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2001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第二单元 吃得好吗 3 一次奇妙的旅行》优质课教学设计_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次奇妙的旋行》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一次奇妙的旋行》是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吃的学问》中的第三课,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分别学习了不同的内容,课本结合实际生活,安排了这样一节贴合学生日常生活的过程,并且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会纠正原有错误的认知。

比如食物从口腔中直接就进了肚子,胃是消化的主要器官等一系列错误的概念。

与此同时,本节课会通过资料分析和探究活动让学生明确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要通过消化器官来消化。

这个章中知识安排在第四单元,既强化学生对实验探究的乐趣,又对学生的成长以及日后的认知里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学情分析】
在前两节的课程中,学生已经知道了食物中含有各种营养物质,比如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并且在第二节课的学习中知道了怎样去搭配食物,合理饮食。

学生知道食物的营养成分被吸收,却不知道食物消化都经过哪些地方,或者说即使知道也是一些错误的认知。

学生会带着自己的认知冲突来学习本节课。

学生在学习了食物的营养和合理搭配食物之后,指导学生理解自己的消化器官,懂得消化器官保健的常识,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对学生健康生活与成长十分重要。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知道并能指认人体的主要消化器官,了解消化器官的主要功能。

2、学生通过尝试画图、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动手实践等方法加深对消化器官功能的理解,了解食手消化的过程和消化器官运送食物的方式是蠕动。

3、培养学生思考和交流的意识,理解消化器官对人体的重要性来增强学生对保护消化器官的意识
【教学准备】
人体轮廓图、笔、人体器官半身模型、食道学具、课件及消化过程的多媒体影片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及各主要消化器官的功能。

难点:了解消化道运送食物的方式。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尝试构建。

1、教师谈话:今天你吃了那些食物?……
2、揭题。

3、出示人体轮廓图,让学生猜测尝试画出食物消化旅行图并展示交流。

【设计意图:从日常生活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带着问题走入本课的学习,尝试画食物消化图,学生能大至知道口腔、胃、肠子,但具体的位置和关系不太清楚,根据建构主义学说,先激起学生的已有知识,在了解学生知识的基础上进入下一步的知识建构,即知识是一个系统,将新知识纳入自已的系统中。


二、自主学习,构建知识。

(一)自主学习,初步构建。

1、自学教46材页,初步了解人体主要的消化器官及功能。

2、展示自学成果。

3、梳理食物在消化道中的旅行过程,强化消化器官功能。

(在学生的展示过程中注重学习的学生可能会交流肝脏,但也有可能没有学生交流肝脏或交流的不准确,如果没有交流肝脏的情况,教师应在此处实行调整教学,点出肝脏是消化的器官。


【设计意图:给人于鱼,不如给人于渔,让学生自已接近知识,自已交流知识,并通过自主学习和教师的适当协助点拨初步纠正自已原有的认知。


(二)调动感观,构建知识。

1、观看人体消化视屏,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消化过程及功能,并尝试记忆。

2、借助人体模型图指认交流食物消化过程。

3、完成教材79页填空。

(学生的认知水平会有所区别,填空练习可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在第三大教学环节出示,当教学到此处教学重点无法突破,可将填空放在后边一同突破,因为第三教学环节的消化道模拟实验将让学生经历食物在消化道中的旅行过程,涵盖了教学重点的经历和教学难点的突破。


【设计意图:让学手用眼看、用耳听、动脑思考记忆,并通过指认交流说自已的构建情况,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和交流表达水平,最终突破教学重点。


三、合作探究,深入构建。

1、提出问题。

2、出示合作要求,小组合。

3、谈话汇报深入构建。

【设计意图:动手经历是学生最好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动手食手的旅行过程,整体感知食手在消化道的旅途,同时感受食物在食道中的前进方式,突破教学的难点,最终力求让学生获得完整的知识和经验。


四、结束教学。

1、谈话交流,让学生知道保护消化器官的重要性和保护消化器官的一般方法。

2、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3、消化道练习。

(本节教学容量较大,2、3环节结合教学实际实行灵活实施。


【设计意图:让学生意识到消化器官的重要性,初步形成保护消化器官的意识和方法。


【板书设计】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