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第五章 金属的冶炼与利用 整理与归纳》_8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首页
课题
课型
课时
1
授课日期
2019.3
课标依据
1.了解金属的化学性质
2.能用金属活动顺序对相关的置换反应实行简单的判断,并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教材分析
金属的化学性质及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重要知识点之一,也是将来高中化学学习的基础。这要求学生能够了解金属的化学性质和金属活动顺序表的意义,并能利用它们来判断金属是否能与酸、盐发生置换反应,并应用于生产生活中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A.硫酸亚铁溶液B.硝酸锌溶液
C.盐酸溶液
D.氯化铜溶液
3. 将相同形状的铁和镁分别与相同质量分数,足量的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准确的是()(H 1 Mg 24 Fe 56)
A.铁和镁的质量相同B.甲是铁、乙是镁
C.铁和镁完全反应所消耗的稀盐酸质量相同D.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均减少
一、知识梳理
二、基础检测
三、质疑提升
四、分层应用
五、分层作业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分层理念或
策略方法
宣布表扬静自习完成学案好的同学(点名表扬)。加+1,能够不听梳理,不参加基础检测,按满分计入组内,现在直接开始完成学案任务一。
其他同学对照静自习学案,请梳理自帮我们解决自学检测题,哪道题有错需要听讲解,请起立听讲解,本题没有问题,就开始任务一的内容。有请梳理组同学。
动态展示课
教学步骤
活动设计
导入新课
刚刚过了315,就看到了这样一则新闻,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花了一百多万买来的黄金,实际是只值一百多块的黄铜冒充的,看来他初中一定没学好化学,如果是在座的各位,你会把黄铜当成黄金来买吗?我相信大家一定不会上当受骗的!有什么方法鉴别黄金和黄铜呢?(学生回答)
灼烧,加酸,加盐溶液,这些方法都是利用了金属的化学性质,说到金属的化学性质一定离不开金属的活动性,除了鉴别真金假金,金属活动性顺序还有别的用途,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一下。
【任务二】反应后物质确定
生成物一定有,反应物之一可能有。只需要检验可能有的物质。
【分层作业】没有完成学案的同学,课下写完,明天收。写完的同学,老师要奖励你们,课下找老师,进实验室亲自动手实验。
【总结】使用金属活动性,我们不但能够探究物质性质,确定成分。(PPT:探究性质、确定成分……)还能够用于工业污水处理、金属回收,从而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生活中也非常实用,知道醋不能放在不锈钢壶里,就算没有火眼睛睛,也会分辨黄金的真假、保护了我们的人身财产安全。例子还有很多,不胜枚举。所以我们要努力学好化学,提升化学素养,就能够提升今后生活的品质,让我们期待在后续的学习中发现更多!
【提出猜想】猜想一:FeSO4;猜想二:;
【设计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向其中加入。
____________
猜想一准确
【反思与评价】此时滤渣中一定有,可能有。
总结提升:猜想反应后物质成分的思路是。
确定反应后物质的成分不需要验证;只需要验证。
首席讲题人上讲台,对照实物投影讲解。
任务一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都离不开金属,铁、铝、铜是人类广泛使用的三种金属,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欲验证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请至少设计原理不同的3种方案,写出每种方案所需的药品:(多写一种额外奖励1分)
3.现有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价)。则下列说法中不准确的是()
A.生成氢气的质量:甲﹥乙﹥丙
B.金属活动性:乙﹥甲﹥丙
C.相对原子质量:甲﹥乙﹥丙
D.消耗硫酸的质量:甲﹥乙﹥丙
要除去FeCl2溶液中混有的
少量CuCl2,向混合物的溶
液中加入足的,充分反应后过滤。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教师分层注重学生:
错误较多的同学讲解题目。
2.检查静自习学案和基础检测的改错情况.
3.面批同学们做的题目,用激励性的话语说出比赛加分的规则:每完成一个任务,举手请老师,或组内已阅全对的同学批阅,加1分。两个任务都完成,能够开始写今天的作业“学以致用”和“分层提升”。成为首席讲题人,也能够给组多加一分,我们来比赛吧。
4.一边批阅,一边表扬,写的好的同学,指定为首席讲题人。
教师一边听讲解,一边继续给其他学生批阅。
评价讲题人,给组加分。要求听讲的同学,听会了回去写,写完老师判,还是不会,继续找讲题人。
教师强调全体同学调整坐姿,请任务一的首席讲题人展示她的四种实验方案和方法总结。
教师仔细听,必要的做补充和评价,给小组加分。
同学1:首先回忆金属有哪些化学性质?
金属+氧气→金属氧化物
金属+酸→盐+氢气
金属+盐(溶液)→新金属+新盐
分别属于什么基本反应类型?
其中金属与酸、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金属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组长:下面处理静自习的自学检测题,请大家先看自己错的是第几题,等下注意听对应的讲题人是谁,去找对应的讲题人。
讲完或者听完,回到座位开始思考任务一。
写到任务二,有困难没思路的同学请起立,到讲台前面,请一位同学展示思路。其他同学,继续推动你的任务。
任务二我国西汉时就开始冶炼铜,古人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曾青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铜)的记载,是现代湿法炼铜的先驱。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某兴趣小组将铁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实行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现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实行探究:
学情分析
经过新授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相关金属活动性方面的简单理解,能判断一些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判断金属是否能和酸以及盐溶液发生反应。但实际应用中,学生还是缺乏方法的总结归纳,设计实验探究金属活动性强弱以及置换反应完成后成分的确定、成分除杂成为学生短板。对于实验设计中如何控制变量以及如何分析成分、除杂的方法思路仍需提升。
4.现有铁、铜两种金属,证明它们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时,若选用一种酸溶液,则这种酸是(填化学式,下同),若选用一种盐溶液,则这种盐是。
5.用实验探Al和Cu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若提供的试剂只有:CuCl2溶液、AlCl3溶液、Al、Cu和稀盐酸,对此下列说法准确的是()
A.选用两种合适的试剂即可实现实验目的
两位同学能说出自己的错误原因。试剂写成化学式,是很多同学的共性错误,会但是写不对非常可惜,大家要注意。同时通过7题得出检验物质需要考虑别的物质的干扰,最终选择现象明显结论可靠的方案。
定位提问的同学,自己回答。
做完基础检测能够继续往后做,没有做完的同学抓紧时间。教师注重刚才不听梳理的同学进度,判。
做完题目组内轮判,PPT出示答案。
A组Fe Cu Ag
B组O2CuSO4溶液稀硫酸稀盐酸AgNO3溶液
化学方程式
1.
2.
3.
4.
5.
6.
7.
…
二、
分层自学检测
1.下列物质中不能由金属与盐酸直接反应制得的是()
A.AlCl3B.ZnCl2C.FeCl3D.MgCl2
2.下列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A. Mg→MgSO4B. Ag→AgCl C. Cu→Cu(NO3)2D. Fe→Fe3O4
3.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提升学习化学的兴趣,激发对物质性质探索的好奇心,提升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的欲望,感受化学促动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培养学科素养。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实验验证金属活动性的强弱。
难点:反应后成分分析和除杂的方法归纳。
教学
具准备
PPT、学案
教学流程
静态自习课
教学步骤
B. CuCl2溶液是不可或缺的试剂
C.最多只能设计一种实验方案
D. AlCl3溶液中加入Cu不能探究金属活动性强弱
6.要除去铜粉中混有的少量铁粉,能够加入(填试剂)。
7.新型食品保鲜剂“双吸剂”(主要成分铁粉)的原理是利用了铁与水、氧气反应生锈。若用化学方法检验使用一段时间的“双吸剂”是否完全失效,可选用检验,若出现的现象,说明该双吸剂仍可使用。
判完把卷子还给本人改错。
组长统计失分总数,各组汇报失分情况,课代表在黑板上统计。
给全对的组,或失分最少的前三个组各加一分。
分层布置任务:
1.基础检测错2个或以上的同学,上讲台老师帮你解决问题。
2.错1个的同学,组内一对一帮扶解决。
3.没有错或问题解决完,开始完成任务1、2。
4.所有同学把基础检测红笔改错、静自习学案改错后放在桌角待查。
自学检测中:重点注重自学检测题哪道错误率高,在动态课时重点强调,同时基础检测的题目设置针对静态课的错误再次巩固。刻意记哪几个同学错在哪里,定位他动态课听完梳理会了没有。
典型错误:写试剂的时候只写化学式,不加溶液两个字。7题用硫酸铜溶液,需要考虑到氧化铁对生成铜现象的干扰,应该选择现象明显、结论可靠的方案。
教师精讲提升:
【任务一】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最好选择药瓶种类最少、实验次数最少的方案,那就是金属与盐溶液反应:①排序→“盐金盐”或“金盐金”。
②铁的盐溶液要选择亚铁盐。
利用金属能否与酸反应以及与酸反应的速率也能够验证金属活动性。注意:①稀盐酸或稀硫酸;②控制变量:金属颗粒大小、酸的浓度、种类、温度等条件均要相同。
通过静自习,我们应用金属活动性复习了如何分析图像、除去杂质。现在检查一下大家对这部分知识的掌握情况,独立完成基础检测。
【基础检测】
1.下列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A.Zn→ZnSO4
B.Al→AlCl3
C.Mg→MgCl2
D.Fe→Fe2(SO4)3
2.现有铁、铜两种金属,用实验比较它们的金属活动性,直接使用下列试剂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1.横坐标是时间的图像,如何看出金属活动性顺序?这个问题刚才梳理组应该在讲题中解决了,定位提问的同学自己回答。
2.如何判断等金足酸图中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这是一个难点:以镁、锌、铁与足量等浓度量的稀盐酸反应为例分析,首先根据他们的金属活动性顺序镁>锌>铁,我们能够画出斜线的斜率镁>锌>铁,根据化学方程式,他们在反应后溶液中都是+2价的离子,能够看出生成等量的氢气,需要镁的质量最少,那么如果金属的质量相等,镁生成的氢气就会最多。最后得到结论:如果化合价相同,相对原子质量越小,产生氢气就会越多。
②③
总结提升:①你利用的原理是什么?。②解答此类题目,选择药品的最佳方案是什么?。
学生听完讲解整理笔记
学生听完讲解整理笔记
组长汇报任务分,效率最高的前三组加一分。
让静自习学案完成很好的同学学习效率先飞起来,节约出时间,直接完成动态课的任务。
其他同学根据静自习错误情况选择需要听梳理的部分,不需要听的时候,往前冲刺完成后续任务。
学习活动
一、
分层自学任务
任务一:“归纳总结”的思维方法能够协助我们更好的学习化学。请回忆金属的化学性质:
反应规律
金属需满足的条件
基本反应类型
1.金属+→
绝大部分金属都能与氧气发生反应
2.金属+→+氢气
3.金属+→+
任务二:(1)请默写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1)物质的性质决定变化。把A、B两组间能发生反应的物质上下用“—”连线。并在表格中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教师查看不听梳理的先锋队员,任务一的完成情况。
梳理组声音洪亮,落落大方,团队配合默契,我来考考大家听懂没有。定位两名同学,哪错了,为什么错了。两名同学静自习的错是老师看到需要特别强调的地方。6题写试剂,只写了化学式是错的。7题写硫酸铜溶液不行。
看来梳理组给大家讲清楚了,我们给梳理组+2分。
【展示问题条】
三、
收集问题纸条
整理、筛选、归类
每人拿一张小纸条把自己的问题写上,并写清楚组号和姓名。下课收齐汇总给老师。
难点问题:等金足酸的坐标图中如何看出金属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
除杂的思路
四、
作业批改方案
自学任务中:重点批改基础知识错在哪里,了解学情。
金属与酸、盐反应是金属需满足的要求写的太简略而失分:比如“氢前金属”应该写成“金属活动性顺序位于氢前”;“前金换后金”应该写完整具体“金属活动性在溶液中金属之前”。
学生做题的速度出现差异,让已完成的同学再分出来第二层,完成后续任务,提升效率。
同时教师需要注重不参加基础检测的学生任务完成情况。
基础检测的出错率不同,需要让不同层次的同学都掌握了基础检测再往下实行。所以在速度和对每个人错题的解决上存有差异。需要教师通过布置不同的任务,和用不同的方法(师教生,生教生)解决学生的错题。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生活中的真实情境,利用置换反应解决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学会如何分析图像、检验物质、对混合物实行除杂、验证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强弱,以及判断反应后成分。
2.学生通过度层完成课堂任务,知识得到巩固,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得到发展,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知识、方法与技能得到提升,同时培养表达和交流水平。
课题
课型
课时
1
授课日期
2019.3
课标依据
1.了解金属的化学性质
2.能用金属活动顺序对相关的置换反应实行简单的判断,并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教材分析
金属的化学性质及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重要知识点之一,也是将来高中化学学习的基础。这要求学生能够了解金属的化学性质和金属活动顺序表的意义,并能利用它们来判断金属是否能与酸、盐发生置换反应,并应用于生产生活中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A.硫酸亚铁溶液B.硝酸锌溶液
C.盐酸溶液
D.氯化铜溶液
3. 将相同形状的铁和镁分别与相同质量分数,足量的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准确的是()(H 1 Mg 24 Fe 56)
A.铁和镁的质量相同B.甲是铁、乙是镁
C.铁和镁完全反应所消耗的稀盐酸质量相同D.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均减少
一、知识梳理
二、基础检测
三、质疑提升
四、分层应用
五、分层作业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分层理念或
策略方法
宣布表扬静自习完成学案好的同学(点名表扬)。加+1,能够不听梳理,不参加基础检测,按满分计入组内,现在直接开始完成学案任务一。
其他同学对照静自习学案,请梳理自帮我们解决自学检测题,哪道题有错需要听讲解,请起立听讲解,本题没有问题,就开始任务一的内容。有请梳理组同学。
动态展示课
教学步骤
活动设计
导入新课
刚刚过了315,就看到了这样一则新闻,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花了一百多万买来的黄金,实际是只值一百多块的黄铜冒充的,看来他初中一定没学好化学,如果是在座的各位,你会把黄铜当成黄金来买吗?我相信大家一定不会上当受骗的!有什么方法鉴别黄金和黄铜呢?(学生回答)
灼烧,加酸,加盐溶液,这些方法都是利用了金属的化学性质,说到金属的化学性质一定离不开金属的活动性,除了鉴别真金假金,金属活动性顺序还有别的用途,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一下。
【任务二】反应后物质确定
生成物一定有,反应物之一可能有。只需要检验可能有的物质。
【分层作业】没有完成学案的同学,课下写完,明天收。写完的同学,老师要奖励你们,课下找老师,进实验室亲自动手实验。
【总结】使用金属活动性,我们不但能够探究物质性质,确定成分。(PPT:探究性质、确定成分……)还能够用于工业污水处理、金属回收,从而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生活中也非常实用,知道醋不能放在不锈钢壶里,就算没有火眼睛睛,也会分辨黄金的真假、保护了我们的人身财产安全。例子还有很多,不胜枚举。所以我们要努力学好化学,提升化学素养,就能够提升今后生活的品质,让我们期待在后续的学习中发现更多!
【提出猜想】猜想一:FeSO4;猜想二:;
【设计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向其中加入。
____________
猜想一准确
【反思与评价】此时滤渣中一定有,可能有。
总结提升:猜想反应后物质成分的思路是。
确定反应后物质的成分不需要验证;只需要验证。
首席讲题人上讲台,对照实物投影讲解。
任务一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都离不开金属,铁、铝、铜是人类广泛使用的三种金属,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欲验证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请至少设计原理不同的3种方案,写出每种方案所需的药品:(多写一种额外奖励1分)
3.现有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价)。则下列说法中不准确的是()
A.生成氢气的质量:甲﹥乙﹥丙
B.金属活动性:乙﹥甲﹥丙
C.相对原子质量:甲﹥乙﹥丙
D.消耗硫酸的质量:甲﹥乙﹥丙
要除去FeCl2溶液中混有的
少量CuCl2,向混合物的溶
液中加入足的,充分反应后过滤。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教师分层注重学生:
错误较多的同学讲解题目。
2.检查静自习学案和基础检测的改错情况.
3.面批同学们做的题目,用激励性的话语说出比赛加分的规则:每完成一个任务,举手请老师,或组内已阅全对的同学批阅,加1分。两个任务都完成,能够开始写今天的作业“学以致用”和“分层提升”。成为首席讲题人,也能够给组多加一分,我们来比赛吧。
4.一边批阅,一边表扬,写的好的同学,指定为首席讲题人。
教师一边听讲解,一边继续给其他学生批阅。
评价讲题人,给组加分。要求听讲的同学,听会了回去写,写完老师判,还是不会,继续找讲题人。
教师强调全体同学调整坐姿,请任务一的首席讲题人展示她的四种实验方案和方法总结。
教师仔细听,必要的做补充和评价,给小组加分。
同学1:首先回忆金属有哪些化学性质?
金属+氧气→金属氧化物
金属+酸→盐+氢气
金属+盐(溶液)→新金属+新盐
分别属于什么基本反应类型?
其中金属与酸、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金属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组长:下面处理静自习的自学检测题,请大家先看自己错的是第几题,等下注意听对应的讲题人是谁,去找对应的讲题人。
讲完或者听完,回到座位开始思考任务一。
写到任务二,有困难没思路的同学请起立,到讲台前面,请一位同学展示思路。其他同学,继续推动你的任务。
任务二我国西汉时就开始冶炼铜,古人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曾青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铜)的记载,是现代湿法炼铜的先驱。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某兴趣小组将铁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实行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现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实行探究:
学情分析
经过新授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相关金属活动性方面的简单理解,能判断一些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判断金属是否能和酸以及盐溶液发生反应。但实际应用中,学生还是缺乏方法的总结归纳,设计实验探究金属活动性强弱以及置换反应完成后成分的确定、成分除杂成为学生短板。对于实验设计中如何控制变量以及如何分析成分、除杂的方法思路仍需提升。
4.现有铁、铜两种金属,证明它们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时,若选用一种酸溶液,则这种酸是(填化学式,下同),若选用一种盐溶液,则这种盐是。
5.用实验探Al和Cu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若提供的试剂只有:CuCl2溶液、AlCl3溶液、Al、Cu和稀盐酸,对此下列说法准确的是()
A.选用两种合适的试剂即可实现实验目的
两位同学能说出自己的错误原因。试剂写成化学式,是很多同学的共性错误,会但是写不对非常可惜,大家要注意。同时通过7题得出检验物质需要考虑别的物质的干扰,最终选择现象明显结论可靠的方案。
定位提问的同学,自己回答。
做完基础检测能够继续往后做,没有做完的同学抓紧时间。教师注重刚才不听梳理的同学进度,判。
做完题目组内轮判,PPT出示答案。
A组Fe Cu Ag
B组O2CuSO4溶液稀硫酸稀盐酸AgNO3溶液
化学方程式
1.
2.
3.
4.
5.
6.
7.
…
二、
分层自学检测
1.下列物质中不能由金属与盐酸直接反应制得的是()
A.AlCl3B.ZnCl2C.FeCl3D.MgCl2
2.下列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A. Mg→MgSO4B. Ag→AgCl C. Cu→Cu(NO3)2D. Fe→Fe3O4
3.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提升学习化学的兴趣,激发对物质性质探索的好奇心,提升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的欲望,感受化学促动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培养学科素养。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实验验证金属活动性的强弱。
难点:反应后成分分析和除杂的方法归纳。
教学
具准备
PPT、学案
教学流程
静态自习课
教学步骤
B. CuCl2溶液是不可或缺的试剂
C.最多只能设计一种实验方案
D. AlCl3溶液中加入Cu不能探究金属活动性强弱
6.要除去铜粉中混有的少量铁粉,能够加入(填试剂)。
7.新型食品保鲜剂“双吸剂”(主要成分铁粉)的原理是利用了铁与水、氧气反应生锈。若用化学方法检验使用一段时间的“双吸剂”是否完全失效,可选用检验,若出现的现象,说明该双吸剂仍可使用。
判完把卷子还给本人改错。
组长统计失分总数,各组汇报失分情况,课代表在黑板上统计。
给全对的组,或失分最少的前三个组各加一分。
分层布置任务:
1.基础检测错2个或以上的同学,上讲台老师帮你解决问题。
2.错1个的同学,组内一对一帮扶解决。
3.没有错或问题解决完,开始完成任务1、2。
4.所有同学把基础检测红笔改错、静自习学案改错后放在桌角待查。
自学检测中:重点注重自学检测题哪道错误率高,在动态课时重点强调,同时基础检测的题目设置针对静态课的错误再次巩固。刻意记哪几个同学错在哪里,定位他动态课听完梳理会了没有。
典型错误:写试剂的时候只写化学式,不加溶液两个字。7题用硫酸铜溶液,需要考虑到氧化铁对生成铜现象的干扰,应该选择现象明显、结论可靠的方案。
教师精讲提升:
【任务一】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最好选择药瓶种类最少、实验次数最少的方案,那就是金属与盐溶液反应:①排序→“盐金盐”或“金盐金”。
②铁的盐溶液要选择亚铁盐。
利用金属能否与酸反应以及与酸反应的速率也能够验证金属活动性。注意:①稀盐酸或稀硫酸;②控制变量:金属颗粒大小、酸的浓度、种类、温度等条件均要相同。
通过静自习,我们应用金属活动性复习了如何分析图像、除去杂质。现在检查一下大家对这部分知识的掌握情况,独立完成基础检测。
【基础检测】
1.下列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A.Zn→ZnSO4
B.Al→AlCl3
C.Mg→MgCl2
D.Fe→Fe2(SO4)3
2.现有铁、铜两种金属,用实验比较它们的金属活动性,直接使用下列试剂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1.横坐标是时间的图像,如何看出金属活动性顺序?这个问题刚才梳理组应该在讲题中解决了,定位提问的同学自己回答。
2.如何判断等金足酸图中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这是一个难点:以镁、锌、铁与足量等浓度量的稀盐酸反应为例分析,首先根据他们的金属活动性顺序镁>锌>铁,我们能够画出斜线的斜率镁>锌>铁,根据化学方程式,他们在反应后溶液中都是+2价的离子,能够看出生成等量的氢气,需要镁的质量最少,那么如果金属的质量相等,镁生成的氢气就会最多。最后得到结论:如果化合价相同,相对原子质量越小,产生氢气就会越多。
②③
总结提升:①你利用的原理是什么?。②解答此类题目,选择药品的最佳方案是什么?。
学生听完讲解整理笔记
学生听完讲解整理笔记
组长汇报任务分,效率最高的前三组加一分。
让静自习学案完成很好的同学学习效率先飞起来,节约出时间,直接完成动态课的任务。
其他同学根据静自习错误情况选择需要听梳理的部分,不需要听的时候,往前冲刺完成后续任务。
学习活动
一、
分层自学任务
任务一:“归纳总结”的思维方法能够协助我们更好的学习化学。请回忆金属的化学性质:
反应规律
金属需满足的条件
基本反应类型
1.金属+→
绝大部分金属都能与氧气发生反应
2.金属+→+氢气
3.金属+→+
任务二:(1)请默写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1)物质的性质决定变化。把A、B两组间能发生反应的物质上下用“—”连线。并在表格中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教师查看不听梳理的先锋队员,任务一的完成情况。
梳理组声音洪亮,落落大方,团队配合默契,我来考考大家听懂没有。定位两名同学,哪错了,为什么错了。两名同学静自习的错是老师看到需要特别强调的地方。6题写试剂,只写了化学式是错的。7题写硫酸铜溶液不行。
看来梳理组给大家讲清楚了,我们给梳理组+2分。
【展示问题条】
三、
收集问题纸条
整理、筛选、归类
每人拿一张小纸条把自己的问题写上,并写清楚组号和姓名。下课收齐汇总给老师。
难点问题:等金足酸的坐标图中如何看出金属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
除杂的思路
四、
作业批改方案
自学任务中:重点批改基础知识错在哪里,了解学情。
金属与酸、盐反应是金属需满足的要求写的太简略而失分:比如“氢前金属”应该写成“金属活动性顺序位于氢前”;“前金换后金”应该写完整具体“金属活动性在溶液中金属之前”。
学生做题的速度出现差异,让已完成的同学再分出来第二层,完成后续任务,提升效率。
同时教师需要注重不参加基础检测的学生任务完成情况。
基础检测的出错率不同,需要让不同层次的同学都掌握了基础检测再往下实行。所以在速度和对每个人错题的解决上存有差异。需要教师通过布置不同的任务,和用不同的方法(师教生,生教生)解决学生的错题。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生活中的真实情境,利用置换反应解决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学会如何分析图像、检验物质、对混合物实行除杂、验证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强弱,以及判断反应后成分。
2.学生通过度层完成课堂任务,知识得到巩固,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得到发展,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知识、方法与技能得到提升,同时培养表达和交流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