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蓝山二中高中语文《张衡传第二课时》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某省蓝山二中高中语文《X衡传第二课时》教学案新人教版必
修1
引导学生学习X衡刻苦钻研和注重社会实践的精神。

教学重点:
了解X衡在文学、科学、政治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从而了解传记文学的写作特点。

教学难点:
体会本文凝炼简洁的语言。

课时安排:三课时。

一、导入:
展示地动仪、浑天仪图片,询问学生,师补充,引起学生兴趣,引入X衡。

地动仪:候风地动仪是汉代科学家X衡的又一传世杰作。

在X衡所处的东汉时代,地震比较频繁。

据《后汉书·五行志》记载,自和帝永元四年(公元92年)到安帝延光四年(公元125年)的三十多年间,共发生了二十六次大的地震。

地震区有时大到几十个郡,引起地裂山崩、江河泛滥、房屋倒塌,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X衡对地震有不少亲身体验。

为了掌握全国地震动态,他经过长年研究,终于在阳嘉元年(公元132年)发明了候风地动仪──世界上第一架地震仪。

欧洲直到1880年,才制成与此类似的仪器,比起X衡的发明足足晚了一千七百多年。

浑天仪:浑天仪是浑仪和浑象的总称。

浑仪是测量天体球面坐标的一种仪器,而浑象是古代用来演示天象的仪表。

X衡的浑天仪,其主体与现今的天球仪相仿。

不过X衡的天球上画的是他所定名的444官2500颗星。

二、简介X衡:
X衡(78-139),字平子,某某西鄂(今某某某某市石桥镇)人。

他是我国东汉时期
伟大的天文学家,为我国天文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数学、地理、绘画和文学等方面,X衡也表现出了非凡的才能和广博的学识。

X衡是东某某期浑天说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指出月球本身并不发光,月光其实是日光的反射;他还正确地解释了月食的成因,并且认识到宇宙的无限性和行星运动的快慢与距离地球远近的关系。

X衡观测记录了两千五百颗恒星,创制了世界上第一架能比较准确地表演天象的漏水转浑天仪,第一架测试地震的仪器——候风地动仪,还制造出了指南车、自动记里鼓车、飞行数里的木鸟等等。

X衡共著有科学、哲学、和文学著作三十二篇,其中天文著作有《灵宪》和《灵宪图》等。

为了纪念X衡的功绩,人们将月球背面的一环形山命名为“X衡环形山”,将小行星1802命名为“X衡小行星”。

20世纪中国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郭沫若对X衡的评价是:“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万祀千龄,令人景仰。

”后世称X衡为木圣(科圣)。

三、作家作品与文化常识:
1、X晔,南朝宋代史学家。

字蔚宗,顺阳人。

少勤奋好学,善写文章,精通音律。

做过某某太守。

2、《后汉书》,纪传体东汉史(断代史)。

“前四史”之一,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四史”,是“二十四史”的前四史,对我国文学、史学有很大影响。

3、文史专名
(1)五经:《诗》、《书》、《易》、《礼》、《春秋》
(2)六艺(学问和技能):礼、乐、射、御、书、数。

六艺(儒家经书):《诗》、《书》、《礼》、《易》、《乐》、《春秋》
(3)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4)经、传:“经”批儒家的经典著作;“传”指注释、解说儒家经典著作的文字。

(5)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
国志》。

四、听读课文,注意注音、断句等。

辟:bì。

傍:páng。

伺者:sì。

阉:yān。

累召:lěi
五、合作探究解决字词。

六、整体感知:
1、从传记中可以看出X衡一生中经历了几位皇帝?
四位皇帝:东汉章帝和帝安帝顺帝。

不难看出,写人物传记多按时间顺序组材,本文也是以时间为经线来写的,时间虽长,但叙事清晰。

板书:处理材料的特点之一。

2、记述一个人的生平,不意味着事无巨细都要写进去,本文介绍了X衡的哪些方面的才能和成就?
第一部分(1)记述X衡的学业、品德和文学的成就。

――善属文。

第二部分(2~4)介绍X衡在科学技术上的成就。

――善机巧、善术学。

第三部分(5~6)介绍X衡在政治上的才能和成就。

――善政事(称为政理)才高于世其中,又以科学方面的才能和成就作为重点详写,在介绍科学才能成就时又突出了候风地动仪的研究制造,详略恰当。

(回答练习二)
全文三大层,分别着重写了一个方面的内容,而彼此又有相互联系。

比如第1层的“从容淡静”与第2层的“不慕当世”;第1层的“不好交接俗人”“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

衡乃……因以讽谏”与第3段出任河间相时的“治威严,整法度……称为政理”。

又如第1层的“通五经,贯六艺”“才高于世”与第2层“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等等。

七、引导学生精读课文
1段:先介绍人物的某某字和籍贯,这是史书纪传体例的通例,判断句式。

再写他的才学非凡。

游三辅、观太学是因,通五经、贯六艺是果。

本段写到X衡的品德,先写“无骄尚之情”。

他年少时便“善属文”、“通五经”、“贯六艺”,全面发展,甚至“才高于世”,却始终“无骄尚之情”,这确是难能可贵的。

这种不尚虚浮而又谦逊踏实的品德,是治学的基础。

他才能把全副精力扑在科研工作上,在获得两次担任太史令、有机会观察天象博览群书的客观条件之后,浑天仪、《灵宪》、《算罔论》,乃至候风地动仪得以相继问世。

板书:谦逊踏实。

其次是“从容淡静”。

先是“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累召不应”,在第三段中又写“不慕当世”,哪怕“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他也无所谓,他还“不好交接俗人”,不满当时“王侯以下”的“逾侈”的风气,经十年苦心构思写成《二京赋》用以
讽谏,可见他品行端正,忧国忧民,;下文写一上任河间相,立即“治威严,整法度”,将图谋不轨的“奸党”“一时收禽”,都反映了他对当时奢靡庸俗风尚的不满和对不法分子的斗争。

由此反复说明了X衡的不慕名利、不趋炎附势、高洁刚直。

可以联系到《爱莲说》中君子的品格加以说明。

板书从容淡静,不慕名利;品行端正,忧国忧民。

记叙语言非常质朴通俗。

例如,“不行”、“不就”、“不应”、“不慕”等句用语非常质朴通俗,毫无雕饰,却鲜明地表现出了X衡不追名逐利的高尚品德。

2段:前两句总述,两个“善”字,一个“尤”字,突出他科学研究方面的特长。

4段:说明候风地动仪的具体顺序
时间和仪器名称——外形(质地、大小、形状、雕饰)——机关构造(内部部件和八龙的作用)——作用(觉知地震的原理)——效果验证——投入使用。

候风地动仪是十分精致灵巧的:都城某某与发生地震的陇西郡相距一千多里,地动仪竟能及时测报,可见其灵敏准确的程度。

这段文字可看成小型说明文来学习。

候风地动仪虽已失传,但根据这段文字却能复制还原。

文章的这部分的介绍有条不紊、准确简洁、形象具体。

仅用140多字就将候风地动仪的有关情况作了比较全面的介绍,可见用语简洁;用酒樽形象具体地描摹仪器的外形,用“中”、“傍”、“外”、“下”从里到外,从上而下简要清楚地写出了构造特点,足见其用语之准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