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与压迫之间——约翰·密尔政治思想中的自由帝国主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7卷第4期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Vol 17No 42016年12月
JournalofYanshanUniversity(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Edition)
Dec.2016
自由与压迫之间
约翰㊃密尔政治思想中的自由帝国主义
赵雨淘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北京100871)
㊀[收稿日期]㊀2016⁃10⁃18
㊀[作者简介]㊀赵雨淘(1991 ),女,河北乐亭人,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㊂
[摘㊀要]㊀约翰·密尔作为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同时是一位倡导帝国主义的思想家,是19世纪自由主义思想 转向帝国 的关键人物㊂密尔的帝国理论建立在系统的人性学说和历史哲学之上,通过文明进步学说论证了大英帝国对附属国实行专制统治的正当性㊂这一立场看似自相矛盾,但其实符合密尔思想的深层基调,与其民主理论和自由理论具有深刻关联㊂从帝国问题入手重新审视密尔的政治哲学,可以看出密尔对 民主化时代 的整体焦虑,也暴露了其自由观念的实质意涵及其 消极自由 面向与 积极自由 面向的内在张力㊂[关键词]㊀密尔;帝国主义;文明;自由
[中图分类号]D0㊀[文献标识码]A㊀[文章DIO]10.15883/j.13⁃1277/c.20160407007
一㊁密尔与 自由帝国 问题
历史学家马歇尔曾这样写道: 大英帝国对现代世界的形成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英国人通过他们的帝国,传播他们的制度㊁文化和语言,当今世界之国家无一不可以视为英国过去或现在的翻版㊂ [1]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全球性霸权,大英帝国称雄世界两个多世纪,以其全方位影响力深刻地塑造了整个现代世界的政治㊁经济㊁文化格局和生活方式,使英国所担纲的欧洲现代文明框架获得了普遍的世界历史意义㊂一方面,这是一个 非正式 的乃至 自由 的帝国:经济自由主义取代了重商主义,英国通过自由贸易输出先进的政治经济模式,不断促进殖民地 文明开化 ;另一方面,这也是一个排外的甚至专制的 帝国 :英国仍控制着诸多附属国,对当地人民施以残酷奴役,其所标榜的自由贸易也最终建立在 炮舰政策 的威吓之下㊂[2]帝国既承载着西方现代文明不断自我张扬的努力,又实现着英国民族国家不断强化
的自身利益,兼具自由与压迫的双重面相㊂
帝国的兴起也影响了人们对政治秩序与生活方式的思考,使人们日益深刻地认识到不同族群间根深蒂固的差别㊂为了给帝国统治提供道义支持,种族主义与社会达尔文主义思潮蔚然流行㊂[3]同样,自由主义也在英帝国达到鼎盛的同时完成了一次 帝国转向 ㊂18世纪主要的自由派思想家几乎都持反帝国主义态度,不过到了19世纪,以密尔父子为代表的哲学激进主义者将苏格兰启蒙运动的社会发展学说与功利主义相结合,从文明的高度上论证殖民统治不是当地人民的祸害,而是有利于其长远进步的好事;帝国的扩展也不是单纯的权力扩张,而是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 文明使命 ㊂他们一面宣扬个体的神圣自由,一面以文明开化之名支持帝国事业,而后者始终与暴力和压迫相伴㊂大英帝国的鼎盛㊁自由主义的高峰与自由主义的 帝国转向 同时展开,成为一种既具历史意义又具政治哲学意义的巨大吊诡㊂
作为帝国殖民机构的官员㊁自由主义的大师
. All Rights Reserved.
第4期赵雨淘㊀自由与压迫之间71㊀
与 帝国转向 中的关键人物,这一吊诡集中体现在J㊃S㊃密尔身上㊂密尔长期被视作 自由主义之圣 ,不过其生平与著述中深厚的帝国背景同样不可忽视㊂就生平来看,其父在密尔幼年时就以
‘英属印度史“作为其启蒙教材,该书基于欧洲中心主义的线性历史观,将印度斥为蒙昧族群,从而为帝国统治的道德正当性作辩护㊂密尔自17岁起便进入东印度公司任职,积极投入印度的公共治理改革,尤其是在印度大起义后挺身而出,在英国议会为公司据理力争,并随着公司的最终解散而退休㊂就著述来看,帝国主义亦是密尔始终关心的论题㊂在‘代议制政府“中,密尔不忘专辟一章讨论 自由国家对附属国的统治 ,还在全文各处提醒读者,代议制仅适用于欧洲文明国家,野蛮民族不在其列㊂即便在最为鼓吹个性与自由㊁强调 对于他自己 个人是最高主权者 的‘论自由“中,也赫然有这样的段落:
这一学说仅适用于能力已经成熟的人们㊂ 我们可以不考虑那些可认为其种族本身还处于未成年时期的社会中的落后状况㊂ 专制体制是一种对付野蛮人的合法统治形式,只要目的是改善他们,所采取的手段也由于实际上实现了这个目的而得到证成㊂ 自由在人们尚未达到能借助它进行平等的讨论而获得改善的阶段以前,在任何状态中都是无法适用的㊂不到这样的阶段,人们假如能有幸找到像阿克巴和查理曼这样的大帝的话,就只要无疑虑地服从㊂[4]8
毫无疑问,密尔的理论与大英帝国本身一样,充斥着自由与压迫的驳杂色彩㊂那么,对压迫的纵容与对自由的高扬是否自相矛盾,密尔怎样同时证成这两种态度?帝国主义思想是受到时代局限的偏见,是为帝国统治辩护的理论装置,还是密尔全部关怀与思考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甚至是潜藏于自由主义历史命运之中的一道难以摆脱的魔咒?帝国㊁文明与自由之间究竟有什么样的关联?
二㊁文明与野蛮:
密尔论帝国统治的正当性㊀㊀讨论帝国统治的正当性,最先要认识异己民族及其与英国本国的关系㊂作为一个深受浪漫主义影响的自由主义者,密尔采取的既不是边沁式的正统功利主义语言,也不是种族主义和进化论者的遗传决定论语言,而是一套既追求 普遍规律 又关心 特殊性 ,既具欧洲中心主义倾向又有强烈普世主义色彩的复杂学说㊂这一学说从密尔典型的 民族性格 语言出发,依据民族性格确定文明阶段,再根据文明阶段推演出相应的政治形式㊂
1.民族性格
众所周知,密尔对边沁狭隘的人性学说持批评态度,主张一种更关切人的精神世界㊁更重视个性与多样性的功利理论㊂这种态度同样表现在关于帝国问题的政治 社会学思考中㊂在密尔看来,民族性格之于不同的民族,正如个性之于不同的个人,表征着一个民族在特定的自然地理与历史文化环境中形成的内在特殊性,塑造着该民族的生活态度与生活方式㊂任何政治制度只有通过民族性格才能起作用,不同民族的性格差异如此之大,因而不存在普遍的 世界立法 ,只有对于某一具体民族来说最相宜的政治形式㊂那么,对民族特性的强调是否会固化为种族主义和社会达尔文主义?密尔拒绝了这种流行的思路,斥之为强权的自我粉饰㊂[5]密尔对民族与种族做出区分,指出民族不仅是种族和血统的产物,更是共同政治经历㊁共同感情联结成的集体㊂ 民族性格 更多地受到社会制度㊁习俗㊁文化教养的影响㊂人类在根本上具有共同本性,民族性格不是命定的,更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与个性一样可以通过人为的努力加以改良㊂民族性格既是属于某一民族的特性,又有可能向着一个普遍的目标而被塑造;政治制度可能在 各适其性 的基础上 殊途同归 ㊂对密尔来说,这个普遍的目标就是 进步 ,即任一民族在其相应的文明阶段上的提升㊂2.文明阶段
密尔重视民族性格的多样性,但并非一个多元主义者,因为不同民族并非在同一个水平面上,而是纵列分布在一条从野蛮向文明发展的历史轴线上㊂密尔认为, 文明 的主要特征有三:一是对自然界的改造和财富的增加,二是对大众的教育和智力的扩展,三是建立在劳动分工基础上的合作㊂[6]57由于合作是结成社会的基础,也是财富与智力扩展的必要条件,因而是最重要的因素㊂在这一标准下,密尔将具备不同性格㊁拥有不同生活方式的民族划入四个文明阶段:
. All Rights Reserved.
72㊀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
第一,野蛮人阶段㊂野蛮部落人口稀少㊁居无定所,没有固定的生产活动和商业贸易㊂个体的野蛮人强健而勇敢,但其共同体却贫困而软弱,这是因为野蛮人好勇斗狠,无法压抑自己的激情,不能为了共同目的牺牲个人的部分愿望㊂他们彼此孤立,不能集体合作,也不能服从于同一权威并形成严明的纪律㊂这样的部族通常只有通过战争建立起军事领袖的专断权力,迫使其人民学会服从,才能进入初级的文明社会㊂
第二,奴隶阶段㊂这一阶段的人们已经学会了服从,但不是那种能够导向自治的㊁对规则和法律的服从,只是对直接命令和具体意志的服从;他们无法理性地判断自己的利益,只能受制于本能和直接的情感㊂与野蛮人相反,他们的性格 极端的消极被动和随时准备屈服于暴虐 ㊂他们需要
温和的专制 ,即一种原则上具备专断权力但实践上很少使用的 父爱主义 政府,给予人民 指导性的管理 ㊂
第三,半开化阶段㊂[7]密尔列举了若干种阻碍文明进步的状况:民族感情的缺乏和根深蒂固的地方观念妨碍人们形成更大规模的共同体; 强烈的偏见,墨守旧习,民族性格上的实际缺陷,或单纯的愚昧无知,以及精神修养的缺乏 使人们无法获得良好的公共治理㊂自发克服这种弱点需要 具有非凡天才的君主这种少有的偶然事件 ,于是这样的民族往往在取得一些文明成就后陷于长期停滞,难以靠自身的力量继续进步㊂
第四,文明开化阶段㊂这是当时最先进的西方文明所达到的阶段㊂密尔将其本人所处的社会设定为整个历史链条的顶点㊂这一阶段的人民拥有自由,实行代议制政府,它将大众参与同精英统治结合起来,是密尔心中最优的政府形式㊂[8]31⁃34,59⁃63通过文明阶段论,空间上并存的各个民族都被置入到一个线性排布的历史刻度之中㊂民族特性虽得到了承认,却被具有特定指向的 普遍规律 吸纳和消解,失去了成为一种根本上全新的生活方式的可能性,蜕化为有待于 进步 的不完备形态㊂既然如此,努力争取文明的进步就成了各民族最重大的功利,也是政治活动最核心的目标㊂在密尔看来,好政府不是某一特定形式的政府,而是在一定环境条件下最能促进进步的政府㊂一方面,好政府必须适合特定民族的发展状况,组织各种既有资源以发挥最大的治理效果,另一方面,好政府又要具备改善这种状况㊁克服现存障碍的能力㊂正是从这一思路出发,密尔确立了大英帝国处理内外关系的基本政治架构㊂
3.帝国架构
文明阶段决定了政府的存在条件和历史任务,在处理与不同民族乃至不同国家的关系时,就应根据其所处的文明阶段而采取不同的态度和策略㊂在大英帝国范围内,除不列颠本土以外,还存在着许多 远离本国㊁地域较大㊁人口较多 的殖民地㊂由于距离遥远㊁民族多样,自然条件和社会民情千差万别,这些殖民地没有足够的共同利益和共同情感,不具备与英国本国同样的实力和威信,不能与本土结为平等的联邦,只能作为在帝国议会中没有或只有很少代表权的 附属国 ㊂密尔将这些附属国分为两类㊂第一类如美洲和澳洲殖民地,由同等文明的人民组成,已经达到了自治的标准,应该准许他们自行立宪,实行自由民主的代议制,仅在涉及帝国整体问题时才受母国的约束㊂但对于第二类属国例如印度,情况则完全不是如此㊂密尔将印度归入奴隶阶段,他们已从野蛮状态中摆脱出来,却陷入了消极被动所造成的停滞之中㊂这样的殖民地如儿童一样,尚没有能力履行自治所要求的种种义务,他们需要接受母国的统治,母国也有责任为其提供一个有利于其进步的㊁ 开明专制 的 引带政府 ㊂
专制政治所起的教育作用早已发挥过了,但其人民本身却不存在自发的进步动力,这时进步的几乎唯一的希望依赖于有一个好的专制君主㊂在本地的专制政治下,好的专制君主是一个罕见的稍纵即逝的偶然事件,但当该地人民受到一个更文明的国家统治时,则该国应当能够继续不断地提供这种好的专制君主㊂……这样提供的专制君主由于具有不可抗拒的力量就能避免野蛮的专制政治所带来的不稳定性,由于他们的才能就能期望他们具有先进国家的一切经验㊂[8]249
在密尔看来,处于奴隶或停滞阶段的民族很难有其他的进步路径,唯一有能力提升其文明程度的外在力量 先进的支配国家 也就有了不容推卸的道德使命㊂作为文明的传播者,他们必须 给予 殖民地一个好政府,尽管这一政府既不自由也不民主,却因 最便于他们向进步的更高阶段过渡 而获得了正当性㊂对印度来说,这便是通过一个中间机构东印度公司来完成的㊂尽管密
. All Rights Reserved.
第4期赵雨淘㊀自由与压迫之间73㊀
尔晚年一度对帝国殖民统治的残酷性有所警觉,
但终其一生,他始终未对这一制度做出整体性的
批评㊂[9]在密尔心中,大英帝国始终是一个自由的帝国:尽管对殖民地实行专制,但这种专制以具有
普世价值的文明为目标,以当地人民朝向自由的
进步为宗旨,一俟落后民族获得自治能力就立即
撤出;这种专制本身的施政内容,如在当地建立法
制㊁普及教育㊁提倡宽容等,也是温和开明的㊂[10]依照文明阶段采取的二分法同样体现在对外
政策上㊂密尔明确指出,文明国家和野蛮人之间
并不存在同样的国际惯例和国际道德㊂英国应对
文明国家特别是欧洲列强坚持 不干涉主义 ,即
便是他国人民反对内部压迫㊁争取自由的斗争也
不应轻易插手㊂不过,如果对不知自由为何物的
低级文明也采取 不干涉 态度,这就大错特错了㊂
首先, 不干涉 是一种相互之间的义务,但野蛮人
不具备受规则治理的能力㊂更重要的是, 仍处于
野蛮状态下的民族尚未通过那个被外国征服㊁成
为外国人的臣民对其自身更有益的阶段㊂对处于
进步的高级阶段的民族来说必需的独立地位和民
族身份,对他们来说则是障碍㊂ [11]密尔认为,野蛮人甚至不具备结合为一个 民族 的权利,在处理
与他们的关系时,仅需采取最基本的人道主义原
则㊂文明国家应倚仗自己的权力在当地建立专制
政府,将野蛮民族扭上进步的轨道㊂作为首屈一
指的文明国家,英国对全世界的进步负有责任㊂
如果对野蛮人放任自流,无异于辜负了 对一个国
家所能负有的最崇高的道德委托 ㊂[8]249
学者梅塔敏锐地指出,密尔将功利原理建筑
在一套复杂的历史哲学之上,用一种打着普世主
义旗号的进步理论为英国赋予了文明开化的使
命,将 落后民族 排除在自由的范围之外[12],因为自由是有条件的,并非所有人都有能力享受它㊂
当自由的扩展妨碍文明的进步时,就应暂时搁置
前者㊂不过,作为自由的最坚定捍卫者和鼓吹者,
密尔为何认为自治权利本身会具有消极影响?密
尔帝国理论中关于文明㊁自由乃至 人类本性 的
排外性主张,是否符合密尔思想的整体基调?密
尔真正的关切是什么?
三㊁进步与停滞:
密尔文明观的时代关切
㊀㊀19世纪不仅是一个 帝国的年代 ,也同样是一个 民主化 的时代,身份平等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浪潮㊂托克维尔对民主与商业化所造成的社会趋同化㊁平庸化表达了深深的担忧,认为这可能造成社会的窒息,带来新型的专制㊂这一担忧引起了密尔的共鸣: 民主的真正危险, 不是无政府状态,不是追求变革,而是中国式停滞不前㊂ [4]xvii正是这种对 进步还是停滞 的关切,切中了密尔文明观的核心㊂
在早期论文‘文明“里,密尔对文明的两重含义进行了区分:广义文明意味着一般的人类进步,即文明阶段和程度的提升,狭义文明则意味着某种特殊的进步㊂[13]在密尔所处的时代,狭义文明便是财产与智慧向大众的扩散,是权力向社会下层的转移㊂广义文明无疑是一种善好,狭义文明却未必如此㊂密尔认为:
文明是一种善, 但是,我们认为,还有其他的善,甚至许多最高层次的善,是这种意义的文明所不能提供的,文明还具有妨碍某些善的倾向, 当前的时代,在狭义的文明意义上,是一个卓越的时代, 但是考虑到许多其他类型的进步,我们不能认为这个时代是同样先进㊁同样前进的㊂在一些方面它似乎是停滞的,在一些方面它甚至是倒退的㊂[7]53
以民主化和商业化为主要内容的狭义文明在什么意义上造成了停滞和倒退呢?与托克维尔类似,密尔指出了两个最重要的危险,一是个人迷失在群体之中,其影响和价值越来越没有意义;二是人们沉迷于一己的赚钱营利中,造成个人精神的松弛㊂民主化以不可抗拒的力量打碎了原有的社会等级结构,摧毁了贵族的精神风格,权力弥散在千篇一律的个体组成的大众中,消解了卓异个性生长的基础㊂为了在民主社会立足,人们不得不服从舆论意见㊁投合大众的品味㊂ 多数 成了全新的 暴君 ,它不宽容多样性,以看似温和却无处可逃的方式 直接压制灵魂 ㊂加上个人活力不断集中在金钱的狭隘领域中,整个社会的精神日益单一㊁萎缩㊂密尔笃信多样性是进步之源,同质化将导致停滞㊂[7]129看来,陷入停滞或倒退的危险不仅存在于奴隶民族或半开化民族之中,也同样存在于文明社会内部;即便对文明社会而言,进步也不是必然的历史趋势,而是不断努力的结果,有反转过去的危险㊂无论是帝国问题还是国内政治问题,都同样面临着对进步的强烈渴求和对停滞的
. All Rights Reserved.
74㊀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
迫切焦虑㊂如果民主化可能带来停滞,那么无论对内还是对外,密尔都不会干脆利落地支持它㊂在1859年的‘思考议会改革“中,密尔明确表达了他对民主权利扩大的批判态度,其思路与帝国理论如出一辙: 不同的人对于这种权利的拥有是不同的,根据他们能够有益地行使这种权利的资格的不同而有所不同㊂如果有人声称,对于每一种由社会所认可的权力,所有人都应该是平等的,我的回答是:只有当所有人在人的价值方面同等时才是这样㊂ [7]235正如不同民族处于不同的文明阶段㊁对应不同的政体形式,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 价值 ㊁享有不同的权利资格㊂在密尔看来,政治参与不仅是一种权利,更是一种要求理性能力和道德精神来担负的义务,所谓 价值 就是承担政治责任的能力㊂尽管出身不足以作为政治特权的根据,但一个在政治事务上更有智慧和道德的人显然比其他人更适于管理,他们的意见也应得到更大份额的考虑㊂然而在当时的英国,政治参与权利向社会下层特别是工人阶级的扩展使权利与能力的匹配发生了巨大错位㊂密尔担心,工人阶级成为选民主体将使代议制政府面临 阶级立法 和 政治知识水平太低 的双重危险㊂[8]104,132密尔承认人们应有基本的参政权,也像托克维尔一样认为不能阻遏民主化趋势,甚至主张通过扩大政治参与来教育民众,但他始终反对赋予所有人以同等的发言权,并设计了一套复杂的测试法和复合选票制来实现这一目标㊂[8]135⁃137可以说,密尔的思考正好印证了他在‘文明“中提出的任务:对于民主的进步,一个有理性的人可以采取两种不同的立场,取决于他认为大众是准备好了还是没有准备好㊂ 如果他认为,民众已经准备好了,他会帮助民主运动㊂相反,如果他认为大众没有做好全面控制政府的准备, 他会竭尽全力帮助他们做好准备㊂ 虽然民主潮流决不能被阻止,但或许可以说服它暂时地减缓它的流动㊂[8]60⁃61
不难发现,密尔对民主化问题的思考与其帝国理论具有极为相似的结构㊂要努力实现进步㊁避免停滞,但政治权利的扩展与进步之间存在张力,需要借助复杂的政制设计来进行处理㊂密尔将 没有准备好 的群体 无论是国内的体力劳动者阶级还是国外的落后民族 暂时限制在平等权利的范围之外,转而求助于精英阶层或先进民族的引导㊂正如皮茨敏锐的洞察,帝国排外理论实际上折射了密尔在一个民主化造成危机的时代重新 界定民主共同体 的努力㊂只有在非自由的映衬下,自由本身才不是一种无所谓的权利㊂[14]不过,我们似乎在 排外 的背后发现了一种更深层的扩张性㊂密尔能否证明其本人或本国的价值判断可以强加于其他族群之上,可以为了 利他 的目的而横加干涉?他所追求的 真正 自由 道德的进步㊁文明的提升㊁个性的蓬勃发展等是否具有足够的优越性,以至于凡是符合标准的人民应竭力追求它,尚未符合标准的人民应通过被引导㊁被干涉甚至被奴役来达到它?密尔是否在宣扬一种带有目的论色彩的 积极自由 ?他究竟是如何理解自由的?
四㊁自由与干涉:密尔自由观的实质意涵与内在困境
㊀㊀在‘论自由“的导言中,密尔明确宣称在所有道德问题上都抛弃权利论证而诉诸功利㊂[4]12⁃13功利主义是密尔全部思想的哲学基础,但相比于边沁简单粗暴㊁享乐主义的功利理论,密尔的功利概念要复杂得多㊂密尔将人视为一种 进步的存在者 ,具有比动物 更高一级的官能 ,人所追求的幸福不同于动物性的欲望满足,不仅重视物质因素,也重视精神因素;不仅强调量的差别,也强调质的区分㊂事实上,诗歌与针戏不可以同日而语, 某种快乐比其他快乐更有价值㊁更值得追求 ㊂[15]12⁃13针对高级快乐,密尔提出:
假如同时熟悉两种快乐的人将其中一种快乐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即便明知这样做会招致更大程度上的不满也仍然对之情有独钟,并且哪怕自身能够任意体验另一种快乐也决不放弃对它的选择,那么我们就可以把这种优先选择的快乐归结于质的优越性,因为它远远超过了量的重要性而使量相比之下显得微不足道了㊂[15]14
一方面,高级快乐的表征是那些熟悉高级快乐的人的选择;另一方面,这种选择实际上源于某种内在的优越性㊂那么,这种内在优越性究竟是什么呢?
密尔的答案是,某种生活方式能够使人 发挥更高一级官能 ,从而 充分体现人之为人的实质 ㊂[15]63密尔赞同浪漫主义者洪堡的观点: 人的目的,或由永恒不变的理性命令所规定,而不是由
.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