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读书活动的指导与讲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外读书活动的指导与讲评
作者:陈新宁
来源:《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年第03期
要重视课外读书活动,切实把课外读书活动工作搞好,让其发挥实效。

那么,如何调动学生的兴趣,发挥教师的主导性,搞好课外读书活动呢?我认为应做到:
一、要对课外读书活动进行必要的指导,这是搞好课外读书活动的前提和基础
只有有目的性、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进行指导,才能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我认为课外读书活动的指导应做到“五定”,即:
1.定目标。

即要给学生“导行”,要给学生推荐一些有益的读物,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去读。

如学习《一面》这篇文章后,我给学生推荐介绍鲁迅先生的一些作品,让其进一步了解鲁迅先生。

在平时,可以推荐一些名著如《堂·吉诃德》、《外国著名散文选》等让学生去读,开阔其视野,增长见识,陶冶其情操。

同时,要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提出要求,如做好读书笔记,写读书感受,积累词藻名句等,让学生有目的地去读,切不可盲目追崇。

2.定时间。

在一定的目标的指引下,让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去阅读。

如在一周之内、几天之内去阅读完内容,合理地安排进度,提高时间的利用效率,切不可搞“持久战”,那样会给学生一种“马拉松式”的松散感觉,弄得学生精疲力竭,收获却不大。

3.定方法。

指导学生阅读,要教给学生一定的方法。

如常用浏览法,略读法,精读法,让学生边读边思,并作好读书笔记等,使其学会阅读,在读中学,在学中读。

我在实践过程中,让学生写读后感,去完成周记,学生不会觉得周记无所可写,又及时强化了所阅读的效果,写出了学生的感受和见解,极大地提高了阅读的效率,克服了学生阅读的盲目性、无味性、片面性。

不然,学生只是为“读”而去读,收效却不大。

4.定阶段。

课外阅读活动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所推荐的读物应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不能盲目地让学生去读。

初中年级应该根据学生们的实际去推荐一些名著或名人传记等文学性较强读物,让学生阅读,以使学生的情操得到陶冶,思想境界得到提高。

还要按学生的不同的层次水平去选择读物,以适合他们的不同的品味要求。

5.定评奖。

要让学生勇于把所阅读的内容中得到的见解和感受及时地写下来,就应该在学生阅读前,制定一些评比的条件,看谁的收获大,效果好,并对好大进行奖励,以提高其积极上进性。

二、课外阅读活动还应做好讲评工作
讲评有阅读前讲评和阅读后讲评。

阅读前讲评,即对要阅读的内容作一简要的介绍和提示,让学生能抓住线索去读。

阅读后的讲评可以强化阅读的效果,提高阅读的成效,并能及时准确的反馈学生阅读的信息。

做好讲评工作,应注意以下问题:
1.讲评工作应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阅读能力为出发点。

老师的讲评可以使学生摆脱知识视点低的限制,扩大他们的认知视野,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同时讲评工作应重视学生的写作水平的提高,要提炼出写作技巧方法,指导学生的写作实际,提高其写作水平。

2.讲评工作应重在检查学生的阅读效果。

只有对学生的阅读适当地进行检查督促,才能激励其不断上进,认真对待课外阅读,坚持不懈地自觉地去阅读。

3.讲评工作应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

如师生共同交流座谈,学生分组归纳总结,学生之间的读书笔记的交流评优,学生的个人讲评等。

总之,课外读书活动要把知识性、趣味性、灵活性、教育性结合起来,采取各种形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激发学生的兴趣,发展他们的特长。

作者单位:江苏省赣榆县青口第五中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