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宁区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第2课《正比例的图像》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宁区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第2课《正比例的图像》教案
一. 教材分析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第2课《正比例的图像》主要让学生通过绘制正比例函数的图像,来加深对正比例概念的理解。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正比例函数的图像特征,从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正比例的概念,他们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但绘制函数图像方面的经验较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耐心引导,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发现规律,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正比例函数的图像特征。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四.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正比例函数的图像特征。

2.难点:绘制正比例函数图像,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
采用“引导发现法”和“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观察、分析、归纳正比例函数的图像特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
1.教学课件。

2.纸张、直尺、圆规、铅笔等绘图工具。

3.实际问题素材。

七. 教学过程
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正比例函数的图像特征。

例如:某商店进行促销活动,商品的价格与销量成正比,价格是5元,销量是500件,请问当销量达到1000件时,价格是多少?
呈现(10分钟)
教师呈现正比例函数的图像,让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图像特征。

引导学生发现,随着自变量的增加,函数值按照一定的比例增加,图像是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

操练(10分钟)
学生分组合作,用纸张、直尺、圆规、铅笔等绘图工具,绘制正比例函数的图像。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巩固(10分钟)
教师提出一些关于正比例函数图像的问题,让学生回答。

例如:请问图像上的
一个点,如何判断它是否在正比例函数上?如何判断两个函数是否成正比?
拓展(10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某工厂生产的
产品数量与生产时间成正比,每小时生产50件,问生产1000件需要多少小时?
小结(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正比例函数的图像特征及其应用。

家庭作业(5分钟)
教师布置一些有关正比例函数的绘图和实际问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5分钟)
教师在黑板上绘制正比例函数的图像,标注关键点,以便学生课后复习。

以上教学过程共计50分钟,每个环节的时间分配如上所示。

希望对您的教学
有所帮助。

教学情境和教学活动分析:
在《正比例的图像》这一课的教学中,我创设了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实
际问题中感受正比例函数的应用。

通过小组合作、动手操作、讨论交流等教学活动,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中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1.教学情境
我以一个商店促销活动的实际问题引入新课,让学生思考价格与销量之间的关系。

这样的情境贴近学生的生活,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更好地引导他们进入学习状态。

2.教学活动
(1)呈现:我通过课件呈现正比例函数的图像,让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图
像特征。

这样的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2)操练:学生分组合作,用纸张、直尺、圆规、铅笔等绘图工具,绘制正
比例函数的图像。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这样的活动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3)巩固:我提出一些关于正比例函数图像的问题,让学生回答。

例如:请
问图像上的一个点,如何判断它是否在正比例函数上?如何判断两个函数是否成正比?这样的活动有助于巩固学生对正比例函数图像的理解。

(4)拓展:我引导学生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某
工厂生产的产品数量与生产时间成正比,每小时生产50件,问生产1000件需要
多少小时?这样的活动可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小结:我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正比例函数的图像特征及其应用。

(6)家庭作业:我布置一些有关正比例函数的绘图和实际问题,让学生课后
巩固所学知识。

在课堂实施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问题,但也找到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和改进措施。

1.课堂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部分学生在绘制函数图像时,出现了一些错误。

(2)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部分学生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不够熟练。

2.解决办法和改进措施
(1)对于学生在绘制函数图像时出现的错误,我在课后进行了个别辅导,帮
助他们纠正错误,并讲解绘图的注意事项。

(2)针对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不够熟练,我在课
后增加了相关练习,让学生通过大量练习来提高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我在课后还进行了教学反思,总结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好地改进。

例如,我在下次教学中可以更加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图像,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同时,我还可以增加一些有趣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在《正比例的图像》这一课的教学中,我通过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丰
富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巩固和拓展知识。

虽然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但通过及时的解决和改进,我相信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会取得更好的成果。

教学实录:
在教学《正比例的图像》这一课时,我按照预先的教案进行了教学。

首先,我
以一个商店促销活动的实际问题引入新课,让学生思考价格与销量之间的关系。

学生们对这个实际问题很感兴趣,积极地参与了讨论。

接着,我呈现了正比例函数的图像,让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图像特征。

学生们通过观察图像,发现随着自变量的增加,函数值按照一定的比例增加,图像是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

然后,我让学生分组合作,用纸张、直尺、圆规、铅笔等绘图工具,绘制正比例函数的图像。

学生们在绘图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但我及时给予了指导,他们最终成功地绘制出了正比例函数的图像。

在巩固环节,我提出了一些关于正比例函数图像的问题,让学生回答。

学生们通过思考和讨论,得出了正确的答案。

在拓展环节,我引导学生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我让学生计算某工厂生产的产品数量与生产时间成正比,每小时生产50件,问生产1000件需要多少小时。

学生们通过计算,得出了正确的答案。

最后,我进行了课堂小结,强调了正比例函数的图像特征及其应用。

然后,我布置了一些有关正比例函数的绘图和实际问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本节课的教学实录显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了学生的参与和实践,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绘图等方式,深入理解了正比例函数的图像特征。

教师还通过实际问题的引入,让学生体会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了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生的疑问进行了及时的解答和指导,让每个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进度。

教师还布置了适量的课后作业,让学生能够在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总的来说,本节课的教学实录显示,教师的教学方法得当,教学效果良好。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了学生的参与和实践,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还注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生的疑问进行了及时的解答和指导。

这些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然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进一步改进。

例如,教师可以更加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图像,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教师还可以增加一些有趣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还可以在教学中,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他们在小组合作中,共同解决问题。

总的来说,本节课的教学实录显示,教师的教学方法得当,教学效果良好。

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能够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让更多的学生受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