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动脉血压测量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㊃综 述㊃
[收稿日期]2022-02-21
[基金项目]河北省财政厅政府资助临床医学优秀人才培养项目[作者简介]张航(1993-),男,河北唐山人,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主治医师,医学硕士,从事心脏外科疾病诊治研究㊂
*通信作者:E -m a i l :s h i f e n g
w u 65@163.c o m 无创动脉血压测量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
张 航(综述),石凤梧*(审校)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脏外科,河北石家庄050000
) [摘要] 血压是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血管侧壁的压力,是推动血液在血管内流动的动力,是反映人体基本生命指征的重要参数,血压的测量至关重要㊂由于现有的有创动脉血压测量方法在临床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从而为无创动脉血压测量技术在临床上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无创动脉血压测量技术在临床上发展空间广阔㊂ [关键词] 血压测定;应用;综述文献 d o i :10.3969/j
.i s s n .1007-3205.2023.12.020 [中图分类号] R 540.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7-3205(2023)12-1486-03
动脉血压是衡量人体基本生命体征㊁
判断病情危重程度的重要参数,因此动脉血压的测量在各种类型疾病的诊治过程中至关重要㊂近年来,随着无创血压测量技术的不断发展,无创血压测量以其便捷㊁高效等优势在临床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㊂本文将对现有的无创动脉血压测量方法作一综述,旨在于加强临床医务工作者对无创动脉血压测量技术的认识,提高无创动脉血压测量在临床上应用㊂1 有创动脉血压测量法及间歇式无创动脉血压测量法概述
动脉血压的测量方法可分为直接测量法和间接
测量法两种[
1]
㊂直接测量法即有创动脉血压测量法,该法通过于动脉血管内放置导管借助压力换能器获得血压数据,是临床中测量人体动脉血压的 金
标准 [2-3]
,但由于该法具有一定的创伤性,且技术
要求较为严格,同时还增加了出血㊁感染㊁动静脉瘘
等多种并发症的发生风险[4]
,故该法在临床上难以
实现广泛普及㊁推广,仅适用于危重患者或围手术期
内患者血压的监测[
5]
㊂间接测量法即无创动脉血压测量法,该法通过
检测血管相关特征参数而间接获得血压数据
[6]
,无
创动脉血压测量法又包括间歇式无创动脉血压测量法和连续无创动脉血压测量法㊂目前,临床中普及率最高的间歇式无创动脉血压测量法主要为
K o r o t k o f f 音法和示波法[7]
㊂K o r o t k o f f 音法无创㊁便捷,且准确率较高,用该法测得的动脉收缩压㊁舒张压与直接测量法相比,相差不足10%[8]㊂但该法操作精细,测量结果受主观影响较大,故该法的测量人员在测试前需经大量的专业培训[9
]㊂此外,该法
获得的血压结果仅为单次测量数据,并不能获得实时㊁连续的血压结果,因此,该法在动脉血压监测方
面亦存在一定的劣势[10
]㊂示波法亦称震荡法,是当
前临床中电子血压仪㊁监护仪测量动脉血压应用率最高的无创动脉血压测量技术,该法通过向袖袋内加压实现对肱动脉血流的完全阻断,然后逐步放气减压,使血管内血流逐渐恢复,并产生震荡波,再根据相应的函数算法获得收缩压㊁舒张压以及平均动
脉压[11-13]
㊂示波法亦为无创动脉血压测量技术,且
相对K o r o t k o f f 音法更为简便㊁快捷,但示波法仍属于间歇式动脉血压测量方法,并不能实现对动脉血压的连续㊁实时监测,因此,示波法在临床上的应用
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14
]㊂2 连续无创动脉血压测量法
2.1 扁平张力法 扁平张力法通过对表浅动脉的
施压使之呈扁平状,当施加压力达到某一值时,血管内外压力相等,此时安装于动脉上方的压力传感器测得所施加的外力即为平均动脉压,再利用传递函
数即可计算出收缩压及舒张压[
15]
㊂影响该方法测量动脉血压准确性的因素主要有2个:一是压力传感器必须准确㊁稳定的安放于桡动脉之上,测量过程中稍有抖动即可造成数据测量的偏差;二是所施加的外力必须适宜,既不能将所压血管完全压闭,又要将血管压成扁平㊂
目前,临床中应用的T L -200㊁A -P u l s eC A S P a l
㊁㊃
6841㊃第44卷第12期2023年12月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J O U R N A L O F H E B E I M E D I C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V o l .44 N o .12 D e c . 2023
T-L i n e300㊁J K A-001无创动脉血压监测系统均使用了扁平张力法测量动脉血压的原理,并获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㊂其最大的特点为可实现对动脉血压的高精度连续无创监测,无需周期性的定标校对,使动脉血压的测量更加方便㊁快捷[16]㊂然而,该方法中的传感器敏感度较高,位移㊁压力稍有偏差即可造成测量数据较大的误差[17],因此,该方法在临床应用中要求较为苛刻,亦有一定的不足㊂
2.2恒定容积法恒定容积法又称容积补偿法㊂该法通过预置参考压力使动脉血管去负荷,达到血管透壁压为0的状态,使动脉血管的直径不随血压的波动而变化,进而维持恒容状态㊂为维持动脉血管的去负荷与恒容状态,需根据动脉血压的波动随时调整所施加的外力,因此,只要保证动脉血管的去负荷与恒容,此时测得的外力值即为动脉血压压力[18]㊂
恒定容积法为临床中较为成熟的无创动脉血压测量技术,当前临床中所使用的N e x f i n㊁N I B P100D㊁C N A P连续无创血压监测系统即为应用该技术而制造的产品㊂该方法精准度高,可实现无创对动脉血压的连续监测,是一种较为完善的无创血压监测技术㊂M a r t i n a等[19]研究发现, N e x f i n T M血压监测系统测得动脉血压数据与有创动脉血压测得动脉血压数据相比平均误差仅为(-1.3ʃ6.5)mmH g(1mmH g=0.133k P a)㊂此外,该法与传统无创血压测量法相比,可更快的指示动脉血压的发展趋势,可为临床医师的预判留有更多的空间㊂但该方法亦存在一定的不足:为保证测量过程中使动脉血管维持去负荷的恒容状态,外部被测定的部位需被持续施压,若长时间行连续无创动脉压力监测,容易导致机体静脉回流受阻,局部组织水肿㊁淤血,继而影响动脉血压的监测结果,严重者甚至可引起受试者远端肢体缺血㊁麻痹等症状[20]㊂近年来,随着C N A P连续无创血压监测系统的研发与应用,上述问题得到了不小的改善㊂该设备可通过测量肱动脉的袖带压来实现指动脉的校对,从而大大降低了测压过程中肢体远端缺血㊁麻痹的发生风险[21]㊂据国外文献报道,该设备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外科及妇产科术中监测(全麻)及围手术期内I C U的监测和转运之中,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22]㊂然而,值得注意的是,C N A P连续无创血压监测系统的理论依据为恒定容积法动脉血压测量技术,因而保证指动脉的回流与灌注正常是保障该设备正常运转的前提[23]㊂
2.3脉搏波测压法既往的连续无创动脉血压测量法虽然可实现对动脉血压的连续㊁无创监测,但由于设备结构复杂㊁操作要求较高等一系列原因,使其在临床上的推广应用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人们开始寻求一种更快捷㊁简便的连续无创动脉压力测定方法㊂间歇式无创动脉血压测量法在本质上都是通过脉搏波的特性来反映动脉血压的波动的,故人们开始大胆设想能否根据脉搏波的特性来直接推算动脉血压㊂心脏的搏动沿动脉血管和血流向外周传播,而其传播的波形即被称为脉搏波㊂经大量实验研究证明,脉搏波包含了人体心血管系统的诸多生理病理信息,血压即是其中之一,通过分析脉搏波的传导及其特征信息,可推测出动脉血压信息㊂
2.3.1脉搏波波速测压法脉搏波波速测压法即通过脉搏波动在动脉血管内一段时间的传递距离计算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再利用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与动脉血压间的正相关联系,间接的推算动脉血压数据的方法[24]㊂脉搏波波速测压法主要通过以下3个过程来实现:①某段距离内动脉血管近㊁远端
波形的测量;②动脉脉搏波传导时间的采集与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的计算;③动脉脉搏波传导时间㊁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向动脉血压数据的转化㊂3个过程分别通过经典波形与心电图的联合测量法㊁波形分析及动脉脉搏波传导时间/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与动脉血压间的函数计算来分别实现㊂
但动脉脉搏波传导时间/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与动脉血压的转化过程中受诸多因素(血管顺应性㊁血流阻力㊁血管平滑肌的固有弹性㊁血液黏度与密度等)的影响,这些因素可严重干扰血压数据的转化,最终造成测量结果的误差,因此,在动脉脉搏波传导时间/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与动脉血压的转化过程中更要注意多种因素所带来的影响,以防偏差㊂2.3.2脉搏波特征参数测压法脉搏波特征参数测压法即是指通过将提取的脉搏波血压相关特征参数依据脉搏波测压原理及动脉弹性腔理论与血压建立相关关系方程,继而得出动脉血压数据,实现连续无创动脉血压监测的方法㊂常见的脉搏波特征参数有脉动周期㊁主波高度㊁降中峡高度㊁降中峡相对高度㊁重搏波高度㊁重搏波相对高度等㊂利用肱动脉脉搏波的特征参数建立了与动脉血压的关系方程,并成功计算出动脉血压,实现了脉搏波特征参数测压法对动脉血压的连续无创测量[25]㊂目前临床中应用的V a s o t r a c腕式血压仪即为依据该原理而设计研发的㊂该产品在满足了精准㊁便捷等要求的同时,还可实现无气囊压迫的连续㊁无创动脉血压监测,在临床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㊂
㊃7841㊃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第44卷第12期
3小结
现阶段传统的无创(间歇式无创动脉血压测量法)和有创动脉血压测量方法在临床的应用中仍存在着一些不足,不能满足临床对动脉血压测量的广泛需要,因此,目前临床中迫切需要一种新型动脉血压测量的方法,这也为连续无创动脉血压测量技术的出现提供了契机㊂连续无创动脉血压测量技术精准㊁快捷㊁方便㊁高效,可实现对动脉血压的连续㊁无创监测,对临床策略的制定与实施具有指导性价值㊂相信随着科技的进步,无创动脉血压测量技术会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㊂
[参考文献]
[1]韩锋,张静静,骆艳妮,等.102例危重病患者有创血压和无创
血压的对比[J/C D].中华重症医学电子杂志,2019,5(1):
15-19.
[2]S t e r g i o uG S,A l p e r tB,M i e k eS,e ta l.A u n i v e r s a l s t a n d a r d
f o r t h e v a l i d a t i o n o f b l o o d p r e s s u r e m e a s u r i n
g d e v i c e s:
A s s o c i a t i o n f o r t h e A d v a n c e m e n t o f M e d i c a l
I n s t r u m e n t a t i o n/E u r o p e a n S o c i e t y o f H y p e r t e n s i o n/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O r g a n i z a t i o n f o r S t a n d a r d i z a t i o n(A AM I/E S H/
I S O)C o l l a b o r a t i o nS t a t e m e n t[J].JH y p e r t e n s,2018,36(3):
472-478.
[3] T a o KM,S o k h a S,Y u a n H B.S p h y g m o m a n o m e t e r f o r
i n v a s i v eb l o o d p r e s s u r e m o n i t o r i n g i na m e d i c a lm i s s i o n[J].
A n e s t h e s i o l o g y,2019,130(2):312.
[4] R e b e s c oM R,P i n k s t o nM C,S m y r n i o sN A,e t a l.a c o m p a r i s o n
o fn o n-i n v a s i v eb l o o d p r e s s u r e m e a s u r e m e n ts t r a t e g i e s w i t h
i n t r a-a r t e r i a lm e a s u r e m e n t[J].P r e h o s p D i s a s t e r M e d,2020,
35(5):516-523.
[5]刘文君,李红,林多茂,等.冠心病患者行非心脏手术围术期无
创血压与有创血压测量的比较[J].心肺血管病杂志,2023,42
(6):600-604.
[6]陈智鹏.基于张力法的腕部穿戴血压测量装置研究[D].杭州:
浙江大学,2019.
[7]暴晓,祝红娟,梁晓晶,等.危重患者无创血压及有创血压监测
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中华灾害救援医学,2021,9
(7):1123-1126.
[8]朱大年,王庭槐,罗自强,等.生理学(第8版)[M].北京:人民
卫生出版社,2013:120-125.
[9]吴姣,张悦,王凯,等.血压计进入静态压力模式的方法与示值
误差不确定度的分析[J].中国检验检测,2021,29(3):51-
53.
[10]邵江.基于脉搏波传导时间的连续血压估计技术[D].上海:上
海理工大学,2020.
[11]卢威,张贝贝,刘苢,等.电子血压计静态和动态压力校准方法
研究[J].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2022,40(S2):66-69.
[12]刘君明,杨晨,宋作华.水银血压计与电子血压计测量准确性
的分析探讨[J].中国计量,2022,(5):94-96. [13]郭伟,罗二平,刘娟,等.血压计计量检定的对比分析式教学设
计[J].计量科学与技术,2021,65(8):11-14. [14]张新白,夏勋荣,夏炎,等.不同血压计检测方法的对比研究与
问题分析[J].中国医学装备,2020,17(4):135-138.
[15]鲁宏胜.基于脉搏波的无创连续血压检测系统研究与应用
[D].株洲:湖南工业大学,2020.
[16] D u e c kR,G o e d j eO,C l o p t o nP.N o n i n v a s i v e c o n t i n u o u s b e a t-t o
b e a t r a d i a l a r t e r yp r e s s u r e v i aT L-200a p p l a n a t i o n t o n o m e t r y
[J].J C l i n M o n i tC o m p u t,2012,26(2):75-83.
[17]吴莹.连续多参数无创血流动力学检测方法及临床试验研究
[D].杭州:浙江大学,2021.
[18]徐博文,邬宇涵,舒诗斌,等.血压测量技术的发展及动态血压
监测技术的展望[J].社区医学杂志,2017,15(18):74-77.
[19] M a r t i n a J R,W e s t e r h o f B E,V a n G o u d o e v e r J,e t a l.
N o n i n v a s i v e b l o o d p r e s s u r e m e a s u r e m e n t b y t h e N e x f i n
m o n i t o r d u r i n g r e d u c e d a r t e r i a l p u l s a t i l i t y:a f e a s i b i l i t y s t u d y
[J].A S A I OJ,2010,56(3):221-227.
[20]沈梦婷,杨学友,吴军.基于相位叠加的C r i c k e t系统信标节点
识别方法[J].传感技术学报,2013,26(7):981-985. [21]樊海涛,叶学松,段会龙.无创血压检测技术[J].中国医疗器
械信息,2004,10(5):53-59.
[22] B i a i sM,S t e c k e nL,O t t o l e n g h iL,e ta l.T h ea b i l i t y o f p u l s e
p r e s s u r ev a r i a t i o n so b t a i n e d w i t h C N A P d e v i c et o p r e d i c t
f l u i d r e s p o n s i v e n e s s i n t h e o p e r a t i n
g r o o m[J].A n e s t hA n a l g,
2011,113:523-528.
[23]杜晓兰,吴宝明.无创式振动法血压仪测量原理及其影响测量
精度的因素[J].上海生物医学工程,2000,21(2):42-46.
[24]刘宝华,任晓华.脉搏波传导速度测量算法的研究及其进展
[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10,27(1):231-235. [25]郜政.基于P P G的无创连续血压测量技术研究[D].北京:北
京邮电大学,2021.
(本文编辑:赵丽洁)
㊃8841㊃张航等无创动脉血压测量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