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 课堂达标训练 4.19江南地区的开发精练精析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达标训练 4.19江南地区的开发精练精析
一、选择题
1.在讲三国结束的历史时,老师在黑板上画出三国鼎立的示意图,并按灭亡的先后顺序依次擦掉,其顺序应该是()
A.魏、蜀、吴
B.蜀、魏、吴
C.吴、蜀、魏
D.蜀、吴、魏
2.内乱犹如洪水猛兽,往往会让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走向毁灭。

“八王之乱”就是一场内乱,它加速了()
A.西周的灭亡
B.东周的灭亡
C.西晋的灭亡
D.东晋的灭亡
3.东汉末年、魏晋时期,我国北部和西部少数民族不断内迁。

其中被称为“五胡”的五个少数民族是()
A.匈奴、鲜卑、羯、氐、羌
B.匈奴、鲜卑、羯、氐、蒙古
C.蒙古、鲜卑、羯、氐、羌
D.匈奴、女真、羯、氐、羌
4.右图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一次著名的战役。

在这次战役中有很多著名的成
语,此图反映的成语是()
A.破釜沉舟
B.草船借箭
C.三顾茅庐
D.草木皆兵
5.下列关于淝水之战的表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淝水之战发生在4世纪后期
B.在大臣和军民的支持下,苻坚率兵攻晋
C.谢石、谢玄带兵迎击敌军
D.淝水之战是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
6.淝水之战同下列哪几次战役具有相似特点()
①长平之战②巨鹿之战
③官渡之战④赤壁之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渡似永嘉”这两句诗描写了北方人民南迁江南的情况。

从材料看,人民南迁主要是因为()
A.北方自然条件恶劣
B.北方战乱频繁
C.北方统治者残暴
D.南方经济发达
8.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A.北方人民南迁带来先进技术
B.江南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
C.南方战乱少,社会安定
D.南方的自然条件优越
9.“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表现包括()
①修建水利工程,荒地变良田②种植水稻用绿肥
③牛耕和粪肥得到推广④稻麦间种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10.识读下列《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流动示意图》:
请回答:
(1)从什么时候北方少数民族开始迁往中原?举出迁入中原的三个少数民族名称。

我国古代第一次大规模人口迁徙发生在什么时候?
(2)什么原因导致中原汉族迁往江南?
(3)人口南迁对江南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4)想一想,人口迁徙的积极影响有哪些?
答案解析
1.【解析】选B。

三国中国力最弱的蜀汉最先被魏国灭亡;266年,司马炎篡夺魏国皇位,建立西晋,魏国灭亡;280年,西晋灭掉吴国,结束了分裂局面。

2.【解析】选C。

西晋晋惠帝时,皇族内部为争夺皇位混战十几年,耗竭了西晋的国力,加速了西晋的灭亡。

【方法指导】引导学生对本课中北方少数民族的内迁形势图进行观察、分析。

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内迁的形势。

然后,根据地图要求学生概括西晋短暂而亡的原因,应包括西晋统治集团自身的腐朽、统治集团的内乱、残酷压迫内迁的少数民族等三个方面。

3.【解析】选A。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东汉末年、魏晋时期还没有蒙古和女真族。

4.【解析】选D。

图片反映的是淝水之战,淝水之战开始不久,苻坚望见晋军阵容严整,又把远处八公山上摇动的草木,误认为都是晋军,不由得心虚胆怯。

故此图反映的成语是“草木皆兵”。

A项成语出自巨鹿之战,B、C两项出自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时期。

5.【解析】选B 。

本题主要要求学生掌握淝水之战的有关情况,知道苻坚攻晋是不得民心的。

6.【解析】选D。

淝水之战的特点是以少胜多。

7.【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对史料的理解,这两句诗说明了北方战乱频繁,导致人口南迁。

8.【解析】选A。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

从所学的知识知道东晋南朝北方人民大量南迁,为南方既增加了大量劳动力,又带去了中原的先进技术,B、C、D三项有一定的干扰性,但从主要原因上去理解就会很清楚。

【概念链接】“江南”是一个地域名称。

广义指长江以南。

狭义指长江下游南岸,以太湖为中心,包括江苏南部、浙江北部和安徽东南部。

这里气候湿润,土壤肥沃,魏晋以来是我国历史上经济文化发展最快的地区。

课本里所指的应为广义的江南。

9.【解析】选D。

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

由于北方战乱,北人南迁,南方经济得到发展,
①②③④都是发展的表现,故选D。

10.【解析】本题通过地图的形式考查人口迁移的情况。

第(1)题考查“五胡内迁”。

第(2)题考查人口迁移的原因。

第(3)题考查人口南迁的影响。

第(4)题属于主观性问题,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1)东汉末年。

匈奴族、鲜卑族、羯族、氐族、羌族。

(五个中任意三个)西晋后期。

(2)北方战乱。

(3)影响:带去了劳动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不同的生活方式,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

(4)积极影响:有利于民族融合;促进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等。

(言之有理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