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随笔:提高初中作文教学实效性的几点做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随笔:提高初中作文教学实效性的几点做法
教学随笔:提高初中作文教学实效性的几点做法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可在实际教学中,部分老师觉得作文教学无从入手,甚至避重就轻,惰于抓作文教学,导致作文教学的实效性偏低。

那么,如何提高提高作文教学的实效性呢?我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抓课外阅读,给作文教学施“底肥”
我发现,很多老师在作文课上给学生大讲“写作技巧”,学生听得拍手称快,一到具体的写作实践,还是“依然如故”,其实这是没有抓住作文教学根本的表现。

其实作文教学的“根”不在“技巧”,而在阅读。

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在《国文教学的两个基本观念》中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

单说写作程度如何如何是没有根的,要有根,就得追问那比较难捉摸的阅读程度。

”这段话很好地阐述了阅读与写作的关系。

阅读是根,写作是叶,只有阅读这一根深,才能让写作这片叶茂盛。

中国古代教育强调背诵《三字经》《千家文》《四书》《五经》等,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

古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的就是“厚积薄发”的道理。

作文教学,无疑要从根本上去巩固学生写作的根基,也就是阅读。

生活也是写作的根基,但教师无法左右学生的生活,再说,现实生活中的学生生活非常单调,作为语文教师,能够对学生产生影响的,只能在于阅读。

教师在教学中无论如何要指导学生阅读。

光读一些课内选文是远远不够的,课标中规定“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就是这个道理,如果在实践中有困难,教师宁可少布置一些书面题目,也要挤出时间来给学生阅读,甚至在课内给学生欣赏一些精美课外文章,课外给学生指定阅读的杂志或书籍。

只要学生读得多了,书面表达能力自然也就上去了。

我们经常发现,凡是爱读书的学生,作文水平一般不会太差,相反,不读课外书而仅死学课本的学生,无论怎样用功,作文水平难有较大长进。

二、有针对性的训练,帮学生找到作文的“病根”
我认为,作文教学之所以低效,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训练往往“贪大求多”。

老师一般布置的都是篇章训练,学生初学作文,可能会在立意、选材、结构、语言等诸多方面存在问题,教师给学生下得评语会面面俱到,希望学生一次全部解决掉这些问题,
殊不知,这种“贪大求多”式的训练大大降低了训练效果,往往连一个问题都没有彻底解决,学生也不完全明白自己作文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这种训练的实效性将大打折扣。

要想提高作文教学的实效性,必须强化教学训练的针对性。

作文技法太多了,只能逐个逐个地让学生有所练习,有所体悟。

要让学生在一堵大墙上画一幅大画是困难的,但让他们在一小块地方画一幅小画是可行的,一幅一幅的小画完成了,整幅大墙上的画就满了。

强化针对性,首先要要突出重点。

例如《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日常应用文。

”对各种文体,课标的要求是不一样的,说明文和议论文都强调“简单”二字,也就是说,比起记叙文来,课标对这两种文体的要求要低,而记叙文的要求要高。

所以,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会写说明文和议论文,但不需要作为重点。

初中阶段,记叙文理所当然地作为训练重点,即使是高中阶段,虽然要求学生议论文和记叙文都会写,但事实证明,写记叙文更容易“出俏”。

何永康教授曾说:“从十多年来的作文答卷情况来看,选择记叙文比较理想。

……100个考生写议论文,有一篇‘优秀’就不错;而100个考生写记叙文,往往会有三四篇‘优秀’。


同理,作文的技巧很多,我们训练时,要根据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次解决一个,如训练描写人物方法,可以进行专题训练,直到学生掌握基本的描写方法为止,这样就比“蜻蜓点水”式的面面俱到效果要好得多。

作文的技巧许多,作为单次作文练习,完全可着重训练某一技巧。

如在语言上,可重训练整句的写法;内容上尝试引用古诗词,引用经典故事;思维上训练联想与想象;结构上训练题记的应用、小标题的应用;写作手法上训练对比手法、先抑后扬的手法等。

这些技巧,在某些次作文中作专门要求,让学生练过,使用过,印象自然会深刻些,在必要时,自会水到渠成地使用。

三、重视写前指导,有效引导学生“上路”
很多老师不重视写前指导,等学生出了“问题”再去诊断,已经迟了。

我认为,重视写前的引导非常重要。

因为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就是“模仿”,在学生动笔写之前,给学生看一些优秀的例文,并指出好在哪里,告诉他们一些写作的技巧,让他们有“法”可依,给他们的写作训练指明方向。

另外,写作的目的是什么,是让学生通过写作提高写作水平,与其让学生“摸着石头过河”,还不如告诉他们河的深浅,让他们成功“过河”,让他们获得写作的成就感。

我在每次作文课上,总爱给学生读一些优秀作文,给他们评析,让他们先有所感悟,然后再动笔,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重视修改,讲评指导要“药到病除”
作文批改之后,要作适当的点评。

如果是普遍问题的,要在全班讲,如果只是个别性问题的,可进行个别沟通。

一些同学写出了优秀的作文,在全班当作范文来朗读,对作者本人,对其他同学,都可能是一个激励。

讲评指导要有实效性。

首先要让学生真正明白自己作文存在的主要问题,这一
点非常重要。

通过调查了解,很多学生“看不懂”老师的评语,比如“空洞”,对于学生而言,就比较难懂。

我的做法是,把几篇典型的“空洞”病文通过PPT展示出来,让学生说说这篇文章的主要问题,老师借机引导,“类似这样的问题就叫空洞”,然后通过集体修改,问题迎刃而解。

其次,一定要让学生修改提高,学生如果没有修改,即使“病因”找出来了,没有“配药”,“病根”照样存在,怎么会提高呢?因此,我认为,修改是提高作文水平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