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西迁精神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西迁 精神历久弥新、薪火相传,闪耀着熠熠生辉的时代光芒。 它源自交大西迁,更超越了交大西迁,既是扎根西部的 建设者们建功立业新时代的精神动力,更是广大知识分 子在新时代承担新使命、落实新理念、践行新担当、实 现新作为的力量源泉。
浇花浇根,育人育心。学校高度重视党史、新中国史、 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并将西迁精神作为 “ 入学第一课”、思想政治教育和党团支部学习的重要内 容,实现了全覆盖;常委同志每学期到5个以上党支部参 加组织生活,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西迁精神; 在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大型活动中组织师生集体学, 以“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列课程”“ 走 中国青年知识分子成长的正确道路”“ 纪念章里话初心” 等形式引导广大师生深入学,将爱国奋斗精神融入立德 树人全过程,深植学子心灵根系。交大西迁博物馆接待 社会公众超过34万人次,多处西迁景观雕塑于无声处涵 养师生,学生原创话剧《 追忆西迁年华——向西而歌》 被纳入“ 共和国的脊梁——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科 学家主题宣传活动,被誉为“ 舞台上的校史课”。西安 交大坚持不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根铸魂,启 智润心,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听党指挥跟党走,西迁精神塑造学子心灵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办好新时代的高等教 育,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 四个服务”, 始终把落实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立德树人的成效 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
20世纪50年代,党中央、国务院根据西北工业基地 建设的要求和国防形势的要求作出交通大学西迁的战略 决策。“ 党让我们去哪里,我们背上行囊就去哪里”,老 一辈交大人坚决响应党的号召,从黄埔江畔西迁到渭水 之滨,支援大西北建设,圆满完成了国家使命,创造了 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奇迹,也铸就了可歌可泣的“ 西迁 精神”。
14
议题
传承西迁精神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卢建军 / 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书记、教授
建 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 程,办好高等教育更是与国家前途命运紧 密相连。2020年4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 西安交通大学考察时指出,要坚持党对高校工作的全面 领导,坚持立德树人,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努力培养 更多一流人才,并勉励广大师生大力弘扬“ 西迁精神”, 抓住新时代新机遇,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在 新征程上创造属于我们这代人的历史功绩。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事关国家发展,事关民族未来。 迁校65年来,西安交大为国家输送了28万余各类人才, 其中两院院士42位。2020年,留在中西部工作的毕业生 比例已超过55%,为西部大开发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 近年来,西安交大坚持“ 四为”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 学方向,加强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扎根西部,服务国 家,产教融合,培养有历史感、责任感、志存高远的时 代新人,力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更加有力的 人才支撑。
立德树人谋新篇,产教融合培养创新人才
当前,党和国家事业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我们对 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 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面对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党 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了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提 出了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
深入贯彻高质量发展要求,通过小切口落实大规划, 按照陕西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创新港正在先行先试、破 题示范,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构建科技成果转化特区、“ 两 链”融合示范区和国际创新高地。其中,现代产业学院致 力于加强校企深度融合,主要面向人工智能、储能科技、 智能制造等国家高精尖欠缺的人才需要,与企业共同探索 校企联合科研攻关与协同育人新范式,构建完善以科技创 新和实际应用为导向的复合型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未来技术学院以“ 四个面向”为引领,支撑深空、深海、 深蓝、生命健康,致力于面向未来五年的前沿性、革命性、 颠覆性的新方向、新专业、新学科,以X+人工智能、未 来能源及储能、医工融合、综合前沿等方向为起点,实现 未来技术创新突破和拔尖人才培养。
产教融合、科技成果转化“ 最后一公里”难题,推动创新链、 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深度融合,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需 要的创新型人才,探索21世纪现代大学与社会发展相融合的 新模式、新形态和新经验。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 在陕西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正在 加速推进“6352”工程,打造西部科技孵化器和科技成果转化“特 区”。“6”是“政产学研用金”等六方面资源要素进入创新港“,3” 是打造现代产业学院、未来技术学院和丝路国际学院三个孵 化器,“5”是完善政策、金融、服务、配套和交易等五种生 态环境,“2”则是指建立起创投和交易两个平台。
EDUCATOR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展格局,迫切需要 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打造未来发展 新优势。
西安交大地处西部,在国家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 驱动发展战略和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 一带 一路”建设中有着不可替代的战略作用。如何更好担负起科 技强国和国家现代化建设重任,是交大面临的宝贵机遇和挑 战。学校深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一步探索学科调整 和交叉融合创新,充分发挥创新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推动 人才培养深度融入国家发展战略,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 要。特别是聚焦培养科技创新的生力军,打造一流的研究生 教育生态系统,坚持“ 四个协同”,即坚持本、硕、博统筹 规划,坚持招生—培养—质量—贡献闭环联动考核,坚持产 教融合、科教融合、校企融合、军民融合,坚持第一课堂、 第二课堂、网络课堂相向而行,与时俱进,守正创新,续写 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情怀和使命。深化人才培养改革, 培养科技创新人才,西安交大以自身实践破题,为服务经济 社会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助力添砖。
在西迁精神的引领下,在西迁校址往西30公里处,西 安交大以“ 国家使命担当、全球科教高地、服务陕西引擎、 创新驱动平台、绿色智慧学镇”为目标建成了中国西部科技 创新港,聚焦国家战略需要,释放科技创新潜力,打造新型 育人平台。创新港革新发展理念、发展模式,瞄准基础科 学、新能源、新材料、新基建、智能制造、大数据、人工智 能、生物医药、高端智库等重点领域开展研究,构建重大基 础设施群和重大科技创新平台群,服务国家重大科学研究、 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科技成果转孵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