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治疗动眼神经麻痹35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刺治疗动眼神经麻痹35例
动眼神经麻痹属祖国医学风牵“偏视范畴”,临床上并不少见,以眼睑下垂,斜视,复视为主症,多由眼,脑外伤,糖尿病,脑肿瘤等,损伤或压迫眼部运动神经元所致,药物治疗尚无
满意疗效。

自然康复率较低,应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尽早进行针刺治疗,见效快,疗程短,
临床治愈率高。

对于病程较短如眼外伤,颅脑损伤所致者,恢复较快。

其他原因所致者,随
原发病的好转麻痹的动眼神经也逐渐恢复。

祖国医学辨证为脾虚气陷或肝肾亏虚,气血不足,风邪乘虚而入,经脉阻滞,经筋失养,肌肉纵缓不收所致。

在经络理论认为,眼部经络气血
运行失调所致动眼神经麻痹,属足太阳经筋为病。

笔者于2006年3月至2001年2月,运用
针刺治疗动眼神经麻痹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到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35例患者均由眼科或神经内外科明确诊断为动眼神经麻痹,其中男21例,女14;年
龄最小21岁,最大65岁;病程最短6周,最长半年。

由脑血管所致者6例,头眼外伤所致
者25,例脑肿瘤压迫者4例,患者均表现为患侧上睑下垂,眼球向外上方斜视,并向上下内
运动障碍,有复视,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

不完全损害者,可不出现瞳孔改变。

2 治疗方法
取穴:将主穴分为两组,阳白,丝竹空,太阳,风池;攒竹,睛明,鱼腰,风池。

配穴:合谷,太冲,外关,曲池,足三里,三阴交,每日针刺一组,两组交替使用。

操作:患者仰卧位,术者在患眼侧操作,告知患者放松,常规消毒皮肤后进针,针睛明时,令患者闭目,将
眼球稍向外或向下压,沿眼球和眼眶之间刺入约40mm,以局部酸胀或扩散到眼周围为度,
进针时手法要轻柔,不提插捻转,取针应缓慢,取针后应按压针孔5分钟,以免出血。

其它
眼区穴位均用小幅度捻转手法,以得气为宜。

阳白透鱼腰,攒竹透睛明,丝竹空透太阳,并
在丝竹空,太阳或鱼腰,攒竹两穴接电针治疗仪,用连续波20分钟后,继续留针20分钟,
共40分钟,每日治疗一次,10次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三天,治疗30天后评定疗效。

3 治疗效果
痊愈:眼球运动正常,斜视,复视,上睑下垂等症状消失,眼裂大小恢复正常,共计29例。

显效:眼球运动基本正常,偶有复视,眼裂大小基本恢复,上睑下垂不明显,计4例。

好转:眼球运动略有进步,斜视,复视,上睑下垂有不同程度改善,共计1例。

无效:在连续治疗
3个疗程后,症状无明显改善,计1例。

总有效率达97%。

4 体会
动眼神经麻痹临床上并不少见,自然康复率较低,所以应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尽早进行针刺
治疗,见效快,疗程短,临床治愈率高。

对于病程较短如眼外伤,颅脑损伤所致者,恢复较快。

其他原因所致者,随原发病的好转麻痹的动眼神经也逐渐恢复。

祖国医学辨证为脾虚气
陷或肝肾亏虚,气血不足,风邪乘虚而入,经脉阻滞,经筋失养,肌肉纵缓不收所致。

在经
络理论认为,眼部经络气血运行失调所致动眼神经麻痹,属足太阳经筋为病。

祖国医学把它
归为“上胞下垂”“睑废”“风牵偏废”等范畴。

治疗动眼神经麻痹,准确选择与麻痹肌相关的部位治疗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选取麻痹眼
肌的局部穴位,阳白,鱼腰,攒竹,丝竹空,睛明,太阳,风池进行针刺,疏通局部经络,
使眼部气血充盛,加用电针,可提升眼周围肌的收缩力,改善神经肌肉的相互营养关系,促
进动眼神经及其支配的肌肉功能的恢复。

针刺足三里,三阴,键运脾胃,补益气血,以后天
补先天。

合谷,太冲可通达全身气血。

诸穴相配伍,相辅相成,标本兼治,经络气血旺盛,
气血生化有源,先后天相互滋养,肝肾精气充盈,同时益气活血,化瘀通络,共奏提眼睑,
司开阖之功,共同达到治愈动眼神经麻痹之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