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战略的制定与实施(PPT 38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度计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草案报告、中央和地方年度预算
草案报告(每年编制一次)
国家发展战略的实施
宏观政策体系
经济增长 四 大 目 标 充分就业 价格水平稳定 国际收支平衡 两 大 管 理 需求管理
供给管理
两 大 政 策
财政政
货币政
宏观政策的经济学定义
中国宏观政策的框架体系
核心圈层:规划计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从敬畏、征服自然到尊重、保护自然
若干重要方法
理论创新引领:从计划经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到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的演进
集中力量办大事:有限有为的举国机制
摸着石头过河:渐进式探索与增量改革 基层首创和顶层设计结合: 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互动 实施差别化政策: 因地制宜分类施策 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上下同欲者胜
自治制度
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
共同发展
三项制度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理十二届 全国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情况
年份 人大代表建议(件) 政协委员提案(件)
2016年非公有制经济主要指标占 的比重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1789
2164 1967 2241 2102
反对 70 27 208 239 53 129 299
弃权 23 16 46 51 25 43 90
总票数 2855 2857 2854 2850 2856 2857 2856
得票率 97% 98% 91% 90% 97% 94% 86%
国家发展战略的制定
五年规划的作用
每隔五年编制一次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规划,至今已是第十 三个五年规划。 五年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的顶层设计,是国家发展战 略的主要形式,是中国发展模式 的一大特色。 五年规划经全国人民代表大 会批准后,具有法律效应。
国家发展战略的实施
战略运作的支撑 五年规划的案例
国家发展战略的实施
战略运作的支撑 规划计划体系:战略导向作用,引导约束作用
宏观政策体系:发展战略决定宏观政策
宏观政策服务发展战略
实施保障体系:明确责任、协调衔接、监测评估、 监督考核
国家发展战略的实施
规划计划体系
专项规划:某一特定领域规划
重要改革举措实施规划
教育现代化规划 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 脱贫攻坚规划 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新型城镇化规划 “一带一路”建设规划
总体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每五年编制一次)
区域规划:跨行政区的特定区域规划
西部大开发规划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 东北振兴规划 长江经济带规划 中部崛起规划
九大价值取向
以人民为中心:从为人民服务到以人民为中心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人均GDP在188个国家或地区中排第
坚持共同富裕的根本方向:“天下大同”与共同富裕
对内深化改革:改革决定当代中国命运 对外全面开放:开放是基本国策
发挥市场和政府两个作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国家发展战略的制定
五年规划的形成
“十三五”规划前期研究若干重大课题
(研究课题共84项)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课题名称 全面小康社会主要目标和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十三五”国际环境变化及对我国的影响分析 “十三五”产业结构升级与布局优化研究 “十三五”创新驱动的战略重点与创新型国家建设研究 “十三五”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与任务 中国信息经济发展趋势与策略选择 “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战略与粮食安全战略研究 “十三五”时期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总体思路 “十三五”社会结构转型问题研究 建立城乡统筹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思路研究 “十三五”完善扶贫脱贫机制研究 “十三五”对外开放战略及开放新格局研究 “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重大问题研究 迈向高收入中国:挑战与建议 推动中国实现包容性增长 “十三五”时期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走势及其影响 研究单位 国家信息中心
一、战略与国家发展战略
二、国家发展战略的制定 三、国家发展战略的实施
[1]
战略与国家发展战略
什么是战略?
什么是国家发展战略?
什么是战略
战略的内涵
广义上: 狭义上:
战略即总体规划
战略是取胜之道
战略是对组织目标的
战略是对外部环境和
战略是竞争丛林中的引领者
战略是管理者的核心活动
什么是国家发展战略
国家发展战略的定位
国家意志的集中体现
面向未来的宏伟蓝图
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 政府履职的重要依据
国家发展战略的内涵
国家发展战略的特点
全局性:把握宏观,统揽大局 前瞻性:谋划长远,未雨绸缪 导向性:目标导向,问题导向 统筹性:综合平衡,协调各方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决议摘要
(2016年3月16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 议通过)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 审查了国务院提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案)》,会议决定批准这个规划纲要。 认为,“十三五”规划纲要全面贯彻了 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 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精神,提出的“ 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重 务和重大举措,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 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愿,反映了时 展的客观要求,经过努力是完全可以实 。
•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报告
• 财政预算年度报告
2016年3月全国人大有关事项表决结果
赞成 全国人大常委会 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 告 “十三五”规划纲要的 决议 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计划 2016年中央和地方预算 2762 2814 2600 2560 2778 2685 2467
划为引导,财政、货币 政策为主导
节能环保政策、就业政策、 投资政策、消费政策、对外贸易 和涉外投资政策
第二圈层:产业、
价格、土地、区域等政
策协调配合
产业政策、价格政策、 土地政策、区域政策 规划计划、财 政政策、货币 政策
第三圈层: 节能环
保、就业、投资、消费、 外贸等领域性政策集合
国家发展战略的实施
——【清】陈澹然《寤言二·迁都建藩议》
国家发展战略的内涵
国家发展战略的要素
战略环境
战略方针 战略目标 战略任务 战略保障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目录(2016-2020年)
第一篇 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发展理念 第一章 发展环境 第二章 指导思想 第三章 主要目标 第四章 发展理念 第五章 发展主线 第二篇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第三篇 构建发展新体制 第四篇 推进农业现代化 第五篇 优化现代产业体系 第六篇 拓展网络经济空间 第七篇 构筑现代基础设施网络 第八篇 推进新型城镇化
国家发展战略的制定
战略决策过程
战略决策的方式
战略规划的形成
国家发展战略的制定
决策方式:
•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
决策形式:
• 中共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 中共中央全会决定 • 中共中央、国务院文件 • 政府工作报告 •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
•中央政治局会议 •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 ·中央专项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国务院常务会议
975
928 1103 851 890
合计
10263
4747
注:内容主要集中在“三农”、创新、区域、民生、生态、产业升 级和基础设施等领域重点热点问题,办理过程和结果要直接与人大 代表、政协委员通气、反馈,全国人大、政协要督办。这五年,国 家发展改革委办理的人大建议共10263件,政协提案共4747件,全 部办理分别占总数的24.82%和19.82%。
“六五”计划(1981~1985年):改革开放后第一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九五”计划(1996~2000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第一个五
“十二五”规划(2011~2015年):进入上中等收入阶段的第一个五
“一五”计划(1953~1957年)案例
战略定位:新中国第一个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
了 100 年后在上海浦东举办万国博览会的情景。又是整整 100 美轮美奂的世博会载入史册。
年,2010年我们成功地举办了上海世博会。以一届精彩纷呈、
三项制度
根本政治制度: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 有机统一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 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基层群众
战略目标: 实现过渡时期总路线总任务 战略环境: 新中国成立短短三年,政治、经济
19531957 年平均增长速度(%)
1953-1957年我国工业总产值增长速度与主要国家
中国 苏联 美国 英国 西德 法国
9.建设生态文明美丽中国(5月15日)
10.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5月22日) 11.互联网时代的五大特征与危机表现(5月29日)
12.互联网时代危机管理的演进与规则(6月5日)
注:期间围绕国家发展战略安排一次座谈;组织创新、金融、基础
第1讲
国家发展战略的制定与实施
徐宪平
2018年2月27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经所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 阿里巴巴集团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社会发展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扶贫研究
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 亚洲开发银行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 麦肯锡咨询公司
[3]
的认知分析
战略是获取长期竞争
行动策略
什么是战略
战略的类型

国家战略与企业战略
总体战略与局部战略 长期性战略与阶段性战略
什么是国家发展战略
国家发展战略的意义
经济体制决定发展战略,发展战略决定发展模式 华盛顿共识与自由主义经济 前苏联的计划经济模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九篇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第十篇 加快改善生态环境 第十一篇 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 第十二篇 深化内地和港澳、大 和台湾地区合作发展 第十三篇 全力实施脱贫攻坚 第十四篇 提升全民教育和健康 第十五篇 提高民生保障水平 第十六篇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 第十七篇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第十八篇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 第十九篇 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 第二十篇 强化规划实施保障
实施保障体制
责任主体机制:明确目标任务分工,强化领导责任,落实工作
协调衔接机制:加强重大事项统筹协调,做好各类规划计划衔
监测评估机制:年度监测评估、中期评估和总结评估、动态调
修订三项机制
监督考核机制:人大监督、社会监督、督查审计、考核评价
国家发展战略的实施
五年规划的案例
“一五”计划(1953~1957年):新中国第一个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
春季课程设置
1.国家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2月27日) 2.新时代的发展环境与战略思想(3月6日) 3.全面深化改革构建发展新体制(3月20日) 4.创新驱动发展与优化现代产业体系(4月3日) 5.推进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4月10日)
6.统筹区域协调发展(4月17日)
7.构筑现代基础设施网络(4月24日) 8.共建共享共治促进社会发展(5月8日)
[2]
国家发展战略的制定
战略思维体系
战略决策过程
国家发展战略的制定
战略思维体系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个目标
三项制度 九大价值取向
若干重要方法
一个目标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自公元1年以来主要国家占世界GDP比重的变化 资料来源:《经济学人(Economist)》杂志
注:1820年,清仁宗嘉庆二十五年,中国总产出占世界比重32.9%(按1990年购买力平价
两个梦想成真的故事
• 百年奥运梦:1908年,一本名为《天津青年》的杂志向国人提
出三个追问:中国何时才能派一位选手参加奥运会?中国何时
才能派一支队伍参加奥运会?中国何时才能举办奥运会?整整 社会高度评价。
100年后,2008年我们成功地举办了北京奥运会,赢得了国际
• 百年世博梦:1910年,晚清小说家陆士谔在《新中国》中构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