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修课计算机课件制作答案及评分标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课件制作》试卷评分标准及答案
评分标准:
第一、二题按标准答案评定。

第三题有三个评分等级:对名词的念义解释全面,表达逻辑强,得满分(5分);含义解释全面,表述不准确得3分;名词含义解释不全面或不准确得2分。

第四题:每小题只列出纲要,不解释每题得5分,列出纲要并对纲要进行简要说明者得满分(7分);第2、4小题只列纲要即得满分。

第五题第一指标得5分,二级指标得4分,观测点得5分(14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
1.B
2. A
3.A
4.C
5.C
6.B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
1、CAT CSCL 计算机辅助教学管理计算机辅助学习
2、程序化网络化
3、交往原则
4、群体授课策略合作学习策略
5、启发性艺术性技术性
6、树状结构网状结构混合结构
7、易用性易开发性
8、菜单图符命令语言
9、活动法发现法同伴影响法
10、多样性共享性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
1、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是教学模式中的一种现代形式,它不不仅要体现现代教学思想,
同时要将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和学生两个要素,转变为学生、教师、计算机三个要素。

它所提供的应该是包括计算机和网络在内的和教学理论相联系的教学技能,具有典型性、科学性、和较强的理论功能及实践功能。

2、子系统有:学生档案管理子系统、教职工档案管理子系统、教务管理子系统、资源管理
子系统、财务管理子系统、人事组织管理子系统等六个子系统。

3、主讲教师:
主持教师:
4、总结性评价:总结性评价是过程完成后或产品制作以后所进行的价值判断。

其主要作用
是评定其应用价值,并向公众报告帮助决策者决定是否推广该过程和采用该产品,同时也帮助一般人了解该过程与产品的作用与意义,决定是否在自己工作中应用。

四、简答题(每个7分,共28分)
1、促进网络化教育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要点:(1)多媒体与超媒体技术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微型计算机能力的扩展和多媒体技术特别是视听技术的发展,具有综合处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和视频能力的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出现,使计算机辅助教育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2)网络技术的发展
计算机辅助教育从机械的程序教学脱胎,经历了教育教学、单独的课件开发到PC机集成系统构成的漫长过程。

现今以INTERNET为代表的全球性互联网系统,从根本上改变了个人计算机的功能和意义,网络计算机和终端节点已经成为主流。

(3)新技术的实践
其中包括人工智能和认知科学、智能化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工程方法、面向对象有程序设计方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等。

2、CAI课件制作的8个步骤:项目确定教学设计系统设计稿本设计素材准备软件合成试用运行产品定型
3、声音编辑软件:AUDIOVIEW 、 SOUNDEDIT 等
动画编辑软件:FLASH 、 3DMAX 等
图像编辑软件:FHOTOSHOP 、 FIREWORK 等
视频编辑软件:PREMIRE 、MOVIE MAKER 等
4、谈谈如何制作网络课程。

要点:
1、确定教学大纲
2.确定教学内容
3、进行系统设计
包括设计网络课程的功能、结构、框架、屏幕布局、导航、交互性、屏幕界面等。

4、教学设计
以原型的形式,对一节内容进行详细设计,实现网络课程的功能。

5、脚本的编写
6、素材准备
7、网络课程开发
8、调试和试运行
9、教学内容输入
10、教学活动设计
11、发布和应用阶段
五、论述题(14分)
2005年7月,国家教育部制定的国家级精品课程的评价标准有哪些?
答一级指标得5分,二级指标得5分,观测点得4分精品课程评估指标
[1]
根据课程类型,在理论课程内容设计和实验课程内容设计中选择相应部分进行评价。

[2]
实践教学含调研、实验、实习及其他实践教学活动。

精品课程评估指标说明
1.本评估指标根据《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文件精神制定而成。

2.精品课程是指具有特色和一流教学水平的优秀课程。

精品课程建设要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具有鲜明特色,并能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方法与手段,教学效果显著,具有示范性和辐射推广作用。

3.精品课程的评估要体现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引导教师创新,并正确处理以下几个关系:①在内容体系方面,要处理好经典与现代的关系;②在教学方法上要协调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关系,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为目的;③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重视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本方案采取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以提高评价结果的可靠性与可比性。

评估方案分为综合评估与特色及政策支持两部分,采用百分制记分,其中综合评估占70%,特色及政策支持项占30%。

5.总分计算:M=∑K i M i,,其中K i为评分等级系数,A、B、C、D、E的系数分别为1.0、0.8、0.6、0.4、0.2,M i是各二级指标的分值。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