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从测算家庭电费说起学案(全章) 沪科版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五章从测算家庭电费说起
第二节《电流做功的快慢》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理解电功率的概念.知道电功率表示消耗电能的快慢,知道电功率的单位是W或kW。
2.理解用电器的额定功率.知道额定功率是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时的功率.知道额定电压、额定功率与实际电压、实际功率的区别。
会用电功率的概念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3.会应用功率的定义公式P=W/t及公式P=IU,进行简单的计算.
4.通过对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探讨,加深对电功率概念的理解。
二、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电功率的概念(物理意义、定义、计算公式、单位)
难点:理解额定电压、额定功率与实际电压、实际功率的区别,运用电功率公式计算实际问题。
三、学习活动
(一)电功率
1、复习电功的定义、单位、计算公式,电能表的有关知识。
2、小组讨论:生活中什么地方经常提到“瓦”?平常所说的“瓦数大”“瓦数小”是什么意思?电器瓦数不一样,表现在消耗电能上有何不同?
(1)电功率是用来描述电流做功的快慢的物理量。
(2)定义: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做电功率。
(类比速度)
(3)定义式:P=,由W=UIt得P=UI。
计算式:P=UI(表示电功率等于电压与电的乘积)
纯电阻的电路中:由I=U/R得P=U/R(多用于并联电路)。
由U=IR得P=IR (多用于串联电路)。
(4)国际单位:瓦特(W),常用单位:千瓦(kW)。
1W=1J/s=1VA,1kw=1000w 小组讨论“kWh”的来历。
(二)实验探究:电流做功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1、引导学生制定计划,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交代
复习上节课“电流做功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探究,思考:
(1)在实验中是通过什么现象来判断电流做功情况的?
(2)小组讨论,根据实验目的,在实验中需要测哪些物理量,需要什么实验仪器,如何进行实验。
从而帮助学生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画出实验电路图。
2、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注意事项:
(1)记下两次温度计的示数和通电时间
(2)读取温度计示数t2时要等温度计内液柱不在上升时才读数
3、分析与论证
各小组根据测出的实验数据计算,并完成课本中的填空:电流通过电阻丝做的功W=Q= J;电流通过电阻丝的功率P=W/t= W。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通过数学的方法找出电功率P与电阻丝两端的电压U、
通过电阻丝的电流I之间有何关系。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工具找出物理规律的能力。
几组学生向全班公布自己的实验数据和计算结果,教师分别进行评价,并帮助学生找出产生实验误差的原因,其原因可能有:
①玻璃瓶和空气要吸收一部分热量;②观察温度计示数t2时,时机掌握的是否恰当;③温度计的玻璃泡与电阻丝距离是否恰当;④测量工具精度不够;⑤读取实验数据的人也会引起误差。
最后一起总结实验结论:
写成公式为:P=
(三)例题:
将“220V 60W”的灯泡分别接入220V和200V的电路中,求灯泡工作时的电阻以及对应电压下的实际功率。
练习:一灯泡连接在6V的电源上时,灯泡消耗的电功率是1.5W,求通过灯丝的电流多大?
四、当堂检测
1、某台电风扇和洗农机,电风扇通电工作半小时,电流做功72000 J;洗衣机通电工作2 min,电流做功12000 J.问:哪台电器的功率较大?为什么?
2、变式题:某电视机的电功率是250w,每天使用3h.一个月用电多少kW·h?(按30天计算)如果时间单位用秒,1个月电能消耗多少焦耳?
3、一个标有“36V 25W”的用电器,接入某电路中,通过它的电流为0.5安,这个用电器的实际功率一定是()
A.小于25瓦 B.50瓦 C.100瓦 D.200瓦
4、将一盏标有“PZ220 40”的白炽灯接到110伏电压下使用,它的功率是多少瓦?
五、课后作业
陈晶同学买了一根2000Ω粗细均匀的电阻丝给奶奶做了一个电褥子,奶奶用后说不太热,陈晶想了一下,截掉原长的1/4,奶奶使用后满意了。
改造后电褥子的功率是多少?每分钟可以产生多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