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E软件说明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引言
50-70年代,食品加工业及食品机械工业得到很大的发展,全国各地新建一第二阶段大批食品加工厂,尤其是面粉、大米、食用油的生产加工厂。
在多数主要的粮食加工厂中基本上实现了初步的机械化工业生产方式。
但同期的食品加工厂尚处于半机械半手工的生产方式,机械加工仅用于一些关键主要的工序中,而其他生产工序仍沿用传统的手工操作方式。
与此阶段食品工业发展相适应,食品机械工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全国各地新建了一大年的发展,使得国产批专门生产粮食和食品机械的制造厂。
国内的食品机械工业经过近30年的发展,是的国产食品机械基本能满足我国食品工业发展的需求,为此阶段实现食品工业化生产做出了重大贡献,食品机械工业已初步形成了一个独立的机械工业。
要实现国产食品机械制造业的提档升级,最重要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提高该行业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这个综合素质即思想素质和技术素质。
思想素质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决策水平和创新思想。
2009年1月23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SAC)发布了国家标准《食品机械安全卫生》。
标准规定了食品机械装备的材料选用、设计、制造、配置方面的安全卫生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食品机械装备,也适用于具有产品接触表面的液体、固体和半固体等食品包装机械。
这样,食品包装机械的发展就有了更坚实的基础。
基于全球性的食品安全日趋严峻,发达国家对食品机械安全生产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十分重视,都是从食品机械的设计制造做起达到食品加工的安全卫生。
实现方式有两条:一是制订完善的食品机械技术规范;二是按照这些技术规范严格组织食品机械的设计、制造和应用。
在这些技术规范中,最主要的是食品机械的机械安全与卫生要求,其内容涵盖了食品机械的设计与制造、设备选型与配套、设备安装与验证等环节,这也是国际上食品机械研究、开发、制造的通行要求。
其他国家食品机械制造业拟与国际实现接轨,必须符合这些安全卫生技术要求,它属于食品机械与国际接轨的基本条件。
基于微小坚果夹紧装置广泛的用途,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次设计一种坚果夹紧装置,以核桃为例,我以Pro/E为画图软件对微小坚果夹紧装置外形进行三维设计与造型,对微小坚果夹紧装置进一步的了解、分析,深入了解,并加深Pro/E三维软件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1 章Pro/E软件的概述
1.1Pro/E软件的介绍
Pr o/ENGINEER(简称Pro/e)是由美国PTC公司推出的一套博大精深的三维CAD/CAM参数化软件系统,其内容涵盖了产品从概念设计、工业造型设计、三维模型设计、分析计算、动态模拟与仿真、工程图输出,到生产加工成品的全过程,其中还包含了大量的电缆及管道布线、模具设计与分析等实用模块,应用范围涉及航空、汽车、机械、数控(NC)加工、电子等诸多领域。
由于Pro/ENGINEER具有强大而完美的功能,因此几乎成为三维CAD/CAM领域的一面旗帜和标准。
1.2Pro/E软件的特色
Pro/E第一个提出了参数化设计的概念,并且采用了单一数据库来解决特征的相关性问题。
另外,它采用模块化方式,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进行选择,而不必安装所有模块。
Pro/E的基于特征方式,能够将设计至生产全过程集成到一起,实现并行工程设计。
它不但可以应用于工作站,而且也可以应用到单机上。
Pro/E采用了模块方式,可以分别进行草图绘制、零件制作、装配设计、钣金设计、加工处理等,保证用户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使用。
1.2.1参数化设计
相对于产品而言,我们可以把它看成几何模型,而无论多么复杂的几何模型,都可以分解成有限数量的构成特征,而每一种构成特征,都可以用有限的参数完全约束,这就是参数化的基本概念。
1.2.2基于特征建模
Pro/E是基于特征的实体模型化系统,工程设计人员采用具有智能特性的基于特征的功能去生成模型,如腔、壳、倒角及圆角,您可以随意勾画草图,轻易改变模型。
这一功能特性给工程设计者提供了在设计上从未有过的简易和灵活。
1.2.3单一数据库(全相关)
Pro/Engineer是建立在统一基层上的数据库上,不像一些传统的CAD/CAM 系统建立在多个数据库上。
所谓单一数据库,就是工程中的资料全部来自一个库,
使得每一个独立用户在为一件产品造型而工作,不管他是哪一个部门的。
换言之,在整个设计过程的任何一处发生改动,亦可以前后反应在整个设计过程的相关环节上。
例如,一旦工程详图有改变,NC(数控)工具路径也会自动更新;组装工程图如有任何变动,也完全同样反应在整个三维模型上。
这种独特的数据结构与工程设计的完整的结合,使得一件产品的设计结合起来。
这一优点,使得设计更优化,成品质量更高,产品能更好地推向市场,价格也更便宜。
1.3Pro/E软件的组成
Pro/Engineer是软件包,并非模块,它是该系统的基本部分,其中功能包括参数化功能定义、实体零件及组装造型,三维上色实体或线框造型棚完整工程图产生及不同视图(三维造型还可移动,放大或缩小和旋转)。
Pro/ASSEMBLY是一个参数化组装管理系统,能提供用户自定义手段去生成一组组装系列及可自动地更换零件。
Pro/ASSEMBLY是Pro/ADSSEMBLY的一个扩展选项模块,只能在Pro/Engineer环境下运行。
Pro/CABLING提供了一个全面的电缆布线功能,它为在Pro/ENGINEER的部件内真正设计三维电缆和导线束提供了一个综合性的电缆铺设功能包。
三维电缆的铺设可以在设计和组装机电装置时同时进行,它还允许工程设计者在机械与电缆空间进行优化设计。
Pro/CAT是选用性模块,提供Pro/ENGINEER与CATIA的双向数据交换接口,CATIA的造型可直接输入Pro/ENGINEER软件内,并可加上Pro/ENGINEER的功能定义和参数工序,而Pro/Engineer也可将其造型输出到CATIA软件里。
这种高度准确的数据交换技术令设计者得以在节省时间及设计成本的同时,扩充现有软件系统的投资。
Pro/E软件的组成还有许多,就不一一列出。
2 章微小坚果夹紧装置设计过程
本设计主要围绕微小坚果夹紧装置设计这个实例展开。
微小坚果夹紧装置作为一种重要的夹具设计,其规格和型号比较繁多,传统的开发过程繁琐、效率低下、绘图量大,Pro/E作为一款高效快捷的CAD/CAM软件,克服了以上的不足之处,大大提高设计人员的开发速度,本文将着重就Pro/E的实体建模、虚拟装配、机构仿真等功能进行微小坚果夹紧装置的设计。
微小坚果夹紧装置包含多个零部件,其设计巧妙运用Pro/E基于单一数据库这一特点,并综合运用多种建模方法和设计方法。
微小坚果夹紧装置包含了很多个零部件,其设计巧妙运用Pro/E基于单一数据库、参数化的特点并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建模,微小坚果夹紧装置的最后建模结果如图2所示,组件分解图如图3所示。
2.1 微小坚果夹紧装置外壳的造型
下面简述一下微小坚果夹紧装置外壳造型的基本造型过程:
单击新建零件模板,选用公制模板。
在菜单栏的“插入”→“混合”→“伸出项”命令,弹出“混合选项”菜单管理器,定义“平行”→“规则截面”→“草绘截面”→“完成”选项,出现“属性”菜单,定义“光滑”→“完成”选项,选取FRONT平面,进入草绘。
“草绘截面”→“右键”→“下一界面”→“草绘截面”,完成输入距离,最后通过“倒角”→“完成”功能完成压紧块,完成后保存到工作目录下。
如图2-1-1 微小坚果夹紧装置压紧块
图2-1-1 微小坚果夹紧装置外壳造型
通过“拉伸”→“剪切”→“伸出项”命令,创建一孔。
如图2-1-2 微小坚果夹紧装置外壳造型
图2-1-2 微小坚果夹紧装置外壳造型
2.2 微小坚果夹紧装置导轨的造型
扎架在微小坚果夹紧装置内部用来滑动的,在内部起到很重要的支撑作用。
下面简述一下微小坚果夹紧装置扎架造型的基本造型过程:
单击新建零件,选用公制模板。
按规定尺寸草绘图形使用“拉伸”命令拉伸出实体并指定长度。
在菜单栏的“插入”→“壳”命令进行抽壳,然后通过“拉伸”→“剪切”命令,“斜度”,“倒圆角”等命令,创建扎架的整体造型,完成后保存到工作目录下。
如图2-2 微小坚果夹紧装置扎架造型。
图2-2 微小坚果夹紧装置导轨造型
2.3 微小坚果夹紧装置弹簧的造型
微小坚果夹紧装置弹簧在微小坚果夹紧装置中处于后方部位。
下面简述一下基本造型过程:
单击新建零件,选用公制模板。
单击“插入”→“拉伸”命令,进入草绘画圆,完成输入拉伸长度。
通过“斜度”→“倒圆角”→“旋转扫描”→“确定”命令完成造型,如图2-3 弹簧造型。
图2-3 弹簧造型
2.4 微小坚果夹紧装置电机的造型
下面简述一下微小坚果夹紧装置支撑板的造型的基本造型过程:
单击新建零件,选用公制模板。
新建基准面,草绘图形。
通过多次运用“拉伸”→“倒圆角”→“剪切”等命令,草绘模型细节并完善零件。
完成后保存到工作目录下。
如图2-4 支撑板造型。
图2-4 支撑板造型
2.5 微小坚果夹紧装置导轨的造型
导轨结构简单,通过简单命令完成,。
主要通过拉伸,拉伸剪切,倒圆角等命令实现结构造型,最后完善并保存到工作目录,如图2-5 导轨造型。
图2-5导轨造型2.6 其他零部件的造型
其他零部件造型步骤省略,造型结果如下:
图2-6-1 摇杆造型
图2-6-2 卡盘造型
图2-6-3 连接块造型
图2-6-4 底板造型
图2-6-5 轴套造型
3章微小坚果夹紧装置的装配
微小坚果夹紧装置各零件设计好了,可以将其在组建模式下通过一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从而产生一个完整的微小坚果夹紧装置模型了。
3.1 装配模式概述
零件装配需要在专门的组件设计模式下进行。
在Pro/ENGINEER Wildfire 5.0 中,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来创建一个组件设计文件:
(1)单击新建按钮,打开“新建”对话框。
(2)在“类型”选项组中选择“组件”单选按钮,在“子类型”选项组中寻则“设计”单选按钮,在“名称”文本框中输入组件名称,清
除“使用缺省模板”复选框,然后单击“确定”按钮。
(3)弹出“新建文件选项”对话框。
从“模板”选项组的列表框中选择
“mm ns_a s m_design”,单击“确定”按钮。
在组件设计中(装配设计),主要有两种主流设计思路,即自底向上设计和自顶而下设计。
通俗一点而言,前者是将已设计好的零部件按照一定的装配方式添加到装配体中;而后者则是从顶层的产品结构着手,由顶层的产品结构传递设计规范到所有相关子系统,从而有利于高效地对整个设计流程项目进行协作管理。
在组件设计模式下,系统允许采用多种方法将元件添加到组件,包括使用放置定义集(简称约束集)和使用元件界面自动放置等。
通常元件放置根据放置定义集而定,这些集合决定了元件与组件的相关方式及位置,这些集既可以是由用户定义的,也可以是预定义的。
用户定义的约束集含有0个或多个约束;预定义约束集(也叫连接)具有预定义数目的约束。
3.2 约束放置
约束放置是较为常用的装配方式。
在 Pro/ENGINEER Wildfire 5.0 元件放置操控板的约束列表框中,提供了多种放置约束的类型选项,包括缺省、固定、曲面上的边、曲面上的点、直线上的点、相切、坐标系、插入、匹配、对齐、和自动。
在使用约束放置选项时,需要注意约束放置的一般原则及注意事项。
例如,“匹配”约束或“对齐”约束的一组参照的类型要相同(平面对平面、旋转对旋转、点对点、轴对轴);一次只能添加一个也是,譬如不能使用一个单一的“匹配”约束选项将一个零件上的两个不同的平面与另一个零件上的两个不同的平面配对,二必须定义两个单独的“匹配”约束;元件的装配需要定义放置约束集,放置约束集由若干个放置约束构成,用来组合定义元件的放置和方向。
3.3 机芯子组件的装配
单击新建按钮,打开“新建”对话框。
在“类型”选项组中选择“组件”单选按钮,在“子类型”选项组中选择“设计”单选按钮,在“名称”文本框中输入组件名称为“tanhuang”,清除“使用缺省模板”复选框,然后单击“确定”按钮。
弹出“新文件选项”对话框。
从“模板”选项组的列表框中选择“mm ns_as m_design”,单击“确定”按钮。
在右工具箱中单击将元件添加到组件按钮,弹出“打开”对话框。
通过“打开”对话框查找到“ZA-JIA”文件,单击“打开”对话框。
出现元件放置操控板,在操控板的预算列表框中选择“缺省”选项。
系统提示“状态:完全约束”。
在元件放置操控板中单击完成按钮,在默认位置装
配第1个元件(默认的组件坐标系对齐元件坐标系)。
单击“装配”元件命令,在打开文件架下选择MOTOR模型,选择“匹配”,点选零件和组件的相应两个匹配面,添加“对齐”,点选零件和组件的两个轴心,约束完成,点“确定”,完成弹簧装配。
最终子组件装配效果如图3-1.
图3-1 弹簧装配
3.4 微小坚果夹紧装置导轨装配
单击新建按钮,打开“新建”对话框。
在“类型”选项组中选择“组件”单选按钮,在“子类型”选项组中选择“设计”单选按钮,在“名称”文本框中输入组件名称为“导轨”,清除“使用缺省模板”复选框,然后单击“确定”按钮。
弹出“新文件选项”对话框。
从“模板”选项组的列表框中选择“mm ns_as m_design”,单击“确定”按钮。
点击“元件装配”,在打开文件夹选择waike1模型,约束条件选择缺省,完成装配。
再次点击“元件装配”,在打开文件夹选择waike2模型,约束条件选择对齐,分别对齐三组相应的平面,约束完成,完成导轨的组装。
如图3-2。
图3-2 导轨装配
3.5 其他连接件整体的装配
在右工具箱中单击将元件添加到组件按钮,弹出“打开”对话框。
通过“打开”对话框查找到各部分文件,单击“打开”对话框。
在元件放置操控板的预定义集列表框中对此运用选择“配对”等命令选项,分别选择元件和组件的一对参照面,在元件放置操控板中单击完成按钮,完成整体装配。
如图3-3。
3.8 微小坚果夹紧装置的爆炸图和工程图
从菜单栏中选择“视图”“分解”“编辑位置”命令,打开分解位置对话框;
在“分解位置”对话框中,设置“运动类型”等选项组用来调整爆炸图中个元件的位置,得到满意位置后,点击“确定”按钮。
编辑爆炸图完成后,得到分解视图下的微小坚果夹紧装置装配的爆炸图,效果如图3-6所示。
图3-6 微小坚果夹紧装置爆炸图
利用pro/e软件,还可以将建好的三维模型图转化成二维工程图。
本文将简要介绍微小坚果夹紧装置的三维模型图转换成二维工程图的过程,其过程如下:1)新建文件
单击“新建”按钮打开“新建”对话框。
在“类型”选项组中选取“绘图”选项,在“名称”文本框中输入零件名称“weixiao”。
取消“使用缺省模板”复选项,单击“确定”按钮。
系统打开“新文件选项”对话框,再按照下图设置,单击“确定”,进入绘图界面,便可得到转化后的二维工程图。
可是此时的二维工程图,并不是标准的二维工程图,我们可以将其输出,导入AUTO CAD软件中进行修改。
图3-7 微小坚果夹紧装置工程图
4章微小坚果夹紧装置的工艺和加工
数控机床加工工艺与普通机床加工工艺在原则上基本相同,但数控加工的整个过程是自动进行的。
在普通机床的加工工艺中不必考虑的问题,如工序内工步的安排、对刀点、换刀点及走刀路线的确定等问题,在数控加工时,这一切都无例外地都变成了固定的程序内容,正由于这个特点,促使对加工程序的正确性和合理性要求极高,不能有丝毫的差错,否则加工不出合格的零件。
本文主要介绍微小零件加急装置的夹紧零件加工工艺过程及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制,首先通过对该其零件图纸进行分析,再确定其加工工艺,选择合理的设备及工艺装备,并编写加工的程序。
4.1 零件的结构特点分析
该夹紧零件的结构为:底面一圆盘上有凹槽,凹槽中的有凹槽;有一凸台,凸台上面有个凹槽,凹槽之种有个中心孔。
该零件的形状较复杂,在普通铣床上难以加工,需要在数控铣床或者加工中心上进行加工。
此零件也很典型的反映出数控铣床在机械加工中的应用,零件的主要加工特点为轮廓铣削及圆槽铣削。
4.2 零件的技术要求分析
零件的技术要求主要包括尺寸精度、形状精度、位置精度、表面粗糙度要求等,这些技术要求应当是能够保证零件使用性能前提下的极限值。
进行零件技术要求分析,主要是分析这些技术要求的合理性,以及实现的可能性,重点分析重要表面和部位的加工精度和技术要求,为制定合理的加工方案做好准备。
同时通过分析以确定技术要求是否过于严格,因为过高的精度和过小的表面粗糙度要求会使工艺过程变得复杂,加工难度大,增加不必要的成本。
从图1.1分析得知,该零件的尺寸精度要求有:
(1)模块尺寸:长为50、宽为40、厚度为8,其尺寸公差未注,按IT12进行控制,外圆表面粗糙度为Ra3.2um,端面表面粗糙度为Ra6.3um。
(2)凹槽尺寸:尺寸的精度等级为一般精度IT8级、尺寸Φ50的精度等级也为IT8级;侧壁表面粗糙度均为Ra1.6um,台阶底面的表面粗糙度为Ra3.2um。
(3)中间方形槽:根据零件的结构可知宽度尺寸为25的精度等级一般为IT7
级,表面粗糙度为Ra1.6um。
(4)凸台尺寸:其尺寸精度等级为IT7级,表面粗糙度为Ra1.6um。
(5)凸台内部的凹槽尺寸:其尺寸精度等级为IT7级,表面粗糙度亦为Ra1.6um。
(6)槽内孔的尺寸:其尺寸精度等级为IT8级,表面粗糙度为Ra1.6um。
综上所述,该零件的加工精度要求较高,为了简化编程工作量,其程序选择采用自动编程软件进行编制。
4.3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分析
1、零件的内腔与外形应尽量采用统一的几何类型和尺寸,尤其是加工面转接处的凹圆弧半径。
2、内槽与边缘部分的转接圆角半径不应过小,因为该处的圆角半径大小决定了刀具的直径,而刀具的直径的大小与被加工工件轮廓的高低影响着工件加工工艺性的好坏。
3、铣削零件底面时,槽底圆角半径r越大,铣刀端刃铣削平面的能力就越差,效益也越低。
当r大到一定程度时,甚至必须用球头铣刀加工,这是应该尽量避免的。
4.3零件的基准和工艺
4.3.1数控机床的合理选择
确定典型零件的工艺要求、加工工件的批量,拟定数控机床具有的功能做好前期准备,合理选用数控的前提条件,满足典型零件的工艺要求。
典型零件的工艺要求主要是零件的结构尺寸、加工范围和精度要求。
根据精度要求,即工件的尺寸精度、定位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要求来选择数控机床的控制精度。
根据可靠性来选择。
可靠性是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保证。
数控机床的可靠性是指机床在规定条件下执行其功能时,长时间稳定运行而不出故障。
即平均无故障时间长,即使出了故障,短时间内能恢复,重新投入使用。
选择结构合理、制造精良,并已批量生产的机床。
一般,用户越多,数控系统的可靠性越高。
4.3.2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1)模块:其尺寸精度为IT12级,外圆面的表面粗糙度为Ra3.2um,经粗车→精车可达到要求,端面的表面粗糙度为Ra6.3um,直接粗车即可。
(2)凸台及其凹槽:尺寸精度等级为IT6级,侧壁表面粗糙度为Ra3.2um,其加工精度较高,需要进行粗铣→精铣加工。
(3)底面凸台:该凸台的加工余量较大,且表面粗糙度要求较高,需要先进行开粗,然后再进行半精加工,最后进行精加工,这样才能满足零件的加工精度。
(4)Φ8中心孔:其加工精度要求较高,形状精度未注,故该孔采用钻中心孔→钻底孔→铰孔铣刀进行全圆铣削加工。
(5)Φ4中心孔:该孔的尺寸精度等级为IT8级,其表面粗糙度要求为Ra1.6um,精度要求较高,需要进行铣刀全圆铣削加工,加工过程分为粗加工和精加工的方式加工。
4.3.3定位基准的选择
选择工件的定位基准,实际上是确定工件的定位基面。
根据选定的基面加工与否,又将定位基准分为粗基准和精基准。
在起始工序中,只能选择未经加工的毛坯表面作为定位基准,这种基准称为粗基准。
用加工过的表面作为定位基准,则称为精基准。
在选择定位基准时,是从保证工件精度要求出发的,因此分析定位基准选择的顺序应为从精基准到粗基准。
(1)精基准的选择原则
选择精基准时,应能保证加工精度和装夹可靠、方便,可按照基准重合、基准统一、自为基准、互为基准、便于装夹等原则进行选择。
根据其原则,确定该零件的精基准为零件的外圆面及其中一端面。
(2)粗基准的选择原则
选择粗基准要求应能保证加工面与不加工面之间的位置要求并合理分配加工面的余量,同时要为后续工序提供精基准,可按照非加工表面、加工余量最小、重要表面、不重复使用、便于工件装夹等原则进行选择。
根据其原则,确定该零件的粗基准为毛坯外边及底面。
(四)加工顺序的安排
加工顺序的安排原则:先粗后精、先面后孔、基面先行。
根据该以上原则,确定该零件的加工顺序为:车右端面→车外圆及左端面→铣底面环形凸台→铣上端面槽→钻Φ8中心孔。
(五)加工工序及工步的划分
根据以上分析,下面再对该方案划分其工步,最终确定的工艺路线如下:工序1:制造毛坯100mm×80mm。
工序2:车外轮廓及端面。
工序3:铣凸台、铣中间槽、钻Φ8孔。
工步1:粗铣凸台,侧壁留0.5mm加工余量;
工步2:精铣凸台轮廓,控制表面粗糙度及尺寸要求;
工步3:粗铣中间凹槽;
工步4:精铣中间凹槽;
工步5:钻Φ8中心孔;
工序4:铣上端面凸台、Φ4圆形、环形小凹槽及凸台内部有一环行的凹槽尺寸,控制表面粗糙度及尺寸要求,达到精度要求即可,
工序5:检验。
工序6:入库。
4.4数控程序设计
外形和槽的铣程序
N0010 G00 G90 X0.0 Y1.6142 U0.0 V0.0
N0020 G01
N0030 G03 X-.0389 Y1.5688 I0.0 J.0394
N0040 X-.0352 Y1.5573 I-.0389 J-.006
N0050 X.0303 Y1.5496 I-.0352 J-.0175
N0060 X.0346 Y1.5937 I.0303 J-.0252
N0070 G02 X.0319 Y1.5998 I-.0345 J-.0188 N0080 G01 X.0107 Y1.6617
N0090 G03 X-.0398 Y1.686 I.0373 J.0128 N0100 X0.0 Y1.6929 I-.0398 J.1112
N0110 G01 Y1.6142
N0120 G00
N0130 X-.0123 Y.0159
N0140 G01
N0150 X-.0159 Y.0141
N0160 G03 Y-.0141 I-.007 J.0141
N0170 G01 X-.0087 Y-.0176
N0180 G03 X.0197 Y0.0 I-.0087 J-.0176
N0190 X.0003 Y.0197 I.0197 J0.0
N0200 G02 X-.0218 Y.0269 I-.0006 J-.0393 N0210 G01 X-.0647 Y.0572
N0220 G03 X-.1025 Y.0615 I.0227 J.0321 N0230 G02 X-.1894 Y.0301 I.3777 J-.9089 N0240 G03 Y-.0301 I-.0094 J.0301
N0250 G02 X-.0437 Y-.0882 I.2908 J.9403 N0260 G03 X.0984 Y0.0 I-.0437 J-.0882
N0270 X-.0022 Y.0984 I.0984 J0.0
N0280 G02 X-.0176 Y.1012 I.0009 J-.0394 N0290 G01 X-.1023 Y.1348
N0300 G03 X-.1319 Y.1345 I.0145 J.0366 N0310 G02 X-.3251 Y.0782 I.3483 J-.8359 N0320 G03 X-.3259 Y.078 I-.0005 J.0032 N0330 G01 X-.3309 Y.0757
N0340 G02 X-.3321 Y.0754 I.0025 J-.0056 N0350 G00 N0360 M02总结
总结
为期一个学期的毕业设计终于接近尾声了,我的心情也逐渐轻松起来,在这几个月中我切身体会到了什么是大学生的毕业设计了。
毕业设计是一次我们将四年来各自所学知识所作的总结汇报,也是对我们能力的一次测试。
记得刚从指导老师那里拿到设计的零件图时,我有点懵了。
因为我当时完全不知道我设计的是什么零件,所以我的脑海里没有这个概念。
在拿到设计题目时,我无从下手,不知道该做什么。
在指导老师的精心指导下,按照指导老师为我所列的那些参照资料,我在图书馆中查找了大量的资料,查阅了与法兰盘及工艺相关的书籍,基本上整理清了设计思路,这时我的设计工作才有了一定的进展。
在这段时间里,通过亲自动手,加上指导老师的指导,我明显感觉到自己有许多东西要学习,过去所学的书本知识也有了用武之地。
通过三个月的努力,在查阅许多专业书籍、资料的基础上,合理的编制了法兰盘的加工工艺规程和钻孔的夹具设计,并且用CAD完成了零件图、夹具的二维造型,用PROE完成零件图、夹具的三维造型。
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我体会到毕业设计是很琐碎工作,只要坚持不懈,细心钻研,原来看似很难的事情,做起来会迎刃而解而且会有一种很大的成就感。
我体会到毕业设计的真正意义所在,它不同于一般的课程设计,她是一种综合运用我们大学四年所学到的大部分知识进行的一次有机组合。
让我们所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从而有系统地钻入大脑,使你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加以灵活地运用。
毕业设计是一个新站点,来到这里是为了走向更遥远的下一站,带着一路走来时的难忘心得,带着更扎实的知识储备,我们用信心去共同迎接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