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实验增分专题10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D.一条导线接在滑动变阻器金属杆右端接线柱,另一条导线接在电 阻丝右端接线柱
• (_3_)_选__用__k_、__a_、_,R1r和=R_2_表__示__待__测__电__源,的代电入动数势值E可和得内E阻和r的r的表测达量式值E.=
ka
k-R2
解析 (1)电压表内阻越大,分流越小,误差也就越小,所以选内阻较大的电压 表 A;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阻最小时通过电流表电流最大,此时通过电流表电流大 小约为 I=R1+ER2+r≈176 mA,所以选量程为 200 mA 的电流表 C.
处不要用图象与纵轴交点值除以与横轴交点值.
(3)长时间保持电路闭合,电池会发热,电池内阻会
发生变化,干电池长时间放电,也会引起电动势变化• 方法一 安—阻法
• (1)实验原理
• 用E=一I2个(R电2+流r)表,和由电此阻可箱求测出量E和,r电,路此如种图方所法示测,得测的量是原虚理线为方E框=内I1等(R1效+电r), 源的电动势和内阻,测得的电动势无偏差,内阻偏大.若已知电流表 A的阻值可消除测内阻的系统误差.
• (2)图象法处理数据
• [例3]某同学通过查找资料自己动手制作了一个电池.该同学想测量一 下这个电池的电动势E和内电阻r,但是从实验室只借到一个开关、一 个=电0.6阻A箱,(内最阻大r阻g=值0为.1 9Ω9)9和.9若Ω干,导可线当.标准电阻用)、一只电流表(量程Ig
电流表的示数I;
• ③以U为纵坐标,I为橫坐标,作U-I图线;(U、I都用国际单位) • ④求出U-I图线斜率的绝对值k和在横轴上的截距a. • 回答下列问题: • (1)电压表最好选用___A_________;电流表最好选用__C__________. • A.电压表(0~3 V,内阻约15 kΩ) • B.电压表(0~3 V,内阻约3 kΩ) • C.电流表(0~200 mA,内阻约2 Ω) • D.电流表(0~30 mA,内阻约2 Ω)
• 3.计算法求E、r:要测出不少于6组I、U数据,且变化范围要大些, 用方程组求解时,要将测出的I、U数据中,第1和第4为一组、第2和第 5为一组、第3和第6为一组,分别解出E、r值再求平均值.
4.合理选择标度:为使图线分布空间大,如图乙所示,纵坐标可以不从零开始, 则图线和横轴的交点不再是短路电流,电源的内阻不能用 r=IE短确定,应根据 r=ΔΔUI 确定.
栏目导航
知识梳理·夯实基础 核心考点·分层突破 对应演练·迁移运用
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 • 一、实验流程
• 二、注意事项
• 1.可选用旧电池:为了使电路的路端电压变化明显,电池的内阻宜大 些,可选用已使用过一段时间的1号干电池.
• 2.电流不要过大,读数要快:干电池在大电流放电时,电动势E会明 显下降,内阻r会明显增大.因此,实验中不要将I调得过大,读电表 要快,每次读完立即断电.
(2)由电路分析可知,若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右移电压表示数变大,则滑动变阻器 接入电路部分阻值增大,选项 C 符合题意.
(3)由 E=U+I(r+R2),得 U=-I(r+R2)+E,对比伏安特性曲线可知,图象斜 率的绝对值 k=r+R2,所以电源内阻 r=k-R2;令 U=0,得 Im=r+ER2=Ek.由题意 知与横轴截距为 a,所以 a=Im=Ek,则 E=ka.
请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坐标纸上作出U-I图线. 由图线求得: 电动势E=__1_._6_1_(1_._5_9_~__1_.6_3_都__算__对__)________V; 内阻r=___1_.2_4_(_1_._2_2_~__1_.2_6_都__算__对__)_________Ω. (3)实验时,小明进行了多次测量,花费了较长时 间,测量期间一直保持电路闭合.其实,从实验误差 考虑,这样的操作不妥,因为___见__解__析_____.
• 考点2 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 • [例2]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一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1)图中电流表的示数为___0_.4_4_______A.
U/(V)
1.45 1.35 1.27 1.16 1.06
• (2)调节滑动I/变(A阻) 器,0电.12压表和0.2电0 流表0.的28示数0记.36录如下0.44
第八章
恒定电流
实验十 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考纲要求
测定电源的 电动势和内阻
考情分析
2017·天津卷,9 2016·四川卷,8
命题趋势
高考对本实验的考查主要侧重于以下四 个方面:1.实验原理的理解;2.实验电 路的设计(实验电路的补充连线);3.实 验数据的处理(尤其是结合解析式分析 图象);4.实验误差的分析
三、误差分析 1.用图象法求 E 和 r 时作图不准确. 2.由于电流表或电压表的分压或分流存在系统误差. 3.本实验中测量结果是:E 测<E 真,r 测<r 真.
核心考点 ·分层突破
• 考点1 实验步骤和实验器材的选择 • [例1]用如图所示电路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器材:待测电源
(动电变动阻势器约R3,V电,流内表阻A约,2电Ω)压,表保V护,电开阻关RS1(,阻导值线10若Ω干)和.R2(阻值5 Ω),滑 • 实验主要步骤: • ①将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调到最大,闭合开关; • ②逐渐减小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记下电压表的示数U和相应
• 解析 (1)电流表选用量程为0~0.6 A,分度值为0.02 A,则其读数为 0.44 A.
• (示2).图坐线标与系纵选轴择交合点为适“的1.6标1 V度”,,故根E据=表1.中61 数V,据由描图点线作出的U-I图线如图所
的斜率的绝对值ΔΔUI =1.24 知,电池内阻为 1.24 Ω.注意此
• (2)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左向右滑动,发现电压表示数增大.两导线与 滑动变阻器接线柱连接C 情况是____________.
• A.两导线接在滑动变阻器电阻丝两端的接线柱
• B.两导线接在滑动变阻器金属杆两端的接线柱
• C.一条导线接在滑动变阻器金属杆左端接线柱,另一条导线接在电 阻丝左端接线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