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向星空——读《飞向太空港》心得札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奔向星空——读《飞向太空港》心得札记利用暑假的时间,我在家读完了《飞向太空港》这本书。
刚刚拿到书的时候,我以为这是一本再普通不过的科幻小说,但当我翻开第一页时,我才发现它写的竟是航空航天故事。
像这种类型的航天文学,我之前还从未接触过。
怀着一颗想要一探究竟的心,我走进了《飞向太空港》面纱下的世界。
整本书围绕着“亚洲一号”卫星的发射层层展开。
它蕴含着很大的信息量,但经过作者李鸣生的编写,这些点被安排得井井有条、自然顺畅,使人读起来毫不费力。
书的开头就写了中国当时的落后、发射场的恶劣条件以及外国的强大,一点一点引出美国、法国的卫星发射接连失败,使世界局面陷入紧张状态。
这对于在卫星发射方面刚入门的中国来说,实在是一个巨大的机遇与挑战。
经过协调团的苦苦奔波,终于争取到了“亚洲一号”的发射资格。
专家们克服了重重困难,最终定于4月7日将卫星送上太空。
4月7日的晚上九点三十分,火箭准时发射升空。
那一刻,中国沸腾了!亿万民众在电视机前欢呼,无数的人洒下了激动的泪水。
看到这,我的心也被感染了,眼眶变得湿润起来。
文中的工作人员们是航天精神的核心。
当泥石流来袭,他们是奋不顾身抢险的战士;当工作压缩了与家人团聚的时间时,他们毫无怨言,继续坚守岗位;当工作上出现困难时,他们咬着牙去克服。
虽然他们的名字没有被一一记入史册,但他们的精神是我们不能忘却的,他们的功劳我们也不能忘记!我们永远记得他们共有一个伟大的名字
——航天人!
一个民族的飞跃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它是由无数的人用心血、汗水和青春甚至是生命换来的。
到现在,有多少人在不为人所知的秘密面纱下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用他们的一份力量建设着我们的国家和我们美好的生活。
这,难道不值得我们去尊敬,去学习吗?
我们出生在了一个和平的国家,从小就在蜜罐里长大,从没尝过苦的滋味。
然而,就是这种过度的幸福,使许多青少年失去了先辈们具有的韧性,失去了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的美好品质。
在生活中遇到一点点困难,娇气就会使他们像个无助的婴孩,去寻求别人的帮助。
再和那些默默无闻的工作人员比,我们是不是应该从中学到些什么?
时代在前进,国家需要源源不断的人才来投入国家的大建设之中,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应努力学习,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为国家奉献出自己应尽的一份力量,努力奔向属于我们的那一片浩瀚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