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的几点思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管理的几点思辨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安全管理的几点思辨一、安全管理中的“软硬约束”
安全生产法规、法令、企业的安全规章制度要求全体职工必须严格遵守,它对人的约束是“硬”的。

这种“硬”约束对保证安全生产是完全必要的,而且还要不断强化,道德规范、人际关系等则能对人的行为产生“软”约束。

这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应注意加以应用,尤其在基层班级,“软”约束的效果往往会更加明显。

这两种约束作用相辅相成、有机结合,才能取得最佳的管理效果。

有一回,几位刚进厂的职工穿着背心在干活,车间安全员上去制止,不听。

安全员找来他们的班长,一吆喝,马上他们就穿上了工作服。

这是为什么呢?除了因为青年刚进厂不还不适应安全规章制度的约束外,班组长对他们的约束力比较大则一个显而易见的重要原因。

在安全管理中影响约束力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约束半径,二是人际关系。

这两者往往又是互相关联的。

一般地说,约束半径越小,人际关系越紧密,约束效力也就越强。

此外,管理者的权威性也是影响约束力的一个因素,“软”约束尤其是这样的。

所谓约束半径,这是指的是某一级的安全管理的范围。

如厂一级安全部门直接管理到每一个职工,约束半径就很大,工作中难免有疏漏,影响约束效力的发挥。

而通过厂→车间→班组分级管理,划小约束范围,就易于明确职能,强化约束,而且能使各项管理措施具体化。

二、安全管理的三个层次
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从内容和管理方式上看,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为限制性的,指的是对已经出现并已发现的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加以限制、制止和整改,使其不能演化为事故。

这一层次的管理特征是对不安全因素的“围追堵截”,虽有作用,但主动性不大。

它对事故本身有预防作用,而对产生事故的原因(即隐患)却少有预见,因而是较低的管理层次。

如果仅停留在这一层次,则安全生产状况难以稳定,更难以改善。

第二层次为防范性的。

指的是应用已有的实践经验和现代化管理的成果等,针对各种特定情况下易出现的不安全因素预先采取措施,以防止出现事故;如盛夏易出现劳保穿戴的违章现象;寒冬易发生机加工戴手套操作之类的不安全行为。

其特征是“预防为主”,它通过减少或防止隐患的出现来防止事故的发生。

第三层次可称为建设性的管理。

它着眼于广大职工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的提高,使大家真正认识到搞好安全生产是自己的大事。

如:安全合格班组建设、“三不伤害”活动和标准化作业等就是很好的形式。

其主要特征是以人为本、全员参与、充分代现了对人的关心。

三、“得罪人”现象辨析
“宁可听骂声,也不要听哭声”作为安全员本身,有这种为了他人的平安与幸福,自己甘愿忍辱负重的奉献精神是可贵的,但除上缩写外,这种说法别无可取、不宜宣扬,更就应以此来要求或评价一个安全员的工作。

因为第一,这种说法不利于提高安全的积极性,试想一下,如果安全员不是听哭声,就是听骂声,那是个什么滋味,长此以往谁还
愿干?第二,这种说法不利于改进工作方法及提高管理水平。

光靠不怕得罪人、听骂声来维持企业的安全生产会是怎样的一个水平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