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词二首》课件共15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路旧两七 转时三八 溪茅点个 头店雨星 忽社山天 见林前外 。边。,

听稻清明 取花风月 蛙香半别 声里夜枝 一说鸣惊 片丰蝉鹊 。年。,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西江月
作者
作品 辛 弃 疾 ( 1140——1207 ) , 字 幼 安 , 号稼轩,历城(现在山东济南)人。南宋 爱国诗人。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即归 南宋。他力主抗金,屡受打击,隐居上饶 带湖几达到20年。曾短期被起用,但不受 重视,抱恨而终。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 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 也有不少呤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 多样,而以豪放为主,与苏轼并称为“苏 辛”。有《稼轩长短句》。
如梦令
宋·李清照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声声慢》 (寻寻觅觅)
试问卷帘人,
《渔家傲》
却道海棠依旧。
(天接云涛连晓雾)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地点:溪亭
常 时间:日暮
情节:沉醉 回舟 误入 惊起 诗情
记 事件:醉归
景致:彩亭 碧水 红荷 银鸥 画意 白鹭 晚霞
文学常识:词
词按字数多少分为小令、中调、长调三 种,58字以内为小令,91字以上为长调,58 字以上至90字为中调。长一点的词还可以分 段,有双调、三叠、四叠之分。这首词有50 字,仍属于小令,但有两段,故称双调。读 双调的词要注意上下段之间的联系。
上片写的大约是前半夜地景色:明月
初升,山林顿时变得明亮起来,惊动了在
表人物之一。 李清照的词以一细腻见长,她能够
从极微细的地方写出人物,传输感情, 而且往往用白描的手法,写出生动的形 象。她早年过的是贤妻良母的平静学者 的生活,词多表现欢娱。金兵南下,北 宋灭亡,她饱受过婆家亡的惨苦,词多 表现哀伤。她的作品后人编辑成《李清 照集》和《漱玉词》两种。“漱玉”二 字反映李清照作品的风格:口吐珠玑,
下,一般另有题目,但这首 《如梦令》只有词牌没有题目。
作者李清照(1081~约1151),北宋 和南宋之际的女词人,自号易安居士, 济南人,与辛弃疾(字幼安)并称“济 南二安”。我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女词 人。她和丈夫赵明诚都是当时的学者。 她却擅长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 格——“易安体”。宋词有“婉约”、 “豪放”两大派,她是“婉约”派的代

枝上栖息的山鹊和蝉;清风吹拂,把它们 的叫声送到夜行人的耳中;田野间弥漫着
读 稻花的香气,水中的青蛙不停地鸣叫;一
赏 路上都可以听到出来纳凉的人们在谈论着
今年的丰收。

词人在夜行中见到和听到的一切,内心
的喜悦可想而知。在艺术形式上,词人用农
村夏夜里特有的声音——蝉鸣、鹊啼、蛙叫、
人声来渲染欢乐的气氛,另一面又反衬出乡
误入:迷了路向。 藕花:荷花。
争渡:这里指奋力划船渡过。因急着寻路回家,情不自禁地叫起来 “争渡,争渡(怎么渡,怎么渡)”。重复“争渡”,既是词牌的
要求也是迷路时急切心情和争抢着把船划出动作的表现。
滩:河滩。“一滩”,数量词,表示众多。这一举没有一个字写到 声音,但是人声、浆声、拍翅声、惊叫声都在画面之外交响。
品读赏释
品读赏释
这首词上片写景其实是烘 托,下片写避雨才是词人本意 所在,也是词的意趣所在。在 山野里夜行遇雨而又能找到避 骤雨的地方,这种乐不是身历 其境的人是不容易体会到的。
如梦令
词国女皇
李清照
词,古代又称长短句,是 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最初的 词,是歌词,是按照一定的曲
谱填写的。曲谱又称词牌。 《如梦令》就是词牌。词牌之
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美好事物的情操。
作业:
想像《如梦令》所描绘 的景象,把它写下来。
谢谢!
如梦令
宋·李清照
• 常记/溪亭/日暮,
• 沉醉/不知/归路。
• 兴尽/晚/回舟,
• 误入/藕花/深处。
• 争渡,争渡,
• 惊起/一滩/鸥鹭。


注 释 常记:常常记起。用一个“常记”,表示追忆。
溪亭:溪边的亭子,点名地点。 日暮:傍晚,点明时间。 沉醉:大醉。
归路:表示所记的是一次出游。 兴尽:兴致尽了,尽情游乐之后。
村夏夜的宁静,这是以闹写静的手法。
下片写的是后半夜的景 象:乌云骤起,月光消失, 天边只剩下几颗暗淡的星星, 田野变得昏暗了;当词人走 到山前时,雨点飘落下来, 他知道骤雨将至,想要找个 地方避雨。说来也巧,当他 急急忙忙转过溪头时,一眼 就看到了社林旁边那家曾经 住过的茅店。不用说,词人 这时的心情是何等的惊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