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地球运动高考题解析
高考地理重难点解析版:地球运动
![高考地理重难点解析版:地球运动](https://img.taocdn.com/s3/m/d287b669856a561253d36f25.png)
高考地理重难点解析版:地球运动【重难点解读】从历年的考试情况看,本专题在高考命题中的命题频率不是很高。
考查的重点难点往往主要集中在时间计算、昼夜长短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及其影响等知识点上,往往考查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
分析近几年的高考命题,对本专题的考查仍会强化时间的计算、或昼夜长短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包括太阳的周日视运动)等知识的应用。
试题往往联系人们的日常生活现象,如白天出行坐车座位选择、国家时事热点事件,地物影子变化对人们生活产生的影响,日出日落方位对照相、旅游资源观察等的影响。
【典例探究】(2018·全国卷Ⅱ·节选)恩克斯堡岛(如图)是考察南极冰盖雪被、陆缘冰及海冰的理想之地。
2018年2月7日,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徐徐升起,我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选址奠基仪式正式举行。
据此完成下题。
问题:2月7日,当恩克斯堡岛正午时,北京时间约为()A.2月7日9时B.2月7日15时C.2月7日17时D.2月8日7时【答案】A【解析】由图可知,恩克斯堡岛位于165°E附近,即其地方时大致为东十一区的区时,北京时间为东八区的区时,相差约3个小时,所以当恩克斯堡岛为2月7日正午时,北京时间约为2月7日9时。
故选A。
(2018·全国卷Ⅰ·节选)小明同学7月从重庆出发到贵州毕节旅游,收集到的相关高速公路信息如图所示。
据此完成下题。
小明若从重庆出发乘长途客车经遵义至毕节,为免受阳光长时间照射且能欣赏窗外风景,以下出发时间和座位较好的是()A.6:00出发,左侧靠窗B.8:00出发,右侧靠窗C.10:00出发,左侧靠窗D.12:00出发,右侧靠窗【答案】B【解析】根据图示线路里程和平均限速推算可知,重庆经遵义至毕节整体向南行驶,全程约需5小时。
7月太阳日出东北,正午正南,日落西北。
因此,8:00出发,8:00~13:00期间太阳主要位于东南天空,阳光照射汽车左侧窗口,右侧靠窗可避免长时间暴晒,B 对。
近5年地球运动高考习题
![近5年地球运动高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4fc5994f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f2.png)
近5年地球运动⾼考习题⾼中⼀轮复习地球运动⾼考真题再现(近4年)班级:姓名:⼀、单项选择题:(30X2)【2018全国卷II】恩克斯堡岛是考察南极冰盖雪被、陆缘冰及海冰的理想之地。
2017年2⽉7⽇,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升起,我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奠基仪式正式举⾏。
据此完成下⾯⼩题。
1.2⽉7号,当恩克斯堡岛正午时,北京时间约为()A.2⽉7⽇9时B.2⽉7⽇15时C.2⽉7⽇17时D.2⽉8⽇7时2. 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迎风飘扬。
推测红旗常年飘扬的主要⽅向是()A.东北⽅向B.西南⽅向C.东南⽅向D.西北⽅向3. 对于极地科学考察⽽⾔,恩克斯堡岛所在区域的优势在于()A.⽣物类型多样B.对全球变暖敏感C.⼤⽓质量优良D.⼈类活动影响少【2018卷I】⼩明同学7⽉从重庆出发到贵州毕节旅游,收集到的相关⾼速公路信息如图3所⽰。
据此完成⼩题。
4.⼄路段和丁路段平均限速均较低的原因可能是这两条路段()A.车流量⼤B.平均坡度⼤C.雾霾天多D.两侧村庄多5.⼩明若从重庆出发乘长途汽车经遵义⾄毕节,为免受阳光长时间照射且能欣赏窗外风景,以下出发时间和座位较好的是()A.6:00出发,左侧靠窗B.8:00出发,右侧靠窗C.10:00出发,左侧靠窗D.12:00出发,右侧靠窗6.避暑是⼩明此次旅游的⽬的之⼀。
导致7⽉毕节⽓温较重庆低的主导因素是()A.地形 B.纬度位置C.海陆位置 D.⼤⽓环流【2017卷Ⅱ】汽车轮胎性能测试需在不同路⾯上进⾏。
芬兰伊⽡洛(位置见下图)吸引了多家轮胎企业在此建设轮胎测试场,最佳测试期为每年11⽉⾄次年4⽉。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 推测该地轮胎测试场供轮胎测试的路⾯是() A. 湿滑路⾯ B. 冰雪路⾯ C. 松软路⾯D. ⼲燥路⾯4. 在最佳测试期内,该地轮胎测试场()A. 每天太阳从东南⽅升起B. 多数⽇⼦只能夜间进⾏测试C. 经常遭受东⽅寒潮侵袭D. ⽩昼时长最⼤差值⼩于12时某⽇,⼩明在互联⽹上看到世界各地好友当天发来的信息:甲:温暖的海风夹着即将到来的夏天的味道扑⾯⽽来。
高考地理地球运动考点例题解析
![高考地理地球运动考点例题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ff044ea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67.png)
高考地理地球运动考点例题解析
一.考试要求
1.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2.时区的划分。
区时的应用。
日界线;国际标准时刻;北京时刻。
二.命题规律
1.从考核内容上看,侧重考查太阳活动对地球的阻碍、黄赤交角;太阳高度角、昼夜长短、时刻运算等知识。
2.从对知识的能力要求上看,更侧重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要求明显提高。
3.从考核形式上看,有两大规律:一是直截了当以日照图或区域图来考查,二是以一些重大地理事件、自然地理现象或某些现实生活情形作材料来考查。
4.从考试内容来看,本部分知识在各省市考试题中都属于每年必考的内容。
5.从题型看,近几年较多地在选择题中以组团形式显现,分值常常达到8到12分。
三.近几年命题趋向
1.地球运动、太阳光照图、(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图等是近几年高考中较稳固的考核方向,说明本部分知识的考查方式差不多趋于稳固,其变化多显现在示意图的表现方式的差异,试题更加注重学生对本部分知识的深入明白得程度和对光照图原理的明白得和想象。
2.联系实际,利用社会热点和生活常识作为背景材料,提供隐性信息,综合考查学生对地球日照图、经纬网、太阳直射点、晨昏线、季节与时刻运算等核心知识的明白得和综合应用能力。
高考地理试题汇编:地球运动
![高考地理试题汇编:地球运动](https://img.taocdn.com/s3/m/c8199133bb4cf7ec4bfed024.png)
高考地理试题汇编:地球运动一、单项选择题(2004年春季高考文综卷)我国最西端(约730E)在帕米尔高原上。
据此回答1~2题。
1.3月21日,我国领土最西端日出时北京时间约为()A、8时18分B、9时8分C、10时28分D、11时18分2.当帕米尔高原日出时间由最晚逐渐提早时,地球公转的线速度(A、接近最快B、接近最慢C、由最快转慢D、由最慢转快【答案】1.B 2.A解析:此题考查地方时的计算能力及地球公转的有关知识。
掌握不住地方时的计算方法易出错。
1.由题干可知,此时为春分日,此时全球昼夜平分,日出时刻为6时,北京时间为120oE的地方时,通过计算可知北京时间为9时8分。
2.帕米尔高原日出时间最晚时,表示昼最短,此时为冬至日,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公转的线速度接近最快。
(2002年全国文综卷)2002年1月1日,作为欧盟统一货币的欧元正式流通。
据此回答3-4题:3. 假定世界各金融市场在当地时间9时开市,17时闭市。
若某投资者9时在法兰克福(东经8.5°)市场买进欧元,12小时后欧元上涨,投资者想尽快卖出,选择的金融市场应位于( )A. 东京(139.5°E)B. 香港(114°E)C. 伦敦D. 纽约(74°W)4. 在上述假定的营业时间内,下列各组金融中心能保证24小时作业的是( )A. 法兰克福、新加坡(104°E)、伦敦B.伦敦、东京、纽约C. 伦敦、香港、旧金山(122.5°W)D.东京、洛杉矶、纽约【答案】3. D 4. C解析:这两道题目是以区时的应用为核心,区时的准确计算为前提来设问的。
第3小题通过区时的换算即可得出答案。
第4小题根据题意推出三个城市须分别相差8个时区即符合题意。
(2004年高考江苏卷)读图(阴影部分为夜半球),回答5-7题:5.若此刻西半球为夜半球,太阳直射点的经度是()A.东经70° B.东经90°C.西经70°D.西经110°6.此日在()A.3月21日前后 B.6月22日前后C.9月23日前后D.12月22日前后7.下表为地球在公转轨道不同位置时公转速度的变化资料,据此比较北极和南极极夜持续天数。
地球运动专题含答案解析
![地球运动专题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9440f725acfa1c7aa00cc1d.png)
地球运动高考专题目录第一节地球自转和公转特征的比较 (2)第二节太阳直射点的周年回归运动 (4)第三节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5)第四节、地球自转和公转共同的地理意义 (12)第五节、日出日落问题 (21)答案解析 (30)综合练习题 (37)第一节:地球自转和公转特征的比较(1)轨道为赤道需要注意的问题:太阳日的理解和飞行中感觉一天长短问题:当物体和地球没有相对运动时,随着地球从日出(或太阳日某个时间)到再次日出的时间为24小时,为一天。
但飞机、车、船运动时,感觉一天长短不同,可以比24小时长或短,如果顺着地球自转方向运动(不一定正东,可以是向东、东南或东北),,感觉一天时间短于24小时,短的时间为飞行途中所跨的经线段的时间间隔,但不是飞行时间,如果逆地球自转方向(正西、西南或西北),感觉一天长于24小时,长的时间为飞行途中所跨的经线段的时间间隔。
例题1:一艘轮船从圣弗朗西斯科返回上海,船员们在甲板上观测前一天正午到后一天正午的时间间隔是A.一个恒星日 B.一个太阳日C.比一个恒星日稍短些 D.比一个太阳日稍长些例题2:下图是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
读图回答(1)~(2)题。
(1)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A.北半球中纬度 B.北半球低纬度 C.南半球中纬度 D.南半球低纬度(2)图中a、b两点纬度相同,但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明显不同,原因是:A.a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B.b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C.a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D.b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例题3:下图中的左图为某日某时刻30°N纬线圈的昼夜状况,右图为72.5°E经线的昼夜分布状况,据图中信息回答(1)~(2)题。
(1)P地位于T地的A.东北方向 B.东南方向 C.西北方向 D.西南方向(2)若该日一架飞机在F地日出时起飞,飞往T地降落。
途中飞行员始终可以看到“旭日东升”的景象,则飞机的飞行方向和飞行时间分别为:A.东北、5小时 B.西北、6小时 C.东南、5.5小时 D.西北、5.5小时第二节、太阳直射点的周年回归运动地球自西向东运动,在运动的地球上看太阳,表现为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球大圆上自东向西运动,即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高考地理专项: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解析版)
![高考地理专项: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6feba394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5d.png)
高考地理专项: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解析版)一、单选题1.关于晨昏线与经线圈的关系,正确的是()A.任何时候均有一个交角B.每天都要重合一次C.除二至日外,均能重合D.只有春、秋分时才能重合2.当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远日点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A.在北回来线以南,将向北移动B.在北回来线以北,将向南移动C.在北回来线以南,将向南移动D.在北回来线上3.与地球公转近日点最接近的节气(北半球)是()A.春分B.冬至C.夏至D.秋分4.从南极上空向下看,飞机甲沿南纬60°逆时针方向飞行;从北极上空向下看,飞机乙沿北纬60°顺时针方向飞行,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差不多上自东向西飞行B.差不多上自西向东飞行C.差不多上向低纬飞行 D.差不多上向高纬飞行5.图中的阴影部分代表黑夜,其中代表晨线的线段数字是()A.②④⑥B.①③⑤C.②③⑥D.①④⑤6.下图中A,C,D,E,F各点中,与B点自转线速度和角速度都相同的有几个()A.4个B.3个C.2个D.1个7.下表为三地连续两日日出与日落时刻(北京时刻).据此回答下列各题.若③地为北京,则现在()A.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北移动 B.地球公转速度逐步加快C.北极圈内极昼的范畴逐步扩大D.各地昼夜长短相差最小8.对某地(30°E、20°N)的正确描述是()A.一年中有太阳直射现象,且有两次直射机会B.有极昼极夜现象,但时刻不长C.属热带地区,但无太阳直射现象 D.属于温带地区,得到热量较少9.读下列四幅图,判定正确的是()A.图①反映四地6月22日太阳高度日变化,四地纬度高低排序A>B >C>DB.图②中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为23°26′S、150°EC.图③中的AB为昏线,则现在北京时刻为6月22日11时D.图④中H点位于北京的东南方向10.下图为杭州(30°N,120°E).贵阳(26.5°N,107°E)和兰州(36°N,104°E)_都市日平均日照时数年变化图。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地球运动》练习题含答案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地球运动》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8c81619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9d.png)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地球运动》练习题含答案我国某中学(30°N ,105°E ),教学楼正南朝向,当日天气晴朗,教室内光照情况如图,回答1-2题。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照片朝向正东拍摄B .4.5小时后墙面光照消失C .墙面光照消失前操场旗杆影子旋转角超过70°D .α可能变大2.一年中,如图中同一时刻,当 α 变大时,说法可信的是( )A .北京的昼渐长B .α变大的起始日期是12月22日C .悉尼日出位置呈顺时针移动D .可能有两天如图中光照夹角3.与另一所M 中学(朝向相同36°N ,105°E )相比( )A .图中同一时刻 α 更大B .两地正午太阳高度差为6°C .昼更长D .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更大日晷是古代的一种计时工具,图甲为北京(40°N ,116°E )故宫的赤道式日晷,图乙为南京(30°N ,119°E)天文台的地平日晷,二者的日晷针都与地轴平行,完成下面小题。
甲乙4.甲图中时刻( )αA.太阳在西南B.日期可能是4月C.日晷影顺时针旋转D.悉尼昼长夜短5.乙图中时刻,日晷影长与日晷针长度相等,则该日太阳直射点纬度为()A.10°N B.15°N C.10°S D.15°S6.关于两图说法正确的是()A.该日晷影旋转方向相同B.一天中日晷影长二者都不变C.若甲图中日影指向正下方时,则乙图日影朝向东北D.两地日晷全年都可以使用北京时间2022 年 1 月15 日中午12 点10 分前后,位于南太平洋岛国汤加王国境内洪阿哈阿帕伊岛海底火山(175.38°W,20.57°S)发生猛烈喷发,大量气体裹挟烟尘形成庞大蘑菇云,火山灰以每小时92 公里的速度向西移动,飘到了3000 公里外的澳大利亚东北部上空。
汤加当地采用东13 区区时,是世界上最早进入新一天的国家。
2024年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地球运动
![2024年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地球运动](https://img.taocdn.com/s3/m/d774124d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9a.png)
2024年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地球运动(解析版)一、单项单选题(2024·江苏·高考真题)下图为“2024年某月1日地球昼夜状况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推断,该日是()A.2月1日B.3月1日C.4月1日D.5月1日2.图示时刻,北京时间大约是()A.6:00B.12:00C.18:00D.24:003.经过6小时,昼夜状况是()A.B.C.D.【答案】1.D 2.C 3.A【解析】1.据图示信息可知图中的北极点附近以极昼为主,判断该日太阳直射点应在北半球,应为北半球的夏半年,2月1日和3月1日在北半球的冬半年,AB错误;4月1日与春分日3月21日前后相差11天左右,北极点附近应刚刚出现极昼现象,北极圈内极昼范围很小,与图示北极点附近昼夜分布图不符合,C错误;由春分日到夏至日大致三个月90天左右太阳直射点纬度位置向北移动了23.5°,从3月21日到5月1日大约40天,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大约向北移动了10°,也就是说5月1日这一天太阳直射点在10°N附近,对应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应是80°N90°N之间,以图中的纽约纬度位置结合北美洲轮廓图可知此时图中晨昏线纬度最高点(极昼出现的最低纬度)的纬度位置约为80°N,D正确。
故选D。
2.据图示信息可知此时的纽约(74°W)位于晨线处附近,说明纽约正处于5月1日日出时刻,由于纽约在40°N,位于北半球夏半年的5月1日日出时刻应在6时之前。
当北京时间6:00时,74°W地方时20:56,这是当地的上半夜,不会在日出时刻附近,A错误;当北京时间12:00时,74°W地方时2:56,纽约当地正值深夜,不会在日出时刻附近,B错误;当北京时间18:00时,74°W地方时4:56,应在日出时刻附近,C正确;当北京时间24:00时,74°W地方时10:56,纽约当地已经临近中午,D错误。
地球运动专题含答案解析(DOC)
![地球运动专题含答案解析(DOC)](https://img.taocdn.com/s3/m/45d64beff90f76c661371a25.png)
地球运动高考专题目录第一节地球自转和公转特征的比较 (2)第二节太阳直射点的周年回归运动 (4)第三节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5)第四节、地球自转和公转共同的地理意义 (12)第五节、日出日落问题 (21)答案解析 (30)综合练习题 (37)第一节:地球自转和公转特征的比较(1)轨道为赤道需要注意的问题:太阳日的理解和飞行中感觉一天长短问题:当物体和地球没有相对运动时,随着地球从日出(或太阳日某个时间)到再次日出的时间为24小时,为一天。
但飞机、车、船运动时,感觉一天长短不同,可以比24小时长或短,如果顺着地球自转方向运动(不一定正东,可以是向东、东南或东北),,感觉一天时间短于24小时,短的时间为飞行途中所跨的经线段的时间间隔,但不是飞行时间,如果逆地球自转方向(正西、西南或西北),感觉一天长于24小时,长的时间为飞行途中所跨的经线段的时间间隔。
例题1:一艘轮船从圣弗朗西斯科返回上海,船员们在甲板上观测前一天正午到后一天正午的时间间隔是A.一个恒星日 B.一个太阳日C.比一个恒星日稍短些 D.比一个太阳日稍长些例题2:下图是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
读图回答(1)~(2)题。
(1)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A.北半球中纬度 B.北半球低纬度 C.南半球中纬度 D.南半球低纬度(2)图中a、b两点纬度相同,但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明显不同,原因是:A.a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B.b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C.a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D.b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例题3:下图中的左图为某日某时刻30°N纬线圈的昼夜状况,右图为72.5°E经线的昼夜分布状况,据图中信息回答(1)~(2)题。
(1)P地位于T地的A.东北方向 B.东南方向 C.西北方向 D.西南方向(2)若该日一架飞机在F地日出时起飞,飞往T地降落。
途中飞行员始终可以看到“旭日东升”的景象,则飞机的飞行方向和飞行时间分别为:A.东北、5小时 B.西北、6小时 C.东南、5.5小时 D.西北、5.5小时第二节、太阳直射点的周年回归运动地球自西向东运动,在运动的地球上看太阳,表现为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球大圆上自东向西运动,即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地球运动高考试题讲解
![地球运动高考试题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8cb0f5d828ea81c758f57844.png)
第1题:A 从题意得到上半年①②③的昼长在渐 长,可以确定①②③地位于北半球,④地昼 长在缩小,位于南半球,并且四地没有一地 位于赤道。对照此,选项显而易见。 第2题:D A、B选项均明显错误,C选项主要 是学生要弄清纬度越低,昼夜长短的变化幅 度越小,四地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最小的是 ③地、④地,③、④地纬度也较低。 第3题: A 从图中可以明显地读出①地在a月的 平均昼长变化约2小时,在b月的平均昼长变 化约5小时。
图2为6月22日与12月22日地球表面四地正午太阳高度。读图回答 15~16题。 15.四地按地球自转线速度 由大到小排列,依次是 A.甲、乙、丙、丁 B.乙、丙、丁、甲 C.丙、丁、甲、乙 D.丁、甲、乙、丙 16.四地自北向南排列,依次是 A.甲、乙、丙、丁 B.甲、丙、丁、乙 丁 甲 丙 乙 C.丁、乙、丙、甲 23°26′S D.甲、丙、乙、丁 0° 23°26′N
2.根据图中各地的白昼长度变化可知 A.a月内①—④各地的夜长均长于昼长 B. b月内①—④各地的昼长均长于夜长 C.③地较②地昼夜长短的年变幅大 D.③地与④地之间的某一纬度上昼夜长短变化为零
3. ①地在a月与b月的平均昼长变化Pa与Pb的关系应符合 A.O<Pa/Pb<1 B.Pa/Pb=0 C.Pa/Pb=1 D. Pa/Pb>l
M N 上升到R′ R
m
S
下 降 到 R〝 〞
n
据报道,某年3月9日,我国科考队在中国北极黄河站 (78°55’N,11°56’E)观看了极夜后的首次日出。完成20~22 题。 20.当日,科考队员在黄河站看出日出时,北京时间约为 A.10时 B. 13时 C.16时 D.19时 21. 当日,日落于黄河站的 A.东方 B.西方 C. 南方 D.北方 22.据此推算,黄河站此次极夜开始的时间约在前一年的 A. 9月21~30日 B.10月1日~10日 C. 10月11~20日 D.10月21~30日
高三地理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地理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试题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b61fff9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c4.png)
高三地理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两图是同一时刻地球上两区域昼夜分布情况,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A地当天昼长为:A.14小时B.12小时C.10小时D.8小时【答案】A【解析】读图,左图表示70°S出现极夜现象,太阳直射点位于20°N。
135°W此时是正午12点,与其相对的经线45°E时刻是3点。
右图A点位于晨线上,经度是120°E,可以计算出A点的时间是5点。
A地5点日出,正午时间是12点,可以计算出昼长为14小时,A对。
【2】图示季节最有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A.意大利处于多雨季节B.我国长江流域多寒潮季节C.澳大得亚小麦收获季节D.我国南方山区最容易出现泥石流的季节【答案】D【解析】结合前面分析,图示季节北半球是夏季,南半球是冬季。
所以意大利处于炎热干燥的少雨季节,A错。
我国长江流域是伏旱或梅雨季节,B错。
澳大得亚小麦生长季节,C错。
我国南方山区是雨季,最容易出现泥石流的季节,D对。
【考点】日照图的判读,时间计算,不同区域自然环境差异。
2.下图为某时期某地正午日影长短变化及朝向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地可能位于A.南回归线以南B.北回归线以北C.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D.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答案】D【解析】日影朝北并且影子较长说明该地在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北侧并且距离较远,日影朝南并且影子较短说明该地在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南侧并且距离较近,由此可知,该地在北回归线和赤道之间。
选项D正确。
【2】当位于图中A日,北京时间8:20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此时纽约(西五区)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且日影朝向西北B.悉尼(东十区)处于白天,且与伦敦处在不同日期C.直射点地理坐标为23°26' N , 175°ED.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答案】C【解析】图中A日应是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纽约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地方时为19:20,日影朝东南;悉尼地方时为10:20,位于白天,伦敦地方时为0:20分,在同一日期内;此时太阳直射点坐标为(23°26' N , 175°E);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高考地理复习训练:地球的公转运动 (解析)
![高考地理复习训练:地球的公转运动 (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067c09c2af90242a995e51e.png)
2021年高考地理复习训练:地球的公转运动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读四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及昼长最大值图,完成1~2题。
1. 图中四地按纬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A. ①②③④B. ④③②①C. ①②④③D. ③④①②2. 对于四地描述,正确的是A. ①地自然植被可能为苔原B. ④地可能位于赤道C. ③地可能受到东北信风控制D. ②地可能受到副极地低气压控制【答案】1. A 2. D【解析】1. 读图,①地有极昼现象,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是23°26′,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角公式可以计算出该地位于极点。
②地也有极昼现象,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是46°52′,可以算出纬度是66°34′。
③地昼长最大值大于12小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是66°34′,可以算出位于回归线和极圈之间,属于温带地区。
④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是90°,说明有阳光直射现象,位于低纬热带地区。
所以四地按纬度由高到低排列是①②③④,A对。
B、C、D错。
2. ①地位于极点,自然植被为冰原带,A错。
④地昼长不等于12小时,不可能位于赤道,赤道上昼长始终等于12小时,B错。
③地位于温带,不可能受到东北信风控制,C错。
②地位于极圈上,可能受到副极地低气压控制,D对。
下左图为天津市某中学2月1日某时刻教室里南窗一隅的照片。
下右图为24节气示意固。
读图完成3~4题。
3. 照片拍摄的当地时间可能是A. 6:00B. 10:15C. 12:00D. 14:304. 下列时段中,每天同一时刻黑板上的受光面积逐渐增大的是A. 惊蛰到立夏B. 小寒到大寒C. 小雪到大雪D. 立冬到小寒【答案】3. B 4. C【解析】3. 从图中得知信息,为天津市某中学2月1日某时刻教室里南窗一隅的照片。
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太阳从东南方日出,在西南方落下。
窗户位于南面,黑板可以投射影子,可以得知黑板位于教室的西面,此时太阳应该位于东南方的上空,故为上午时间,结合选项B正确。
专题02地球运动易错突破(4大易错)(解析版)
![专题02地球运动易错突破(4大易错)(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884a5f44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ad.png)
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考试易错题(全国通用)专题02地球运动提分突破地球运动的相关计算是高考考查的高频考点。
高考考查地球运动的有关知识,其命题形式多是选择题,常以图文结合,图表结合的方式出现,并与实际紧密联系。
从能力要求来看,侧重于考查考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读图析图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计算能力,注重考查地理思维方式和基础知识的整合。
从具体的考查内容来看,侧重于考查太阳视运动、影子变化、时间计算、昼夜长短及昼夜长短变化、太阳高度变化和各种图表之间信息的互相转化等。
易错点01地球运动的2大变化(日出、日落方位随太阳直射点变化;影长随太阳高度角变化)易错点02地球运动的2大计算(时间的计算;昼夜长短的计算)易错点03地球运动的2大应用(昼夜长短变化的应用;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易错点04地球运动的3大转化(图、文、表之间的信息转化)易错点01地球运动的2大变化(日出、日落方位随太阳直射点变化;影长随太阳高度角变化)典题01(日出、日落方位随太阳直射点变化)(23·24上·雅安·模拟预测)“悬日”是指日出时太阳正对街道升起,或日落时正对街道落下的现象。
2022年12月21日8:10,初升的太阳从成都(104°E)蜀都大道东方的城际线缓缓升起,出现了成都冬01易错归纳02易错剖析易错典题错因分析防错要诀变式题练03易错通关日奇景“悬日”。
该年的“悬日”也引来不少摄影人和早出市民在蜀都大道各段人行天桥上观望、拍摄(见下图)。
完成下面小题。
1.看到“悬日”的蜀都大道的走向可能是()A.东北——西南B.东——西C.西北——东南D.南——北2.在蜀都大道上能够看到日落“悬日”的时段是()A.1月19日~1月25日B.3月19日~3月25日C.6月19日~6月25日D.9月19日~9月25日3.拍摄“悬日”对天气状况要求严格,有利的天气条件是()A.细雨蒙蒙B.晴空万里C.阴间多云D.风力较强【解析】1.2022年12月21日成都正值冬季,太阳从东南升起,西南落下;北京时间8:10能够看到太阳悬挂在蜀都大道的正上方,呈现出道路尽头的“悬日”美景。
高考地理2024自然地理历年题目全解
![高考地理2024自然地理历年题目全解](https://img.taocdn.com/s3/m/d189d7ce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1b.png)
高考地理2024自然地理历年题目全解自然地理是高考地理考试中的重要部分,了解并解析历年的自然地理题目对于备考者来说非常重要。
本文将对2024年高考自然地理历年题目进行全面解析,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1. 2024年高考自然地理题目一解析题目:请解释“地球自转”和“地球公转”的概念及其影响。
解析: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自身轴线旋转的运动,时间为一自然日,即24小时。
地球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轨道运动的周期,时间为一年。
地球自转造成了地球的日夜更替和自转力,而地球公转则决定了地球的季节和年份长度。
2. 2024年高考自然地理题目二解析题目:请解释“板块构造理论”并列举实验证据。
解析:板块构造理论是指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表面由若干个板块组成,这些板块在地壳运动的作用下相互移动和变形。
实验证据包括地震分布图和岩石的放射性测年等,这些都证明了板块构造理论的有效性。
3. 2024年高考自然地理题目三解析题目:请解释“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特点,并举例说明。
解析:生态系统是指由生物体(生物群落)和其所处环境(生物非生物因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系统。
生态系统有两个重要特点,即物种多样性和能量流动。
例如,森林生态系统中的树木、动物和土壤等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
4. 2024年高考自然地理题目四解析题目:请解释“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影响,并提出应对措施。
解析: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自然因素包括火山喷发、太阳活动等,而人为因素主要是工业活动和大气污染。
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包括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事件增多等。
应对措施包括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发展可再生能源等。
5. 2024年高考自然地理题目五解析题目:请解释“地形地貌”的概念和分类,并举例说明。
解析:地形地貌是指地球表面的形态和特征。
按照产生方式可分为构造地貌、侵蚀地貌和沉积地貌。
例如,喀斯特地貌是一种主要由水溶蚀作用形成的地貌类型,具有典型的溶洞和石灰石地形。
历年地球运动高考题解析
![历年地球运动高考题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bd322353968011ca30091ec.png)
福建文综图3示意某区域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虚线为晨昏线。
读图完成10~12题。
图310.此时,①地的盛行风向为A.东北风B.东南风C.西北风D.西南风11.与①地相比,②地A.气温年较差较小B.正午太阳高度较大C.昼长年变化较小D.较早进入新的一天12.图示现象可能出现在A.1月B.2月C.7月D.8月重庆文综本地北京时间6月22日6时左右日出,13时太阳高度角达到最大约83°,回答10-11题。
10.该地最可能是A.北京 B.沈阳C.成都 D.海口11.该地当天上午太阳高度角达到36°时,布依诺斯艾利(西四区)的区时约为A. 6月21日9时B.6月21日21时C.6月22日9时 D.6月22日21时表1为三地连续两日日出与日落时刻(北京时间)。
据此回答3~4题。
表13.三地按纬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③①②4.若③地为北京,则此时A.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北移 B.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C.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逐渐扩大 D.各地昼夜长短相差最小北京文综读图4,回答第5、6题。
6.在6月到8月期间,A.正午太阳高度角①比②小B.日出时间①比③早C.④地白昼时间逐渐增加D.便于在⑤地开展科学考察【答案】D【解析】以经纬网分布图为情景,考察能源、人口、自然和文化遗产、地震、正午太阳高度角、日出时间、昼夜长短、南极科考等知识点,覆盖度很大,同时又密切联系热点知识,考察综合分析能力,难度中等。
第5题根据经纬网及点状地理事物的分布特点,不难得出结论。
天津文综地理为了引起人们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关注,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地球一小时”行动,倡议每年3月最后一个星期六的当地时间20:30~21:30熄灯一小时。
2.若将此行动在一年中再增加一次,仍使世界各国都能参与,建议行动日期应选在A.2月的第一个星期六B.7月的第二个星期六C.9月的第三个星期六D. 12月的第四个星期六【解析】此题考查全球各国昼夜长短的变化,有些纬度高的国家甚至出现极昼极夜现象,所以此行动在一年再增加一次,仍使世界各国都能参与,则要求使得高纬度国家没有极昼极夜,即每年的3月21日和9月23日。
6年高考地理 母题精解精析 专题1 地球运动(学生版)
![6年高考地理 母题精解精析 专题1 地球运动(学生版)](https://img.taocdn.com/s3/m/3a2a71dba32d7375a41780fc.png)
【备战2013】6年高考地理 母题精解精析【2012年高考题】(2012XX 卷)11.地表点Q 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之间的纬度差为α,其正午太阳高度为H 。
若H 等于α,则Q 点的纬度变化X 围是( )A.21.5°至68.5°B.11.5°至68.5°C.21.5°至78.5°D.11.5°至45°(2012XX 卷)第30届奥运会将于2012年7月27日19点12分(零时区区时)在伦敦开幕.结合图文材料,回答6-7题。
6.各国学生若计算在本地观看奥运会开幕式现场直播的日期、时刻,可依据图4中的( )7.伦敦奥运会开幕当天,下列国家中白昼最长的是( )A.菲律宾B.巴西C.新西兰D.英国(2012XX 卷)(三)太阳黑子活动的变化会对地球的气候产生明显影响。
下图显示北半球部分高纬度地区太阳黑子活动与年均降水量的关系。
5. 图中所示的34个测站分布X 围主要在( )A. 亚洲B. 亚洲和欧洲70°-80°N ,157°W-81°E 12个测站降水60°-70°N ,166°W-41°E 22个测站1910 1920 1930 1940 1950 1960(年)黑子相对数(个)100100 100200 300 200 00 年均降水量(m m ) 100太阳黑子数C. 亚洲和北美洲D. 欧洲和北美洲6. 观测显示,所测地区年平均降水量()A. 随太阳黑子活动的增强而增大B. 随太阳黑子活动的增强而减小C. 变化周期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吻合D. 变化周期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无关(2012XX卷)某科考队结束了两个月的海上考察,于4月21日返回到P地。
图3为P 地所在区域当日某时地面形势图。
6.科考队出发日P地昼长为11小时,返回到P地时,P地当日的昼长约为()A.10小时 B.11小时 C.13小时 D.14小时(2012XX卷)时间2011年11月3日1时36分6秒,“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飞船成功实现首次交会对接。
高考地理自然地理历年真题全解2024
![高考地理自然地理历年真题全解2024](https://img.taocdn.com/s3/m/0dd4789b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cf.png)
高考地理自然地理历年真题全解2024地理作为高考科目之一,对于考生来说是一门重要的学科。
其中自然地理作为地理的一部分,是高考中的重点内容之一。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自然地理,本文将对2024年高考地理自然地理历年真题进行全面解析,希望能给考生提供有用的参考和指导。
一、地球的自转和公转(10分)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绕自身轴线旋转的运动,公转是指地球围绕太阳运动的轨迹。
根据历年真题数据统计,在自转方面,地球自转一般是从西向东,沿逆时针方向旋转,自转周期为24小时。
自转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有日照、气候和时间的变化。
在公转方面,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迹呈现椭圆形,按行进方向分为远日点和近日点。
而地球的公转周期是一年,导致了地球上季节的变化。
二、气候带与地形之间的关系(15分)气候带是指地球表面上具有相似气候特点的区域,它与地形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影响,以及地球形状对太阳辐射的影响,导致不同地区形成了不同的气候带。
根据历年真题分析,靠近赤道的地区,由于接受到的太阳辐射多且集中,温度较高,形成了热带气候带。
而靠近两极的地区,由于太阳辐射弱且角度较小,温度较低,形成了寒带气候带。
地形对气候带的形成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例如,山脉对气流的阻挡及隐蔽效应,使得山区形成了高原气候带。
同时,海洋也对气候产生影响,沿海地区由于海洋的调节作用,气候较为温和。
三、地质灾害与防灾减灾(20分)地质灾害包括地震、火山喷发、泥石流等,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威胁。
人类在认识到地质灾害的危害后,开始采取防灾减灾的措施。
根据历年真题的经验,地震是地质灾害中最具破坏力的一种。
为此,人们建立了地震监测网络,并制定了地震应急预案,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减少损失。
火山喷发的预测虽然难度较大,但通过科学技术手段可以进行部分预测,从而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对于泥石流等其他地质灾害,也需要建立相应的监测与预警体系,以提前采取措施。
此外,加强公众的宣传教育与培训也是防灾减灾的重要环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文综图3示意某区域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虚线为晨昏线。
读图完成10~12题。
图3
10.此时,①地的盛行风向为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11.与①地相比,②地
A.气温年较差较小
B.正午太阳高度较大
C.昼长年变化较小
D.较早进入新的一天
12.图示现象可能出现在
A.1月
B.2月
C.7月
D.8月
重庆文综本地北京时间6月22日6时左右日出,13时太阳高度角达到最大约83°,回答10-11题。
10.该地最可能是
A.北京 B.沈阳C.成都 D.海口
11.该地当天上午太阳高度角达到36°时,布依诺斯艾利(西四区)的区时约为
A. 6月21日9时B.6月21日21时
C.6月22日9时 D.6月22日21时
表1为三地连续两日日出与日落时刻(北京时间)。
据此回答3~4题。
表1
3.三地按纬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③①②
4.若③地为北京,则此时
A.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北移 B.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
C.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逐渐扩大 D.各地昼夜长短相差最小
北京文综读图4,回答第5、6题。
6.在6月到8月期间,
A.正午太阳高度角①比②小B.日出时间①比③早
C.④地白昼时间逐渐增加D.便于在⑤地开展科学考察
【答案】D
【解析】以经纬网分布图为情景,考察能源、人口、自然和文化遗产、地震、正午太阳高度角、日出时间、昼夜长短、南极科考等知识点,覆盖度很大,同时又密切联系热点知识,考察综合分析能力,难度中等。
第5题根据经纬网及点状地理事物的分布特点,不难得出结论。
天津文综地理为了引起人们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关注,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地球一小时”行动,倡议每年3月最后一个星期六的当地时间20:30~21:30熄灯一小时。
2.若将此行动在一年中再增加一次,仍使世界各国都能参与,建议行动日期应选在
A.2月的第一个星期六
B.7月的第二个星期六
C.9月的第三个星期六
D. 12月的第四个星期六
【解析】此题考查全球各国昼夜长短的变化,有些纬度高的国家甚至出现极昼极夜现象,所以此行动在一年再增加一次,仍使世界各国都能参与,则要求使得高纬度国家没有极昼极夜,即每年的3月21日和9月23日。
结合选项,C.9月的第三个星期六正好满足条件。
安徽文综图11为某地住宅建筑冬夏正午日照示意图,完成29-30题
29.该地可能是
A.刚果盆地
B.撒哈拉沙漠南缘
C.巴西高原
D.北美洲五大湖地区
30.仅考虑地球运动,图示窗户、屋檐搭配对室内光热的影响有
①利于夏季遮阳,冬季采光
②冬至到春分,正午室内的日照面积逐渐增大
③春分到夏至,正午屋檐的遮阳作用逐渐增强
④利于减少室内能源消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上海文综地理
13. 2011年5月4日《文汇报》报道,又有4颗小行星以中国科学家姓名命名。
读右图,这几颗小行星所在的小行星带位于太阳系的( )。
A.金星轨道与地球轨道之间
B.木星轨道与土星轨道之间
C.地球轨道与火星轨道之间
D.火星轨道与木星轨道之间
上海地理
(一)“我在仰望,月亮之上;有多少梦想,在自由地飞翔”。
21世纪人类将进入开发月球资源,探索太空的新时代,人类的美好愿望准将变为现实。
1.月球的表面形态给人类深刻印象。
下列因素中,影响月表形态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A.太阳的能量
B.地球的引力
C.陨石的撞
击 D.太阳风侵袭
【答案】:C
【解析】:月球因为无大气层的保护,月表形态多“陨石坑”,是事实信息。
2.若科学家在未来的月球表面实验室进行科学实验,其利用的月球表面特殊条件是
①若重力②超高温③低辐射④高真空
【答案】:D
【解析】:考查月球环境特点:强辐射、超真空和失重(人教版痕迹)
3.月球和地球距太阳的距离差别不大,但表面环境迥然不同。
其主要原因是二者的
A.质量差异
B.形态差异
C.自转差异
D.公转差异
【答案】:A
【解析】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地球是行星,质量较大,绕恒星太阳公转。
地球由于质量大于月球,因此在万有引力作用下有自己的大气层、水
圈、生物圈和岩石圈表面。
四川卷图4为经纬网图。
图中A点位于南纬68度,
AB为晨昏线的一段;此刻,北京处于白昼;近期,
C地日出时刻越来越早。
据题设条件回答10-11题。
10.此刻,与北京日期不相同
...的是
A.圣保罗
B.华盛顿
C.开普敦
D.莫斯科
11.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该日,大约在7月中旬
B.该日,C地太阳从东南方向升起
C.该季节,正值尼罗河枯水期
D.该季节,马达加斯加岛白昼比塔斯马尼亚岛长
【解析】该题以晨昏线为切入点考查了与地球运动有关的日期、昼夜长短、日出日落时刻、季节、日出日落方位、河流补给等知识,图示区域在赤道以南,此刻,北京处于白昼,AB 线以西是白昼,表明太阳直射22°N,是北半球的夏季,近期,C地日出时刻越来越早,太阳直射向南移动,南半球的昼越来越长,150°W是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的经线为18:00,东12区=16:00,华盛顿(76°W,西五区)为23:00,不与北京在同一日期内(或0点经线=60°W,从60°W向东到180°与北京在同一日期内,华盛顿不在这经度范围内。
);太阳直射22°N接近6月22日,该季节全球太阳都从东北升起西北落下,正值尼罗河丰水期,马达加斯加岛白昼比塔斯马尼亚岛长。
答案10. B 11.D
山东文综图2为某区域的海上航线示意图。
在一艘驶往大西洋的轮船上,船员在图①处看到了海上日出景观,此时为世界时(中时区区时)4时。
读图回答5~6题。
5.下列四幅图中,与①处当日日出时刻相符的
是(C)
浙江地理9.若某日晨线和昏线分别经过M、Q1和M、Q2,且Q1、Q2的经度差达到最大值,则
A.Q1、Q2间地球表面上的最短路线经过北极点
B.M、Q1之间连线与地轴相反
C.M、Q1、Q2三点位于同一经线上
D.Q1、Q2两点的直立物日影分别朝西、朝东
10.若两个不同日期的晨昏线分别经过M、Q1和M、Q2,
是Q1、Q2
与L1这两地方时差不等,则Q1、Q2
A.可能同是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B.可能都位于东半球
C.不可能在同一时区D.不可能出现在1至6月间
【解析】
【答案】10.A 11.B
【考查的知识点】光照图绘画;昼夜长短判断;经度估算;地方时计算。
【解题思路1】
9、已知Q1在M点东北方,若MQ1要同在晨线上,则晨线走向为东北—西南,为北半球夏半年。
作图如下,Q1、Q2之间经度差最大值为180°。
Q1、Q2两点在同一经线圈上,两点间最短路线大圆劣弧必过北极点,A正确。
M、Q1之间经度差必须是180°时,它们之间连线才会与地轴相交。
Q1、Q2两点正午“日出”,直立物日影朝北。
10、若两点同为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则Q1点的地方时为12h,Q2点的地方时为0h,M点地方时为6h,不符合Q1、Q2与L2的地方时差不等的题意要求。
Q1、Q2两点经度差的取值范围不超过180°,角Q1MQ2不超过47°,可能都位于东半球,也可能在同一时区,也可能出现在1至6月间。
【解题思路2】
9、Q1、Q2经度差最大可能为180°,并且可以画出如下图证明。
因此得知Q1、Q2为同一经线圈。
选A。
10、根据材料可以得出以下结论①当晨线经过M、Q1时可以得出
Q1日出早于6点,昼长夜短;②当晨线经过M、Q2时,Q1日出晚
于6点,昼短夜长;③Q1、Q2与M的时差不相等。
只要符合以上
条件的答案即可。
A选项中,当如果都为晨昏线与纬线切点(必
是晨线),则Q2地方时为0点(昼长夜短),而M点地方时为6
点,时差6小时;Q1地方时为12点(昼短夜长),而M点地方
时为6点,则Q1、Q2与M的时差相同,不符合条件③,排除。
由于符合以上3个条件的可能性很多,Q1、Q2可以无限接近,因此CD排除,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