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小学三年级数学商三位数教案案例展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秀小学三年级数学商三位数教案案例展示
小学数学是孩子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其中商的概念是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在中国的学校中,学生一般是在三年级左右接触商这一概念的。
商的计算涉及到除法的概念,要求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下面为大家展示一份优秀小学三年级数学商三位数教案案例。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商的概念。
学生可以通过不同的事件和实际问题来理
解商的概念。
2.掌握商的概念。
学生要能够灵活运用商的概念,解决商的
计算问题。
3.培养商的计算能力。
让学生能够掌握商的快速计算方法,
提高他们的计算速度。
二、教学重点:
1.商的概念的理解。
2.商的计算方法的掌握。
三、教学难点
1.商的计算问题的灵活应用。
2.商的计算速度的提高。
四、教学内容:
1.商的概念的引入
商是一个很常见的概念,比如说,小芳如果有10块钱,想要买一本书,书的价格是2块钱,那么她可以买几本书呢?这时,老师可以提出问题:“小芳可以买几本书?”这里的几就是商的概念。
2.商的计算方法
商的计算分整除和不整除两种情况。
整除的情况:当商是整除数时,商的计算方法和长除法类似。
通过列竖式的方式一步步计算出商的值。
例如:180÷9=?
商:______
不整除的情况:当商不是整除数时,就要先将余数转化为分数,然后再计算商。
例如:795÷7=?
商:______
余数:_____
将余数转化为分数:_____
商计算:_____
五、教学过程
1.引入商的概念,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案例来理解商是什么。
2.通过具体的案例来教授商的计算方法,让学生掌握商的计算技能。
3.利用小组竞赛的形式来让学生进行商的计算练习,提高他们的计算速度和技能。
4.综合演练。
选择一些综合的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商的概念和计算方式,来求解这些问题。
六、教学评价
1.作业评价: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教学情况和学生的能力水平来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后巩固所学的商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实训评价:通过小组竞赛的形式来评价学生计算商的速度
和技能。
3.考试评价:结合小学数学考试,来考察学生对商的概念和
计算方法的掌握能力。
这份优秀小学三年级数学商三位数教案案例,开拓了孩子们的数学视野,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了商的概念,掌握了商的计算方法和技能,提高了他们的数学水平。
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让他们在学习中不断进取的同时感受到了数学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