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度计算公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储量估算过程中,常用到三种厚度:水平厚度、垂直厚度、真厚度。
选取那种厚度,视估算方法而定。
采用纵投影面积时,应计算平均水平厚度;采用水平投影面积时,应计算平均垂直厚度;采用真面积时,应计算平均真厚度。
平均厚度,一般采用算术平均法计算,当工程分布很不均匀或厚度变化很大时,应当采用影响长度和面积加权计算。
一、单工程矿体厚度的计算
单工程矿体厚度=在单工程中所圈定的矿体内各样品(含不能剔除的夹石或带入的低品位样)代表厚度(真厚度、水平厚度或铅垂厚度)之和。
1、厚度计算公式
(1)样品真厚度的计算公式
①探槽、坑道中样品的真厚度计算(通用)公式:
M=L•(sinβ• cosα • cosγ±cosβ•sinα)
式中:M—样品真厚度(米);
L—样品长度(米);
β—矿体倾角(度);
α—采样线坡角(度);
γ—采样线与矿体倾向夹角(度)
一般γ小于20°,矿体厚度在5米以下者,误差甚少,可不进行修正,直接用简便公式计算。
上式中,凡工程倾斜方向与矿体倾斜方向相反时用“+”号,反之用“-”号。
β、α、γ均为正的锐角。
实际测量中坡角有正负之分,这时γ直接计算结果不一定为锐角,为能直接计算可用下列公式:
M = |L(sinβcosαcosγ±(注) cosβsinα) |
运用Excel表处理数据,方便快捷。
②钻孔中样品真厚度计算公式:M=L•sinQ
式中:M—样品真厚度(米);
L—样品长度(米);
Q—钻孔中矿心中轴夹角(度)
【当采样线垂直矿体走向时,可分情况使用简便公式计算。
有了计算机技术后一般不用。
①采样线的倾向与矿体的倾向相反时,求真厚度公式:M =Lcos(β-θ)或M =Lsin(α+β)。
②采样线与矿体的倾斜同向时,如果切穿矿体采样线与水平线的夹角大于矿体倾斜角,则用公式:M=Lcos(β+θ)或M=Lsin(α-β)。
如果矿体的倾斜角度大于采样线与水平线的夹角时则用公式M=Lsin(β-α)
式中:M—矿体真厚度;
L—在工程中测量的矿体假厚度(采样线长度);
α—工程切穿矿体时的倾角或坡度(工程与水平线的夹角)。
β—矿体倾角;
θ—切穿矿体时工程的天顶角(工程与铅垂线的夹角);】
(2)样品水平厚度计算公式
①地表探槽、坑道中样品的水平厚度计算公式
矿体走向与勘探线垂直时采用:Ms=M/sinβ;
矿体走向与勘探线不垂直时(夹角大于20度时)采用:Ms=M/sinβ•cosγ
式中:Ms—水平厚度(米);M—真厚度(米);
β—矿体倾角(度);γ—矿体倾角与勘探线夹角(度)
②钻孔中单样水平厚度计算公式
钻孔方位与矿体走向垂直时采用:
Ms=M/sinβ或Ms=L • cos(β± α)/sinβ
钻孔方位与矿体走向不垂直时(夹角大于20度)采用:
Ms=M/sinβ•cosγ
式中:Ms—水平厚度(米);M—真厚度(米);
L—钻孔穿过矿体长度(米);
β—矿体倾角(度);
α—钻孔测孔天顶角(度);
γ—矿体倾角与钻孔方位夹角(度)
(3)铅垂厚度(mv)时,则:mv=m/cosβ
二、平均厚度的计算
1、块段平均厚度为块段包含工程的真厚度(或水平厚度、铅垂厚度)的算术平均值。
2、矿体平均厚度为参与资源/储量估算的块段平均真厚度(或水平厚度、铅垂厚度)的算术平均值。
3、平均厚度的计算公式
(1)如果矿体的勘探工程分布均匀、或者分布不均匀,但其厚度变化无一定规律时,块段或矿体的平均厚度可用算术平均法计算:
式中:Mcp—平均厚度;
m1、m2……mn—各工程控制的矿体厚度。
n—控制工程数目。
(2)当厚度变化稳定并有规律的情况下,如果勘探工程不均匀时,平均厚度应用各工程控制的长度对厚度进行加权平均:
式中L1、L2……Ln——各工程控制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