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训练手册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教学大纲 .doc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二、实践教学的目的与任务实践教学旨在借助于社会调查(活动),引导学生将课堂上理论教学的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达到“知、情、意、行”的转化,实现知行统一;引导大学生在具体的实践环节中学会做人做事,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奉献精神,在具体的实践环节中深入理解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而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法律素养,以此达到教学目的。
三、实践教学的形式与流程实践教学的形式有大学校园调研、人才市场调研、人物访谈、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
其中,大学校园调研针对大学生群体自身存在的思想问题、修身问题及生活方式问题,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案;人才市场调研有助于大学生了解就业状况,了解用人单位对人才的综合要求;对优秀校友学长专家学者访谈,有助于从中汲取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经验教训,感悟为人处世的珍贵之处;志愿服务与公益活动有助于大学生领悟正确的人生目的与人生价值。
实践教学的流程是,本学期开学初,在任课教师的指导下,每班自由组合成5人左右的数个团队、选定主题和题目、确定调研方案和计划,在本学期中后半段进行社会调研(活动),完成社会实践报告撰写。
四、组织实施1.第4周,占用课内2学时,教师要详细讲解实践教学活动的目的、要求、操作程序、成果形式及考核方式等,其中,教师要重点讲解成果形式,社会实践报告的格式和写法。
2.第5~6周,学生自愿分组,推选小组负责人,小组负责人召集小组成员开会协商并制定本小组实践活动计划安排,选定主题和题目、确定调研方案和计划并与任课教师交流,修改定稿。
小组负责人上交本小组成员及联系方式,教师建立起与小组负责人通畅的联系渠道,建议建立网络交流群(飞信群或 QQ 群等)。
3.第7~15周,依据教学大纲和小组实践教学计划,然后由学生利用实践教学时间及课余时间陆续展开社会实践。
4.第16~17周,学生充分展开社会实践活动,完成问卷数据统计分析和课题论证,经过指导老师的修改,撰写完社会实践报告并上交报告。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学生学习手册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学生学习手册》(第七版)思考与练习题参考答案绪论一、选择题1.ABCD2.ABCD3.D4.A5.ABC二、简答题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有哪些特征? (P.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戮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对大学生提出了哪些要求? (P.3~5)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战略要求。
大学生要以“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为根本要求,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各项能力,努力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成为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第一,要有崇高的理想信念,牢记使命,自信自励:第二要有高强的本领,勤奋学习,全面发展:第三,要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精神,讲求奉献,实干进取。
3. 大学生为什么要提高思想道德和法律素质? (P.5~6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法治素养)是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有机融合,是新时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思想道德素质是人们的思想观念、政治立场、价值取向、道德情操和行为习惯等方面品质和能力的综合体现,反映着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道德风貌,是促进个体健康成长、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保障。
法律素质(法治素养)是人们通过学习法律知识,理解法律本质,运用法律思维、依法维护权利与依法履行义务的素质、修养和能力,对F保证人们尊崇法治、遵守法律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章一、单选题1.B (P12)2.A (P12) 3A (P12) 4.D (P12) 5.B (P12)二、多选题1ABCD (P16-17) 2.CD (P16-17) 3.BCD (P18)4.ABC (P12,17,18);5.BD (P13~14,手册P26)三、筒答题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 (P10)马克思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揭开了人的本质之谜。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社会实践手册
上海海关学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社会实践活动手册院系班级:姓名:学号:实践项目: _填写日期: _上海海关学院基础部社科教研室《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社会实践活动管理规定一、总则第一条为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精神,加强对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管理,促进本课程社会实践活动持续、有效、健康的开展,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社会实践是指本课程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课堂以外开展做一次好人好事、策划一次有意义的活动、发起组织一个社团、体验一段不同往常的人生经历、采访一位先进人物、调研某一社会伦理、法律热点问题、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纪念馆、名人馆、博物馆、烈士陵园)等,从中选取一次或几次活动,累计本学期道德银行储蓄,形成本门课的社会实践活动。
二、社会实践是一个必修教学环节第三条社会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形式,也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成才的有效途径。
因此,本课程将社会实践作为学生的一个必修环节列入教学计划。
第四条学生在本课程学习期间,必须参加不少于6学时的社会实践活动。
如果学生社会实践成绩不合格,则该生不能取得本课程学分。
第五条学生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同时,要认真填写《社会实践活动手册》,并完成一篇字数不少于1500字且有一定质量的活动感想、经历体验、采访体会、调查报告、参观心得等。
各班级负责人在第12教学周收集后交至任课教师,由社科教研室相关教师进行审批存档,最后将成绩报送教务处。
三、组织和实施第六条为加强对实践活动的组织领导,基础部和社科教研室专门负责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和协调工作。
第七条本课程教师负责社会实践活动的具体规划和方案的制定,经基础部和社科教研室开会同意后组织实施。
四、奖惩办法第八条学生社会实践的成绩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级分评定,记入本课程的总成绩,占总成绩比重的15%。
第九条本课程在学习期末进行一次社会实践活动的总结、评比和表彰工作。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学习手册参考答案[1]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学生学习手册《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绪论一、选择题1、B2、BCD3、D4、BCD5、ACD第一章一、选择题1、A2、B3、C4、D5、B二、判断题1、对2、对3、对4、对第二章一、单选题1. D2. D3. C二、多选题1. ABC D2. BC DE3. ABC E第三章一、单项选择题1、D(P74);2、A(P64);3、C(P83);4、D(P63);5、D(P78-79);6、D(P75)。
二、多项选择题1、ABCE;2、ABE(P67-68);3、ABC(P75-76);4、ABC(P88)。
三、判断题1、对(P87);2、错(P82);3、对(P82-83);4、对(P80);5、错(P76)。
第四章一、选择题1. AC2.ACDE3.C4.D5.C第五章一、单项选择题1、C2、A3、B4、A5、B6、C7、D二、多项选择题1、ABCD2、CD3、ABCD4、ABCDE5、BCE6、ABCDE7、ABCDE(更正:第7题题干漏了“处罚”两字)8、ABC(更正:第8题答案选项C、“水污染”应为“谁污染”)第六章一、多项选择题1.ABC2.ABDE3.DE4.CDE5.ADE二、判断题1. 错2. 错3. 错4. 错第七章一、选择题1.BC2.D3.C4.ABCD5.C6.ABCD7.A8.ABCDE二、判断题1.错2.对3.错4.对5.错第八章一、单项选择题1.B2.C3.B4.D5.C6.A7.D8.D 9.B 10.A 11.B 12.D 13.A二.多项选择题1. BCDE2. ABC3. AB4.ABC5.ABC6.ACD。
思修理论课实践教学手册(3篇)
第1篇一、前言思修理论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法律意识和文明素养。
实践教学是思修理论课的重要环节,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本手册旨在为思修理论课实践教学提供指导,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开展实践活动。
二、实践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 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增强法治观念,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
3. 培养学生的文明素养,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4. 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三、实践教学内容1. 道德实践(1)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学习革命先烈事迹,传承红色基因。
(2)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如支教、扶贫、环保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活动,了解社会现状,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2. 法律实践(1)组织学生参观法院、监狱等司法机构,了解司法工作流程,增强法治观念。
(2)邀请律师、法官等专业人士为学生讲解法律知识,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
(3)开展模拟法庭活动,让学生体验法律实践,提高学生的法律运用能力。
3. 文明实践(1)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图书馆等文化场所,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2)开展文明礼仪讲座,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习惯,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3)组织学生参与文明出行、文明餐桌等活动,倡导文明风尚。
四、实践教学方法1. 参观学习法: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司法机构、文化场所等,让学生在实地参观中感受理论知识。
2. 志愿服务法:鼓励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 模拟实践法:通过模拟法庭、辩论赛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4. 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教学指导评价手册与调研报告书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学生考核手册学年学期2015-2016第一学期学院年级专业学号姓名任课教师实践得分华东师范大学社会科学部思政教研室编制实践教学考核手册填写要求1、考核手册中除实践得分外内容均要求由学生本人完整、如实填写。
2、考核手册封面“学院”、“年级专业班级”须填写全称,不得简化。
数字部分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填写。
“学号”必须填写完整。
3、指导教师必须认真填写考核分数栏,采用百分制。
实践教学考核手册填写说明1、本课程考核分为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两个部分,其中理论教学占50%,实践教学占50%。
实践教学具体分三个模块,各占三分之一。
2、表一:为学生所填写的“经典感悟”。
学生可选择阅读所列经典书目,要求至少精读一本并写出读后感,字数要求500字左右。
3、表二:为学生参加社会小调查所写调研报告,字数要求1000字左右,可运用统计表格、饼状图、柱状图、折线图等多种方法辅助表现。
4、表三:为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的记录报告,主要填写公益活动具体时间、地点、参与者、公益活动的具体内容以及自己参与的感受。
一、经典书目资料1、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5月5日2、《大学之理念》,金耀基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3、《大学人文读本》(3卷),夏中义主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4、《中国震撼》,张维为,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5、《大国的兴衰》,(美)保罗·肯尼迪,中信出版社2013年版6、《平凡的世界》,路遥,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7、冯友兰著:《一种人生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8、《伦理学是什么》,何怀宏,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9、雅克·蒂洛,基思·克拉斯曼著:《伦理学与生活》,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年版10、《道德的理由》斯图亚特.雷切尔斯中国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11、《乡土中国》,费孝通,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12、《中国文化要义》,梁漱溟,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13、《中国人的修养》,蔡元培,中国长安出版社,2012年版14、艾·弗洛姆著:《爱的艺术》,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版15、《道德情操论》,(英)亚当·斯密,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16、《正义的历史映像》,赵明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17、《西窗法雨》,刘星著,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18、《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张中秋著,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19、《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22、《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23、《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24、《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25、《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26、《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7、《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28、《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二、社会小调查活动目的:深入了解社会,提高自己发现、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
大一思修实践教学手册(3篇)
第1篇一、前言思想政治教育(以下简称“思修”)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为了更好地将思修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本手册旨在为大一新生提供一份实用的实践教学指南。
二、实践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思修课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内容。
2. 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4.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实践教学内容1. 参观学习- 组织学生参观革命纪念地、博物馆、历史遗址等,通过实地考察,让学生深入了解我国的历史文化、革命传统和社会主义建设成就。
-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讲座,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加深对思修理论的理解。
2. 志愿服务- 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支教、环保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社会责任,培养奉献精神。
- 鼓励学生组建志愿服务团队,开展长期志愿服务项目,提升团队合作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3. 社会调查- 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了解社会热点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研究。
- 鼓励学生撰写调查报告,提升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和问题分析能力。
4. 实践活动- 开展主题班会、辩论赛、知识竞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 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项目,如“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等,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己。
四、实践教学步骤1. 准备阶段- 确定实践教学主题,制定详细的教学方案。
- 组织学生进行分组,明确各小组的职责和任务。
- 搜集相关资料,为实践教学做好准备。
2. 实施阶段- 按照教学方案,有序开展各项实践教学活动。
- 指导学生积极参与,确保实践活动顺利进行。
- 及时发现和解决活动中出现的问题,确保实践教学效果。
3. 总结阶段- 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总结,分享经验,总结教训。
- 鼓励学生撰写实践报告,对实践活动进行反思和总结。
大学思修课实践教学手册(3篇)
第1篇一、前言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思修课”)是高等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实践教学是思修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手册旨在指导学生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实践能力,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应用。
二、实践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 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3. 增强学生的道德修养和社会实践能力。
4. 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三、实践教学内容1. 思想道德修养实践- 主题班会:围绕课程主题,组织学生开展班会讨论,分享心得体会。
- 志愿服务活动:参与社区服务、公益活动等,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 道德实践活动:如诚信考试、文明就餐、尊重师长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 法律知识实践- 模拟法庭:通过模拟法庭的形式,让学生了解法律程序,提高法律意识。
- 法律知识竞赛:组织学生参加法律知识竞赛,检验学习成果。
- 法律咨询活动:邀请法律专家为学生提供法律咨询服务,解答法律疑问。
3. 社会实践调查- 社会调查:围绕课程主题,开展社会调查活动,了解社会现状,分析社会问题。
- 访谈活动:访谈社会人士,了解他们的法律观念和道德修养。
- 社会实践报告:撰写社会实践报告,总结实践经验,提出改进建议。
四、实践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提高法律意识和道德修养。
2. 讨论法:组织学生围绕课程主题进行讨论,激发思维,培养批判性思维。
3. 实践操作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提高实践能力。
4. 互动教学:教师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教学活动。
五、实践教学组织1. 实践教学小组:根据专业和兴趣,成立实践教学小组,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实践任务。
2. 实践教学导师:聘请专业教师或社会人士担任实践教学导师,指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
3. 实践教学基地:与相关机构合作,建立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
德法课实践教学手册(3篇)
第1篇一、前言德法课实践教学是高校法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本手册旨在为德法课实践教学提供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法律知识,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二、实践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
2. 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使其具备基本的法律知识。
3. 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其在法律实践中的操作技能。
4.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其在法律实践中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
三、实践教学内容1. 法律法规学习与实践(1)课程设置:包括宪法、刑法、民法、行政法、经济法、国际法等基本法律课程。
(2)实践方式:通过课堂讨论、案例分析、模拟法庭、法律咨询等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法律知识。
2. 法律文书写作与实践(1)课程设置:包括法律文书写作、法律文书格式与规范等课程。
(2)实践方式:通过模拟撰写法律文书、实际案例分析、法律文书修改等活动,提高学生的法律文书写作能力。
3. 法律咨询与服务(1)课程设置:包括法律咨询技巧、法律服务流程等课程。
(2)实践方式:通过模拟法律咨询、实际法律咨询、法律服务项目策划等活动,让学生掌握法律咨询与服务技巧。
4. 模拟法庭与法律辩论(1)课程设置:包括模拟法庭、法律辩论等课程。
(2)实践方式:通过模拟法庭、法律辩论等活动,让学生熟悉法庭程序,提高法律辩论能力。
5. 法律援助与社会实践(1)课程设置:包括法律援助、社会实践等课程。
(2)实践方式:通过参与法律援助项目、社会实践等活动,让学生了解社会法律需求,提高社会责任感。
四、实践教学组织与实施1. 教学计划根据实践教学目标,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包括课程设置、实践内容、实践时间、实践方式等。
2. 教师指导教师应具备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对学生的实践过程进行全程指导,确保实践教学效果。
3. 实践基地建设与律师事务所、法律援助机构、企业等合作,建立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德法课实践教学手册作业(3篇)
第1篇一、前言德法课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本手册旨在为德法课实践教学提供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实践任务。
二、实践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使其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公民素质。
2. 提高学生的法律知识水平,使其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和法律分析方法。
3. 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其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其沟通、协调、组织能力。
三、实践教学内容1. 德法课基础知识学习(1)宪法、民法、刑法、行政法等基本法律知识;(2)法律原则、法律关系、法律责任等基本概念;(3)法律文书写作、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基本技能。
2. 实践教学活动(1)模拟法庭:通过模拟法庭的形式,让学生亲身参与案件的审理过程,了解法庭程序,提高法律实践能力;(2)法律咨询:组织学生参加法律咨询活动,为学生提供法律帮助,提高其法律服务水平;(3)法律援助:组织学生参加法律援助活动,为弱势群体提供法律帮助,增强社会责任感;(4)社会调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进行实地调查,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3. 实践教学成果展示(1)论文撰写:要求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撰写一篇与德法课相关的论文,提高其学术研究能力;(2)案例分析: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提高其法律应用能力;(3)实践活动总结:要求学生总结实践活动中的收获和体会,提高其总结归纳能力。
四、实践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典型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法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其法律思维和分析能力;2. 模拟法庭法:通过模拟法庭的形式,让学生亲身参与案件的审理过程,提高其法律实践能力;3. 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参加实地考察活动,了解法律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4. 法律咨询法:组织学生参加法律咨询活动,提高其法律服务水平;5. 法律援助法:组织学生参加法律援助活动,增强社会责任感。
德法实践教学手册电子版(3篇)
第1篇一、前言为了提高我国法学教育质量,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本手册旨在为法学专业学生提供德法实践教学的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将法学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升法律实践能力。
二、德法实践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
2. 提高学生运用法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法律实践经验和团队合作意识。
4. 帮助学生了解国内外法学发展趋势,拓宽国际视野。
三、德法实践教学内容1. 德法课程体系(1)法学基础课程:宪法、行政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劳动法、诉讼法等。
(2)德法专业课程:德语、法语、国际法、比较法学、法律英语等。
2. 德法实践教学环节(1)法律实习:组织学生到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等法律实践部门进行实习,了解法律实务,提升实践能力。
(2)模拟法庭:组织学生进行模拟法庭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法庭审理过程,提高法律思维和表达能力。
(3)法律诊所:设立法律诊所,为学生提供法律咨询、代理诉讼等服务,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学术交流:组织学生参加国内外法学学术会议、讲座,了解法学最新动态。
3. 德法实践教学方式(1)案例教学: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法律问题,提高法律思维能力。
(2)辩论赛:组织学生参加辩论赛,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辩论技巧。
(3)课外阅读:推荐学生阅读法学经典著作、学术论文、法律法规等,拓宽知识面。
(4)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社区服务等,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四、德法实践教学实施步骤1. 制定实践教学计划:根据教学目标,制定实践教学计划,明确实践教学的内容、时间、地点、参与人员等。
2. 实施实践教学:按照实践教学计划,组织学生开展各项实践活动。
3. 考核评估:对学生的实践教学成果进行考核评估,包括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
4. 总结反馈:对实践教学进行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学习手册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绪论和结论部分第一节绪论1.中国共产党在思想理论建设中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现阶段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P2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有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
P23.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的个人,要对社会、他人和自身做所应做的事,承担所应承担的职责,完成所应该完成的任务,即人都应该有人生的责任、人生的使命。
P44.当今时代,继往开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勇于创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积极努力,为世界和平发展、人类社会的进步事业做贡献。
这是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P5-6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引领做人成才的根本方针,是提高人们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中心环节和根本要求。
P44.什么是人生的责任和使命?P4责任就是份内应该做的事。
使命被喻为重大的责任。
人生的责任和使命就是作为人生应该做的事情和应该担负的重大责任。
其要义是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的个人,要对社会、他人和自身所应做的事,承担所应承担的职责,完成所应该完成的任务。
5.论述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重要意义。
P3-4(1)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2)当今时代,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重要意义表现在:有利于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有利于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和教育人民;有利于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全社会的凝聚力量;有利于鼓舞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昂扬斗志;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等。
这对于团结、引领全体社会成员在思想上、道德上共同进步,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3)对每个社会成员来说,应该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努力掌握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激发进取心和创造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道德修养,增强学法守法用法护法的自觉性,全面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对做人成才具有重要意义。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手册【范本模板】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手册系部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_____社科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室《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指导书一、实践目的实践环节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目的是引导大学生在学好马克思主义伦理、法律知识的同时,深入社会、生活和实际,在实践中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加深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达到知行统一。
同时帮助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提升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团结协作意识和服务社会意识,增强法律意识等,更好地成长成才。
二、实践的形式1.校园实践:学生深入到同学、校园生活中去体验和感受。
2.社会实践:学生深入到现实社会生活中去体验和感受。
3.分散实践与集中实践相结合。
三、实践内容、要求和步骤(一)实践项目一——制定大学生活规划【实践目的要求】通过制定大学生活规划,旨在帮助大学新生尽快熟悉和适应大学生活,明确大学三年成长成才的目标和路径。
【实践步骤】1.根据任课教师的布置和要求,每位学生要结合自己的情况,制订出切合自己实际的、有操作性的“我的大学生活规划”。
2.每位同学在一个月之内提交一份“我的大学生活规划"。
(不少于800字)(二)实践项目二-—参观瞿秋白同志纪念馆或常州革命史纪念馆【实践目的要求】通过参观,旨在缅怀革命先烈,学习和继承革命前辈为共产主义理想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时刻铭记肩负的责任和使命,树立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发学习的理想和抱负。
【实践步骤】1.由任课教师对学生布置参观的目的、任务及相关注意事项。
2.可以以班级为单位,由班长或团支书负责组织集体参观;也可以由学生分组自主进行参观。
3.参观结束后须提交一张班级集体活动照片(如个人或分组进行的同学同样提交一张活动照片)和一篇观后感(或心得体会).(不少于800字)(三)实践项目三-—在校内外做志愿者【实践目的要求】通过在校内校外做志愿者,旨在让学生感受普通劳动者的人生价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平凡的工作中发现自身的价值,培养踏实、吃苦、敬业的品格。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教学指导书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教学指导书一、指导思想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和《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 号)精神,积极执行《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的通知》(教社科【2015】3号)等文件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增强本课程教学的实效性,现根据我院学生的成长成才规律和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实践性教学方案。
二、课程性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中宣部、教育部规定的大学生的必修课之一,是对大学生系统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职业素质和法律素质,引导大学生完善对社会、对大学、对职业及对自身的认识,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三、实践教学目的为了实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实际相结合、深化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强化学生的能力;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促进学生由理论学习到实际应用,由知识接受到生活经验的转化。
同时,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发现学生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存在的问题,为教学提供第一手的资料,以便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四、实践教学原则1、针对性原则。
大学生不仅具备了一定的文化层次,思想活跃,而且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批判性。
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完全成熟,心理特点不稳定;他们的感情和思想观念丰富多彩,但缺乏稳定性,自发性、朴素性、盲目性和冲动性尤为突出。
为此,教学实践性活动的选择,必须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来确定,不搞形式主义。
2、学生主体原则。
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互为主客体关系。
学生既是客体又是主体,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学习手册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学习手册
内容:
课堂作业:课上进行
学习感悟:针对课堂讲授内容(也可针对推荐书籍),不少于3篇(每篇不少于500字,可随时交,也可期末一起交。
原创,如有引用请注明出处。
)
期中论文:我的信仰自白(自学教材第一章,11月17日之前交,不少于1000字。
原创,如有引用请注明出处。
)
期末总结:一个学期的自我评价、学习感受、意见与建议(不少于1000字)
形式:
A4大小的纸张,手写打印均可。
封面需注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学习手册、任课教师以及本人姓名、学号、院系、专业及电子信箱。
思法课学生实践手册((修订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学生实践活动手册院系:班级:组长:联系电话:指导教师: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20 ——20 学年第学期说明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学生实践活动手册》旨在加强课程实践教学活动的规范化,要求学生认真详细记录每个活动项目的参加成员、主题构想、实施方案、完成经过及心得体会,同时要求教师认真指导、严格考核,并将相应情况记录于活动手册。
2.课程实践活动由三个项目组成,分别是:微·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拍客大赛;观察·思考·希望——社会调查活动;中国心·爱国情——参观无锡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活动。
三项实践活动的考核成绩计入课程总评,共占课程考核分数的40%,其中前两项分别占15%,最后一项占10%,但若提交的作品或心得体会涉嫌抄袭,则该项目成绩为0分。
3. 课程实践项目一和二由各班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如有成员跨班级,请在手册中说明),要求项目一、二在选题上保持同一主题,目的是加强项目小组对同一观察对象的深入研究和探讨,并要求按规定格式提交作品及调查报告,其中,微拍作品时长以3-6分钟为宜,最长不超过8分钟,要求在所提交作品首页标注班级、小组成员具体分工。
小组成员一般应控制在5-6名。
实践项目三以个人为单位进行。
4.实践活动项目指导教师一般为课程任课教师。
5.“微·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拍客大赛”作品要求在开学后八周内完成;“观察·思考·希望——社会调查活动”的调查报告要求在开学后九周内完成;“中国心·爱国情——参观无锡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活动”心得体会要求在开学后十周内完成。
6.思政部将对“微·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拍客大赛”作品及“观察·思考·希望——社会调查活动”调查报告进行评比,并为获奖者颁发荣誉证书,联系文化素质办对获奖者给予相应的学分奖励。
道德与法治学习实践手册 六年级全一册电子版
道德与法治学习实践手册六年级全一册电子版1、【单选题】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是()。
[单选题] *A.集体主义(正确答案)B.个人主义C.整体主义D.国家主义2、中国革命道德是指()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与改革中所形成的优良传统。
*A、中国共产党人(正确答案)B、人民群众(正确答案)C、人民军队(正确答案)D、一切先进分子(正确答案)3、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是[单选题] *依法治国执法人民公平正义党的领导(正确答案)4、历代英雄豪杰、志士仁人,重名节如泰山,轻生死如鸿毛,为了民族生存、国家独立而抛头颅、洒热血,成就了一番可歌可泣的伟大事业。
这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中()。
[单选题] *A、乐群贵和、孝慈友恭的传统美德B、求真务实、诚实守信的高贵品德C、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优良作风D、重视节操、崇尚志向的精神境界(正确答案)5、【单选题】时间之河川流不息,每一代青年都要面对和回答()的问卷。
[单选题] *A. 人生B. 时代(正确答案)C. 社会D. 历史6、下列关于职业道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单选题] *职业道德与人格无关职业道德的养成只能靠教化职业道德的提高与个人的利益无关职业道德从一个侧面反映人的整体道德素质(正确答案)7、道德主要依靠()来发挥作用。
*A、社会舆论(正确答案)B、传统习俗(正确答案)C、内心信念(正确答案)D、自我意识8、【单选题】集体主义道德要求是有层次的,其中对公民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是()。
[单选题] *A.无私奉献、一心为公B.先公后私、先人后己C.顾全大局、遵纪守法、热爱祖国、诚实劳动(正确答案)D.助人为乐、文明礼貌、爱岗敬业、奉献社会9、【单选题】家庭教育涉及很多方面,但最重要的是(),是如何做人的教育。
[单选题] *A.文化教育B.才艺培养C.情感教育D.品德教育(正确答案)10、【单选题】“苟利社稷,死生以之”,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维护民族尊严和( ) 的光荣传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实践训练手册
系部:
班级:
组名:
组长:
使用说明
本手册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教学辅导和评价用书。
团队协作是本课程的主要教学组织形式。
开学初,每个班级进行团队组建,分5-6组,每个小组成员不超过8人,推选小组长1名,本手册为小组长保管,可以指定某个小组成员记录。
本手册共分七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团队信息和成员信息登记表。
第一次课后,每个班级进行团队组建,进行分组。
由全体小组成员讨论产生本组组长、组名和小组LOGO,由小组长进行信息填写。
第二部分为团队课堂讨论记录表。
课堂讨论是本课程主要教学方法。
讨论主题可能提前布置,各小组可以在课前提前完成记录表,亦可在课上讨论时现场完成。
讨论要求全员参与,并轮流安排成员做总结发言。
第三部分为团队项目汇报记录表。
每个小组每学期至少要做3-4次学习项目汇报。
需要小组成员针对某一课题,分工协作,课下搜集资料,形成成果,制作PPT,并推选汇报人在课上汇报。
主要考察汇报人的表达、课件制作、汇报容等项,由老师和其他小组成员进行现场点评,进行成绩评定。
成绩作为团队成员的集体成绩,作为个人成重要绩参考。
第四部分为团队志愿服务记录表。
每个团队在一学期里至少参加一次志愿服务活动,并做记录。
志愿服务容和形式不限。
第五部分为团队社会调查记录表。
每个团队在一学期里至少完成一次社会调查,并做记录。
调查主题可老师制定也可自选。
开学初开始准备。
第六部分为电影观感和读书笔记记录表。
要求每个团队成员一学期至少各完成1篇。
多完成的部分算作额外加分项目。
第七部分为团队成员期末成绩认定表。
学生的期末成绩由5部分构成。
期末成绩=平时成绩*20%+团队成绩*60%+个人感悟*10%+自我鉴定*10%。
其中其他奖励*10%为额外加分项目,参加的各类活动、竞赛的证明和各类获奖证书等都可作为成绩参考。
团队信息登记
团队成员信息登记
团队课堂讨论记录表1
团队课堂讨论记录表2
团队课堂讨论记录表3
团队课堂讨论记录表4
团队课堂讨论记录表5
团队课堂讨论记录表6
团队课堂讨论记录表7
团队课堂讨论记录表8
团队课堂讨论记录表9
团队课堂讨论记录表10
团队项目汇报记录表1
团队项目汇报记录表2
团队项目汇报记录表3
团队项目汇报记录表4
团队志愿服务记录表1
团队志愿服务记录表2
团队社会调查报告
团队成员优秀电影观后感1
团队成员优秀电影观后感2
团队成员优秀电影观后感3
团队成员优秀电影观后感4
团队成员优秀电影观后感5
团队成员优秀电影观后感6
团队成员优秀电影观后感7
团队成员优秀电影观后感8
团队成员读书笔记1
团队成员读书笔记2
团队成员读书笔记3
团队成员读书笔记4
团队成员读书笔记5
团队成员读书笔记6
团队成员读书笔记7
团队成员读书笔记8
团队成员期末成绩认定表1
团队成员期末成绩认定表2
团队成员期末成绩认定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