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选考)2021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二部分细胞的代谢专题训练3ATP与酶、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训练3 ATP与酶、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一、选择题
1.以下关于吸能反响和放能反响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
答案 A
解析在吸能反响中产物分子中的势能比反响物分子的势能高,A项正确;细胞呼吸属于放能反响,B 项错误;光合作用过程吸收光能,属于吸能反响,但并非是植物细胞中唯一的吸能反响,如主动转运等也属于吸能反响,C项错误;吸能反响一般与ATP的分解相联系,放能反响一般与ATP的合成相联系,故吸能反响和放能反响之间的纽带就是ATP,二者并非完全独立,D项错误。

2.(2021温州期末)以下图为细胞的两种物质运输方式,据图分析错误的选项是( )
答案 C
解析图a代表主动转运,小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有三种方式: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其中主动转运是细胞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吸收和排出物质的方式,是最重要的吸收或排出物质的方式,A项正确;图b胞吞运输的物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B项正确;图a中物质的运输经过了单层膜,两层磷脂分子层,图b的运输方式中,物质没有穿过膜,C项错误;图a为主动转运,需要消耗能量,图b 为胞吞,也需要消耗能量,D项正确。

3.(2021温州3月选考模拟)以下关于酶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
2O2溶液中参加H2O2酶后出现大量气泡,说明酶具有高效性
答案 B
解析鸡肝和马铃薯块茎制成匀浆可以加大酶与底物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大酶促反响速率,A项错误;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者几种相似底物的反响,B项正确;H2O2溶液中分别参加H2O2酶和二氧化锰,假
设参加酶的试管中出现大量气泡,说明酶具有高效性,C项错误;证明酶具有专一性时,可以选择底物一样酶不同,也可以选择酶一样底物不同,D项错误。

4.以下关于细胞生命活动过程中ATP、ADP的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
A.细胞耗能时总是与ATP的水解反响相联系,细胞释放能量时反响总是伴随ATP的合成
B.ATP中的A代表腺嘌呤,T代表三个,~代表高能磷酸键,P代表磷酸基团
C.光合作用过程中,叶绿体中ADP由叶绿体基质向类囊体膜运动,ATP那么向相反方向运动
D.动物细胞需氧呼吸过程中,产生大量ATP的阶段需要氧气参与
答案 B
解析细胞耗能时总是与ATP的水解反响相联系,细胞释放能量时反响总是伴随ATP的合成,A项正确;ATP中的A代表腺苷,B项错误;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反响产生ATP,用于碳反响,故叶绿体中ADP 由叶绿体基质向类囊体膜运动,ATP那么向相反方向运动,C项正确;细胞需氧呼吸过程中,产生大量ATP的阶段为第三阶段,需要氧气参与,D项正确。

5.
(2021浙江选考模拟)将正常形态的洋葱紫色外表皮细胞放入较高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液泡体积的变化如下图。

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
A点相比,B点时细胞的吸水能力减弱
B.B点到C点过程中,液泡体积变化速率下降主要是受细胞壁的影响
C.C点时细胞不再发生渗透作用,但仍有水分子进出细胞
答案 C
解析分析图示可知,与A点相比,B点时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增大,吸水能力增强,A项错误;B点到C 点过程中,液泡体积变化速率下降是细胞液浓度增大并逐渐到达与外界相等所致,B项错误;C点时细胞内外溶液浓度相等,不再发生渗透作用,但仍有水分子进出细胞,C项正确;质壁别离实验证明蔗糖分子可以通过细胞壁,否那么不会出现质壁别离现象,D项错误。

6.(2021嘉兴3月选考模拟)为了验证酶的高效性及发挥作用需要温和的条件,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其中FeCl3溶液能催化H2O2分解而释放O2。

以下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

管编号参加材料


1 5 mL
3%H2O2
0.5 mL蒸馏

2 5 mL
3%H2O2
0.5 mL新鲜
猪肝匀浆
3 5 mL 0.5 mL
3%H 2O2 3.5%
FeCl3溶液
4 5 mL
3%H2O2
0.5 mL
100 ℃
处理过的猪
肝匀浆
D.1、2和3号试管间的比拟也可验证酶的专一性
答案 D
解析新鲜猪肝中含有过氧化氢酶,因此参加猪肝匀浆后能够催化过氧化氢的分解,A项正确;2和4试管研究温度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两者的实验时温度应一样,B项正确;分析表中信息,本实验研究酶具有高效性,因此2组在实验时效果最明显,说明达成实验目的,C项正确;本实验未进展不同酶或不同底物比拟,不能验证酶具有专一性,D项错误。

7.(2021浙江绿色联盟模拟)以下图为ATP的分子构造图,A、B、C表示相应的构造,①②表示化学键。

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
A.A表示腺嘌呤,B表示腺苷
①与化学键②断开时所释放的能量不同
②的形成所需的能量都来自化学能
②中能量的释放往往与吸能反响相关联
答案 D
解析 A表示腺苷,B表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A项错误;化学键①与化学键②均为高能磷酸键,断开时所释放的能量一样,B项错误;②的形成所需的能量来自化学能,如细胞呼吸,也可来自光能,如光合作用,C项错误;化学键②中能量的释放,说明ATP水解,该过程通常与吸能反响相关联,D项正确。

8.以下图所示表示“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的简要概念图,相关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




答案 A
解析主动转运需要载体蛋白,并且需要消耗能量,因此图中方式①表示主动转运,小肠绒毛上皮细
胞吸收氨基酸的方式主动转运,A项正确;胞吐方式需要消耗能量,但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因此图中方式②表示胞吞或胞吐,而葡萄糖进入红细胞属于易化扩散,B项错误;易化扩散需要载体蛋白,但不需要消耗能量,因此图中方式③表示易化扩散,唾液腺细胞分泌唾液淀粉酶的方式为胞吐,C项错误;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并且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因此方式④表示扩散,四种出入细胞方式中
速度最快的方式为易化扩散,D项错误。

9.(2021学军中学选考3月模拟)探究某种酶特性的实验结果如下图,以下分析正确的选项是( )
B.图1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该实验证明了酶具有高效性
C.图1和图2中可知,该酶在20 ℃、pH=7时活性最高
答案 D
解析分析图3可知,本实验探究麦芽糖酶的特性,说明酶具有专一性,A项错误,D项正确;图1的自变量是温度,该实验证明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B项错误;图1和图2可知,温度在30 ℃,pH=7时活性相对较高,C项错误。

10.细菌紫膜质是一种膜蛋白,ATP合成酶能将H+势能转化为ATP中的化学能。

科学家分别将细菌紫膜质和ATP合成酶重组到脂质体(一种由磷脂双分子层组成的人工膜)上,在光照条件下,观察到如
下图的结果。

以下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
+跨膜运输的方式是主动转运
+浓度梯度对ATP的合成无影响
答案 D
解析图甲中在光照条件下,H+能浓度跨膜运输,那么跨膜运输的方式是主动转运,A项正确;由图可知,ATP合成酶能将H+势能转化为ATP中的化学能,ATP合成酶不能将光能直接转化为ATP中的化学
能,B项正确;由图可知,ATP合成酶既具有催化作用也具有运输作用,C项正确;由图可知,破坏跨膜H+浓度梯度会抑制ATP的合成,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11.图1表示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某种矿质离子的示意图,图2表示某生物膜的局部构造,图中A、B、
C、D表示某些物质,a、b、c、d、e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请据图答复以下问题。

(1)图2构造表示质膜的模型,许多细胞膜内部还存在着具有“刚性〞
的。

(2)图1中表示矿质离子进入细胞的运输方式是,可用图2中(填字母)表示,此过程消耗的ATP来自细胞的(场所)。

假设图1中的矿质离子在土壤中含量过高,会导致植物死亡,其原因
是。

(3)某哺乳动物的成熟细胞除细胞膜外,不具有其他膜构造。

如图3能正确表示在一定O2范围内葡萄糖进入该细胞的速度与O2浓度关系的是。

(4)假设图2为肺泡细胞膜,那么CO2的运输方式是(填字母),O2的运输方式是用(填字母)表示,字母a表示的运输方式为。

答案 (1)流动镶嵌胆固醇
(2)主动转运 e 线粒体和细胞溶胶土壤中溶液浓度高于根毛细胞液浓度,导致植物失水过多而死亡
(3)A
(4)c b 易化扩散
12.某学生为了验证唾液淀粉酶的特性,设计了以下6组实验。

6组实验振荡混合后,都作了如下处理:恒温(37 ℃)处理15 min;各参加某试剂2 mL,并振荡使之混合;再将6支试管放入沸水浴加热1 min。

请答复以下问题。

(1)实验中参加的某试剂是。

3号试管中出现色,原因
是。

与之相似现象的试管还有。

(2)假设要证明酶的专一性,那么最好选择哪几支试管进展相互对照? 。

假设要证明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活性受pH的影响,那么最好选择哪两支试管进展相互对
照? 。

(3)假设将3号试管中的稀释唾液在实验前先放在沸水浴浸泡一段时间后再参加,那么实验结果应为,原因
是。

答案 (1)本尼迪特试剂红黄唾液淀粉酶水解淀粉后产生了复原性糖6号
(2)3号和4号5号和6号
(3)不出现红黄色沉淀唾液中的淀粉酶会因高温变性而失去催化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