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说课课件部编版语文八年级语文上册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最后一段交代新闻背景,进一步介绍颁奖资金的来源,补充说明资金管 理权和评奖的分 离。你觉得作者有什么用意?
【交流点拨】 进一步介绍颁奖资金来源,目的是让我们读者更清楚明白地了解,诺贝尔奖的巨额资金来源
于诺贝尔发明的多种炸药所获得的巨额收入,消除了读者心中的疑问;补充说明两权分离,是为了 表明诺贝尔奖的公正、公平性。
二、说学情
八年级的学生从未接触过新闻的专业知识,充满着强烈的好奇心、 探索欲。本课是学生学习的第二篇消息,通过对第一课的学习,学 生已经了解了新闻几个基本知识。不过由于初学这种文体的文章, 学生学起来还是缺少章法,为了让学生更快掌握消息的特征,本课 将从消息的基本知识入手,让学生找到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对 消息的语言做更深层次的探究,让学生掌握新闻这种体裁,并能写 出简短的消息。结合学情和生本教育理念,我在教学设计中,力求 保护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自主学习,并参与到合作探究当中去, 勇敢地说、大胆地写。
第一让学生利用已学的新闻知识和课文旁批,分析课文内容,挑选文中信息,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的能力, 挑选信息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发现文中信息是由主到次排列的,这正是消息常用的倒金字塔式结构 。接下来,通过微课《新闻的倒金字塔式结构》的学习,可以让学生迅速理解这一结构特征。
在探究新知环节,提高难度,揣摩消息的语言,教师先作适当引导,让学生有的放矢,然后让学生合作探 究,让每位同学都能深入研读文本,再来表达观点,碰撞观点,在合作探究中分析并总结出消息的语言特点。
三、说教学目标
1.能利用已学的新闻知识分析课文,并从文中挑选出有价值的信息,了解作者通过新闻传 达的事实及新闻立场。 2.学习消息的语言特点。 3.学习消息的“倒金字塔结构”。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学习消息语言的特点。 2.学习倒金字塔结构的新闻写作方式。
教学难点: 学习消息语言的特点。
(二)初读课文 1、默读课文,把握消息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 明确: 时间:1901年12月10日; 地点:瑞典的斯德哥尔摩; 人物: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 及诺贝尔奖的获得者; 事件:首次颁发诺贝尔奖。 2、根据消息文体特点,勾画出标题和导语并明确主体,思考:导语讲了哪些内容?主体部分
讲了哪些内容? 明确: 导语部分讲了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和诺贝尔的遗嘱。 主体部分讲了首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及其贡献,诺贝尔奖颁发的机构、时间及地点,诺贝尔奖
的奖金来源及评议权等消息背景。
3、你认为这则消息的背景部分可 以删去吗? 明确:不可以。背景部分交代了诺贝尔奖资金的来源以及诺贝尔奖评议权归属,可以显示诺贝 尔奖评审的公平公正。 (三)精读课本,贯通全文 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 1、分析文章层次结构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简单概括了新闻所报道的主要内容及诺贝尔奖的由来。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 报道了当年诺贝尔奖的获得者以及有关诺贝尔奖的知识。 分析第一部分 2、“路透社斯德哥尔摩1901年12月10日电”属于什么内 容?有什么作用? 【答案】这是新闻的电头,交代了通讯社名称、发电 地点、时间,表明消息材料真实可靠,报 道及时。
(五)研读。 研读课文,体会情感
1、反复研读诺贝尔遗嘱,体会诺贝尔的伟大襟怀。 2、首届诺贝尔奖得主都有哪些人?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内做出了怎样的贡献?你认为他们配得 上诺贝尔奖吗? 明确:
前两问参看课文第二自然段。第三问让学生各抒己见,最好能够联系生活实际来谈。 示例:
我觉得他们完全配得上,比如伦琴,他发现了X射线,不仅在物理学上具有重大意义,而且 在医学上也有广泛应用,促进了医学的发展。至今医院里的透视、拍片还在使用X射线。
五、说教学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延伸拓展、比较阅读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世界科学史上,有这样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不仅把自己的毕生精力全部贡献给了科学事
业,而且还在身后留下遗嘱,把自己的遗产全部捐献给科学事业,用以嘉奖后人,勇攀科学高峰 。今天,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科学奖,已成为举世瞩目的最高荣誉奖。这位伟人就是诺贝尔。那么 关于诺贝尔奖首次颁发的时间、获得者、颁发机构、地点等等,你了解多少呢?今天我们就 从一 则新闻《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中寻求 答案吧!
【交流点拨】 主体部分写了首届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情况,略写了颁奖机构,时间和地点,还略写了资金来
源和两权分离。 因为首届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奖项和所做贡献这些情况是整篇新闻要报道的重
点,能更好地突出中心,所以要一一列举,进行详写;而其他方面,如颁奖机构、时间、地点和资 金来源不是新闻的重点,只需交代清楚无需详写,这样安排详略能更好地突出中心。
(四)细读课文,品析写法: 1.课文主体部分为什么要一一列举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奖项和所做贡献呢?
【交流点拨】 一方面是表明新闻事实的准确性;另一方面是表明新闻事实的翔实;还因为“列举获奖者的
国籍、姓名、奖项 和所做贡献”是新闻的重点,所以要详写。 2.课文的主体部分详写 了什么内容,略写了什么内容,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接下来了解作者的新闻立场,通过对诺贝尔遗嘱的反复研读以及课外拓展了解其人,然后理解作者的新闻 立场。
最后通过比较《消息两则》和《首届诺贝尔文学奖颁发》,得出消息的特点。总结梳理完消息特点后,让 学生趁热打铁,当堂写作。
整堂课由易到难,梯度明显。但教师的参与与干预还是较多,还可以多给学生时间与空间,让自读课文真 正的姓“自”。
八、说教学反思
本文是新闻单元的第二课,学生在学习第一课消息两则时已经初步了解消息的相关知识,所以本课的学习 要在此基础上一方面让学生巩固前面所学,另一方面通过本课的学习获得新知。由于“活动 探究”单元的课文阅 读以自读为主,所以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突出学生的自主,借助旁批自主挑选信息、通过自读梳理内容、小 组交流寻找特点、自我品读感受语言。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
(六)小结。 这篇新闻所报道的是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具体情况。文中详细列举了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获 得的奖项及所做贡献。同时也明确了颁奖机构、时间和地点等。这篇新闻事实准确、内容详略得当 ,是新闻中的佳作。
七、说板书设计
良好的板书是一门教学艺术,为了使教学内容更形象精炼的展现给学生,强 化知识,促进思维。因此我的板书设计如下:
3、作者为什么要补充诺贝尔奖基金管理和评议权归属等内容? 明确:
作者这样写,意在表明诺贝尔奖 评审的公平公正,表达作者对诺贝尔的敬意,期待诺贝尔 奖在人类进步中发挥重要作用。
拓展性阅读训练 (学生自由组合,分成小组讨论)。 环绕诺贝尔奖奖项的由来、奖项设置、评选流程、颁发奖章、华人获奖、有趣的诺贝尔奖事件等 话题,充分交流。
3 . 文章开头一段交代了哪些信息?有什么作用? 【答案】本题运用导语作用分析法。 首句为新闻的导语部分,交代了事件的几个要素:人物、时间、事件,总括了新闻的内容,简洁 明了,让读者一下子就明白了新闻所报道的具体内容。
第二句交代了诺贝尔奖的来历及其具体分类和获奖条件,为读者普及了相关知识,便于读者更有 效地读懂和了解新闻内容。
八、说教学反思
一、说教材
本课是统编教材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二课,所在单元是新闻主题 的活动探究单元。本课在结构上堪称是倒金字塔结构的样板。从写作方法来 看,选取了最普通的报道角度,正面直接报道,是标准的常规写法。在语言 方面,客观、准确、简练、平实,是标准的消息语言。可以说是学生学习消 息的最佳蓝本。之前,通过对《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和《人民解放 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学习,学生已初步掌握消息的特点、消息的六要素 和消息结构的五部分等知识。那么,我们可以利用这一课,用之前所学方法 来阅读消息、挑选信息,巩固所学;还可以学习新的知识,消息的常见结构 情势——倒金字塔式,探究消息的语言特点等,为下一步的新闻采访、写作的 实践活动做好准备。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说课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 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学法、说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 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目录
一、说教材 二、说学情 三、说教学目标 四、说教学重难点 五、说教法 六、说教学过程 七、说板书设计
分析第二部分 4、第二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 【答案】语段中一一列举了当年诺贝尔奖的各个门类的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得的奖项以及 他们所做出的贡献,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新闻内容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5、 第三自然段,作者交代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 【答案】语段明确了诺贝尔奖的颁奖机构、颁奖时间和颁奖地点,使所报道的内容简洁明了,便 于读者了解和掌握。
【交流点拨】 进一步介绍颁奖资金来源,目的是让我们读者更清楚明白地了解,诺贝尔奖的巨额资金来源
于诺贝尔发明的多种炸药所获得的巨额收入,消除了读者心中的疑问;补充说明两权分离,是为了 表明诺贝尔奖的公正、公平性。
二、说学情
八年级的学生从未接触过新闻的专业知识,充满着强烈的好奇心、 探索欲。本课是学生学习的第二篇消息,通过对第一课的学习,学 生已经了解了新闻几个基本知识。不过由于初学这种文体的文章, 学生学起来还是缺少章法,为了让学生更快掌握消息的特征,本课 将从消息的基本知识入手,让学生找到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对 消息的语言做更深层次的探究,让学生掌握新闻这种体裁,并能写 出简短的消息。结合学情和生本教育理念,我在教学设计中,力求 保护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自主学习,并参与到合作探究当中去, 勇敢地说、大胆地写。
第一让学生利用已学的新闻知识和课文旁批,分析课文内容,挑选文中信息,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的能力, 挑选信息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发现文中信息是由主到次排列的,这正是消息常用的倒金字塔式结构 。接下来,通过微课《新闻的倒金字塔式结构》的学习,可以让学生迅速理解这一结构特征。
在探究新知环节,提高难度,揣摩消息的语言,教师先作适当引导,让学生有的放矢,然后让学生合作探 究,让每位同学都能深入研读文本,再来表达观点,碰撞观点,在合作探究中分析并总结出消息的语言特点。
三、说教学目标
1.能利用已学的新闻知识分析课文,并从文中挑选出有价值的信息,了解作者通过新闻传 达的事实及新闻立场。 2.学习消息的语言特点。 3.学习消息的“倒金字塔结构”。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学习消息语言的特点。 2.学习倒金字塔结构的新闻写作方式。
教学难点: 学习消息语言的特点。
(二)初读课文 1、默读课文,把握消息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 明确: 时间:1901年12月10日; 地点:瑞典的斯德哥尔摩; 人物: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 及诺贝尔奖的获得者; 事件:首次颁发诺贝尔奖。 2、根据消息文体特点,勾画出标题和导语并明确主体,思考:导语讲了哪些内容?主体部分
讲了哪些内容? 明确: 导语部分讲了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和诺贝尔的遗嘱。 主体部分讲了首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及其贡献,诺贝尔奖颁发的机构、时间及地点,诺贝尔奖
的奖金来源及评议权等消息背景。
3、你认为这则消息的背景部分可 以删去吗? 明确:不可以。背景部分交代了诺贝尔奖资金的来源以及诺贝尔奖评议权归属,可以显示诺贝 尔奖评审的公平公正。 (三)精读课本,贯通全文 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 1、分析文章层次结构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简单概括了新闻所报道的主要内容及诺贝尔奖的由来。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 报道了当年诺贝尔奖的获得者以及有关诺贝尔奖的知识。 分析第一部分 2、“路透社斯德哥尔摩1901年12月10日电”属于什么内 容?有什么作用? 【答案】这是新闻的电头,交代了通讯社名称、发电 地点、时间,表明消息材料真实可靠,报 道及时。
(五)研读。 研读课文,体会情感
1、反复研读诺贝尔遗嘱,体会诺贝尔的伟大襟怀。 2、首届诺贝尔奖得主都有哪些人?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内做出了怎样的贡献?你认为他们配得 上诺贝尔奖吗? 明确:
前两问参看课文第二自然段。第三问让学生各抒己见,最好能够联系生活实际来谈。 示例:
我觉得他们完全配得上,比如伦琴,他发现了X射线,不仅在物理学上具有重大意义,而且 在医学上也有广泛应用,促进了医学的发展。至今医院里的透视、拍片还在使用X射线。
五、说教学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延伸拓展、比较阅读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世界科学史上,有这样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不仅把自己的毕生精力全部贡献给了科学事
业,而且还在身后留下遗嘱,把自己的遗产全部捐献给科学事业,用以嘉奖后人,勇攀科学高峰 。今天,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科学奖,已成为举世瞩目的最高荣誉奖。这位伟人就是诺贝尔。那么 关于诺贝尔奖首次颁发的时间、获得者、颁发机构、地点等等,你了解多少呢?今天我们就 从一 则新闻《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中寻求 答案吧!
【交流点拨】 主体部分写了首届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情况,略写了颁奖机构,时间和地点,还略写了资金来
源和两权分离。 因为首届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奖项和所做贡献这些情况是整篇新闻要报道的重
点,能更好地突出中心,所以要一一列举,进行详写;而其他方面,如颁奖机构、时间、地点和资 金来源不是新闻的重点,只需交代清楚无需详写,这样安排详略能更好地突出中心。
(四)细读课文,品析写法: 1.课文主体部分为什么要一一列举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奖项和所做贡献呢?
【交流点拨】 一方面是表明新闻事实的准确性;另一方面是表明新闻事实的翔实;还因为“列举获奖者的
国籍、姓名、奖项 和所做贡献”是新闻的重点,所以要详写。 2.课文的主体部分详写 了什么内容,略写了什么内容,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接下来了解作者的新闻立场,通过对诺贝尔遗嘱的反复研读以及课外拓展了解其人,然后理解作者的新闻 立场。
最后通过比较《消息两则》和《首届诺贝尔文学奖颁发》,得出消息的特点。总结梳理完消息特点后,让 学生趁热打铁,当堂写作。
整堂课由易到难,梯度明显。但教师的参与与干预还是较多,还可以多给学生时间与空间,让自读课文真 正的姓“自”。
八、说教学反思
本文是新闻单元的第二课,学生在学习第一课消息两则时已经初步了解消息的相关知识,所以本课的学习 要在此基础上一方面让学生巩固前面所学,另一方面通过本课的学习获得新知。由于“活动 探究”单元的课文阅 读以自读为主,所以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突出学生的自主,借助旁批自主挑选信息、通过自读梳理内容、小 组交流寻找特点、自我品读感受语言。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
(六)小结。 这篇新闻所报道的是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具体情况。文中详细列举了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获 得的奖项及所做贡献。同时也明确了颁奖机构、时间和地点等。这篇新闻事实准确、内容详略得当 ,是新闻中的佳作。
七、说板书设计
良好的板书是一门教学艺术,为了使教学内容更形象精炼的展现给学生,强 化知识,促进思维。因此我的板书设计如下:
3、作者为什么要补充诺贝尔奖基金管理和评议权归属等内容? 明确:
作者这样写,意在表明诺贝尔奖 评审的公平公正,表达作者对诺贝尔的敬意,期待诺贝尔 奖在人类进步中发挥重要作用。
拓展性阅读训练 (学生自由组合,分成小组讨论)。 环绕诺贝尔奖奖项的由来、奖项设置、评选流程、颁发奖章、华人获奖、有趣的诺贝尔奖事件等 话题,充分交流。
3 . 文章开头一段交代了哪些信息?有什么作用? 【答案】本题运用导语作用分析法。 首句为新闻的导语部分,交代了事件的几个要素:人物、时间、事件,总括了新闻的内容,简洁 明了,让读者一下子就明白了新闻所报道的具体内容。
第二句交代了诺贝尔奖的来历及其具体分类和获奖条件,为读者普及了相关知识,便于读者更有 效地读懂和了解新闻内容。
八、说教学反思
一、说教材
本课是统编教材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二课,所在单元是新闻主题 的活动探究单元。本课在结构上堪称是倒金字塔结构的样板。从写作方法来 看,选取了最普通的报道角度,正面直接报道,是标准的常规写法。在语言 方面,客观、准确、简练、平实,是标准的消息语言。可以说是学生学习消 息的最佳蓝本。之前,通过对《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和《人民解放 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学习,学生已初步掌握消息的特点、消息的六要素 和消息结构的五部分等知识。那么,我们可以利用这一课,用之前所学方法 来阅读消息、挑选信息,巩固所学;还可以学习新的知识,消息的常见结构 情势——倒金字塔式,探究消息的语言特点等,为下一步的新闻采访、写作的 实践活动做好准备。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说课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 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学法、说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 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目录
一、说教材 二、说学情 三、说教学目标 四、说教学重难点 五、说教法 六、说教学过程 七、说板书设计
分析第二部分 4、第二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 【答案】语段中一一列举了当年诺贝尔奖的各个门类的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得的奖项以及 他们所做出的贡献,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新闻内容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5、 第三自然段,作者交代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 【答案】语段明确了诺贝尔奖的颁奖机构、颁奖时间和颁奖地点,使所报道的内容简洁明了,便 于读者了解和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