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缔约结盟的狂潮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师:随着后起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原来的序列被打破,产生了新的动荡的帝国主义大国间的关系。与实力对比变化相反,各帝国主义对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占有状况未变,还都是按旧的力量对比划分的。这样矛盾就产生了。作为帝国主义筵席上的迟到者——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决不满意仅仅得到一些残羹剩饭,他们要求按照新的实力对比重新瓜分世界。
项目
内容
课题
第19课缔约结盟的狂潮
修改与创新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看图指出三国同盟、三国协约的组成国,了解各组成国的地理位置,提高识图能力。
简述三国同盟、三国协约的形成过程,提高文字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简述德奥同盟条约、法俄军事协定的内容,了解欧洲列强结盟的目的,培养从历史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来分析问题的能力。
生:在教师引导下,思考并得出结论
(2)一国主导的“三国同盟”
生:讲述或图示“三国同盟”形成过程
师:在三国同盟中,哪一个国家起主要作用?三国为什么要签订同盟条约?,(由此引导出“一国主导”这个中心词)
(3)拼盘式的“三国协约”
生:尝试角色扮演,再现历史场景
扮演德、奥、意、法、英、俄六国的代表,表演两个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斗争,再现历史的纷争。通过角色的扮演,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培养参与意识,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消化。教师给予鼓励。
学习新课
根据自学,把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先在小组内部进行交流,解决的不满意或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录下来,在班级交流。各小组学习小组探究学习交流,可以彼此置疑或补充。教师适时进行引导补充。
(1)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的根源和实质
师: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趋势如何?
师: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是资本主义高速发展的时期,但资本主义各国的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这种发展的不平衡导致资本主义各国的实力对比发生了变化。
布置作业
统一作业:(1)完成课后自我测评题;(2)预习下一课内容,编写学案。
提高作业(要求力所能及的同学做):分析两大军事集团形成后对世界和平的危害。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师:英国和法俄在历史上素有争斗。而且英国一贯执行的传统外交政策是“光荣孤立”。一向奉行“均势政策”的英国,为什么会抛弃前嫌,与法俄握手言和呢?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生:(思考并谈自己的看法)
师:其主要原因是英德矛盾的发展,是由于争夺世界殖民地和市场的原因而决定的。从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过程看,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对它的形成有什么影响?
2.根据小组活动要求查找资料,编写发言材料。
3.小组内部进行分工,确定小组中心发言人。
4.每个学习小组推选两名同学准备角色扮演活动,分别扮演德、奥、意、英、法、俄六个国家的代表,根据教材内容和搜集的资料六人集体编写台词,提前演练。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导读课文,教材分三个小目来介绍一战前的世界局势,同学们要围绕教材中的材料重点解决好几个问题: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原因、参加“三国同盟”“国协约”的六个国家及相互的利益冲突,两大军事集团形成后对世界局势与和平的影响,关注巴尔干地区问题的历史由来。可分小组进行自我探究,然后交流学习成果,其他同学进行补充或置疑。
用讨论法分析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严重结果。
通过地图直观形象地认识巴尔干地理位置的重要性,结合其历史背景说一说列强争夺巴尔干的原因和后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资本主义列强为了重新瓜分世界,根据自身利益的需要而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由于列强的激烈争夺,使巴尔干成为了欧洲的“火药桶”。
通过本课的学习,帮助学生认识到,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使世界局势日益紧张,严重威胁了世界和平。进一步认识到战争的危害,增强维护和平、热爱人类生命的意识。
是几个大国都想争夺霸权,即争夺领土。这正是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的根源,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师:在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影响下,帝国主义国家间围绕着争夺殖民地、争夺霸权,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师:由于矛盾的变化,欧洲关系出现了新的转折。这个转折的特点是出现了新的分化组合。各帝国主义大国出于自身的利益拉帮结派寻找盟友,重新组合,导致帝国主义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的形成。
(4)火星四溅的巴尔干
师:巴尔干成为列强争夺重点的原因是?
生:地理位置重要;民族众多,矛盾复杂;土耳其的衰败。
师:东方问题包括了列强争夺巴尔干的斗争,巴尔干人民反对土耳其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巴尔干成为欧洲战争的“火药桶”,小规模战争不断发生,最终世界大战之火在此引燃。
课堂小结
由学生来完成,总结本课主要的知识点,明确世界大战迫在眉睫。
了解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严重后果,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看图指出巴尔干半岛的地理位置,了解列强争夺巴尔干的原因和后果,提高识图能力和分析能力。
过程与方法
利用《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示意图》,采用活动法了解两大军事集团是怎样形成的。培养综合能力和表达能力。
结合相关条约内容,采用分析的方法理解欧洲列强结成军事同盟的目的。
师:无论是同盟国还是协约国都是在复杂、曲折分化与改组的矛盾过程中形成的强盗集团。两大军事集团的最后形成,就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作好了组织上的准备。
师:(指导学生观察地图进行分析)从地理位置来看,两大军事集团成员国的分布有何特点?这一特点对未来战争会产生什么影响?
帝国主义列强在建立军事同盟的同时,加紧了扩军备战活动。疯狂的扩军备战,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一场大战的爆发迫在眉睫。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两大军事集团形成所造成的严重后果。
难点认识欧洲列强结成军事同盟的目的。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召开教学小助手会议,听取建议,确定、布置活动任务。参考学生意见拟定学习、活动草案,编制教学方案。
2.指导各小组进行课前准备。
3.协助学生准备活动材料,制作本课知识结构投影片。
学生准备
1.认真阅读课文内容,写出具有自己特色的学案,记录需要解决的疑难问题。
项目
内容
课题
第19课缔约结盟的狂潮
修改与创新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看图指出三国同盟、三国协约的组成国,了解各组成国的地理位置,提高识图能力。
简述三国同盟、三国协约的形成过程,提高文字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简述德奥同盟条约、法俄军事协定的内容,了解欧洲列强结盟的目的,培养从历史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来分析问题的能力。
生:在教师引导下,思考并得出结论
(2)一国主导的“三国同盟”
生:讲述或图示“三国同盟”形成过程
师:在三国同盟中,哪一个国家起主要作用?三国为什么要签订同盟条约?,(由此引导出“一国主导”这个中心词)
(3)拼盘式的“三国协约”
生:尝试角色扮演,再现历史场景
扮演德、奥、意、法、英、俄六国的代表,表演两个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斗争,再现历史的纷争。通过角色的扮演,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培养参与意识,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消化。教师给予鼓励。
学习新课
根据自学,把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先在小组内部进行交流,解决的不满意或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录下来,在班级交流。各小组学习小组探究学习交流,可以彼此置疑或补充。教师适时进行引导补充。
(1)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的根源和实质
师: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趋势如何?
师: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是资本主义高速发展的时期,但资本主义各国的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这种发展的不平衡导致资本主义各国的实力对比发生了变化。
布置作业
统一作业:(1)完成课后自我测评题;(2)预习下一课内容,编写学案。
提高作业(要求力所能及的同学做):分析两大军事集团形成后对世界和平的危害。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师:英国和法俄在历史上素有争斗。而且英国一贯执行的传统外交政策是“光荣孤立”。一向奉行“均势政策”的英国,为什么会抛弃前嫌,与法俄握手言和呢?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生:(思考并谈自己的看法)
师:其主要原因是英德矛盾的发展,是由于争夺世界殖民地和市场的原因而决定的。从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过程看,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对它的形成有什么影响?
2.根据小组活动要求查找资料,编写发言材料。
3.小组内部进行分工,确定小组中心发言人。
4.每个学习小组推选两名同学准备角色扮演活动,分别扮演德、奥、意、英、法、俄六个国家的代表,根据教材内容和搜集的资料六人集体编写台词,提前演练。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导读课文,教材分三个小目来介绍一战前的世界局势,同学们要围绕教材中的材料重点解决好几个问题: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原因、参加“三国同盟”“国协约”的六个国家及相互的利益冲突,两大军事集团形成后对世界局势与和平的影响,关注巴尔干地区问题的历史由来。可分小组进行自我探究,然后交流学习成果,其他同学进行补充或置疑。
用讨论法分析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严重结果。
通过地图直观形象地认识巴尔干地理位置的重要性,结合其历史背景说一说列强争夺巴尔干的原因和后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资本主义列强为了重新瓜分世界,根据自身利益的需要而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由于列强的激烈争夺,使巴尔干成为了欧洲的“火药桶”。
通过本课的学习,帮助学生认识到,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使世界局势日益紧张,严重威胁了世界和平。进一步认识到战争的危害,增强维护和平、热爱人类生命的意识。
是几个大国都想争夺霸权,即争夺领土。这正是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的根源,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师:在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影响下,帝国主义国家间围绕着争夺殖民地、争夺霸权,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师:由于矛盾的变化,欧洲关系出现了新的转折。这个转折的特点是出现了新的分化组合。各帝国主义大国出于自身的利益拉帮结派寻找盟友,重新组合,导致帝国主义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的形成。
(4)火星四溅的巴尔干
师:巴尔干成为列强争夺重点的原因是?
生:地理位置重要;民族众多,矛盾复杂;土耳其的衰败。
师:东方问题包括了列强争夺巴尔干的斗争,巴尔干人民反对土耳其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巴尔干成为欧洲战争的“火药桶”,小规模战争不断发生,最终世界大战之火在此引燃。
课堂小结
由学生来完成,总结本课主要的知识点,明确世界大战迫在眉睫。
了解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严重后果,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看图指出巴尔干半岛的地理位置,了解列强争夺巴尔干的原因和后果,提高识图能力和分析能力。
过程与方法
利用《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示意图》,采用活动法了解两大军事集团是怎样形成的。培养综合能力和表达能力。
结合相关条约内容,采用分析的方法理解欧洲列强结成军事同盟的目的。
师:无论是同盟国还是协约国都是在复杂、曲折分化与改组的矛盾过程中形成的强盗集团。两大军事集团的最后形成,就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作好了组织上的准备。
师:(指导学生观察地图进行分析)从地理位置来看,两大军事集团成员国的分布有何特点?这一特点对未来战争会产生什么影响?
帝国主义列强在建立军事同盟的同时,加紧了扩军备战活动。疯狂的扩军备战,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一场大战的爆发迫在眉睫。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两大军事集团形成所造成的严重后果。
难点认识欧洲列强结成军事同盟的目的。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召开教学小助手会议,听取建议,确定、布置活动任务。参考学生意见拟定学习、活动草案,编制教学方案。
2.指导各小组进行课前准备。
3.协助学生准备活动材料,制作本课知识结构投影片。
学生准备
1.认真阅读课文内容,写出具有自己特色的学案,记录需要解决的疑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