、T1?C、T1?
D、T1?(m?4m2)m2g
m?4(m1?m2)注:与本题相近思维方式的习题,时有出现,所以一种新方法远比一个正
确结果重要。
3、反面假设:
问题的物理情景也许呈现出正面的正常现象,如果顺着题意仅从正面考虑,会觉得问
题无懈可击,解决的一点蛛丝马迹。
正好相反,假设一个反面现象,从反面着手,常常会
茅塞顿开,迅速找到解题的突破口。
例题3、如图3所示,倾角为α的等腰三角形斜水平面上,一足够长的轻质绸带跨过斜面的顶端铺放两侧,绸带与斜面间无摩擦。
现将质量分别为M、m(M物块同时轻放在斜
面两侧的绸带上。
两物块与绸带间因数相等,且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
不
同值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两物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总是相等 B.两物块不可能同时相对绸带静止 C.M不可能相对绸带发生滑动 D.m不可能相对斜面向上滑动
面固定在在斜面的>m)的小的动摩擦在α角取
4、参量假设:
有些物理问题给出的已知条件甚少,仅凭这些条件是无法建立方程求解的。
因此,解
题中必须恰当的假设一些辅助参量,根据这些参量之间的关系建立方程,运算中逐一消除
这些辅助参量,求得问题的解。
例题4、(2021安徽)如图4所示,在以坐标原点心、半径为R的半圆形区域内,有
相互垂直的匀强电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磁场方向垂直于xOy平面向正电的粒子(不计
重力)从O点沿y轴正方向以某一入,带电粒子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经t0时间从p点
(1)求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
(2)若仅撤去磁场,带电粒子仍从O点以相同入,经
O为圆场和匀强里。
一带速度射射出。
的速度射
t0时间恰从半圆形区域的边界射出。
求粒子运动加速度的大小。
2(3)、若仅撤去
电场,带电粒子仍从O点射入,且速度为原来的4倍,求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
解答
例题1、假设是理想变压器,则由理想变压器的规律可知U2?9.02V,因为该装置有漏磁,所以不是理想变压器,电压表示数UV<9.02V。
正确答案为A。
例题2、高中物理阶段所学的是理想的轻滑轮,即不计滑轮的质量,所以本题用高中
物理知识是无法求解的。
怎么办?
假设不考虑滑轮的质量,对两个物体分别由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并求得细绳的拉力
为T?将m=0代入本题的四个选项,只有选项C各出的结果与T相同。
正确答案为C。
补充说明的是,用普通物理学知识中滑轮的转动惯量及转动加速度的相关内容可以求
出细绳的拉力。
例题3、本题是难题,易受斜面思维影响。
对于A选项,假设两物块对丝绸的摩擦力不相等,则丝绸将产生加速度,而丝绸质量
不计,故假设不成立,于是由牛顿第三定律知,丝绸对两物块的摩擦力大小相等,A正确。
对于B选项,反面假设是两物体均相对于丝绸静止,即一起加速,M向下,m向上。
由牛顿第二定律解出加速度和摩擦力分别为:a?2m1m2g,
m1?m2M?m2Mmgsin?,f?gsin?。
成立,此种情景是丝绸相当于
M?mM?m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