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儿歌,趣学拼音——小学语文拼音教学浅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巧借儿歌,趣学拼音——小学语文拼音教学浅析
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新源小学 张巧娟
汉语拼音是一年级教学的重中之重,统编教材一年级上册语文因此改变了目录顺序,拼音教学被安排在了一个识字单元教学的后面,以此来降低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难度。
但是眼花缭乱的陌生符号、多种多样的拼读规律,仍然使一年级学生在学习拼音的过程中困难重重。
因此,我们可以巧借不同的儿歌,贯穿于拼音教学中,巩固汉语拼音的学习,让拼音课堂充满活力而又扎实有效。
一、巧借儿歌,牢记发音
在学习拼音伊始,最早出现的是6个单韵母:a、o、e、i、u、ü。
这6个字母还是比较好学,不过对于刚接触拼音的孩子来说,要想完全掌握发音要领,也不是那么容易。
在刚开始教学这6个单韵母时,笔者借助一些小儿歌来帮助学生学习发音:阿公阿婆aaa,公鸡啼鸣ooo,水中白鹅eee,衣服裤子iii,火车进站uuu,满地淤泥üüü。
笔者不时地变换嘴巴的口型,还根据韵母的不同发音,用夸张的方式引着学生跟读。
这样朗朗上口的儿歌,学生显得兴趣浓厚,热情十分高涨,且快速地掌握了发音要领。
在学习完单韵母后,接着就要学习23个声母。
有了给单韵母编儿歌的经历后,学生似乎喜欢上了这种方式。
在上到声母g、k、h时,学生摩拳擦掌,对自编记忆声母的儿歌,显得兴致勃勃。
果不其然,编写的儿歌也令人拍手叫好,如声母g的儿歌:我爱唱歌ggg,鸽子飞飞ggg;声母k的儿歌:一棵松树kkk,两棵柏树kkk;声母h的儿歌:乌鸦喝水hhh,呵呵大笑hhh。
学生热情高涨,编出的儿歌层出不穷,整个拼音课堂其乐融融。
自编儿歌不仅让学生掌握了发音要领,还培养了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这样的效果是比较喜闻乐见的。
二、巧借儿歌,识记字形
拼音教学中,相似易混的字母外形,在识记上也是一个难点。
不过,“只要善于借助儿童相关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口语经验,使之与学的字母接通就能化难为易,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
因此要攻克这个难点,我们不妨结合字母的字形特点,联系学生的相关生活经验,再巧借儿歌来进行区分。
如教学完“b、p、d、q”的书写后,学生容易混淆。
笔者回忆起之前聆听过一位特级教师上过“b、p、m、f”的拼音课,以下是教学声母p的过程:师:大家看看,这是声母p,与图片中长勺子有什么相似之处?生:声母p的竖就像长长的勺柄,右半圆就像勺子的头。
师:你们真会观察。
再想想,p还像什么?大家可以自编顺口溜来记住它。
生:像一把长长的勺子,还像站立的风扇,女同学的马尾辫连着头也像p。
于是,笔者依样画葫芦,在区分“b、d、p、q”时,先分别出示图片,让孩子看看字母与图片是否有相同的地方,再让孩子自编顺口溜。
笔者还顺势采用紧握拳头整起大拇指的形状,编了一首《手指操》来进行教学:小小手,最灵活,左拇指朝上bbb,右拇指朝上ddd。
左拇指向下ppp,右拇指朝下qqq。
大家一起边做动作,边读儿歌,如此形象直观的手口配合下,学生学得更轻松惬意了。
三、巧借儿歌,熟记规则
在拼音教学中还需要突破的一个难点就是如何把韵母和声母连拼起来。
在拼音教学时,除了借助书本中的拼读方法图以外,还需加以生动儿歌的配合。
如:小兔子在推卡片,表示“m”和“o”加起来就可以拼出“mo”这个音节。
笔者是这样教学的:在拼读时,声母“m”要读得轻短些,单韵母“o”要读得重一点,把“m”和“o”快速连读就成了音节“mo”。
接着再适时加入一首儿歌:
“声母轻短韵母重,两音相连猛一碰。
”不断地诵读、拼读,这样两拼的方法就容易掌握了。
韵母ü与声母j、q、x相拼时的规则更是经常难倒一大片学生,如何讲解才能让他们记牢ü上两点要省写呢?同样,也可以借助儿歌:“j、q、x有爱心,哄得小ü笑嘻嘻,擦掉眼泪不哭泣”“j、q、x真调皮,从不和ü在一起,它们和ü若相遇,帽子马上就摘去”“小ü碰到j、q、x,去掉两点还念ü”等。
字母拼写的规则在这些欢快的儿歌诵读中深入学生的内心,并牢牢记住了。
四、巧借儿歌,规范书写
在牢记字音,识记字形,弄清规律之后,还要把字母写规范。
了解四线三格是书写的重要前提,如何来介绍这个新知识点呢?“拼音格四条线,拼音宝宝住里面。
圆点、声调写上格,脖子长了住上格,大腿长了住下格,其余部分住中格。
上格下格不顶线,中格写满顶两边,拼音书写要规范,规则务必记心间。
”这首韵律十足的书写歌,引导学生抓准了每个字母的结构特征,清楚了它们所处的位置。
拼音教学在借助形象生动的拼音儿歌后,不再枯燥无味,而显得生动有趣,不仅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大幅提高,还可以开发他们的智力并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齐雅丽.联系生活体验,学习汉语拼音[M].北京:人民教
育出版社,2008.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
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