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一年级语文《端午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意义。

2.学习认读生字词“端午粽”、“包裹”、“艾叶”、“线”。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记忆力。

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意义,掌握生字词的认读。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记忆力。

三、教学准备:
1.教具准备:幻灯片、粽子模型。

2.教材准备: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册》。

四、教学步骤:
步骤一:导入(5分钟)
1.引导学生回忆上一节课学的内容:《小毛驴》。

2.通过幻灯片展示一张粽子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并回答问题:“这是什么?你们吃过吗?知道粽子是什么时候吃的吗?”
3.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是《端午粽》。

”提问学生:“你们知道什么是端午节吗?”
步骤二:新课呈现(10分钟)
1.通过幻灯片展示《端午粽》这首课文的标题,引导学生读标题。

2.通过幻灯片依次呈现故事的图片,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并提问:
“你们看到了什么?你们猜这个故事是关于什么的?”
3.师生共同读课文,注意正确的语音、语调,并感受课文的节奏。

4.教师通过提问,导入生字词:“端午粽”、“包裹”、“艾叶”、“线”。

让学生观察这些字词的发音和图形,并引导认读。

步骤三:课文理解(15分钟)
1.教师根据课文内容,提问学生相关问题,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通过教师的导读,学生带着问题再读一遍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教师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表演能力。

步骤四:语言点讲解(10分钟)
1.教师通过幻灯片,分别讲解生字词:“包裹”、“艾叶”、“线”
的意思和用法。

2.通过例句和练习,引导学生掌握这些词语的正确运用。

步骤五:练习活动(15分钟)
1.教师以小组形式进行游戏活动:“找出课文中的文字。

”学生分组
比赛,看哪个小组能首先找出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

2.教师出示一段较长的文字,让学生依照描述内容制作出一个粽子模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步骤六:巩固提高(15分钟)
1.教师播放相关的视频片段,向学生介绍端午节的习俗,增加课堂的
趣味性和可视性。

2.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讨论端午节怎样庆祝、吃粽子的意义。

3.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文的诵读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步骤七:课堂总结和作业布置(5分钟)
1.由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和体会。

2.布置作业:“请你们画出一个你们心目中的粽子,可以用各种颜色
来表达你们的想象。


3.预告下一节课内容:“下节课我们将学习《我爱阅读》这篇课文。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活动、游戏等多种形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合作
意识。

同时,通过教材讲解和延伸活动,丰富了学生对端午节和粽子的了
解和认知。

此外,通过小组讨论和课文比赛等形式,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
达和合作学习能力。

整个课堂氛围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得到了增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