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江苏省靖江市靖城中学化学九上期中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年江苏省靖江市靖城中学化学九上期中学业水平测试模拟
试题
请考生注意:
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
1.三硝基甲苯别名TNT,化学式为C7H5N3O6是一种化合物,熔点为摄氏81.8度。
它带
有爆炸性,常用来制造炸药。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
..的是
A.TNT分子由碳、氢、氮、氧元素组成
B.TNT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TNT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27g
D.TNT中氢氧元素质量比为5:96
2.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A.SO2:表示二氧化硫中含有2个氧原子
B.2Fe:表示2个铁原子
C.Mg:表示一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D.S2- :表示硫元素的化合价为2
3.氯化氢气体遇到氨气,会产生浓浓的白烟。
若用“”表示氢原子,用“”表示氮原子,用“”表示氯原子,反应过程的微观模拟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氨气和氯化氢气体的化学性质相同
C.该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氮原子、氢原子和氯原子
D.该反应没有单质参加
4.一种作为绿色能源的物质M,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M+3O 222CO +3H O 点燃
,
则该化合物是( ) A .由二氧化碳和水组成 B .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C .由碳、氢、氧三个元素组成
D .化学式为:25C H OH
5.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A .2H :两个氢元素
B .CO 2: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
C .S 2- :硫元素的化合价为负二价
D .+2
Mg :一个镁离子带有两个单位正电荷 6.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 B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C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红光
D .将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 7.下列物质的用途只利用物理性质的是( ) A .用液态氢做燃料发射火箭
B .胃酸过多的病人可内服含碳酸氢钠的药物
C .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内防腐
D .长期未用而难开启的铁锁,可在锁孔中加铅笔芯粉末做润滑剂
8.农业科技人员向农民建议,在进行室温生产时,可向温室里施放适量的CO 2,这主要是因为( )
A .CO 2使害虫窒息死亡,从而有效地防治植物病虫害
B .CO 2能灭火,施放CO 2避免发生火灾
C .施入CO 2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
D .CO 2可产生“温室效应”,使温室内的温度稳中有升 9.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如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加絮凝剂是为了消毒杀菌
B.过滤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C.活性炭主要起到吸附作用
D.配水泵出来的水是纯净物
10.有关空气中各成分的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空气中N2的体积分数为78%
B.O2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可燃性
C.CO2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
D.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保护气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
11.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可表示不同的意义,请回答下列问题(填数字序号)①2CO ②S2-③+2Ca O④2H
(1)表示分子个数是_____。
(2)表示元素化合价的是_____。
(3)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_____。
(4)表示原子个数_____。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
12.实验室中可以用高锰酸钾、过氧化氢、氯酸钾来制取并收集氧气。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结合图1所提供装置完成下列表格
(2)请结合图1回答问题:
①写出甲所指仪器名称:甲____________________;熄灭甲时必须用
____________________盖灭。
②检查B 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向长颈漏斗中加水至末端浸没在水面以下,从导管处向外抽气,若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则气密性良好;
③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装置与其他两种方法的装置相比具有的优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
④用图2 装置收集O2,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实验室用大理石(固体)和稀盐酸(液体)常温下反应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CO2能溶于水,其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且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发生反应),应选用的实验装置为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字母)
(3)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借助氧气传感器探究微粒的运动,数据处理软件可实时绘出氧气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收集一塑料瓶氧气进行以下三步实验:第一步敞口放置;第二步双手贴在塑料瓶外壁上;第三步将塑料瓶的瓶口朝下,三步实验中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依次为图4中的MN段、NP段和PQ段。
①能够说明氧分子不断运动的曲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
A MN段
B NP段
C PQ段
②MN段和NP段相比较,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随着实验的进行,传感器测出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时几乎不再变化。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
13.某兴趣小组同学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若干问题进行如下探究。
(1)(问题一):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料的选择
在KClO3、H2O、H2O2、NaCl这些物质中寻找制取氧气的原料,肯定不能作为分解反应原料的物质是________,说出你的判断依据________。
(2)(问题二):设计实验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以下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可能用到的装置:
写出编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
(3)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可选择的装置组合为________(填字母);反应前后,二氧化猛的作用是________。
(4)为了得到稳定的气流,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时应选择________(填字母)组合成发生装置。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该反向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
(5)若用上述原理制取氧气并用C装置来收集时,若集气瓶口有气泡冒出,说明集气瓶内的氧气已收集满,接下来的操作是(请选择正确的操作及顺序,填编号)________,正放在桌面上。
a.盖上玻璃片
b.将导管移出
c.将集气瓶移出水面
(6)实验室取15克氯酸钾和5克二氧化锰混合制备氧气,加热一段时间后,剩余固体质量为15.2克,则①产生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克。
②参加反应的的氯酸钾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14.厨房里有很多的化学物质,某同学对厨房的调味品进行了调查研究。
Ⅰ食盐是重要的调味品。
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如图是厨房中某“加碘盐”的标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碘盐中的“碘”指的是碘原子
B碘盐中含有钠原子、氯原子等微粒
C碘酸钾易溶水
D碘酸钾的化学性质很稳定
Ⅱ蔗糖也是常用的调味品。
对蔗糖的制备及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1)糖汁呈棕黄色,工业上可加入___________(填一种化学物质)对糖汁进行脱色处理。
(2)由甘蔗制得蔗糖的整个过程中主要是___________(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资料卡片)
①绿色植物吸收空气中的CO2和H2O先合成葡萄糖,再将葡萄糖转化为蔗糖。
②蔗糖不易燃烧,掺入少量烟灰后,就能直接点燃(烟灰不能燃烧)。
烟灰可能的作用为___________。
(成份探究)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实验1 点燃蔗糖与烟灰混合物,在火
焰上方罩一干冷烧杯
烧杯壁有水雾
说明蔗糖中含有
___________元素。
实验2 取下烧杯迅速加入澄清石灰
水,振荡
___________ 说明蔗糖中含有碳元素
实验
3 取少量蔗糖隔绝空气高温加热
容器内壁出现水
雾,生成黑色固
体
说明蔗糖中还含有
___________元素。
(计算验证)
已知:化学变化中,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而原子的种类、个数和质量都不发生改变。
现称取34.2g蔗糖,加入少量烟灰点燃,测得生成52.8g CO2和19.8g H2O。
则34.2g蔗糖中,碳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___g,氢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通过综合计算,可知蔗糖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选填字母)。
AC6H5NO2 BC6H12O6 CC12H22DC12H22O11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
15.乙醇是一种清洁能源。
乙醇的燃烧可发生以下两个反应:
①C2H6O+3O2点燃2CO2+ 3H2O
②aC2H6O+5O2点燃2CO2+2CO+6H2O。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②中的化学计量数a= 。
(2)反应(选填化学方程式的序号)属于完全燃烧,产物无毒性。
(3)9.2g乙醇在空气中若按化学方程式②发生反应,计算生成一氧化碳的质量。
16.诺氟沙星胶囊是常用抗菌药物,说明书如图,某患者遵医嘱,每次服用诺氟沙星胶囊200mg,一段时间后病情有了好转。
请回答以下问题:
(1)诺氟沙星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
(2)诺氟沙星分子中碳、氢、氮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
(3)诺氟沙星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精确到0.1%)。
(4)从组成上可知诺氟沙星属于_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患者一个疗程共服用了40粒诺氟沙星胶囊。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
1、D
【解析】
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元素组成的,故错误;
B.TNT中碳、氢、氧、氮元素的质量比为=(12×7):(1×5):(16×6):(14×3)=72:5:96:42,故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错误;
C.相对分子质量是“1”而不是“g”,通常省略不写,故错误;
D.TNT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5):(16×6)=5:96,故正确。
故选:D。
2、B
【解析】
A、一个二氧化硫分子中含有氧原子个数为:2,不符合题意;
B、2个铁原子,正确,符合题意;
C、Mg表示镁原子,不符合题意;
D、一个硫离子所带负电荷数为:2,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B
【解析】
A、由图可知,该反应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故是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
B、氨气和氯化氢是两种不同的分子,故化学性质不同,符合题意;
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故该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氮原子、氢原子和氯原子,不符合题意;
D、该反应中的三种物质都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故都不是单质,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
分子的种类不同,化学性质不同;
4、D
【解析】
根据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即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个数不变可以知道:反应后比反应前多了1个氧原子,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所以可以知道在M中含有一个2
C H OH。
个碳原子,1个氧原子和6个氢原子,故其化学式可能为25
【详解】
A、M为纯净物,不可能含有二氧化碳和水,故A错误;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该物质中含有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故B错误;
C、元素只论种类不论个数,故C错误;
C H OH,
D、根据解答可以知道M中碳、氢、氧三种原子的个数为2、6、1,化学式25
符合该特征,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
熟练运用化学中的基本思想质量守恒思想,结合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化学式,并熟练掌握化学式的相关意义是解题的关键.
5、B
【解析】
A、2H:两个氢原子,故A不正确;
B、CO2: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故B正确;
C、S2-:1个硫原子带两个单位的负电荷,故C不正确;
D、+2
Mg: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故D不正确。
故选B。
6、B
【解析】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故选项说法正确。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故选项说法错误。
D、将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不点燃,不会剧烈燃烧,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7、D
【解析】
A、用液态氢做燃料发射火箭,是利用了液态氢具有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B、胃酸过多的病人可内服含碳酸氢钠的药物,是利用了碳酸氢钠能与胃酸中的盐酸反应的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C、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内防腐,是利用了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D、长期未用而难开启的铁锁,可在锁孔中加铅笔芯粉末做润滑剂,是利用了石墨具有润滑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
故选:D。
8、C
【解析】
A、二氧化碳不供给呼吸,但只有当二氧化碳达到一定浓度时才能使害虫死亡,故选项错误;
B、二氧化碳能灭火,但在温室中施用的二氧化碳参与了植物的光合作用,不能达到用来防止火灾的目的,故选项错误;
C、向温室里释放适量的二氧化碳目的就是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提高农作物产量,故选项正确;
D、二氧化碳含量增多会产生温室效应,是指大气能使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面,但地表向外放出的长波热辐射线却被大气吸收,使地表与低层大气温度增高;而温室中温度升高是由于塑料薄膜能让太阳的光、热量进入,阻止冷空气进入和热量挥发,故选项错误。
故选C。
9、C
【解析】
A、加絮凝剂是为了将水中的悬浮杂质吸附使之加速沉降,而不是消毒杀菌,故错误;
B、过滤只能除去水中的难溶性杂质,并不能将硬水软化,故错误;
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故正确;
D、图示净化水的过程中没有除去水中的可溶性杂质,所以配水泵出来的水是混合物,故错误。
故选C。
10、B
【解析】
A、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按体积分数计算,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B.O2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助燃性;C.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是二氧化碳和水在光和叶绿素的作用下生成有机物和氧气。
D.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保护气,正确;选B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
11、①③②④
【解析】
(1)标在分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2CO中的“2”表示一氧化碳分子的个数为2。
(2)标在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化合价的数值,+2Ca O 中的“2”表示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3)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1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S 2-中的“2”表示一个硫离子带有两个单位的负电荷。
(4)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2H 中的“2”表示氢原子的个数为2。
故答案为:
(1)①;
(2)③;
(3)②;
(4)④。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
12、H 2O 2 2MnO −−−→H 2O+O 2 BC 或BD KClO 3 2MnO
−−−→加热KCl+O 2 AC 或AD 酒精灯 灯帽 长颈漏斗的导管口有气泡产生 操作简单,无需加热 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到a 处,若木条复燃,证明氧气已满 BC A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21%
【解析】
(1)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为水和氧气,属于固液常温型,选择装置B 来制取,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型,选择装置A 来制取;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
来收集;故填:H 2O 2 2MnO −−−→H 2O+O 2;BC 或BD ;KClO 3 2MnO
−−−→加热KCl+O 2;AC 或AD ;
(2)①仪器甲是酒精灯;熄灭甲时必须用灯帽盖灭。
故填:酒精灯;灯帽;
②检查B 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向长颈漏斗中加水至末端浸没在水面以下,从导管处向外抽气,若观察到长颈漏斗的导管口有气泡产生,则气密性良好;故填:长颈漏斗的导管口有气泡产生;
③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装置与其他两种方法的装置相比具有的优点操作简单,无需加热;故填:操作简单,无需加热;
④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用图2装置收集氧气时,氧气从长管进入,收集满后,氧气从短管排出,所以验满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a 处,若木条复燃,证明氧气已满;故填: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到a 处,若木条复燃,证明氧气已满;
⑤实验室用大理石(固体)和稀盐酸(液体)常温下反应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属于固液常温型,选择装置B来制取;CO2能溶于水,其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且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发生反应,所以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来收集;故填:BC;
(3)图4中,①能够说明氧分子不断运动的曲线是MN段,因为是瓶口向上敞口放置;
②MN段和NP段相比较,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③随着实验的进行,传感器测出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时几乎不再变化,因为氧分子扩散趋向平衡;故答案为①A;②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③21%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
13、NaCl;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NaCl中不含氧元素,所以不能用来制取氧气集气瓶AFC;催化作用,加快反应速率BH;2H2O22H2O+O2↑;分解反应bac 4.8;0.1mol
【解析】
(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料的选择在KClO3、H2O、H2O2、NaCl这些物质中寻找制取氧气的原料,肯定不能作为分解反应原料的物质是NaCl,因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NaCl不含氧元素,所以不能用来制取氧气;
(2)据图可知仪器①是集气瓶;
(3)如果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需要加热,其中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比较纯净;
(4)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分液漏斗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是:2H2O2
2
MnO
2H2O+O2↑,此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5)若用上述原理制取氧气并用C装置来收集时,若集气瓶口有气泡冒出,说明集气瓶内的氧气已收集满,接下来的操作是:将导管移出、将集气瓶移出水面、盖上玻璃片;(6)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氧气的质量=15g+5g-15.2g=4.8g,生成的氧气的物质的量
=
4.8
32/
g
g mol
=0.15mol;设参加反应的氯酸钾的物质的量是x;
2KClO3
2
MnO
Δ
2KCl+3O2↑
2mol 3mol
x 0.15mol 20.153x mol mol mol
x=0.1mol ;
答:参加反应的氯酸钾的物质的量是0.1mol 。
14、C 活性炭 物理 催化作用 氢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氧 14.4
2.2 D
【解析】
Ⅰ.A 、碘盐中的“碘”中的碘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碘”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选项说法错误。
B 、碘盐中含有氯化钠、碘酸钾,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C 、加碘盐图中标签信息要:防潮,可知碘酸钾易溶水,故选项说法正确。
D 、根据加碘盐图中标签信息,勿长时间炖炒、避光、避热等,可得碘酸钾的一种化学性质是:受热易分解或受热不稳定,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
Ⅱ. (1)由于活性炭具有吸附性,糖汁呈棕黄色,工业上可加入活性炭对糖汁进行脱色处理;故填:活性炭;
(2)由甘蔗制得蔗糖的整个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主要是物理变化;故填:物理。
二、蔗糖组成探究
[资料卡片]
②蔗糖不易燃烧,掺入少量烟灰后,就能直接点燃(烟灰不能燃烧),说明烟灰加快了反应的速率,可能是作催化剂。
故填:催化剂。
[成份探究]
实验1:点燃蔗糖与烟灰混合物,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烧杯,烧杯壁有水雾,说明生成了水,水中含有氢、氧两种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物氧气中只含有氧元素,则蔗糖中一定含有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取下烧杯迅速加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了二氧化碳,同理,说明蔗糖中含有碳元素。
隔绝空气高温加热蔗糖,容器内壁也出现水雾,说明生成水,说明蔗糖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
故填:氢;石灰水变浑浊;氧。
[计算验证]
(3)52.8 g CO2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为52.8g×12
44
×100%=14.4g;19.8gH2O中含氢
元素的质量为19.8g×
2
18
×100%=2.2g;氧元素的质量为34.2g-14.4g-2.2g=17.6g;
化合物原子的个数比=
元素的质量比
相对原子质量比
,则该物质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为
14.4g 12:
2.2g
1
:
17.6g
16
=12:22:11,则蔗糖的化学式为C12H22O11。
故填:14.4;2.2;D。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
15、(1)2 (2)①
(3)5.6 g (计算步骤、结果完全正确给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出生成物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与反应物中原子个数的差,再除以C2H6O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即可;即根据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和质量守恒定律可知,C的系数为:(2+2)÷2=2,H的系数为:6×2÷6=2,O的系数为:(2×2+2+6-2×5)÷1=2,故a=2。
(2)不完全燃烧指燃料的燃烧产物中还含有某些可燃物质的燃烧,完全燃烧指的是一定量的物质在一定条件(可以是氧气充足下或其它条件)下完全转化了。
结合两个化学方程式可知,②中还有CO可以再燃烧,故属于不完全燃烧;而①中物质全部转化了,没有可燃物质,属于完全燃烧。
(3)根据化学方程式和乙醇的质量,列出比例式,就可计算出生成一氧化碳的质量。
解,设生成一氧化碳的质量为x,
2C2H6O+5O2点燃2CO2+2CO+6H2O
92 56
9.2g x
∴92:56=9.2g:x
解之得:x=5.6g
答:9.2g乙醇在空气中若按化学方程式②发生反应,生成一氧化碳5.6g。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就是要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特别是化学反应中的原子的种类、个数和质量都不变;还有,就是能根据方程式正确的找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并按步
骤写出规范的解题格式。
16、319 16:18:3 15.0% 化合物
【解析】
(1)诺氟沙星的相对分子质量=(12×16)+(1×18)+19+(14×3)+(16×3)=319;(2)1个诺氟沙星分子中含有16个碳原子、18个氢原子、3个氮原子,诺氟沙星分子中碳、氢、氮的原子个数比=16:18:3;
(3)诺氟沙星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163
100%15.0% 319
⨯
⨯≈;
(4)诺氟沙星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