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 第12章 物质结构与性质(选考)第3节 物质的聚集状态与物质性质课后分层训练 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第12章物质结构与性质(选考)第3节物质的聚集状态与物质性质课后分层训练鲁科版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第12章物质结构与性质(选考)第3节物质的聚集状态与物质性质课后分层训练鲁科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第12章物质结构与性质(选考)第3节物质的聚集状态与物质性质课后分层训练鲁科版的全部内容。

物质的聚集状态与物质性质
A组专项基础达标
(建议用时:25分钟)
1.(1)SiC的晶体结构与晶体硅的相似,其中C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微粒间存在的作用力是________.SiC晶体和晶体Si的熔、沸点高低顺序是________.
(2)氧化物MO的电子总数与SiC的相等,则M为________(填元素符号).MO是优良的耐高温材料,其晶体结构与NaCl晶体相似.MO的熔点比CaO的高,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Si为同一主族的元素,CO2和SiO2的化学式相似,但结构和性质有很大的不同。

CO2中C与O原子间形成σ键和π键,SiO2中Si与O原子间不形成上述π键。

从原子半径大小的角度分析,为何C、O原子间能形成上述π键,而Si、O原子间不能形成上述π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iO2属于________晶体,CO2属于________晶体,所以熔点CO2________SiO2(填“<"“="或“>”)。

(4)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MgO、CO2、Mg六种晶体的构成微粒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熔化时克服的微粒间的作用力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晶体硅中一个硅原子周围与4个硅原子相连,呈正四面体结构,所以C原子杂化方式是sp3,因为Si—C的键长小于Si—Si,所以熔点碳化硅>晶体硅。

(2)SiC电子总数是20个,则该氧化物为MgO;晶格能与所构成离子所带电荷成正比,与离子半径成反比,MgO与CaO的离子电荷数相同,Mg2+半径比Ca2+小,MgO晶格能大,熔点高.
(3)Si的原子半径较大,Si、O原子间距离较大,p-p轨道肩并肩重叠程度较小,不能形成上述稳定的π键,SiO2为原子晶体,CO2为分子晶体,所以熔点SiO2>CO2。

(4)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均为原子晶体,构成微粒为原子,熔化时破坏共价键;Mg 为金属晶体,由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构成,熔化时克服金属键;CO2为分子晶体,由分子构成,CO2分子间以分子间作用力结合;MgO为离子晶体,由Mg2+和O2-构成,熔化时破坏离子键。

[答案](1)sp3共价键SiC>Si
(2)Mg Mg2+半径比Ca2+小,MgO晶格能大
(3)Si的原子半径较大,Si、O原子间距离较大,p-p轨道肩并肩重叠程度较小,不能形成上述稳定的π键原子分子<
(4)原子、原子、原子、阴阳离子、分子、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共价键、共价键、共价键、离子键、分子间作用力、金属键
2.(1)①科学家把C60和K掺杂在一起制造了一种富勒烯与钾的化合物,该物质在低温时是一种超导体,其晶胞如图所示,该物质中K原子和C60分子的个数比为________。

②继C60后,科学家又合成了Si60、N60。

请解释如下现象:熔点Si60〉N60>C60,而破坏分子所需要的能量N60〉C60>Si60,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铜晶体为面心立方最密堆积,铜的原子半径为127。

8 pm,列式计算晶体铜的密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是周期表中电负性最大的元素,A与钙可组成离子化合物,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该化合物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该化合物晶胞1/8的体积为2.0×10-23 cm3,求该离子化合物的密度,请列式并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①K处于晶胞表面:12×错误!=6,C60处于晶胞顶点和体心:8×错误!+1=2.故K原子和C60分子的个数比为:6∶2=3∶1。

②熔点与分子间作用力大小有关,而破坏分子则是破坏分子内的共价键。

(2)晶胞边长22r(Cu),晶胞含有Cu为4,M(Cu)=64,
ρ=错误!=9.0 (g·cm-3)。

(3)A为F,与Ca形成CaF2,电子式为
,
ρ=错误!≈3。

2(g·cm-3)。

[答案](1)①3∶1
②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或范德华力)越强,熔化所需的能量越多,故熔点:Si60>N60>C60;而破坏分子需断开化学键,元素电负性越强其形成的化学键越稳定,断键时所需能量越多,故破坏分子需要的能量大小顺序为N60〉C60〉Si60(2)错误!=9。

0(g·cm-3)
错误!≈3.2 g·cm-3
3.(2017·甘肃重点中学联考)(1)三聚氰胺()中六元环结构与苯环类似,它与硝基苯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为3,三聚氰胺的熔点为354 ℃,硝基苯的熔点是5.7 ℃。

【导学号:99682413】
①三聚氰胺中,环上与环外的氮原子杂化轨道类型分别为________。

②导致三聚氰胺与硝基苯熔点相差很大的根本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定条件下,碳、氮两种元素可形成一种化合物,该化合物可作耐磨材料,其熔点________(填“高于”、“低于”或“无法判断”)金刚石的熔点.
(3)铁镁合金是目前已发现的储氢密度最高的储氢材料之一,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

则铁镁合金的化学式为________,若该晶胞的参数为d nm,则该合金的密度为______________(不必化简,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解析](1)①三聚氰胺中环上、环外氮原子分别形成了2个σ键、3个σ键,均还有
一个孤对电子,故价层电子对数分别为3、4,杂化轨道类型分别为sp2、sp3。

②三聚氰胺中存在N—H键,分子间能形成氢键,导致熔点升高,硝基苯分子间不能形成氢键,故熔点较低.(2)因氮的原子半径小于碳的原子半径,故键能C-N〉C—C,因而金刚石的熔点较低.(3)依据均摊规则,晶胞中共有4个铁原子,8个镁原子,故化学式为Mg2Fe,一个晶胞中含有4个“Mg2Fe”,其质量为错误!×104 g=错误! g,1 nm=10-7 cm,体积为10-21d3 cm3,由此可求出其密度。

[答案](1)①sp2、sp3②三聚氰胺分子间能形成氢键,但硝基苯分子间不能形成氢键(2)高于
(3)Mg2Fe 错误!g·cm-3(或其他合理答案)
4.现有几组物质的熔点(℃)数据:
【导学号:99682414】
(1)A组属于________晶体,其熔化时克服的微粒间的作用力是________。

(2)B组晶体共同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填序号)。

①有金属光泽②导电性③导热性④延展性
(3)C组中HF熔点反常是由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组晶体可能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填序号)。

①硬度小②水溶液能导电③固体能导电④熔融状态能导电
(5)D组晶体的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为NaCl〉KCl>RbCl>CsCl,其原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A组熔点很高,为原子晶体,是由原子通过共价键形成的.(2)B组为金属晶体,具有①②③④四条共性。

(3)HF中含有分子间氢键,故其熔点反常。

(4)D组属于离子晶体,具有②④两条性质。

(5)D组属于离子晶体,其熔点与晶格能有关。

[答案](1)原子共价键(2)①②③④
(3)HF分子间能形成氢键,其熔化时需要消耗的能量更多(只要答出HF分子间能形成氢键即可)(4)②④
(5)D组晶体都为离子晶体,r(Na+)<r(K+)〈r(Rb+)<r(Cs+),在离子所带电荷数相同的情况下,半径越小,晶格能越大,熔点就越高
B组专项能力提升
(建议用时:20分钟)
5.(2017·陕西西北九校联考)现有a X、b Y、c Z、d W、e M、g N六种短周期非金属元素,a+b=c,a+c=d,a+d=e,d+e=g,Z、M、N的单质均有两种或多种同素异形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导学号:99682415】Ⅰ.(1)N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________区,价层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

(2)Z、W、M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3)Z2X4、W2X4两种化合物的沸点高低关系为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Ⅱ.YN是一种耐磨材料,其结构与金刚石相似,如图为其晶体结构单元,它可由Y的三溴化物和N的三溴化物于高温下在氢气的氛围中合成。

(1)Y的三溴化物中Y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N的三溴化物分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

(2)写出合成YN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晶体中Y与N原子的最近距离为a pm,则该晶体的密度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 g·cm-3(不需化简)。

[解析]将短周期元素中的非金属元素列举出来,然后结合质子数之间的关系及Z、M、N 单质均有两种或多种同素异形体,可确定出X、Y、Z、W、M、N六种元素分别为H、B、C、N、O、P。

Ⅰ.(1)磷元素处于周期表的p区,其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s23p3。

(2)氮元素2p轨道处于半充满状态,第一电离能反常,比氧元素的高。

(3)N2H4分子间存在氢键,沸点比C2H4的高。

Ⅱ。

(1)BBr3分子中成键电子对数为3,孤对电子数为0,B原子采用sp2杂化。

PBr3分子中成键电子对数为3,孤对电子数为1,分子的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

(3)BP晶胞中B、P原子最近距离为体对角线的错误!,每个晶胞中含有4个BP,1 pm=10-10cm,则该晶体的密度为错误! g·cm-3。

[答案]Ⅰ.(1)p 3s23p3
(2)N〉O〉C
(3)N2H4〉C2H4
Ⅱ。

(1)sp2三角锥形
(2)BBr3+PBr3+3H2错误!BP+6HBr
(3)错误!
6.(1)PrO2的晶体结构与CaF2相似,晶胞中Pr原子位于面心和顶点,则PrO2的晶胞中有________个氧原子。

Ce(铈)单质为面心立方晶体,其晶胞参数为a=516 pm,晶胞中Ce原子的配位数为________,列式表示Ce单质的密度____g·cm-3(列式即可)。

(2)已知C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Ar]3d104s x,有+1、+2两种常见化合价。

C晶体的堆积方式如图所示,设C原子半径为r cm,阿伏加德罗常数用N A表示,则晶胞中C原子的配位数为________,C晶体的密度为________g·cm-3(要求写表达式,可以不化简).
(3)①FeO晶胞结构如图甲所示,FeO晶体中Fe2+配位数为________.
②铁有δ、γ、α三种同素异形体(如图乙),则δ晶胞原子堆积名称为________。

若α-Fe晶胞边长为a,γ-Fe晶胞边长为b,则两种晶体密度比为________。

图甲图乙
[解析](1)晶胞中Pr原子位于面心和顶点,通过均摊法知晶胞中含4个Pr原子,再结
合PrO2的化学式可知,此晶胞中应有8个氧原子;Ce(铈)单质为面心立方晶体,以晶胞顶点的铈原子为例,与之距离最近的铈原子分布在经过该顶点的所有立方体的面心上,这样的面有12个,晶胞中铈原子位于顶点和面心,数目为8×1/8+6×1/2=4,该晶胞的体积为a3,该晶胞的质量为m=4M/N A,根据ρ=错误!可知,密度为错误!g·cm-3=错误!g·cm-3.
(2)铜是面心立方最密堆积,则根据晶胞结构可知铜原子的配位数为12.晶胞中铜原子的个数8×错误!+6×错误!=4。

铜原子半径为r cm,则面心对角线为4r cm,所以立方体的边长是2错误!r cm,则错误!×N A=4,解得ρ=错误!。

(3)①根据FeO的晶胞结构,可知Fe2+配位数为6(上、下、左、右、前、后)。

②δ晶胞原子堆积名称为体心立方密堆积。

根据晶胞结构可知,α-Fe晶胞、γ-Fe晶胞中含有的铁原子分别为1个和4个,所以有:ρ(α-Fe)=错误!,ρ(γ-Fe)=错误!,α-Fe和γ-Fe两种晶体的密度比为b3∶4a3.
[答案](1)8 12 错误!
(2)12 错误!(3)①6②体心立方密堆积
b3∶4a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