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2010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心理学(B级)》+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2010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心理学(B级)》试

(总分:100.00,做题时间:150分钟)
一、(课程代码66604) (总题数:10,分数:10.00)
1.提出“最近发展区”概念的是【】
(分数:1.00)
A.乌申斯基
B.皮亚杰
C.维果斯基√
D.鲁利亚
解析:
2.班杜拉认为反应结果的功能不包括【】
(分数:1.00)
A.信息功能
B.反馈功能√
C.动机功能
D.强化功能
解析:
3.布鲁纳认为,学习知识的最佳方式是【】
(分数:1.00)
A.接受学习
B.意义学习
C.发现学习√
D.观察学习
解析:
4.元认知研究的代表人物是【】
(分数:1.00)
A.加涅
B.弗拉维尔√
C.维果斯基
D.列昂捷夫
解析:
5.1966年提出动作技能的七层次结构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分数:1.00)
A.安德森
B.韦特海默
C.乌申斯基
D.辛普森√
解析:
6.迁移的图式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分数:1.00)
A.里德√
B.贾德
C.苛勒
D.罗斯
解析:
7.斯腾伯格提出的智力理论是【】
(分数:1.00)
A.群因素论
B.多重智力论
C.三维结构理论
D.智力三元论√
解析:
8.提出“离差智商”概念的心理学家是【】
(分数:1.00)
A.比奈
B.推孟
C.韦克斯勒√
D.高尔顿
解析:
9.提出心理健康教育的非指示性原则的心理学家是【】
(分数:1.00)
A.潘菽
B.维果斯基
C.罗杰斯√
D.马斯洛
解析:
10.提高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技术不包括【】
(分数:1.00)
A.自我反思技术√
B.角色改变技术
C.教学反馈技术
D.现场指导技术
解析: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总题数:5,分数:10.00)
11.托尔曼认为,说明学习需要【】
(分数:2.00)
A.效果律
B.能力律√
C.刺激律√
D.涉及材料呈现方式的定律√
E.准备律
解析:
12.先行组织者主要包括【】
(分数:2.00)
A.说明性组织者√
B.概括性组织者
C.比较性组织者√
D.论证性组织者
E.提纲性组织者
解析:
13.奥苏贝尔认为影响迁移的认知结构变量包括【】
(分数:2.00)
A.可利用性√
B.变通性
C.可辨别性√
D.适应性
E.稳定性√
解析:
14.内部学习动机中最为核心的成分是【】
(分数:2.00)
A.兴趣
B.态度
C.求知欲√
D.价值观
E.好奇心√
解析:
15.适应智力差异的教学方式包括【】
(分数:2.00)
A.掌握学习√
B.发现学习
C.个别指示教学√
D.个人化教学系统√
E.观察学习
解析: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处填上正确的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总题数:5,分数:10.00)
16.真正使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人是 1。

(分数:2.00)
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桑代克)
解析:
17.皮亚杰的理论核心是 1。

(分数:2.00)
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发生认识论)
解析:
18.苛勒的学习理论称为 1。

(分数:2.00)
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顿悟学习理论)
解析:
19.我国学者莫雷提出了 1理论。

(分数:2.00)
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学习双规制)
解析:
20.人本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罗杰斯提出了 1的教学模式。

(分数:2.00)
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自由学习)
解析:
四、判断改错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判断正误,在题后的括号内,正确的划上“√”,错误的划上“×”,并改正错误。

(总题数:5,分数:15.00)
21.发现学习的倡导者是布卢姆。

【】
(分数:3.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改正:发现学习的倡导者是布鲁姆。

)
解析:
22.功能固着是影响解决问题的因素之一。

【】
(分数:3.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23.品德是一种个性心理特征。

【】
(分数:3.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24.焦虑总是对学生学业产生不利影响。

【】
(分数:3.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改正:不同程度的焦虑对学生产生不同的影响,教师可使学生处于—种适当的焦虑水平,从而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

)
解析:
25.一般意义上的多媒体教学是指狭义的。

【】
(分数:3.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总题数:5,分数:30.00)
26.简述程序教学的基本原则。

(分数:6.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程序教学遵循以下原则:(1)小的步子:教材上的知识项目应该是许多具有逻辑联系的小步子,下一步与上一步之间的难度、深度差异不要太大,要方便学生顺利的学习。

(2)积极反应:学生对每个知识项目的问题都要做出反应。

(3)及时反馈:对学生的反应应及时给出反馈信息,进行强化。

(4)低错误率:将错误率降到最低限度,使学生有可能每次都做出正确反应。

)
解析:
27.简述人本主义流派意义学习的概念以及促进意义学习的条件。

(分数:6.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意义学习:是指一种设计学习者成为完整的人,使个体的行为、态度、个性以及在未来选择行动方针时发生重大变化的学习,是一种与学习者各种经验融合在一起的、使个体全身心的投入其中的学习。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提出了促进意义学习的以下基本条件:(1)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习者在教学过程中的中心地位。

(2)让学生察觉到学习内容与自我的关系,一个人只会有意义的学习他认为与保持或增强“自我”有关的事情,而这种相关性将直接影响到学习的速度和效果。

(3)让学生身处一个和谐、融洽、被人关爱和理解的氛围。

(4)强调要注重从做中学。

)
解析:
28.简述促进陈述性知识学习的一般条件。

(分数:6.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促进陈述性知识学习的一般条件包括:(1)对新知识的积极关注。

(2)对相关旧
命题主动的、有效的提取。

(3)合理使用工作记忆的有限容量。

(4)充分的精加工。

(5)必要的复习。

(6)及时组织和系统化。

)
解析:
29.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分数:6.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马斯洛认为人类的基本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其中,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级内容。

因各种需要之间有先后顺序与高低层次之分,故被称为需要层次论。

)
解析:
30.简述教师威信形成的主要条件。

(分数:6.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教师威信形成的主要条件有:(1)思想品质:思想好,对自己要求严格,讲文明,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2)知识水平:有真才实学,知识丰富。

(3)教学能力:教学方法好,表达能力强,讲课富于启发性。

(4)教育热情:热爱教育事业。

关心学生,与学生同甘共苦。

(5)工作态度:尽职尽责,勤勤恳恳,治学严谨,诲人不倦。

(6)教育作风:平易近人,不体罚学生,处事公正,作风民主。

)
解析: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1小题10分,第32小题15分,共25分)(总题数:2,分数:25.00)
31.试述促进程序性知识学习的教学策略。

(分数:10.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展开性策略:在程序性知识的教学中,应该重视向学生演示程序操作的展开的、完整的、精细的过程,以帮助学生明确操作程序及其操作步骤。

示范及联系的讲解应注重程序性知识的执行过程的演练、分析和评价。

(2)变式策略:变式是促进概括化的有效方法。

(3)比较策略:比较是指在呈现感性材料或例证时,与正例相匹配呈现一些较易混淆的典型反例,以促进分化的顺利进行,并提高其准确性。

反例尽可能选择那些与正例具有较多共同点的非本质特征,仅有少数本质特征不同的例子,或者能直接矫正学习者以往通过日常生活经验已经形成的带有普遍性误解的例子。

(4)辅助辨别策略:教师运用一些独特的、想象的、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辅助方法,来增强学生对符号模式、规则等的记忆和辨别。

(5)练习与反馈策略:教师设置的联系应该数量充分,难度多样,安排合理。

提供反馈是保证程序性知识的准确性的有力手段。

(6)条件化策略:教师要经常注意提醒和帮助学生进行将知识“条理化”的工作。

(7)分解性策略:分解性的训练能促进学生学会建立子目标的策略,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防止学生形成不恰当的程序组合。

)
解析:
32.试述促进学生学习迁移的方法。

(分数:15.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合理选择教材内容与编排教学程序。

①选择合适的变式材料。

②选择与应用情境相似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情境。

③教材体系的合理安排。

④合理安排教学步骤。

(2)促进学生学习迁移的教学技巧。

①促进基本概念、原理、科学规律的教学,提高学生对这些内容的理解水平。

②应用比较的方法,有利于防止干扰。

③强调迁移的特征,引起学生的迁移心向。

(3)学习方法的传授与训练。

①学习为课题或解决问题制定方案。

②有效观察、分类、记忆、归纳、概括等的策略和方法。

③图标阅读,工具书使用的方法。

④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调节和自我监控等。

(4)帮助学生形成关于学习与学校的积极态度。

)
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