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α和白介素-10水平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α和白介素-10水平的测定
及临床意义
黄宏伟
【期刊名称】《现代医药卫生》
【年(卷),期】2009(025)022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清TNF-α和IL-10在AP发生、发展和转归中的作用.方法:AP患者分轻症急性胰腺炎(MAP)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于人院后第一、四、七日分别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5ml,离心分离血清,于-20℃冰箱保存,血清TNF-和IL-10细胞因子均采用EUSA法测定.结果:(1)MAP组和SAP组患者TNF-α和IL-10水平均有明显的增高,MAP组患者TNF-α水平在第一日最高,在第四、七日依次递减均有明显的差异(P<0.05);SAP组患者TNF-α水平在人院后第一,四日最高,两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第七日则明显下降与前一时间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人院后同一时间段SAP组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MAP组(P<0.05).MAP组和SAP组患者IL-10水平在第一日最高,在第四、七日依次递减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在入院后第一日SAP组患者IL-10水平明显低于MAP 组(P<0.01),在第四、七日IL-10水平虽在递减,但与MAP组相比与差异显著性(P>43.05);(2)MAP组、SAP组与对照组相比,TNF-α和IL-10水平均有明显增高(P<0.05),SAP组TNF-α水平明显高于MAP组(P<0.05),而SAP组IL-10水平明显低于MAP组(P<0.01).结论:促炎一抗炎细胞因子平衡在决定AP全身表现及临床转归中起重要作用.
【总页数】3页(P3404-3406)
【作者】黄宏伟
【作者单位】丹阳市中医院外科,江苏,丹阳,2123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
【相关文献】
1.清胰汤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白介素-6、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的影响及疗效观察 [J], 王缝军;张金飞
2.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白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J], 张宝林;高庆冉
3.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血清白介素-18、白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J], 程勇;赵亚敏;苏剑;尹体英
4.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白介素-2受体、白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测定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J], 华占楼
5.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白介素-2受体、白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测定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J], 华占楼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