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一轮复习名师精选教案:苏教版第4章《遗传的分子基础》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第四章遗传的分子基础第四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第1课时教学案苏教版必修

高中生物第四章遗传的分子基础第四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第1课时教学案苏教版必修

第1课时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学习导航]1.结合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发病原因,说出基因突变的概念和方式。

2.结合具体实例,简述基因突变的原因、特点及意义。

3.结合减数分裂的过程,简述基因重组的概念、方式及意义。

[重难点击]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比较。

--------------------------- 课堂导入----------------------------图中的情景用英语表达为:THE CAT SAT ON THEMAT猫坐在草席上),几位同学抄写时出现了不同的错误,如下:(1) THE KAT SAT ON THE MAT(2) THE HAT SAT ON THE MAT(3) THE CAT ON THE MAT将其翻译成中文,和原句相比意思是否改变了?据此可知,个别字母的替换或者缺少,句子的意思都可能改变。

如果是DNA分子中的遗传信息——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也发生了类似的变化,生物体的性状会发生怎样的改变呢?这些变化可能对生物体产生什么影响?一、基因突变的实例基础梳理夯实基础突破要点1.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1) 致病机理①直接原因:谷氨酸 替换为缬氨酸。

(2)结论: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由于基因的一个碱基对改变而产生的一种遗传病。

2.基因突变的概念: 由DNA 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等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

3.基因突变对后代的影响(1) 若发生在配子中,将遵循遗传规律传递给后代。

(2) 若发生在体细胞中,一般不能遗传。

但有些植物的体细胞发生基因突变时, 可通过无性繁殖进行传递。

问题探究理解升华重难透析1. 结合下列实例分析生物变异的类型:(1) 在北京培育的优质北京甘蓝品种,叶球最大的有 3.5 kg ,当引种到拉萨后,由于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光照强,叶球可重达7 kg 左右。

但再引回北京后,叶球又只有3.5 kg 。

上述甘蓝品种的引种过程中,有没有变异现象的发生?如果有,这种变异性状能稳定地遗传 给子代吗?为什么?答案 有变异。

高中生物 第四章 遗传的分子基础 第一节 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教学案 苏教版必修2-苏教版高一必修2生

高中生物 第四章 遗传的分子基础 第一节 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教学案 苏教版必修2-苏教版高一必修2生

第一节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学习目标:1.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体内、体外转化实验的过程及结论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的方法、过程及结论3.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实验的设计思路4.生物类型与遗传物质类型的关系5.DNA粗提取的原理和过程[教材梳理]一、格里菲思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1.肺炎双球菌2.格里菲思实验(1)实验过程及现象:(2)结论:无毒性的R型活球菌和被加热杀死的有毒性的S型球菌混合后,有部分无毒性的R型球菌转化为有毒性的S型活球菌,且这种转化是可以遗传的。

3.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1)实验材料:S型和R型肺炎双球菌。

(2)设计思路:设法将DNA和蛋白质、多糖等物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它们的作用。

(3)过程:(4)结论:DNA是使R型球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1.实验材料及方法(1)T2噬菌体的结构及代谢特点:(2)实验方法: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2.实验过程及结论(1)实验过程:(2)实验结论:DNA 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三、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1.RNA 是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的相关实验 (1)烟草花叶病毒(TMV)的实验:①烟草花叶病毒结构:②实验过程:烟草花叶病毒水、苯酚――→震荡分离⎩⎪⎨⎪⎧RNA ――→感染烟草烟草叶发病蛋白质――→感染烟草烟草叶不发病③结论:控制烟草花叶病毒性状的物质是RNA ,不是蛋白质。

(2)TMV(烟草花叶病毒)与HRV(车前草病毒)的病毒重建实验: ①实验过程:⎭⎪⎬⎪⎫TMV 的蛋白质HRV 的RNA →重建病毒――→感染烟草→HRV 的病斑――→后代的类型HRV⎭⎪⎬⎪⎫TMV 的RNAHRV 的蛋白质→重建病毒――→感染烟草→TMV 的病斑――→后代的类型TMV ②结论:控制TMV 、HRV 性状的物质是RNA 而不是蛋白质。

2.人类的探索结论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因为实验证明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只有少部分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 。

高中生物教学备课教案遗传的分子基础

高中生物教学备课教案遗传的分子基础

高中生物教学备课教案遗传的分子基础遗传的分子基础遗传是生物学中的重要概念,它涉及到了生物个体的性状传递和变异。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了解生物遗传的分子基础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科学素养的培养十分重要。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篇高中生物教学备课教案,详细探讨遗传的分子基础。

一、教学目标1. 理解遗传的基本概念,包括性状、基因、等位基因、基因型、表现型等。

2. 掌握DNA的结构和功能。

3. 理解DNA复制的过程和意义。

4. 理解基因突变的形成原因和对进化的影响。

二、教学准备1. 教学资料:课件、白板、教科书、图片等。

2. 实验器材:显微镜、试剂、实验用具等。

三、教学过程1. 概念介绍a. 遗传的基本概念:性状、基因、等位基因、基因型、表现型等。

b. DNA的结构和功能:双螺旋结构、碱基配对、携带遗传信息等。

2. DNA的复制a. 半保留复制的过程:解旋、复制、连接。

b. 意义和目的:保证遗传稳定性、提供变异基础。

3. 基因突变a. 形成原因:化学物质作用、辐射、DNA复制错误等。

b. 类型和影响:点突变、插入/缺失突变、重组等;对进化的推动和创新作用。

4. 总结与拓展a. 总结遗传的分子基础的主要内容。

b. 关联其他生物学相关概念:基因表达、蛋白质合成等。

四、教学辅助1. 利用多媒体展示DNA结构、复制过程的动画和实验截图。

2. 图片、图表辅助解释各个概念和过程。

3. 实验演示: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分裂过程,生动呈现基因复制和突变的现象。

五、教学评价1. 教学实验:要求学生能够观察显微镜下的细胞分裂现象,并描述其中涉及到的遗传分子基础。

2.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分析不同基因型对于性状表现的影响,拓展学生思维。

3. 综合评价:以小组或个人形式完成学科实践任务,包括解析生物学相关研究文章,总结学科前沿发展。

六、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阅读相关文献,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

2. 建议学生进行基因突变的模拟实验,探究不同突变类型对生物性状的影响。

高中生物 第四章 遗传的分子基础第2节《DNA的结构和DNA的复制》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2

高中生物 第四章 遗传的分子基础第2节《DNA的结构和DNA的复制》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2

第二节 DNA的结构和DNA的复制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概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2)通过介绍DNA双螺旋模型的建立过程,使学生了解现代遗传学的研究方法,强化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和方法的教育。

(3)使学生理解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和DNA分子的复制过程,掌握运用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分析问题的方法。

(4)利用DNA的性质进行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

2.能力目标:(1)在尝试模拟制作基础上,结合资料分析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科学性,反思建模过程,体会建模的思想,提高建模能力。

(2)通过DNA复制的学习,体会DNA半保留复制的方法。

(3)通过建构DNA的双螺旋结构,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交流课题研究中搜集的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相关资料,体验建立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艰辛与曲折,体验科学家的奉献精神,形成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与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2)认同人类对科学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不断完善的过程。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DNA的双螺旋结构及其特点的分析。

(2)DNA分子复制的条件、过程和特点。

难点:(1)制作DNA结构模型掌握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的特点.(2)DNA分子复制的过程。

三、教学方法1.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充分挖掘教材内容,把基础知识与经典实验有机结合在一起,建立一个自然流畅、逻辑清晰的教学过程。

2.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思索中学习新知识。

3.以讲述法、谈话法为线索,引导学生自学教材,归纳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四、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1)搜集J.D.沃森和F.H.C.克里克建立DNA 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的资料,制作一个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2)概述DNA复制的时间、过程、条件、分子基础和特点,揭示DNA复制的实质。

2.教师的教学准备:(1)DNA分子结构的教学,应充分运用相关的挂图和模型,引导学生领悟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基本要点,以及DNA分子构型的稳定性、特异性和多样性。

高中生物 第4章遗传的分子基础教案 苏教版必修2

高中生物 第4章遗传的分子基础教案 苏教版必修2

第4章遗传的分子基础【知识网络】DNA是主要遗传物质DNA与染色体1.DNA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2.DNA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之一DNA是遗传物质的直接证据1.细菌转化实验(1)肺炎双球菌的特点R型(无荚膜) S型(有荚膜)(2)体内转化实验的过程活R型菌+死S菌→活S菌???转化因子???(3)体外转化实验的过程(4)分析结论DNA能够引起可遗传的变异DNA只有保持分子结构稳定才能行使遗传功能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1)噬菌体的结构(2) 噬菌体侵染实验DNA是连续的,子代DNA是亲代DNA复制的产物蛋白质是不连续的,子代蛋白质是在DNA指导下重新合成的结论: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3) 噬菌体复制繁殖过程R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1.烟草花叶病毒感染实验2.RNA病毒重建实验3.分析结论:RNA也是遗传物质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NA分子结构和特点DNA分子的结构1.结构层次(1)基本元素组成 C、H、O、N、P等(2)基本组成物质脱氧核糖、含氮碱基、磷酸(3)基本结构单位 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4)化学结构(1级结构)脱氧核糖核苷酸链(5)空间结构(2~4级结构)(1)双螺旋结构相对稳定性(2)碱基比率(A+T/G+C)具有种属特异性(3)碱基序列具有多样性RNA分子结构与DNA的差异1.化学组成2.结构层次(1)信使RNA(mRNA)是一条单链(2)转运RNA(tRNA)呈三叶草结构(3)核糖体RNA(rRNA)构成两个亚单位基因与遗传信息1.基因是蕴含遗传信息的特定核苷酸序列(1)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2)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3)基因是遗传信息的载体(4)基因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噬菌体约60多个:哺乳类约4~6万个) 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DNA半保留复制DNA复制-传递遗传信息1.定义:亲代DNA→子代DNA2.时间 (1)有丝分裂间期—DNA合成期(S期)(2)前减数分裂期(99.7%)和减I偶线期(0.3%)3.过程4.分子基础(1)双螺旋结构→提供精确模板(2)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准确复制5.条件(1)以亲代DNA为模板(2)以四种脱氧核苷三磷酸为原料(3)以高能磷酸键水解提供能量(4)在一系列酶作用下进行6.特点(1)边解旋边复制(2)遵循碱基配对原则(3)分段双向复制和不连续性(4)半保留复制7.子代DNA的分配(1)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2)随子细胞传递给后代8.意义(1)亲子之间传递遗传信息(2)复制一旦出现差错将引起变异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表达遗传信息1.转录:DNA→RNA(1)部位:细胞核内(2)模板:DNA分子的非信息链(3)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U、T—A、G—C、C—G(4)转录产物特点 mRNA为单链,携带遗传信息tRNA是三叶草型rRNA组成核糖体(5)mRNA动向:进入细胞质,与核糖体结合。

高中生物 第四章 遗传的分子基础 4.2 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教案 苏教版必修2-苏教版高一必修2

高中生物 第四章 遗传的分子基础 4.2 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教案 苏教版必修2-苏教版高一必修2

4.2 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忆核酸的相关内容,总结构成DNA的组成元素、基本单位及构成基本单位的三种分子:A、DNA的中文名称是?————脱氧核糖核酸。

B、核酸有两种,除了DNA外,还有RNA。

RNA又叫?————核糖核酸。

C、核酸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C、H、O、N、P五种元素。

D、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是什么?————核苷酸。

E、因此核苷酸也有两种:一种是构成RNA的基本单位核糖核苷酸;另一种是构成DNA的基本单位脱氧核糖核苷酸。

F、一个脱氧核糖核苷酸由一分子含氮碱基、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磷酸组成。

三 DNA分子的结构创设:DNA是一种高分子的化合物,它是由许多个脱氧核苷酸连接而成的。

下面进一步观察DNA的平面结构和空间结构。

问题①:观察DNA由几条链构成?这两条链的位置关系如何?它们的方向一致吗?它具有怎样的立染色体结构变异的讲解主要让学生能够区分出倒位和易位。

②DNA是如何提供复制模板的?——以解开的每条母链为模板,暴露出内侧的碱基。

③DNA是如何复制碱基的排列顺序的?——DNA复制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那么。

④子代DNA的结构有何特点?——半保留复制方式。

⑤DNA复制完成后,亲代DNA是否存在?亲代DNA 的两条多核苷酸链是否存在?——亲代DNA不论复制几次,它的两条母链不会消失,始终存在于两个子代DNA中。

板画和例题以加深对DNA复制过程、DNA半保留复制方式的理解。

<例题>在氮源为14N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其DNA分子均为14N—DNA〔对照〕;在氮源为15N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其DNA分子均为15N—DNA 〔亲代〕。

将亲代大肠杆菌转移到含14N培养基上,再连续繁两代〔Ⅰ和Ⅱ〕,用密度梯度离心方法分离,得到结果如以下图:请回答:①由实验结果可推测第一代〔Ⅰ〕细胞DNA分子中一条链是,另一条链是。

②将第一代〔Ⅰ〕细菌转移到含15N培养基上繁殖一代,将所得到细菌的DNA用同样方法分离。

高中生物第四章遗传的分子基础第五节关注人类遗传病教学案苏教版必修

高中生物第四章遗传的分子基础第五节关注人类遗传病教学案苏教版必修

[学习导航]1.结合实例,描述常见基因遗传病的类型和发病原因。

2.结合实例,概述人类染色体遗传病的类型。

3. 了解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

[重难点击]1.遗传病的常见类型及特点。

2.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

--------------------------- 课堂导入--------------------------- ]生物进化论的创始人,英国科学家查理•达尔文,与其舅父的女儿埃玛结婚,共生育6个孩子,但可怕的遗传病导致其中3个早死,另3个一直患病,智力低下,终生未婚。

为什么近亲结婚会导致遗传病发病率的提高呢?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人类的遗传病及其监测和预防。

【解决学生疑难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人类常见遗传病的类型BI基础梳理夯实基础掘破匿点1. 人类基因遗传病(i)单基因遗传病①含义: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称为单基因遗传病。

② 种类及实例显性遗传病:如软骨发育不全、抗维生素D 佝偻病等。

隐性遗传病:如白化病、色盲、黑尿症等。

(2) 多基因遗传病① 含义:由两对以上的等位基因控制的人类遗传病称为多基因遗传病。

②实例:目前已发现100多种,如腭裂、无脑儿、原发性高血压和青少年型糖尿病等。

2. 人类染色体遗传病(1) 含义:由染色体异常引起的遗传病。

⑵分类①常染色体遗传病:由常染色体异常引起的疾病,如先天智力障碍(又称为21三体综合征), 患者和正常人相比第 21号染色体多一条。

②性染色体遗传病,由性染色体异常引起的疾病, 如性腺发育不全综合征,(1) 该病是单基因遗传病,单基因遗传病是由一个基因控制的吗? 答案 不是,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

⑵患者的基因型是什么?该病体现了基因控制生物体性状的哪条途径?答案患者的基因型为 aa 。

该病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 物体的性状。

高中生物 第四章 遗传的分子基础 第一节 第1课时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学案 苏教版必修2-苏教

高中生物 第四章 遗传的分子基础 第一节 第1课时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学案 苏教版必修2-苏教

第1课时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1.两种肺炎双球菌的比较[填表]特点类型菌落有无荚膜 有无毒性 是否致病 S 型 光滑 有 有 是 R 型粗糙无无否2.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 (1)过程:[填图](2)推论:无毒性的R 型活细菌和被加热杀死的有毒性的S 型细菌混合后,有部分无毒性的R 型活细菌转化为有毒性的S 型活细菌,而且这些S 型活细菌的后代也是有毒性的S 型细菌。

这种性状的转化是可以遗传的。

二、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1.R 型菌的菌落粗糙,菌体无荚膜,无毒性;S 型菌的菌 落光滑,菌体有荚膜,有毒性。

2.遗传物质是指能携带遗传信息、控制生物体的特定性 状,并能通过细胞增殖过程,将遗传信息传递给后代 的物质。

3.T 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使人们确信遗传物质 是DNA ,而不是蛋白质。

4.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1.实验材料:S型细菌和R型细菌。

2.实验过程与现象[填图]3.实验分析(1)S型细菌的DNA使R型活细菌发生转化。

(2)S型细菌的其他物质不能使R型活细菌发生转化。

(3)实验结论:DNA是遗传物质,其他物质都不是遗传物质。

三、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1.实验方法: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2.实验过程[据图填空]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示意图写出图中标号处内容:①35S,_②很高,③32P,_④很高。

3.实验结论: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四、R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1.烟草花叶病毒(TMV)的实验(1)烟草花叶病毒结构:(2)实验过程:TMV水苯酚――→振荡分离⎩⎨⎧RNA――→感染烟草烟草叶发病蛋白质――→感染烟草烟草叶不发病(3)结论:控制烟草花叶病毒性状的物质是RNA而不是蛋白质。

2.TMV与HRV的病毒重建实验(1)实验过程:(2)结论:控制TMV、HRV性状的物质是RNA而不是蛋白质。

1.判断以下说法的正误(1)使R型活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必须用S型细菌的完整细胞(×)(2)在构成S型细菌的DNA、蛋白质和多糖等物质中,只有DNA才能使R型活细菌的致病性发生转化(√)(3)格里菲思和艾弗里的转化实验目的相同,结果都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4)在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中遗传物质主要是DNA(×)(5)凡是含DNA的生物,不论其有无RNA,遗传物质均为DNA(√)(6)在只含有RNA而无DNA的一些病毒中,遗传物质是RNA(√)2.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使R型活细菌转化为S型活细菌的转化因子是( ) A.S型细菌的蛋白质B.S型细菌的DNA水解物C.S型细菌的DNA解析:选C S型细菌的蛋白质不能将R型活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S型细菌的DNA水解物不能将R型活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S型细菌的DNA分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

生物:第4章《遗传的分子基础》学案(苏教版必修2).doc

生物:第4章《遗传的分子基础》学案(苏教版必修2).doc

第4章遗传的分子基础教内容及考纲要求1、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两大经典实验的分析(1)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①格里菲思的实验结论:;②艾弗里的实验结论:;③转化的实质:在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和活的R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死亡,死亡小鼠体内既有活的R型细菌,又有活的S型细菌。

原因是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体内的转化因子促使活的R型细菌转变成活的S型细菌。

这种转化属于基因重组。

(2)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重要方法:①如何获得35S标记的噬菌体?如何获得32P标记的噬菌体?②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离心时进入上清液中的是重量较轻的噬菌体颗粒,如末感染的噬菌体,噬菌体蛋白质外壳,感染后释放出的噬菌体;沉淀物中则是被噬菌体感染的细菌。

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现象:上清液;沉淀物:;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现象:上清液;沉淀物:;实验的关键操作是:。

③实验结论:。

2、生物的遗传物质绝大多数生物(只要有细胞结构的生物)遗传物质都是:;病毒的遗传物质是:,所以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例1】有人试图通过实验了解H5N1禽流感病毒侵入家禽的一些过程,设计实验如下:一段时间后,检测子代H5N1病毒的放射性及S、P元素,下表中对结果的预测中,最可能发生的是()1、比较DNA、RNA、蛋白质的分子结构一个含有4000个碱基(或4000个碱基对)的DNA片段,排列方式分别有、种2、DNA的复制(1)模板:;原料:;酶:。

(2)特点:、。

(3)有关公式:某DNA分子共有a个碱基对,其中含胞嘧啶m个,则该DNA分子复制3次,需要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为,第3次需要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为;复制n次,需要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为,第n次需要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为。

(4)PCR技术(DNA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其原理是利用DNA半保留复制的特性,在试管中进行DNA的人工复制(如下图),在很短的时间内,将DNA扩增几百万倍甚至几十亿倍。

高中生物 第四章 遗传的分子基础第1节《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第2课时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2

高中生物 第四章 遗传的分子基础第1节《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第2课时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2

第一节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初步掌握DNA的粗提取和鉴定的方法。

〔2〕观察提取出来的DNA物质。

〔3〕理解DNA的理化特性及根据其理化特性而提取和鉴定的原理。

〔4〕利用DNA的性质进行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

2.能力目标:〔1〕初步掌握DNA的粗提取和鉴定的方法。

〔2〕在对实验原理、步骤的理解和分析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

〔3〕通过DNA的粗提取,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在科学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比较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DNA的提取的原理。

〔2〕DNA的提取的实验过程。

〔3〕DNA的鉴定技术。

难点:DNA的粗提取与鉴定方法及其相关原理三、教学方法1.利用以动画、视频形式表现提取DNA的原理与方法、步骤的全过程,化解教学难点。

2.指导学生的实验设计和动手操作能力,从亲身实验中感悟科学探索的艰辛。

3.以讲述法、谈话法为线索,引导学生自学教材,归纳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四、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1〕DNA的物理、化学性质,尤其是DNA的溶解性知识的理解。

〔2〕DNA粗提取的方法以及DNA提纯的方法。

〔3〕二苯胺法鉴定DNA的方法和原理。

2.教师的教学准备:〔1〕根据教学内容收集相关图片、视频。

〔2〕收集新颖素材,设计课件内容,形象直观地介绍实验操作步骤,激起学生对本节内容学习的热情与欲望。

五、课时安排:2课时。

六、教学过程第2课时〔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教师:遗传物质究竟是什么?原来谁也不知道,通过许多科学家的不懈努力,才揭开了真相——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不同生物的遗传物质是什么?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进行总结归纳:〔1〕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原核生物、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2〕无细胞结构的生物〔即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学生: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核酸包括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绝大多数生物都是以DNA作为遗传物质的,因此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高中生物 第四章 遗传的分子基础 4.5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教案 苏教版必修2-苏教版高一必修2生物

高中生物 第四章 遗传的分子基础 4.5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教案 苏教版必修2-苏教版高一必修2生物

4.5关注人类遗传病学过程设计师:课件展示身边的患遗传病的列子。

提出科学家近亲结婚导致患遗传病的例子,解释近亲结婚的危害。

导入新课,课件出示:遗传病的概念;遗传病的类型。

二、人类遗传病学生活动:介绍生活中你听到或者看到了哪些关于人类遗传病的知识三位同学分别有自己课前制作的ppt介绍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遗传病师:总结学生发言,进行补充和纠正。

适当的结合孟德尔的遗传定律介绍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特点生:根据学生的介绍和书本的知识完成《课课练》P74的表格,对人类遗传病进行归纳汇总师:案例分析,进一步明确遗传病的概念案例一、由于饮食中缺少维生素A,一家中多个成员都患有夜盲症案例二、一位孕妇在怀孕的前三个月内感染风疹病毒,使胎儿患上先天性心脏病案例三、一位红绿色盲的女性患者,生下的儿子也是红绿色盲生:对案例进行分析探讨之后完成以下判断1、人体内如果不含有致病基因,就不会患遗传病〔〕2、遗传病一定是先天性疾病〔〕入新课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图片展示、学生带着问题观察,教师再做补充说明有利于学生理解抽象概念。

及时小结有利于学会形成系统的知识框架。

3、先天性疾病一定是遗传病〔〕4、家族型疾病一定是遗传病〔〕5、遗传病一定是家族型疾病〔〕6、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疾病一定是遗传病〔〕三、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学生活动:模拟遗传咨询囊性纤维化是一种遗传病,患者的外分泌腺机能存在障碍,影响其正常生活。

A男和B女为一对正常夫妻,他们唯一的儿子为囊性纤维化患者。

A男的父母和B女的父母都不是囊性纤维化患者,但A男的姐姐是囊性纤维化患者。

现在夫妻想再生一个健康的孩子,如果你是专业医师,你会怎么做?给出什么遗传咨询意见?师:组织学生讨论,指导学生——画出遗传系谱图,分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并计算后代患病概率。

生:讨论和分析遗传病的危害师:给出遗传病的预防的措施〔1〕禁止近亲结婚〔2〕进行遗传咨询〔3〕提倡适龄结婚〔4〕进行产前诊断〔1〕禁止近亲结婚师:介绍何所谓近亲生:分析为什么不能近亲结婚〔2〕进行遗传咨询师:介绍遗传咨询的步骤举例:假设某男性患抗维生素D佝偻病,其妻子利用小故事过渡到下一个知识点,使学生学习新概念更有激情。

高中生物教案:遗传的分子基础

高中生物教案:遗传的分子基础

高中生物教案:遗传的分子基础一、遗传的分子基础简介遗传是生物界广泛存在的一种现象,它决定了个体的性状、特征以及种群的遗传变异。

而遗传的分子基础主要在于基因和DNA分子的作用。

基因是生物体内负责遗传物质的单位,而DNA分子则是基因的主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了解遗传的分子基础,对于学习生物学、了解生物进化以及预测后代的遗传特征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 DNA的结构与功能DNA(脱氧核糖核酸)是生物体内负责储存遗传信息的重要分子。

它由四种碱基(腺嘌呤、胸腺嘧啶、鸟嘌呤和胞嘧啶)组成的链状结构,并以双螺旋的形式存在。

DNA双链以氢键相互连接,两个链呈对称互补的关系,碱基之间的配对关系为腺嘌呤-胸腺嘧啶和鸟嘌呤-胞嘧啶。

这种碱基的配对规则保证了DNA复制时的准确性。

DNA具有两个重要的功能,一是储存遗传信息,即决定生物体的遗传特征。

遗传信息以特定的顺序编码在DNA分子中,通过基因转录和翻译过程将遗传信息转化为蛋白质,从而决定了生物体的形态和功能。

二是通过复制实现遗传信息的传递。

DNA分子能够通过复制过程自我复制,并将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细胞。

三、基因的表达与控制基因表达是指遗传信息从DNA转化为蛋白质的过程。

这一过程主要包括基因转录和翻译两个阶段。

在基因转录阶段,DNA双链的一条链作为模板,通过RNA 聚合酶的作用,合成mRNA(信使RNA)。

mRNA然后通过RNA剪接修饰并离开细胞核,进入细胞质,为下一步的翻译过程做好准备。

在基因翻译过程中,mRNA与核糖体结合,并依照密码子的配对规则,将氨基酸顺序逐步连接起来,形成蛋白质。

这一过程决定了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进而决定了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基因的表达受到多种因素的调控。

其中主要的调控因子包括转录因子和启动子区域的结合情况。

转录因子是一类能够与DNA结合并影响基因转录过程的蛋白质。

通过结合到启动子区域,转录因子能够控制基因的转录速率,从而调节基因表达。

高中生物第四章遗传的分子基础第二节DNA的结构和DNA的复制第1课时教学案苏教版

高中生物第四章遗传的分子基础第二节DNA的结构和DNA的复制第1课时教学案苏教版

第1课时DNA分子的结构[学习导航] 1.阅读教材P67,了解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过程。

2.结合教材P68~69,概述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的特点。

3.通过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理解DNA分子的结构特点及相关计算。

[重难点击] 1.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的特点。

2.DNA分子结构的有关计算规律。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生物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细胞生物和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那么DNA究竟具有怎样的结构呢?如图是坐落于北京中关村高科技园区的DNA雕像和雅典奥运会中关于人类发现DNA的过程,这就是科学家模拟的DNA模型,下面就让我们重温科学家构建DNA模型的研究历程,分析DNA的结构特点。

一、DNA分子结构的认识过程及结构特点1.对DNA分子结构的认识过程2.DNA分子的结构(1)写出图中各部分的名称①胸腺嘧啶(T);②脱氧核糖;③磷酸;④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⑤碱基对;⑥腺嘌呤(A);⑦鸟嘌呤(G);⑧胞嘧啶(C)。

(2)从图中可以看出,和A配对的一定是T,和G配对的一定是C,碱基对之间靠氢键连接。

其中A-T之间是2个氢键,G-C之间是3个氢键。

(3)双螺旋结构特点①DNA分子是由两条链构成的,这两条链按照反向平行的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②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

③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

碱基配对的规律是:A与T配对,G与C配对。

碱基之间的这种一一对应关系,叫做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如图是DNA片段的结构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的[1]、[2]、[5]、[7]的名称分别是什么?答案[1]为碱基对、[2]为一条脱氧核苷酸单链片段、[5]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7]为氢键。

2.两条链之间的碱基是怎样结合的?配对有什么规律?答案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且有一定规律:A与T配对,G与C 配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遗传的分子基础
第一节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
一、1928年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1、肺炎双球菌有两种类型类型:
● S型细菌:菌落光滑,菌体有夹膜,有毒性
● R型细菌:菌落粗糙,菌体无夹膜,无毒性
2、实验过程(看书)
3、实验证明: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与被加热杀死的有毒性的S型细菌混合后,转化为有毒性的S 型活细菌。

这种性状的转化是可以遗传的。

推论(格里菲思):在第四组实验中,已经被加热杀死S型细菌中,必然含有某种促成这一转化的活性物质—“转化因子”。

二、1944年艾弗里的实验:
1、实验过程:
2、实验证明:DNA才是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即: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等不是遗传物质)
三、1952年郝尔希和蔡斯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1、T2噬菌体机构和元素组成:
2、实验过程(看书)
3、实验结论:子代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亲代的DNA遗传的。

(即:DNA是遗传物质)
四、1956年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证明:在只有RNA的病毒中,RNA是遗传物质。

五、小结:
因为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第二节DNA的结构和DNA的复制:
一、DNA的结构
1、DNA的组成元素:C、H、O、N、P
2、DNA的基本单位:脱氧核糖核苷酸(4种)
3、DNA的结构:
①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②外侧: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

内侧:由氢键相连的碱基对组成。

③碱基配对有一定规律:A =T;G ≡C。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4、DNA的特性:
①多样性:碱基对的排列顺序是千变万化的。

(排列种数:4n(n为碱基对对数)
②特异性:每个特定DNA分子的碱基排列顺序是特定的。

5、DNA的功能:携带遗传信息(DNA分子中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

6、与DNA有关的计算:
在双链DNA分子中:
①A=T、G=C
②任意两个非互补的碱基之和相等;且等于全部碱基和的一半
例:A+G = A+C = T+G = T+C = 1/2全部碱基
二、DNA的复制
1、概念:以亲代DNA分子两条链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过程
2、时间:有丝分裂间期和减Ⅰ前的间期
3、场所:主要在细胞核
4、过程:(看书)①解旋②合成子链③子、母链盘绕形成子代DNA分子
5、特点:半保留复制
6、原则: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7、条件:
①模板:亲代DNA分子的两条链
②原料:4种游离的脱氧核糖核苷酸
③能量:ATP
④酶:解旋酶、DNA聚合酶等
8、DNA能精确复制的原因:
①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
②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复制能够准确进行。

9、意义:
DNA分子复制,使遗传信息从亲代传递给子代,从而确保了遗传信息的连续性。

10、与DNA复制有关的计算:
复制出DNA数=2n(n为复制次数)
含亲代链的DNA数=2
第三节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一、RNA的结构:
1、组成元素:C、H、O、N、P
2、基本单位:核糖核苷酸(4种)
3、结构:一般为单链
二、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主要在染色体上
三、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
1、转录:
(1)概念:在细胞核中,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

(注:叶绿体、线粒体也有转录)
(2)过程(看书)
(3)条件:模板:DNA的一条链(模板链)
原料:4种核糖核苷酸
能量:ATP
酶:解旋酶、RNA聚合酶等
(4)原则: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U、T—A、G—C、C—G)
(5)产物:信使RNA(mRNA)、核糖体RNA(rRNA)、转运RNA(tRNA)
2、翻译:
(1)概念:游离在细胞质中的各种氨基酸,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

(密码子: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2)过程:(看书)
(3)条件:模板:mRNA
原料:氨基酸(20种)
能量:ATP
酶:多种酶
搬运工具:tRNA
装配机器:核糖体
(4)原则: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5)产物:多肽链
3、与基因表达有关的计算
基因中碱基数:mRNA分子中碱基数:氨基酸数= 6:3:1
四、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1、中心法则
2、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
(1)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2)通过控制蛋白质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五、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
计划:完成人体24条染色体上的全部基因的遗传作图、物理作图、和全部碱基的序列测定。

意义:可以清楚的认识人类基因的组成、结构、功能极其相互关系,对于人类疾病的诊治和预防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