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检验中测量不确定度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检验中测量不确定度应用
摘要:文章结合实际,对食品检验中测量不确定度的应用情况进行研究。

首先对测量不确定度的概念进行分析,随后再探讨测量不确定度应用意义的同时,详细论述食品检验过程中测量不确定度的应用情况与期望,通过论述后,能够给相关领域的检测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食品检验;测量不确定度;应用要点
0引言
现代社会高速发展之下,食品安全是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如何才能提高食品检测水平,是大众关注的重点。

因此,食品生产企业应该制定出完善的技术体系和管理制度,明确测量不确定度,实现质量评定和分析,促进试验检测能力和水平的提升,保证检测达到精确性要求,对于保障食品安全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测量不确定度的概念
测量不确定度具体就是应用完善的测量体系,对于某些物质展开全面、深入的测量,通过误差校对的方式可以弥补传统测量方式的缺陷,对于目前的实验操作有帮助。

只是从字面上进行分析,测量不确定度是根据某些测量特定含量的参数变化,能够真实体现出目前结果主内性的技术手段,在操作中,工作人员应该明确设置技术参数,该参数也不是确定的,需要多种数据同时协调使用,最终完成结果的确定。

从理论角度分析,检验方式、技术等同时提升,结合目前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为出发点,把行业内最先进的技术应用到实际中,以提升检测体系的准确性、可靠性,充分的利用分散性质变化得出必要的优化。

且在每次检验工作实施后,都能够获取准确的数据和结果,然后在特定的区间范围内就可以进行验算分析。

从这一方面进行分析,了解测量数据的不确定度,能够快速的确定数据的准确性,分析了解各个方面的影响因素,给今后的实验分析提供良好的基础。

但是不确定度只能进行参考使用,并不能就说明目前的检测结果严重偏离或者接
近真实参数,必须保证数据尽量的达到精确性的标准,实现反复、多次的实验分析,保证数据达到稳定的标准。

此外,在食品检验工作进行中,达到准确性要求,重点了解可能产生影响的数据信息,总结出解决测量精度不足的因素,提高检测
水平,为食品安全性的提升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测量不确定度的意义
分析我国的食品行业的特性,测量不确定度就是在收集、测量与结果存在关
系的数据信息,对于被检测的食品的数据开展测定和分析,所以测量不确定度是
全面的分析工作流程,明确工作程序和标准,能够快速的判断出食品的质量,也
能够确定具体的食品检测结果性价比、可信度方面的参数。

根据具体的情况出发
展开分析,如果由于人为因素或者客观因素而产生的数据误差问题,这就需要检
验人员合理的优化、改进检测工作程序,保证检测结果达到稳定、可靠性要求。

在食品检验工作具体实施中,不确定度为食品质量测量的关键性方式,把稳定性、可靠性、参考价值联系起来,如果发现不确定度是很小的,就表示检测水平和能
力是较高的。

从具体情况分析,因为食品检验作业的流程过于复杂,有很多因素
都会给检测结果造成干扰和影响,设备仪器也容易影响检测结果。

不确定度可以
给食品质量控制提供稳定的数据支持,对于食品检验方法评价提供基础,也能够
给食品质量造成影响。

虽然目前很多现代化的检测技术和流程不断改进,但是在
具体的检测中,依然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存在,且很多技术手段逐步的优化、改进,所以测量不确定度也是人们关注的重点。

三、测量不确定度在食品检验检测中的应用
1.高效液相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操作工作比较简单,检测时间比较短,并且数据精度较高,
为食品质量分析提供有利的支持。

通过使用合适的不确定度分析方式,可以提高
检验水平和效果,应用固定工艺分析方式,寻找出高效液相色谱法能够快速的掌
握不稳定性因素,分析导致结果出现偏差的原因,从而可以保证测量数据达到精
确性标准,切实提升食品的安全性。

比如糖精、钠元素检测时,调制酒精溶液的
含量超过0.15g/kg时,容易导致不确定性的问题出现,所以在确定测量体系设置中,首先要合理的配置溶液,并且样品处理前要反复测量。

2.串联质谱法
该方法是目前检定方式中测量精度最高的,并且评定等级分化也最为严谨,只有合理的应用多种不确定性测量方法的使用,才能获取合理的测量结果,数据精度较高,根据设定的曲线来掌握相关的信息。

比如有些专家曾经对于食品内克伦特罗残留量的不确定性分析,把待检测的溶液样品通过固定算法来确定相应的比例含量,然后应用百分比参数表示出其不确定性,发现在数据增大且平均值处于稳定状态后,可以实现测量方法和跨度范围的增大,如果无法满足要求,只能使用串联质谱法。

该方式应用的优势就是能够针对特定成分进行准确的检测,尤其是一些检测难度较高的物质,适应性良好,检测精度也比较高。

3.气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法的主要优势就是分离速度快、检测精度高、检测时间段,但是在应用的过程中,因为很多客观因素的干扰和影响,且通过实验分析后,反应时间段,并不能长期的存留,如果只是作为实验的数据应用,难以达到结果的精度要求。

有些科学家通过使用气相色谱法分析不确定因素,根据工作需要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从而可以提升结果的稳定性与准确性,但是在对某种物质进行测量中,分析不确定因素,依然会加入样品控制或者浓度不稳定时容易造成工艺性的不稳定,造成测量曲线发生变化,且要结合内部数据变动情况,保证其处于正常的范围内,消除客观因素的干扰。

4.荧光光谱法
荧光光谱法可以使用的范围较小,主要是在环境、食品内监测重金属与稀有金属元素,对于某些规定情况实现全面深入分析,工作原理就是利用被检测物体内发射固定数额的光束以检测光谱性反应,达到各种元素的测量要求。

该工作是目前我国食品安全领域内极为重要的工作内容,只要是食品内重金属、稀有元素的含量超出标准,必然会危害人们的生命健康。

所以在食品检测中,必须加强食品添加剂的研究和分析,了解变化情况和数据,明确不检测不确定度,为溶液调
配、数据监测提供良好的基础,也能够了解重复测试曲线运动变化的状况,最终
可以明确无机物的含量,得到重要的数据信息,给实验检测提供有力支持。

5.紫外线分光法
在目前的食品检验实施阶段,通过紫外线分光法进行检测,能够测定出绝大
多数食品的特定物质含量的不确定度,检测工作比较简单,速度也很快,保质期
短的物品检测也可以满足要求。

随着现代技术的全面发展,工作体系改进和优化,通过应用紫外分光法进行检测,可以得到精确的数据信息,满足检测工作需要。

四、结语
综合以上叙述,在食品检验的阶段中,测量不准确的方法的应用,能够确保
食品检验质量达到实际要求。

因此在测量不确定度方法应用环节要按照食品检验
的标准要求做好细节的控制,这样才能够提高食品检验的标准性。

参考文献:
[1]朱小萌.测量不确定度原理及在食品理化检验中的运用方法研究[J].食品
安全导刊,2021(33):38-40.
[2]章书婷.测量不确定度在食品检验检测中的应用探究[J].中国食
品,2021(17):138-139.
[3]杨娟,杨晓云,钟昕,朱世真.测量不确定度在食品检验检测中的应用及研
究进展[J].食品安全导刊,2019(18):93-95.
[4]刘虹涛,李青.不确定度评定在微生物检验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20,30(16):2046-2049.
[5]余洁芝,杨泽川.食品中山梨酸含量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J].科技信息,2013(24):452-45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