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2单元 5 北大荒的秋天(第2课时)教案 苏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北大荒的秋天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知道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品味词句,想象意境,训练朗读。
教学难点:通过课文生动的描写,体会北大荒的美好,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二课时
总第课时上课时间:年月日
教学过程:
一、呈现目标、明确任务
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指课题读《北大荒的秋天》)。
2.复习词语:
3.过渡:看来同学们对北大荒的美景非常感兴趣,这节课我们就一起随着课文走进北大荒,仔细地欣赏北大荒的秋景吧!
二、巡视点拨、自主学习
1、自主学习第1一5节
思考:1、课文每小节主要写了什么?是怎么描写的?
是什么样子?
2、自主阅读:
三、引导探究、小组交流
1.(出示第一自然段)从哪里知道北大荒的秋天已经来了呢?(学生回答)
师: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叶知秋”,落叶是秋姑娘发给同学们的邀请函,同学们让我们去看看北大荒的秋天。
(课件出示北大荒秋天的图片)
2.指导朗读:秋天的美景让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
谁来高兴地读读这一段?(指名读,齐读)
品读感悟第二节
(一)感悟秋景美。
1.品读第2自然段。
(1)提示任务:北大荒的秋天的天空有什么特点?天空的流云
①理解“一碧如洗”:天空碧蓝如同洗过一样干净。
(板书:一碧如洗)
②北大荒的天空美,美在它白天一碧如洗,更美在它的绚丽、丰富。
傍晚,流云不断地流动、变化,更让人感到它的奇幻与神秘。
谁来读读这个句子?
出示: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就像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
天上真的有“五彩斑斓的锦缎”吗?那到底是什么?(观看一组图片)
③看了照片,再想想句子,你觉得作者写得美在哪儿呢?(这些流云的颜色多么富有变化。
出示:银灰、橘黄、血红、绛紫)
④你见过这些颜色吗?(让学生说说哪些东西是这些颜色的,例如:我们教室的铝合金窗框
就是银灰色的。
)
(2)天空中的流云如此绚丽多彩,难怪作者要说“就像是(学生接)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
”
(3)指导朗读:北大荒天空的美,你们一定也感受到了,就让我们美美地再来读读,边读边想象北大荒的天空的多彩,我相信你们能读得更好。
(齐读)
2.品读第3自然段。
(1)提示任务:欣赏了北大荒天空的美景,谁带我们去欣赏小河的美景呢?
自主阅读:自读课文第3自然段。
展示交流:
A出示: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
(看课件)你觉得北大荒的小河美在哪儿?
预设(1)学生回答: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
(2)水清澈见底,就是能看到什么?把小河比作蓝绸子也就是说小河具有什么特点?
①(板书:“清澈见底”)理解水“清澈见底”。
②把小河比作透明的蓝绸子,小河颜色美,河水清,形状弯弯曲曲,水面平静。
③指导朗读,声音轻缓。
指名读,齐读。
B小河总是这么平静吗?“一群小鱼……波纹。
”小河美,美在它的清澈见底,小鱼的出现,更使我们感受到了勃勃的生机,怎样读好这句话呢?
(2)指导朗读:小鱼在北大荒的小河里生活得自由自在。
无论是静静的小河还是漾起波纹的小河,同学们都很喜欢吧。
我们来读读这一自然段,把小河两种不同的美表现出来。
女生读第一句,男生读第二句。
3. 品读第4自然段。
(1)刚才我们欣赏了北大荒的天空、小河,现在我们去原野看看吧。
(看课件)
(2)提示任务:想想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写的?
自主阅读:默读这一自然段。
展示交流:
A.指名说,出示句子。
B.“原野热闹非凡”,到底热闹在哪里?我们好好读读书,看谁的耳朵灵,能从课文中“听”到声音?(学生自读)
预设
(1)读到声音了吗?
大家可真会读书啊!书上没写出来的声音你们都能读出来,了不起!指导读相关句子。
(2)你还看到了什么热闹的景象?
(山坡上……燃烧起来了。
)
(3)什么像火?哪里像火?你怎么理解“把人们的心也给燃烧起来了”?
指导读读句子,通过朗读将“热闹非凡”的场景表现出来。
C.小结:作者把大豆、高梁当成了人,用打比方的方法把“榛树叶”比作了“一团团火”,让我们感受到了原野热闹非凡,感受到了北大荒人丰收的喜悦。
D.渗透写法指导:这一段先用“原野热闹非凡”这一中心句概括了原野的景象,接着具体描绘了大豆高粱与榛子树,这样的写作方法叫“总分”结构,可以运用到我们的作文中。
(二)体会丰收乐
品读第5自然段。
(1)北大荒的秋天美吗?你们喜欢吗?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就更喜欢了。
他们喜欢用“大豆摇铃千里金”来赞美遍地金黄的九月。
因为这里的(引读“田野、山岭、江河……宝物来。
”)
(2)你能从这段话里理解“大豆摇铃千里金”的意思吗?
预设(1)学生不会回答
师引导:九月,大豆成熟了,秋风吹过,豆荚摇动,就像什么?这预示着这个季节,庄稼成熟了,满地是宝物,所以就叫------
(2)田野、山岭、江河、草甸子都捧出什么宝物?
(3)在人们的辛勤劳动下,曾经一片荒凉的北大荒已经成了一片美丽富饶的土地,成了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
让我们一起来赞一赞美丽富饶的北大荒(齐读第六自然段。
)
四、质疑问难、展示汇报
1.北大荒的秋天景色美,作者的语言文字也很美,这么美的文章,我们当然要美美地背下来啦,那也是一种美的享受啊!
2.预设
(1)学生自由回答(抓关键句子;课文脉络;板书;
(2)归纳方法:背诵这篇课文时,我们可以抓关键句子。
如“天空一碧如洗”、“小河清澈见底”、“原野热闹非凡”,然后在脑海里过电影,仿佛又来到美丽的北大荒,欣赏那里的美丽景色。
3.学生根据板书练背课文。
4、展示你会背的小节
五、指导总结、讨论归纳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去欣赏了北大荒秋天的美景,其实我们的祖国山河壮丽,还有许多地方的秋天也非常美丽,课后同学们可以去收集一些有关的图片和文章,互相交流,开拓视野。
六、目标检测
一、把成语补充完整
()如洗()斑斓
()见底()非凡、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小河,如同,静静地。
2、原野。
成片的大豆摇动这豆荚。
的高粱,像是在。
榛树叶子全都红了,红得像,把人们的心也给。
板书设计: 5北大荒的秋天
美丽
赞美
富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