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天河区普通高中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10月月考试题04201712040236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学期高一语文10月月考试题04
第I卷(30分)
一.基础知识(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A. 百舸(gě)争流挥斥方遒(qiú)颓圮(pǐ)篱墙软泥青荇(xìng)
B. 共(gōng)其乏困夜缒(zhuì)而出阙(quē)秦利晋以药淬(cuì)之
C.为变徵(zhǐ)声切齿拊(fǔ)心士皆瞋(chēn)目厚遗(wèi)蒙嘉
D.长歌当(dāng)哭桀骜(ào)锋利托体同山阿(ē)黯(àn)然神伤
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寥落嬉笑撰写阴谋诡计
B. 碟血弄堂和蔼长歌当哭
C. 诬蔑租赁绯红陨身不恤
D.譬如踌躇震撼熙熙嚷嚷
3.下列各句中的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说到对自己影响深远的老师,获得2011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二等奖的肖正强脱口而出地介绍了胡均万老师。

B.门可罗雀的展台、名片盒里屈指可数的观众名片、寂寥而沉默的展台接待女郎——这大概是参展光伏企业展会过程的生动写照。

C.巴金不仅以不朽的著作为读者提供了巨大的精神财富,且身体力行,无私地关心与帮助祖国的社会改革与文教事业。

D.只顾傍大款和落井下石的足协和裁判,一再欺负落山凤凰一般的球队,让鲁能上下出离愤怒又没有任何应对办法。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之所以是科学的,还因为它具有牢固的经济基础、坚实的组织基础、广泛的社会基础和自身功能的完整。

B.中国首次手控交会对接在距地球343公里的太空拉开帷幕,在地球最深的马里亚纳海域,“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突破7000米深度,写下我国载人深潜新纪录。

C.生长根须的地方,不一定四季如春,不一定土地肥沃,但只要有水源,只要有种子,我们才可以看到蓬蓬勃勃绿色的影子,看到果实挂满枝头的景象。

D.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否取得成就,关键在于内因。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9分,每小题3分)
美与自然
在一般人看,美是物所固有的。

有些人物生来就美,有些人物生来就丑。

比如赞一美人,
你说她像鲜花,似轻燕,你决不能说她像布袋,或是像癞虾蟆。

这就分明承认鲜花和轻燕原来
是美的。

这种见解并不限于一般人,许多哲学家和科学家也如此想。

所以他们费了许多心力去
探寻最美的颜色是红色还是蓝色,最美的形体是曲线还是直线,最美的音调是G调还是F调。

但是这种普遍的见解显然有很大的难点,如果美本来是物的属性,则凡是长眼睛的人们应该都
可以看到,应该都承认。

但是美的估定却没有公认的标准。

假如你说那人美,我说她不美,你
用什么方法可以说服我呢?有些人喜欢辛稼轩而讨厌温飞卿,有些人却正好相反,究竟谁是谁
非呢?同是一个对象,有人说美,有人说丑,由此可知美本在物之说有些不妥。

因此,有一派哲学家说,美是心的产品。

美如何是心的产品,他们的说法却不一致。

康德
以为美感判断是主观的却有普遍性,因为人心的构造彼此相同。

黑格尔以为美是在个别事物上
现出“概念”或理想。

比如你觉得峨嵋山美,由于它表现“庄严”“厚重”的概念。

你觉得《孔
雀东南飞》美,由于它表现“爱”与“孝”两种理想的冲突。

托尔斯泰以为美的事物都含有宗
教和道德的教训。

此外还有许多其他的说法。

说法既不一致,就只有都是错误的可能而没有都
是不错的可能,好比一个数学题生出许多不同的得数一样。

大约哲学家们都犯过信理智的毛病,艺术的欣赏大半是情感的而不是理智的。

在觉得一件事物美时,我们纯凭直觉,并不是在下判断,如康德所说的;也不是在从个别事物中发现普遍原理,如黑格尔、托尔斯泰一般人所说的。

因为这些都是科学的或实用的活动。

还不仅此,美不完全在物,却亦非与物无关。

你看到峨嵋山才觉得庄严、厚重,看到一个
小土墩却不能觉得庄严、厚重。

从此可知物须先有使人觉得美的可能性,人不能完全凭心灵创
造出美来。

依我们看,美不完全在外物,也不完全在人心,它是心物婚媾后所产生的婴儿。

美感起于
形象的直觉。

形象属物而却不完全属于物,因为无我即无由见出形象;直觉属我却又不完全属
于我,因为无物则直觉无从活动。

美之中要有人情也要有物理,二者缺一都不能显现出美。


拿欣赏古松的例子来说,松的苍翠劲直是物理,松的清风亮节是人情。

从“我”的方面说,古
松的形象并非天生自在的,同是一棵古松,千万人所见到的形象就有千万不同,所以每个形象
都是每个人凭着人情创造出来的,每个人所见到的古松的形象就是每个人所创造的艺术品,它
有艺术品通常所具有的个性,能表现各个人的性分和情趣。

从“物”的方面说,创造都要有创
造者和所创造物,所创造物并非从无中生有,也要有若干材料,这材料也要有创造成美的可能性。

松所生的意象和柳所生的意象不同,和癞虾蟆所生的意象更不同。

所以松的形象这一个艺
术品的成功,一半是“我”的贡献,一半是松的贡献。

5.下列关于原文一、二自然段内容的表达,不正确一项是()
A.赞一美人,说她像鲜花、似轻燕,而决不能说她像布袋,或像癞蛤蟆,可见一般人的意识里,美是客观的。

B.美是物所固有,持此观点的人不止于一般人,而且还有许多哲学家和科学家,可见此观点的正确性。

C.人们之所以热心寻找最美的颜色、形体、音调等审美对象,是因为他们坚信美是物所固有的。

D.美是物所固有的,具有客观性,虽然也能找到一定的证据,但是也会面临着难以解释的挑战与质疑。

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康德、黑格尔和托尔斯泰都认为“美是心的产品”,都把审美看成“实用的活动”,只是表述不尽相同。

B.黑格尔认为“美是在个别事物上现出‘概念’或理想”,我们从峨眉山美在“庄严”“厚
重”中可见这种说法的部分合理性。

C.康德认为审美是“在下判断”,这和托尔斯泰主张审美是“从个别事物中发现普遍原理”
有着本质区别。

D.关于“美是心的产品”的说法很多,它们不可能都正确,但可能都错误,大约持此说法的人都犯了太信理智的毛病。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美不全在外物,因物须先有使人觉得美的可能性,人不能完全凭心灵创造出美来。

B.形象不完全属于物,因为“完全属于物”即“无我”,“无我”即无由现出形象。

C.同是一棵古松,千万人所见到的形象就有千万不同,证明美不具有客观性。

D.“松”美,美在它“苍翠劲直”的自在个性以及审美主体赋予它的“高风亮节”。

三.文言文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鸿门宴(节选)
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
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

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

”樊哙从良坐。

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

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
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

乃令张良留谢。

良问曰:“大王来何操?”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

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会其
怒,不敢献。

公为我献之。

”张良曰:“谨诺。

”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
去四十里。

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沛公已去,间至军中。

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桮杓,不能辞。

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

”项王曰:“沛公安在?”良曰:“闻大王
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

”项王则受壁,置之坐上。

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吾属今为之虏矣!”
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

8.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非常:意外的变故
B.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细说:小人的谗言
C.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如:去
D.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道:道路
9.下列六句话编成四组,全部表现刘邦智谋的一项是(3分)()
①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
②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③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
④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⑤公不胜桮杓,不能辞
⑥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A.①④⑤B.②③④
C.②④⑥D.③⑤⑥
10.下列各项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刘邦出去后,项王派都尉陈平去叫刘邦。

可见此时的项王对刘邦是有防范的,害怕他逃跑。

B.项羽对刘邦借故脱逃仍然麻木不仁,根源在于他迷信武力,认为兵力单薄的刘邦不足为患。

C.范增深知纵虎归山,后患无穷,为自己的意见未被采纳,精心策划的阴谋一一破产而恼怒。

D.“鸿门宴”可以说是张良和范增的斗智,对整个事件的演变,两人举足轻重,可谓关键人物。

第Ⅱ卷(120分)
四.(27分)
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6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

(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这首明代诗歌,完成(1)—(2)题。

(11分)
送允晖①
沈周
陆郎几宿春山去,山鸟山花尽有情。

白李红桃塞行路,黄鹂留客两三声。

【注】①此诗为春日送友而作,诗中所称之陆郎即作者所送之允晖,“郎”为少年之美称。

(1).诗歌第二句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5分)
(2).诗歌主要用了怎样的手法?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6分)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鲁迅《记念刘和珍君》)(2)携来百侣曾游。

__________________。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3)寻梦?撑一支长篙,___________________,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徐志摩《再别康桥》)(4)又前而为歌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荆轲刺秦王》)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目(20分)
痛哭和珍
石评梅
惨淡庄严的礼堂,供满了鲜花,挂满了素联,这里面也充满了冷森,充满了凄伤,充满了同情,充满了激昂!多少不相识的朋友们都掬着眼泪,来到这里吊你,哭你!看那渗透了鲜血的血衣。

四围都是哀声,似乎有万斤重闸压着不能呼吸,烛光照着你的遗容,使渺小的我不敢抬起头来。

和珍!谁都称你作烈士,谁都赞扬你死的光荣,然而我只痛恨,只伤心,这黑暗崎岖的旅途谁来导领?多少伟大的工程凭谁来完成?况且家中尚有未终养的老母,未成年的弱弟,等你培植,待你孝养。

不幸,这些愿望都毁灭在砰然一声的卫士手中!
当偕行社同学公祭你时,她们的哀号,更令我心碎!你怎忍便这样轻易撒手的离开了她们,在这虎威抖擞,豺狼得意的时候。

自杨荫榆带军警入校,至章士钊雇老妈拖出,一直是同患难,同甘苦,同受惊恐,同遭摧残,同到宗帽胡同,同回石驸马大街。

三月十八那天也是同去请愿,同在枪林弹雨中扎挣,同在血泊尸堆上逃命;然而她们都负伤生还,只有你,只有你是惨被屠杀!她们跟着活泼微笑的你出校,她们迎着血迹模糊的你归来,她们怎能不痛哭战线上倒毙的勇士,她们怎能不痛哭战斗正殷中失去了首领!
和珍!我不愿意你想起我,我只是万千朋友中一个认识的朋友,然而我永远敬佩你作事的毅力,和任劳任怨的精神,尤其是你那微笑中给与我的热力和温情。

现在夜已深了,你的灵前大概也绿灯惨惨,阴气沉沉的静寂无人,这是你的尸骸在女师大最后一夜的停留了,你安静的睡吧!不要再听了她们的哭声而伤心!明天她们送灵到善果寺时,我不去执绋了,我怕那悲凉的军乐,我怕那荒郊外的古刹,我更怕街市上,灰尘中,那些蠕动的东西。

他们比什么都蠢,他们比什么都可怜,他们比什么都残忍,他们整个都充满了奴气。

当你的棺材,你的血衣,经过他们面前,触入他们眼帘时,他们一面瞧着热闹,一面悄悄地低声咒骂你“活该”!他们说:“本来女学生起什么哄,请什么愿,亡国有什么相干?”虽然
我们不要求人们的同情,不过这些寒心冷骨的话,我终于不敢听,不敢闻。

自你死后,自这大屠杀闭幕后,我早已失丢了,吓跑了,自己终于不知道竟究去了那里。

和珍!你明天出了校门走到石驸马大街时,你记的不要回头。

你一直向前去吧,披着你的散发,滴着你的鲜血,忍痛离开这充满残杀,充满恐怖,充满豺狼的人间吧!
沉默是最深的悲哀,此后你便赠给我永久的沉默。

和珍,梦!噩梦!想不到最短时期中,匆匆草草了结了你的一生!然而我们不幸的生存者,连这都不能得到,依然供豺狼虫豸的残杀,还不知死在何日?又有谁来痛哭凭吊齿残下的我们?
三月廿五赴和珍追悼会归来之夜中写。

(原文选自:痛哭和珍作者: 石评梅)
14.在石评梅在痛哭和珍时,也写到自己。

她是怎样写自己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分)15.在石评梅的眼中,刘和珍是怎样的人?请整合文中的信息,简要回答。

(4分)
16. 鲁迅先生在《记念刘和珍君》中写道:“沉默啊,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
灭亡。

”而本文写道:“沉默是最深的悲哀,此后你便赠给我永久的沉默。

”试比较这两段
话的含意。

(6分)
17.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A. 石评梅的《痛哭和珍》从追悼会惨淡庄严的礼堂写起,连用六个“满”字,以鲜花和素联
将冷森、凄伤、同情、激昂的气氛烘托到极至,读来使人潸然泪下。

B. 石评梅的《痛哭和珍》主要以第二人称来写,便于抒发感情,既拉近了作者与刘和珍的距
离,也拉近了读者和刘和珍的距离,自然实现了生者和逝者的对话。

C. 对“街市上灰尘中那些蠕动的东西”的一段描写,形象地写出了当时中国老百姓的愚蠢、
可怜、残忍和充满奴性,入木三分,极富批判性。

D. 石评梅的《痛哭和珍》中最后一段“然而我们不幸的生存者……又有谁来痛哭凭吊齿残下
的我们?”深刻地揭示出时局的险恶、反动派的凶残以及作者对未来的担忧。

六、语言表达(13分)
18.阅读下面的故事,概括其寓意(不超过20字)(4分)
一只鸽子老是不断地搬家,想去掉自己身上的气味!它觉得,每次新窝住了没多久,就有一种浓烈的怪味,让它喘不上气来,不得已只好一直搬家。

它觉得很困扰,就把烦恼跟一只经验丰富的老鸽子诉苦。

老鸽子说:“你搬了这么多次家根本没有用啊,因为那种让你困扰的怪味并不是从窝里面发出来的,而是你自己身上的味道啊。


寓意:。

19.整句的使用是《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的一大特点。

将下面文字中画线的句子改为用整句的形式表达。

(4分)
倾听,简单地说是人与人交流的方式方法,而从本质上说则是做人的学问和境界。

会不会倾听,不仅仅是个性、习惯问题,它涉及对人的理解、尊重。

不懂倾听的人往往是自私的人,心胸狭窄的人不会倾听,那些不知倾听的人又缺乏爱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请仿照给出的句子,另写一句话。

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

(5分)
在孤独中,书是朋友,读书使平淡的生活丰富多彩。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作文(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每天,我们都和语文打交道,无论课内还是课外。

在你记忆的深处,或许留有语文学习的难忘印象,或许有过关于语文的诸多感慨。

请在下列题目中任选一题作文
(1).语文,心中的一泓清泉
(2).语文,想说爱你不容易
要求:
(1)不得另拟题目(2)不得透漏个人的相关信息。

(3)立意自定。

(4)文体自选。

(5)不少于800字(6)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一.(12分,每小题3分)
11.(1)秦王有虎狼一样的心肠,杀人惟恐不能杀尽,惩罚人惟恐不能用尽酷刑,所以天下人都背叛他。

(注意:“‘虎狼’名词作状语”“举”“胜”“叛”各1分,整体通顺2分.共6分)
(2)听说大王有意要责备他,脱身独自离开,已经回到军营了。

(注意:“督过”“去”“军”各1分,整体通顺1分。

共4分)
12.(1)承上启下(1分)承上句“春”字,点出春天“山鸟山花”的景象,(2分)
“有情”二字引出后两句要写的内容,详尽叙述花鸟之情(2分)。

(共5分)
(2)拟人(移情于物或托物寄情或借物抒情)(2分)山鸟曼声歌唱,山花吐艳含芳,
都含无限情意,相留佳客;芳馨洁白的李花,嫣红浅笑的桃花,牵挽行客,堵塞着
客人行进的山路,可谓有情;“黄鹂”,是山鸟的代表,黄鹂在花树间好语留客,呖
呖清音,三声两声,倍觉有情。

(三句话能任选一句加以分析即可得2分)它们在为
作者代致殷殷惜别之意,作者真挚相留之意不言而喻。

(2分)(共6分)
13.(1)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2)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3)向青草更青处漫溯(4)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每空1分,共
6分)
五、(20分)
14.本题考的是对作品的鉴赏,体会对比的用法及作用。

答案为作者写了自己的渺小,写自己“早已丢失了吓跑了”。

(3分)以自己的渺小衬托出和珍的伟大,以自己的胆怯衬托出和珍的英勇无畏。

(3分)(共6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