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顿惊愕交响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顿惊愕交响曲
继续来填坑,今天来讲海顿的另一部极具创意的交响曲--《G大调第九十四号交响曲》,又名《惊愕交响曲》。
海顿《G大调第九十四号交响曲》,第二乐章
不知道你有没有被第36秒的高音给吓到?其实这部交响曲的精髓就在这里,连续的低音之后突然来了个高音,试图营造一种把听众吓一跳的场景。
这部《惊愕交响曲》由海顿创作于1791年,背后有一个诙谐的故事。
当时的贵族是音乐会的常客,但是他们来听海顿的音乐会,只是为了表现自己所谓的高雅品味,但实际却每每在音乐会进行中打瞌睡,海顿见此情景非常生气,他决定捉弄一番这帮贵族,于是创作了这部《惊愕交响曲》。
交响曲首演当天,音乐厅座无虚席,大家都想见识一下海顿的新作品是什么音乐,乐曲的第一乐章速度很快,感觉轻巧流畅,第二乐章速度变慢,开始部分是弱起,非常轻,而且缺乏变化。
这帮贵族非常轻视这种催眠似的音乐,又开始昏昏欲睡。
但是,刹那间乐队用最大音量演奏,爆发出强烈的声音,把在打盹的贵族们吓了一跳。
海顿见自己的“计谋”成功了,很高兴,傻了眼的贵族回过神来后也哈哈大笑。
此后这部《G大调第九十四号交响曲》才得名《惊愕交响曲》。
理查德.施特劳斯的交响诗《蒂尔的恶作剧》,也有类似效果,不确定理查德.施特劳斯是否是受到了海顿《惊愕交响曲》的影响。
下面来感受下理查德.施特劳斯的交响诗《蒂尔的恶作剧》,在欣赏前我提醒下,套用现在流行的话语是,前方高能预警,注意别被吓到。
其实这部《蒂尔的恶作剧》还好,就是听感上有些一惊一乍,乐如其名,像是在恶作剧。
记得今年在听伦敦爱乐乐团的音乐会时,序曲就是这首《蒂尔的恶作剧》。
坐在前排的一位大叔睡着了,结果被
惊醒多次,特别好玩。
如果你喜欢海顿的这部《惊愕交响曲》,那么不妨也来听听我们上一篇文章中讲到的另一部极具创意的《离别交响曲》。
回顾链接:海顿《离别交响曲》
文末我放上了《惊愕交响曲》的完整版,愿你喜欢。
海顿《惊愕交响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