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仪征市第三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苏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仪征市第三中学第一次月考初三上学期语文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18分)
1.依次填入括号内的注音和字形,书写正确的一项是(3分)()
北京2008年奥运会奖牌正面为国际奥委会统一规定的图案--展翅站立的希腊胜利女神和希腊潘纳辛纳科竟技场。

奖牌背面镶嵌.()着中国古代龙纹造型的玉璧,背面正中的金属
图形上juān( )刻着北京奥运会会徽.( ) 整个奖牌尊贵典雅,中国特色浓yù()。

A 、qiàn 镌 huī郁 B、qiàn 隽 huī郁
C、jiàn 镌 fěi 郁
D、jiàn 隽 fěi 郁
2.下面句子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足球的球迷们现在面对这片绿茵场,不知道是继续呐喊呢?还是干脆掉头而去?
B.他对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

C.她就是那个来对我启示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安妮·莎莉文老师。

D.西湖之美在于精致而大气,她宛如江南女子尽显柔美情怀,又像热血男儿袒露宽阔胸怀。

3.下列句子年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自然科学领域中有许多令人不可思议
....的神秘现像,正等待着有志于此的科学家们去破解。

B、登上峨眉山金顶,我们置身于这进退维谷
....的境地,大家开心极了。

C、好一个安塞腰鼓!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便人叹为观止
....。

D、在荒山僻谷中,兰草仍然生机勃勃
....,奋发向上,散发出缕缕清香,不因沦落深山而自抛。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只有我们和自然和睦相处,才能保护好我们人类地球的家园。

B.能否根治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的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C.“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是北京奥运会的主题口号,它表达了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

D.为了防止震后灾区不会发生疫情,卫生部调集了大批专家赶赴灾区,指导防疫工作。

5、下列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3 分)
A、《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是法国小说家莫泊桑,体裁是小说,本文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纯粹的金钱关系的本质。

B、柳宗元,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的《捕蛇者说》揭露了苛捐重赋给劳动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现实,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疾苦的同情。

C、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本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

《故乡》选自《朝花夕拾》,体裁是小说。

D、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一文,以“醉”“乐”二字统领全篇,其中“醉”是表象,“乐”是实质,表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

6.联系上下文,依次填入段中空格处的短语,正确的一项是() (3分)
如果说,性格决定命运,那么,习惯影响一生;如果说,知识改变命运,那么,习惯主宰未来。

彬彬有礼,,是良好的文明习惯;善于倾听,,是良好的学习习惯;,相互包容,是良好的交友习惯。

当这些都成为你的习惯,你将终身受益。

A、坦诚相待尊老爱幼乐于探究
B、尊老爱幼乐于探究坦诚相待
C、坦诚相待乐于探究尊老爱幼
D、尊老爱幼坦诚相待乐于探究
第Ⅱ卷(共132 分)
一、积累运用(22分)
7、根据拼音用正楷在空格内写汉字。

(3分)
我俯身倾听着,分biân()着,心神犹如融于水中,随泉而流,游遍鼎湖;又好像泉水汩汩,滤过心田,冲走污ɡòu(),留下深情,任我品味,引我xiá()想。

8、默写(每空1 分。

错字、漏字、添字不得分)( 10分)
( 1)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_______________,君子好逑。

(《诗经·关雎》)
( 2)蒹葭苍苍,_________________。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蒹葭》)
( 3 ) 无可奈何花落去, 。

(晏殊《浣溪沙》)
( 4)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李煜《相见欢》)
( 5 )借第令勿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司马迁《陈涉世家》)
( 6 ) ,在乎山水之间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 7) ,望峰息心;,窥谷忘反。

(吴均《与朱元思书》)( 8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用“,”表达了他心系天下、先忧后乐的情怀。

9、名著填空:(2分)
“航船最后到了一个叫费那鲁的地方,这里的居民竟然是长得像马,他们极具智慧,不仅懂礼貌而且很有自制力,只是对外界的人类十分排斥……”
这个情节出自《》这部作品。

作者是。

10、下面是2007年3月15日《人民日报》的一则消息,请给它加上一个标题。

注意:字数不能超过方框数,阿拉伯数字两个占一格。

(3分)
本报联合国3月13日电记者何洪泽、席来旺报道:联合国人口司今天发表的世界人口最新研究报告预测,到2050年全球人口将达92亿。

报告说,到今年7月全球人口将达67亿。

今后全球人口增长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

到2050年,发展中国家人口将从目前的54亿增长到79亿,而发达国家人口在此期间基本保持不变。

报告指出,由于生育率降低和人类寿命延长,全球人口将迅速老龄化。

目前全球超过60岁的老人有6.7亿,到2050年会达到20亿。

发达国家老年人口比例到2050年将达到33%,发展中国
田埂上。

一中年男子扛着犁把,牵着一头半大水牛往田里走,一老年男子双手抓住牛尾巴使劲往后拽。

中年男子:爹,你拽牛干啥呢?
老年男子:真是胡闹!这牛还不会耕田,你怎么就让它下田呢?
中年男子:爹,你不让它下田,它咋能学会耕田?
父子俩的对话表达了不同的观点,请根据对话简要归纳。

中年男子的观点: ( 2 分)
老年男子的观点: ( 2 分)
二、阅读理解(50 分)
(一)诗歌欣赏(5 分)
12、阅读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完成后面两小题。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1)、应用你的知识体验,说说前两句诗歌蕴涵了怎样的自然现象。

(2分)
(2)、诗歌的后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简述表达效果。

(3分)
(二)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完成13 一16 题。

( 13分)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
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麻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

尝著《五柳先生传》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

甚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

每一醉,则大适①融然②。

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

性不解音,而畜③素琴一张,弦徽④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节选自《晋书》)
[注]①适:满足。

②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

③畜:同“蓄”。

④弦徽:琴弦与琴徽,琴徽即琴弦音位的标志。

13.解释下列句子加点的词(4分)
⑴渔人甚异.之()⑵阡陌交通
..()
⑶颖脱不羁.()⑷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
14.翻译下列句子。

(4分)
⑴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译:
⑵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译:
15.请从[乙]文中摘录出与“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麻之属”所表现的理想生活形成强烈反差的句子。

(2分)
答:
16. 从[乙]文看,陶渊明的琴没有琴弦,他本人也不会抚琴,但也朋友相聚,他却“抚而和之”。

他真的是在抚琴吗?结合全文看,这反映了他怎样的性格?(3分)
答:
(三)阅读下文,完成17 一20 题.( 12 分)
等待是美丽的
李愚
①曾有人问德川家康:“杜鹃不啼,而要听它啼,有什么办法?”德川家康的回答是:等待它啼。


②大仲马的巨著《基度山伯爵》中的最后一句话令我刻骨铭心:“人类的全部智慧都包含在这两个词中:等待和希望……”
③在南美洲安第斯高原海拔4000多米人迹罕见的地方,生长着一种花,名叫普雅花。

普雅花的花期仅有两个月,花开之时极为美丽,花谢之时也是整个花株枯萎之时,然而谁能想到,普雅花为了两个月的花期竟要等100年!
④用一百年等待一次花开,等待一次两个月的美丽,值吗?神奇的普雅花也许从来不曾思考过这个问题,它只是静静地伫立在高原上,默默的用叶儿采集阳光的芬芳,默默地用根儿汲取大地的养料,默默地等待100年,只是为了用百年一次的花开来证明生命的美丽和价值。

⑤畿米《希望井》中有这样一段话:“掉进深井,我大声呼喊,等待救援……天黑了,黯然低头,才发现水面满是闪烁的星光。

我在最深的绝望里,遇见最美丽的惊喜。


⑥畿米用诗意盎然的语言写出了耐人寻味的哲理:人生不会风平浪静,生活不会一帆风顺,任何时候都有可能出现困境,这个时候你应该学会等待,在等待中你也许会发现生活的另外一个出口。

⑦等待是一种美丽的坚持,只要等待就有希望,而希望是生活的源泉和动力。

希望到来之前是等待,希望到到来之后还是等待,因为那时又有了一个新的希望了。

其实生命就是一个等待的过程,我们的一生就是在等待中度过的。

⑧雨什么时候下?风什么时候起?一个字--等!
(选自《意林》200 8 年第11 期,文章有改动)
【链接材料】
链接材料一: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链接材料二:汶川大地震中,汶川映秀湾水电总厂31岁的马元江在废墟中被困179个小时后被成功获救,创造了生命奇迹。

17.这篇文章告诉我们的道理主要是什么?( 3 分)
答:
18.阅读全文,说说第(1)段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3分)
答:
19.结合语境.简析第④段划线文字的表达效果。

(3 分)
答:
20.你怎样理解第⑥段中划线的文字?请结合链接材料作答。

( 3 分)
答:
(四)阅读下文,完成21一25 题,( 20分)
母亲的守望
①自打上大学开始,我就成了一个游子,一只风筝。

我浪迹天涯,越飞越高,越飞越远.最后飞到离家万里的南方来。

总想衣锦还乡,于是一年又一年地推迟回家的行期。

今年终于下定决心,带领妻儿回到相隔快20年的故乡去。

②和爹娘相见的那一刻,所有的感情和语言都化成了眼泪,四十多岁的我,竟像个孩子一样哭个不停。

娘喊着我的乳名,不停地安慰我,就象我小时在外面受了委屈,她把我揽在怀里,拍着我的头安慰我一样。

我就越发哭得厉害。

怎么忍也忍不住。

③平静下来以后,娘便开始向我诉说这些年来家里的变化。

爹和娘现在早已不住在农村。

他们随着哥哥和妹妹搬来县城,又搬了几次家,才住进现在的楼房里。

虽然住的是楼房,但屋内的摆设依然是农村风格的。

其中不少家具是我从小便熟悉甚至用过的。

④娘说:“一搬三穷。

不少东西都扔掉或者送人了。

没有办法。

”娘忽然想起了什么似的,她说:“你快来看,就是你早先写的那些字啊本啊,娘一点没敢动,怕你有用。

”娘说着,弯下腰吃力地从床下拖出两只纸箱子来。

⑤我的心忽地一热,眼泪又涌上来。

从中学时代开始迷上写作的我,那时总和娘共着一盏灯,在纸上写写划划。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都曾写过些什么,自己早已忘记,但是,娘却把它们留下来了。

⑥我慢慢翻检着这些当年乱七八糟堆着现在却叠得整整齐齐已经发黄的纸片,虽然时间的先后错乱不顺,但上面的字迹仍然不断激起我对青年时代美好时光的回忆。

我清楚记得,上大学的时候我曾向娘交代过,这些东西没什么用了,可以用它引火。

然而,娘竟然还完好无缺地保存着它们!搬了几次家,其他都可以送人,唯有这些东西她还珍藏着,我的亲娘啊!
⑦我看着这些东西,娘就站在一边,恭恭敬敬地看着我。

娘不识字,连自己的名字也不认识,也不懂什么叫做"文章"。

但她知道我是作家,作家是写书的,写书的都了不起。

当年我还只是刚在报上发表豆腐块文章的中学生,可在娘的眼里,我简直是天下第一。

而我青少年时代学习写作在纸上的胡乱涂鸦,也成了了不起的“经书”。

⑧"儿。

有用吗?"娘在一边极小心地问我。

"有.有啊!"我的亲娘啊!我用力点着头,眼泪也跟着落下来。

我真的想大声地说句谢谢,可这是我的亲娘啊!
⑨在家的日子里,我花了不少时间,把这些纸页一张张认真整理好,装订起来。

娘见我这样,高兴得什么似的,不断地说:“我就总觉着你的这些东西有用嘛。

你爹想用它卷烟,让我挡
住了,我宁肯上街给他买大白纸。

我就琢磨着,啥没用,写的字总会有用的!
⑩临行,我思考再三,还是决定把两个纸箱留下。

郑重其事地交给娘。

我说,用它的时候我会回来取的。

娘说:"你放心,保证一页都不会少的。

”说着,又小心翼翼把纸箱放回到床底下去。

⑾现在。

我重新回到了南方。

但我知道,我的根永远都会留在北方。

因为在那里,我的娘在守望着她的儿子,也守望着她的儿子写过字的两箱纸片。

(选自《南方日报》,作者申平。

文章有改动)
21、结合全文看,本文题为“母亲的守望”,包含着哪几方面的含义?(4分)
22、简要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的特点,并说说写出了母亲什么样的情感。

(4分)
当年我还只是刚在报上发表豆腐块文章的
....。


......中学生,可在娘的眼里,我简直是天下第一
我青少年时代学习写作在纸上的胡乱涂鸦
....“.经书
..”。

....,也成了了不起的
23、文章第③段中写到,母亲住的是城里的楼房,“但屋内的摆设依然是农村风格的。

其中不少家具是我从小便熟悉甚至用过的”,这个细节在文中主要有哪些方面的作用?(4分)
24、文章写“我”对自己年轻时代写写划划留下的纸片的态度,前后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请把这个变化概括出来,并简要说说出现变化的原因。

(4分)
⑴年轻时代:; 20年后回家时:
⑵变化原因:
25、你从这篇散文中读出了一位母亲什么样的情感?你能用一两句古诗文形容这种情感吗?请简要谈谈你从文中得到的启示。

(4分)
三、作文(60 分)
26、一本好书,一位伟人,一个英雄,甚至一句格言警句,都可以影响人的成长,直至人的一生。

在你学习生活中,你肯定也被好书、好人、名人、英雄感动过,激励过,以至不能忘怀。

请以“引领我成长”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后再作文。

②所填的应是人名或是书籍。

③文体自定(诗歌除外)。

④不少于600字。

语文参考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共18分) 1-6 A D B C C B
第Ⅱ卷(共132 分)
一、积累运用(22分)
7-9 略
10.联合国预测:全球人口2050年将达92亿(答案合乎要求,意思准确即可得3分)
11.实践中才能成才(锻炼)先学本领,在去做事(符合题意即可)(各2分)
二、阅读理解(50 分)
(一)(5 分)
12、(1)地理位置的差异,对花开的先后具有一定的影响。

(2)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1分)通过“归”“觅”“转”三个动词,赋予了春天具体可感的形象。

(2分)
(二) ( 13分)
13.⑴对……感到惊异⑵交错相通⑶束缚,约束⑷停止(2分)
14.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1分)
15. ①老人和小孩,都和悦幸福,自得其乐。

(2分)
②只要懂得其中乐趣,何必非要(在琴上)抚出美妙的音乐呢?(2分)
16.不是,他只是作出抚琴的样子。

(1分)这反映了他无拘无束,本性率真,面对穷困的生活,自得其乐的性格。

(意对即可)(2分)
(三) ( 12 分)
17.(3分)等待是种美丽的坚持,只要等待就有希望,而希望是生命的源泉和动力,(意思对即可。


18.(3 分)引出文章所要谈论的话题(2 分),同时与结尾形成呼应(l 分)(意思对即可。

)19.( 3 分)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普稚花为证明生命的美丽和价值而等待百年的执著精神,抒发了作者对普稚花执著信念和坚韧意志的深情赞美,情感深沉而强烈。

(意思对即可。


20.(3分)人生不会一帆风顺,面对困境,要积极寻找希望之路。

马元江能镇静面对困境,不放弃生的信念,所以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四) ( 20分
21、(1)母亲守望着她的儿子,也守望着她的儿子写过字的两箱纸片。

(2)母亲坚守着她对儿子不变的爱,坚守着她对儿子不变的牵挂。

22、发表“豆腐块文章的中学生”,在娘眼里,是“天下第一”;“胡乱涂鸦”,成了不起的“经书”,这里用对比(夸张)手法写出了母亲为儿子而骄傲的近乎崇拜的爱。

23、写出母亲始终保持着农村妇女习惯和品德的朴素性格;暗示着母亲对“我”的守望,为下文写母亲“守望着她的儿子写过字的两箱纸片”作铺垫。

24、(1)年轻时代:认为没什么用,乱七八糟堆着,让母亲用它引火;20年后回家时:认真整理和装订好,郑重其事地交给母亲保存。

(2)变化原因:为母亲对儿子留下的纸片的珍视而感动,被母亲在守望纸片中体现出执著不变的爱所打动。

25、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

(1)参考示例:母亲对儿女的爱是执著不变的,难以衡量的(2)参考示例: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3)参考示例:母亲对儿女的爱是永远不变的,做儿女的若是感受不到这一点,将是终生的遗憾。

三、作文(60 分)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