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措施【摘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不仅是施工单位的责任,也是其生存发展的保证。
本文首先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进行简单概述,然后指出当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存在的问题,并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然后根据实践经验,提出一些完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建议,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和控制有一定促进作用。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
前言
近几年来,建筑企业纷纷运用统计过程控制及全面质量管理开展质量控制工作。
我国建筑产品的质量整体水平稳中有升,优良品率有所提高,但是在施工中,由于一些地区、部门和单位没有足够重视过工程质量控制工作,质量隐患在未出现时没有得到预控或质量问题出现的初期没有及时排除,使质量问题得不到根治。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概述
(1)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是控制质量有关的彼此协调性的活动。
贯穿于生产的全过程。
质量管理的产生、形成、发展和逐渐成熟经历了质量检验阶段,统计质量管理阶段,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2)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过程是组织管理的一个中心环节,它是围绕产品质量而开展的策划、控制、保证、改进、监督等所有管理活动的总和。
(3)质量目标:根据组织内的不同层次规定不同的质量目标,有针对性地开展质量管理。
质量策划:质量策划是质量管理中致力
于设定质量目标并规定必要的作业过程和相关资源以实现相关质量目标的部分。
质量保证:质量保证为了使企业领导确信提供的产品能够满足质量要求所进行的活动。
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是质量管理中致力于达到质量要求并确保产品质量能够满足用户要求的部分。
质量改进:质量改进是质量管理中致力于提高有效性和运行效率的部分。
质量改进是全面质量管理的关键。
企业应该不断进行质量改进,努力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存在问题
目前,在我国建筑施工项目施工过程中,虽然往往也建立了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责任制,但在执行过程中,质量管理意识淡薄,违反质量管理守则的现象时有发生。
(1)施工准备阶段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施工准备阶段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人员问题和材料问题。
其中人员问题包括:项目经理学历不高、粗放式管理、缺少系统培训、往往指派与工程有一定社会关系的人员担任项目经理,但工程管理经验不足、后勤人员分工不明确、找不到责任人。
材料问题主要包括:没有按照设计、业主或监理的要求进货,不符合工程施工的要求、材料进场没有进行检验或匆忙检验,导致用不合格材料进行施工、材料保管和使用不当,材料用量发生变更,导致材料用量和配合比不对、材料发生错用,材料混合堆放,导致工程实体强度和刚度的改变。
(2)现场施工阶段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①现场施工阶段,是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工作中的关键,在该阶段会出现人员问题、
机械问题和材料问题。
②人员因素:文化程度偏低,实际文化程度与学历不相称,技术等级较低,技术业务尖子少,高级技工短缺,难做出高、精、尖技术含量的工程,同时对新技术、新机械、新材料的使用存在一定的用难。
③机械因素:机械使用率不高,生产率低下,机械选用研究不够,机械性能不好,由于缺少技术创新支持,新型机械的应用力度不够。
④方法因素:施工方法与工艺往往也是影响建筑施工项目的重要因素,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出现质量通病的地方,往往不是技术复杂程度较大的工程。
对于重点工程,公司和项目部各级领导和管理人员都高度重视,充分保证人员、材料、机械设备、资金、技术等,通过各种途径保证工程质量,但质量隐患仍未根除,特别是隐蔽工程。
⑤在施工准备阶段质量管理阶段出现人员问题的原因分为公司和项目部两个层面。
材料问题出现的原因包括材料采购人员技术水平不高、业务不熟悉或工作不认真,材料的采购、加工、储存、运输等组织不周密等等。
⑥在现场施工阶段质量管理人员问题的原因同样来源于公司高层领导急功近利的
思想,而机械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是为了降低成本,方法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由于人员水平和经验不足,观念旧,当然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机械的限制。
(3)有些监理人员责任心不强,业务素质不高,协调能力差,又怕得罪人,对建筑工程过程中各个环节把关和控制不严,使工程质量上留下了一些隐患。
(4)竣工验收阶段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竣工验收把关不严。
有些工程违反法定建设程序,未办理相应手续就盲目开工建设;有些工程层层转包,企业资质审查不严;有些工程施工图纸未经审查即开始施工,边施工边设计,盲目追求施工进度,留下很多质量隐患。
验收作为工程质量的最后一道关口,最初由政府监管部门把关,但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实行竣工验收备案制后,工程质量由业主负责,开发企业在验收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一些质量监督部门监督不力,竣工验收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措施
针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存在的各种问题,经调查和分析。
并结合建筑工程相关理论和工作实践。
笔者提出如下建议:(1)加强现场施工阶段项目质量管理:实行目标管理和质量预控,为了做好质量预控,在每个分项工程施工前,对所有人员进行质量保证措施交底。
把目标管理和质量预控分为确定目标,明确责任、分解落实、详细交底、针对难点、组织攻关、跟踪控制、严格把关等过程。
做好细部处理和成品保护,应该合理安排工序,合理安排时间和空间,做好细部处理和成品保护,保证工期,保证施工质量。
需要把问题想在前,矛盾解决在前,做好预防和预控工作,逐步统一标准,统一做法,保证工程质量。
形成规范的施工技术和方法,除了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外。
还需要对制度和方法进行总结。
质量分析会制度是加强施工方法的最佳制度,有助于深入地进行工程质量管理。
通过质量分析会制度,可以将工程质量问题的解决方法规范化,实现施工经验在全公司的共享有效避免以后发生类似的
质量问题。
最后,对于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还需要进行一定的创新。
主要从组织和观念来进行,组织的创新主要包括公司和项目部两个层次,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总工程师全面负责,各级质量与技术管理部门实施的监管体系,观念创新主要是指管理层要以创新的思维方式对企业管理,加大人才的引进,增强创新意思,强调创新的重要性,艰巨性和紧迫性。
(2)建筑行业主管部门加强对监理公司的管理和监控,监理公司要提高监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排除一切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的干扰,使监理人员在建筑工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3)加强竣工验收阶段项目质量管理:要保证高质量地完成一个建筑产品,首先要保证建筑结构整体的安全性。
工程竣工验收一般分为两步,第一步是初步验收,第二步是正式验收。
初步验收一般安排在正式验收之前一星期左右,由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双方对整个工程逐项进行仔细检查,按照图纸和建设工程承包合同的要求,将遗留工程及其工程质量以及不符合规范要求的需返工处理部分,全部做好记录,列入收尾工程计划,责成施工单位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正式验收,有建设单位领导主持,施工单位负责人、施工管理人员、监理单位、设计单位、质检单位等相关部门人员参加,对施工单位的情况进行全面的评定,并召开竣工验收总结会。
对需要返工或继续完善的,限期由施工单位组织力量完成,以便尽快将建筑物移交给建设单位投入使用。
对于隐蔽工程的验收。
隐蔽工程验收关系重大,如有差错将直
接影响建筑物安全性。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同时又是工程竣工结算的重要依据,因此,它还关系到工程造价的准确性。
严格验收隐蔽工程,认真做好验收记录和签证工作既能给竣工结算提供正确的依据,又能及时补救措施确保建筑产品的安全可靠性。
在一旦出现结构问题的质量事故时,也较容易查明原因。
举例来说,基础工程验槽,必须检验基槽土质、基槽深度、宽度,使之符合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经有关部门人员签证认可后方能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对工程钢筋隐蔽前验收,则必须对照设计图纸设计详细检查,钢筋要抽样做强度试验,不符合强度要求的不准使用;同时,要核对钢筋的品种、数量、规格、间距、下料长度及钢筋安放位置,使之符合设计图纸的规范和要求;浇捣混凝土前,必须检查已布设好的钢筋是否走位,如有变位应及时进行校正等。
4、结语
开展建设工程施工项目质量控制,极大限度地提高了项目投资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过程质量控制方法的有效实施,不仅能提高施工单位管理项目的效率及效益,实现项目的各项目标,更能提高其自身的竞争优势。
当然本文的阐述还存在一些不足,针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认真贯彻规范标准、加强标准化的实施与监督。
突出重点,抓质量控制的关键点。
依靠先进科学技术,才能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