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聚区2021年建设发展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业集聚区2021年建设发展方案
新乡市产业集聚区20__年建设发展方案(征求意见
稿)为深入推进产业集聚区发展,全面提升发展水平,进一步强化综合载体的支撑能力,加快幸福新乡和中原经济区强市建设,特制定新乡市产业集聚区20__年建设发展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坚持把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作为事关全局的中心工作和综合性举措,按照“四集一转”内涵要求,围绕提升发展质量和水平,突出“一重点、五加强”(以培育产业集群为重点,加强配套功能建设、加强人力资源保障、加强节约集约发展、加强技术研发创新、加强政策机制完善),大力承接集群式产业转移,推动产业集聚区持续又好又快发展。

二、发展目标力争全市产业集聚区(专业园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50亿元,同比增长23%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500亿元,同比增长16%以上。

其中13家省级产业集聚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00亿元。

三、重点任务
(一)强化产业集群招商。

深入开展“20__招商引资工作年活动”,把集群招商作为集聚区工作第一要务,加大人力、时间、精力的投入,县市区领导干部要把主要精力和时间用在集群招商上。

突出龙头带动、配套推动、链接互动,贯彻落实全省
“四个一”产业集群培育工程(抓好100个龙头企业、100个特色产业链、1000个重大项目,力争形成100个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的产业集群)。

1月底每个产业集聚区围绕一个产业制定招商引资产业链,并确定拟引进的龙头企业和重大项目,2月份市产业集聚区办公室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支持产业链发展专项政策,实行部门联动引导集聚区集群化发展。

采取以商招商、委托招商、中介招商、专业招商等形式,力争每个集聚区引进2个以上行业龙头企业或投资10亿元以上重大基地型项目。

充分发挥标准化厂房招商优势,开展针对性集群招商,吸引关联配套企业协同转移,加快培育纵向链接、侧向配套的特色产业链,每个集聚区引进10个关联配套的集群项目。

建立项目准入部门会商机制,统筹推动同类和关联项目按照主导产业布局建设,集中发展优势产业集群。

(二)加强配套功能建设。

结合产业集聚区规划调整情况,推进新拓展区域路网规划建设,全面贯通集聚区规划区域主干路网,进一步拓展和延伸集聚区对外连接主干道路。

推动公共服务平台和电网设施建设,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进一步提升产业配套能力。

重点建设一批省级及以上检验检测中心、综合服务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和专业交易市场。

制定变电站项目用地、电力设施拆迁等配套政策,优先将 220千伏和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和高压走廊迁建列入年度计划,提高配电网主干网互联率,切实加强集聚区供电保障。

13家省级集聚区和__、__2家专业园区全面
建成集聚区综合服务中心,积极引进管理咨询、技术服务、信息服务、市场开拓等生产性服务企业入驻产业集聚区,为产业发展提供支撑。

各产业集聚区建设服务于区内企业发展的政策咨询服务平台,全面收集解读各类支持政策并引导企业积极争取,将各集聚区政策争取情况纳入年度评比考核范围。

(三)加强产城互动发展。

把集聚区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突破口,统筹推动集聚区建设、新城区开发和老城区改造。

加快集聚区内村庄搬迁步伐,优先规划建设为集聚区服务的公租房,鼓励搬迁村民和务工人员进城落户,促进人口向城镇转移。

推进集聚区村庄迁并建设新型社区,按照集中安置、功能配套的原则,在集聚区之外选址,力争20__年底前每家集聚区建成1个以上规模在6000人以上的村庄迁并安置社区。

加大社区建设支持力度,推动各地将城区开发收入重点用于支持安置社区建设,整合各项涉农资金,优先将配套建设的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安全饮水等社会事业项目列入各级财政专项资金支持范围。

推动搬迁村民身份转换,对自愿转户进城的,严格实行就业、养老、医疗、住房、教育等保障一步到位,确保转户居民同等享有市民待遇。

引导各地优先在城区与集聚区结合部,规划建设学校、医院、商业服务等城市功能设施。

把服务集聚区发展需求作为公租房建设的重点,鼓励用工集中企业和其他社会资金投资建设公租房。

(四)加强人力资源保障。

紧密结合产业集聚区发展需要,全方位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积极引进紧缺高技能人才。

强化校企合作,继续开展“百校千企”对接活动,大力开展“订单式”、“冠名班”等定向、定岗培训。

减免实习实训基地、工厂的相关税费,支持院校与集聚区内企业联合共建实习基地和培训基地。

促进转岗就业,加快建设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示范基地,加强返乡农民工专项技能再培训。

组织返乡农民工与产业集聚区用工企业开展岗位对接、专业对接,实现就地就近在集聚区内就业。

加快培育引进高层次人才,结合急需紧缺高技能人才培养计划,引导域内大专院校合理调整专业设置,重点为产业集聚区培养中高端专业技能人才。

定期发布产业集聚区急需、紧缺人才需求状况,组织集聚区专场人才招聘会,积极引进急需技能人才。

(五)加强节约集约发展。

严格落实产业集聚区建设用地标准,探索实行人地挂钩节余建设用地指标流转机制,将土地综合整治结余的建设用地指标用于办理集聚区土地征收手续。

鼓励企业利用存量建设用地改扩建多层标准厂房,引导企业依法转让或出租闲置厂房,加大闲置土地专项治理,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增加容积率。

加快环保设施建设,优先支持产业集聚区污水处理、空气监测、集中供热、给排水等设施建设。

运用价格、税收、排放权交易等经济手段,推动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全面实行清洁生产,开展重大节能技术和高效节能产品产业示范。


导和鼓励产业集聚区内企业加大科技投入,支持产业集聚区与高校、科研院所采取合作共建模式,重点建设10家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产学研共建创新平台);加快孵化器、加速器等科技创新共享平台建设,完善公共设施,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研发应用。

市、县两级科技三项经费,重点支持生物医药、电池电动车、电子信息和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

(六)加强体制机制完善。

完善县级党政主要领导负总责,有关职能部门和乡镇(街道办事处)参加的集聚区联席办公会议制度。

配强管委会领导班子,选配专业水平高、作风过得硬的干部充实管委会队伍,提高管理水平。

强力推进集聚区人事制度改革,坚持精简、高效的原则,适度调配行政、事业编制数量,引入“四制一化”(身份档案制、全员聘用制、竞争上岗制、岗位工资制、招商市场化)制度。

集聚区管委会领导班子之外的全体人员身份进行档案封存(保留原行政、事业、企业等身份性质),并且全部采用聘用制(雇员制),聘用人员推行竞争上岗、岗位考核和绩效工资制度,对企业身份的雇员经考核优秀的可转换为事业性质,对行政、事业身份的雇员经考核优秀的可全市范围内提拔任用,对经考核不称职的给予转岗培训直至解聘辞退,进一步强化集聚区招商的主体功能,充实壮大集聚区招商队伍,组建多支招商分队并由不同的领导分管,实行内部竞争和市场化的招商激励机制。

一季度各县市区拟定集聚区人事制度改革方案、工资浮动考核激励方案,两办督查室督导各县市区上半年
组织实施到位,人事制度改革情况纳入年度目标考核范围。

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杜绝工作浮躁作风,提升管理和服务能力。

继续推进套合管理,将集聚区内涉及多个乡镇的村庄调整到一个乡镇,使集聚区空间范围与行政区域实现套合。

(七)加强专业园区建设。

加大对专业园区的指导力度,对发展快、水平高的专业园区加大市、县(区)两级财政、土地等支持力度,对发展慢、指标达不到门槛标准的专业园区淘汰退出或调整为农民创业园。

一季度,市产业集聚区办公室会同有关部门拟定全市专业园区调整方案报市政府审批。

各县(市、区)政府要加大对专业园区的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制定专项优惠政策,加大招商推介,培育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

全市重点推进__专业园区、辉县孟庄专业园区、____专业园区、__专业园区等建设,力争实现晋位升级。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市直有关部门要按照本方案确定的目标任务,制定年度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的具体工作方案,明确年度工作任务、目标节点和具体推进措施。

各县区要强化对产业集聚区建设的统筹推动,明确各职能部门年度工作任务和目标节点,强化目标责任制,定期督促检查。

市产业集聚区领导小组办公室加强对各集聚区的分类指导,深入研究、破解产业集群培育、龙头企业引进、加快村庄迁并、集约节约用地、投融资平台
运作等发展难题,总结推广各地创新发展经验,提升产业集聚区管理和服务水平。

(二)联动配合全力推进。

建立健全部门会商、联审联批机制,综合运用项目准入、要素配置、税收分成、统一考核等手段,统筹推动同类和关联项目按照主导产业集中布局建设,严格限制符合条件的新建项目在集聚区外分散布局。

市直部门加大对集聚区的指导和支持力度,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的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支持产业集聚区建设。

(三)强化激励考核机制。

市产业集聚区领导小组办公室每季度通报一次各产业集聚区建设情况和市直部门支持集聚区发展情况。

开展签约项目落地督导活动,对5亿元以上的签约项目由市政府督查室按季督查通报,对重大项目引进和产业集群培育取得突破的集聚区给予适当奖励。

附件: 1、新乡市产业集聚区(专业园区)20__年经济发展目标 2、新乡市产业集聚区(专业园区)20__年亿元以上工业项目招商计划表 3、新乡市产业集聚区(专业园区)20__年实施亿元以上工业项目汇总表 4、新乡市产业集聚区(专业园区)20__年基础设施建设计划

— 1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