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高二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肃省高二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30题;共60分)
1. (2分) (2019高二上·南宁期中) “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刑者,民之所恶也……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用,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

”以上言论出自()
A . 《论语》
B . 《韩非子》
C . 《孟子》
D . 《道德经》
2. (2分) (2020高二下·大庆期末) 古代某位思想家把儒家的“仁”与阴阳五行学说的“天”相结合,把仁义礼智信与五行相比附,从横向上确立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从纵向上构建了家族与国家之间的顺从关系。

下列选项属于该思想家的是()
A . “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
B . “德主刑辅”、“大德小刑”
C . “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D . “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尔”
3. (2分) (2019高二上·蚌埠期中) 春秋战国时期,儒法两家进行了长期的“德刑”之争和“礼法”之争,而最终在战国终世之际,法家的“刑法”思想占居了治国理念的主导地位。

这一结果()
A . 顺应了当时政治形势的需要
B . 促进了古代法律体系的成熟
C . 反映了法治观念已深入人心
D . 导致了社会矛盾的日趋激化
4. (2分) (2020高二上·河南月考) 孔子在论语中曾38次提到“信”,强调“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孟子把“朋友有信”纳入“五伦”之中;荀子认为讲诚信则政治公正清明。

这表明当时儒家()
A . 顺应自然追求个性
B . 重视塑造忠君思想
C . 力图维护伦理秩序
D . 积极建构文化认同
5. (2分) (2020高三下·扬州月考) “风雪里一个满身乌黑的小东西,‘扫呀,扫呀’在那早哭哭啼
啼!……‘因为我原先在野地里欢欢喜喜,我在冬天的雪地里也总是笑嘻嘻’。

”与这首诗歌风格一致的作品是()
A . 《离骚》
B . 《红与黑》
C . 《日出·印象》
D . 《老人与海》
6. (2分)(2020·郑州模拟) 《墨子,尚贤下》指出:“今王公大人,其所富,其所贵,皆王公大人骨肉之亲,无故富贵、面目美好者也。

今王公大人骨肉之亲,无故富贵、面目美好者,焉故必知哉!若不知,使治其国家,则其国家之乱可得而知也”。

基于此,墨家思想主张()
A . “兼相爱,交相利”以构建安定社会
B . 倡导“非攻”,身体力行反对侵略战争
C . 反对贵族庸才治理国家,主张“尚贤”
D . 秉承“节俭节用”原则,过朴实生活
7. (2分) (2020高一上·民勤月考) 孟子说:“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

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

善政得民财,普教得民心。

”这表明他()
A . 肯定道德教化对统治的重要性
B . 认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
C . 否定了孔子以德治民的主张
D . 主张以礼法思想来治国
8. (2分) (2019高二上·扶余月考) 有学者用一关系式说明墨子的思想,“仁+仁+仁……=兼爱“,,这就说明“兼爱”和“仁”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有等差的“别爱”和“偏爱”在墨子看来,就是“不爱人”。

该学者意在强调墨子的“兼爱”思想()
A . 继承了儒家的仁爱思想
B . 借鉴了无为而治的思想
C . 适应了统治阶级的需要
D . 否定了西周的等级制度
9. (2分)(2020·河北模拟) 从上古时期至周代晚期,当权者的政治观念便是所谓的“天命观”,把“上天”看作一切事物命运的主宰,但管仲在施政中提出“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

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

这表明()
A . 天命观失去其神圣的统治地位
B . 管仲对孟子仁政思想有所继承
C . 管仲在政治上提高了人的地位
D . 管仲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10. (2分) (2020高三上·青铜峡月考) 春秋末期,教育垄断被打破,私学兴起,大批下层人士得到学习机会,形成了一个不拥有政治权力却拥有文化权力的知识人阶层。

这()
A . 反映了私学逐渐取代了官学
B . 为社会转型奠定了人才基础
C . 促使血缘纽带关系大大淡化
D . 是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结果
11. (2分) (2020高二上·河南月考) 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天人感应”,认为“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主张“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

对其理解最准确的是()
A . 融合了黄老之学、法家主张,充满专制迷信,没有多大价值
B . 新儒学从根本上摒弃了“为政以德”的先秦民本思想
C . 强化君主专制的同时主张人君“行仁政以顺天道”
D . “顺天命”与“大一统”的政治思想符合汉高祖的统治需要
12. (2分) (2019高二上·武威期中) 《春秋繁露》中写道:“王者配天,谓其道。

天有四时,王有四政,四政若四时,通类也,天人所同有也。

庆为春,赏为夏,罚为秋,刑为冬。

”以上反映的是()
A . 春秋时的道家思想
B . 战国时的法家思想
C . 汉初时的黄老学说
D . 汉武帝时的儒家思想
13. (2分) (2019高二上·武威期中) 明政府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的罪名将李贽迫害致死,下列哪些是其“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的表现()
①尖锐地揭露道学家“阳为道学,行若猪狗”
②是非应随时代变迁发展而改变,不应以孔子的话作为永久不变的定论
③主张维持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现象,反对追求平等、个性
④赞扬寡妇再嫁,赞扬改革,肯定农民起义
A . ①②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③
D . ①②
14. (2分) (2019高二上·重庆月考)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宋代“事亲孝,为兄友,处族义,与乡和”被认为是为人处世的天理。

一些地方开始实行乡约制度,制定规约并建立民间组织和相关的赏罚制度,以求扬善惩恶;各地方家族也纷纷制定族规家训,建家祠修族谱,规范族人言行。

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 . 家族绝对性地控制了地方权力
B . 理学的世俗化趋势
C . 新兴市民阶层崛起并强大起来
D . 宗法制度重新开始确立和建立
15. (2分) (2019高二上·乾安月考) 顾炎武认为:“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

……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

……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

”下列对顾炎武这一言论的理解正确的是()
A . 反对君主制度
B . 倡行“郡国并存”制度
C . 主张削弱君权
D . 具有近代“民权”意识
16. (2分) (2019高三上·浙江月考)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是中国古代某思想家的名言,下列言论也是出自于他的是()
A . 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
B .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C . 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D . 夫私者,人之心也。

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现;若无私,则无心矣
17. (2分) (2019高二下·浙江期中) 《武经总要》是中国第一部官修综合性军事著作。

曾公亮和丁度历五年时间编成后,由宋仁宗写序言后下令刻本(版本类型,指雕版印刷而成的书本)发行,颁给各高级将领。

下列有关此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介绍多种武器并记载三种火药配方
B . 记录了早期自动爆炸的地雷、水雷
C . 刻本发行运用了毕升活字印刷技术
D . 提到“风雨冥晦时,惟凭针盘而行”
18. (2分)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若只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这段史料反映的是()
A . 造纸术
B . 火药
C . 活字印刷术
D . 指南针
19. (2分) (2017高二上·东台月考) 指南针应用于航海最早在()
A . 唐代
B . 北宋
C . 南宋
D . 元代
20. (2分) (2020高二下·河北月考) 从 9 世纪开始,我国民间印书的风气渐开,著名诗人白居易等人的诗集,都在扬州、越州刊印、据此,下列相关说法合理的是()
A . 文化兴盛推动科举发展
B . 当时刊印技术应是雕版印刷
C . 民间印刷技术比官方先进
D . 扬州、越州是当时文化中心
21. (2分) (2017高二上·惠来期中) 据叶德辉《书林清话》,五代后唐时,在宰相冯道主持下,开始将儒家“九经”校勘后刻版印刷。

宋初国子监有书版四千,至真宗景德二年,书版剧增至十万。

此外中央崇文院、司天监、秘书监等机构也都大量刻书。

宋朝书坊遍及全国各地,所售书籍大多精雕细校。

由此推断()
A . 宰相冯道发明雕版印刷术
B . 活字印刷已取代雕版印刷
C . 雕版印刷得到了广泛应用
D . 雕版印刷限用于官方刻书
22. (2分)李庆新在《海上丝绸之路》中写道:“唐朝与海外发生官方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有70余个。

”由此可见,唐代对外交往比较活跃。

出现这一局面的原因是()
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②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
③经济繁荣、文化辉煌④对外交通发达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23. (2分) (2020高二下·绥德期末) 北宋时,在边境地区设置的贸易场所——榷场里面,书画交易只是偶然出现,并未形成气候。

到了南宋时期,宋金边境的榷场成为书画文物由北向南回流的渠道,书画交易兴盛起来。

据此可知()
A . 两宋时期中国文化呈现多元化特征
B . 书画回流蕴含宋人对故国依恋之情
C . 南宋时期南方的书画水平很高
D . 南宋时期南方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
24. (2分) (2019高二上·拉萨月考) “文化是一个民族历史的沉淀与累积,又是现存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而文化反过来又能给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带来巨大的影响。

”下列文化现象与封建商品经济发展及市民阶层的扩大关系密切的是()
①唐诗的繁荣
②理学的形成
③宋词的兴盛
④明清小说的兴起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③④
D . ①②
25. (2分) (2020高二下·马鞍山开学考) 宋代之前,音乐的功能主要表现为教化,庄严、正经的宫廷音乐占据着绝对的统治地位;到了宋代,以娱乐为目的的市井音乐(类似于流行音乐)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宫廷音乐则逐渐衰落,让位于市井音乐。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 市民社会的形成
B . 民间教育的发达
C . 宋代理学的兴起
D . 频繁的对外交流
26. (2分) (2017高一下·莆田期中) 下图是甲骨文的“年”字,该字由两部分组合而成,上部为“禾”。

卜辞中常见“有年”、“大有年”的记载。

据此,“有年”的意思应是()
A . 人寿年丰
B . 祈盼丰收
C . 庄稼收获
D . 祭祀谷神
27. (2分)(2020·广东模拟) 在人类文明史上,汉字显得十分独特:这一套书写系统的基本结构原则自商朝以来就未曾改变。

当甲骨文在19世纪末被重新发现时,中国的学者几乎立刻就能够辨识,他们通过甲骨文与金文、篆文互证的方式成功释读了大约600多个甲骨文字。

下图是甲骨文、金文与篆文的“日”字()
A . 符合大众的审美情趣
B . 是后世造字的重要参考
C . 成为文化传承的载体
D . 阻碍了后世汉字的创新
28. (2分) (2019高二上·长春期中) “创作上强调个性表现,追求抒情写意,融文学、书法、绘画、篆刻等多种艺术为一体。

”宋代苏轼的诗句“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就反映了这种特点。

材料反映的是()
A . 宫廷画
B . 文人画
C . 风俗画
D . 工笔画
29. (2分) (2018高二上·广西月考) 有人这样评论某位词人:“他(她)打破了诗与词的界限,以词怀古、感旧、记游、说理,使词从‘樽前’、‘月下’走向广阔的社会人生”。

下列人物,最符合这一评论的是()
A . 柳永
B . 苏轼
C . 李清照
D . 辛弃疾
30. (2分) (2018高二上·南宁期中) 从明代开始,小说打破了正统诗文的垄断,充分显示出其社会作用和文学价值,在文学史上取得与唐诗、宋词、元曲并列的地位。

其主要原因是()
A . 城市商业经济的繁荣,市民阶层对文化娱乐的需求
B . 宋代活字印刷术的发展为其提供了技术条件
C . 科举制度发展到八股取士阶段,诗赋在科考中失去了市场
D . 明末清初思想家“挑战正统、提倡个性”的反映
二、材料分析题 (共3题;共32分)
31. (15分) (2017高二下·张家口期末)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文官们自应形成一个具有共同思想的集团。

他们都知道施政出于仁民爱物之心,亦即同情和怜恤之心,文官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

多少年来,文官已经形成了一种强大的力量,强迫坐在宝座上的皇帝在处理政务时摈斥他个人的意志。

皇帝没有办法抵御这种力量,因为他的权威产生于百官的俯伏跪拜之中,他实际上所能控制的则至为微薄。

万历皇帝明白了自己立常洵的计划不能成功,就心灰意懒,对这个操纵实际的官僚集团日益疏远。

采取了长期怠工的消极对抗。

各式各样的社会关系也使他们结成小集团。

出生于一省一县,是为“乡谊”。

同一年考中举人或进士,是为“年谊”。

婚姻关系,包括男女双方的远亲近属,是为“姻谊”。

这多种的“谊”是形成文官派系的一个主要原因。

因此明朝的历史只好在这里作悲剧性的结束,即万历丁亥年的年鉴。

是为历史上一部失败的总记录。

——摘编自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材料二
在中世纪,所有官员都是国王的臣仆。

官吏的升迁完全取决于门第出身和对国王的忠诚,这就是所谓的“恩赐官爵制”。

直至19世纪末,政府的管理职能十分有限,主要是维护社会秩序,充当“守夜人”的角色,公职人员的任用仍以任命为主。

恩赐官职与政党分赃导致了大量贪污腐败。

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公职人员的管理并没有形成科学的规范与相应的制度。

此外,在两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议会至上”的时代结束了,随之而来的是“行政专横”。

国家行政管理职能迅速增强,迫切需要改革公职任用制度,提高行政效率。

许多政治性报刊开始不断刊登介绍中国录用官吏的程序和做法,主张实行中国式的文官考试。

——摘编自周金昭《英国政府文官制度改革回顾》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明朝文官政治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黄仁宇为什么说“万历丁亥年的年鉴,是为历史上一部失败的总记录”。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近代欧洲公务员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文官制度的认识。

32. (15分) (2019高二上·山阳期中)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4—17世纪中外部分著作
材料反映了14—17世纪中西方历史发展的一些相似与不同之处。

请任选一个角度,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

(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33. (2分) (2019高二上·山阳期中)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我国封建社会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封建社会的经济以农耕经济为主,而且是落后的小农经济,主要依靠人的体力,或配以畜力,在这样的条件下,农业生产主要靠力气,而男人和女人在体质和体力方面又确实存在自然差距,这种客观存在自然会影响人们的思想,建立在这种生产力基础上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也就有了男尊女卑的特点。

——摘编自王长煜、张琳敏《略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男尊女卑思想》
材料二:一般认为,妇女缠足始自五代南唐后主。

……及至宋元之际,妇女已普遍缠足,而以天足为耻了。

……
元代是蒙古族立国的朝代,不料这个马背民族的男性统治者居然也欣赏女性缠足。

……明代妇女的缠足程度,又比元代更进一步。

……清代,妇女缠足比以前更甚,竟然到了娶妻以脚大为耻、以脚小为荣的程度,缠足风气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摘编自李洪、高飞寅《从缠足陋习看宋明理学对女性的摧残》
材料三:戊戌变法后,受西方资产阶级“人人有自由权、人人归于平等”思想的影响,金天翮猛烈抨击奴役女性的旧思想和旧制度,倡导男女平权,写成了我国近代史上第一部关于资产阶级论述妇女问题的专著——《女界钟》……号召女性革命等观点,敲响了女界革命的警钟,极大程度地宣传了男女平等观念。

……直至武昌起义爆发,女性们创建了女子军,参军参战,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又开始为争取女性参政而斗争。

孙中山也认为,“教育既兴,然后男女可望平权。

女界平权,然后可成此共和民国”。

“中国知识分子行动起来,解放妇女,抵制西方列强入侵,捍卫中国独立。


——摘编自冉春燕《论中华民族生育观转变的思想意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男尊女卑观念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古代妇女缠足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男女平等观念产生的背景及意义。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30题;共60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答案:4-1、考点:
解析:
答案:5-1、考点:
解析:
答案:6-1、考点:
解析:
答案:7-1、考点:
解析:
答案:8-1、考点:
解析:
答案:9-1、考点:
解析:
答案:10-1、
解析:
答案:11-1、考点:
解析:
答案:12-1、考点:
解析:
答案:13-1、考点:
解析:
考点:
解析:
答案:15-1、考点:
解析:
答案:16-1、考点:
解析:
答案:17-1、考点:
解析:
答案:18-1、考点:
解析:
答案:19-1、考点:
解析:
答案:20-1、考点:
解析:
答案:21-1、考点:
解析:
答案:22-1、考点:
解析:
答案:23-1、考点:
解析:
答案:24-1、考点:
解析:
答案:25-1、考点:
解析:
答案:26-1、考点:
解析:
答案:27-1、考点:
解析:
答案:28-1、
考点:
解析:
答案:29-1、
考点:
解析:
答案:30-1、
考点:
解析:
二、材料分析题 (共3题;共32分)答案:31-1、
答案:31-2、
考点:
解析:
答案:32-1、
考点:
解析:
答案:33-1、
答案:33-2、答案:33-3、
考点:
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