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础技术在道桥施工中的应用探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桩基础技术在道桥施工中的应用探析
摘要:桥梁桩基础的使用状况将直接对全桥的通行服务水平带来影响。

钢筋
混凝土是桥梁桩基础的重要结构形式,其在材料质量、水体侵蚀等因素的影响下
易出现病害,不利于桥梁桩基础的正常使用,甚至威胁到全桥的安全性。

文章以
桩基础施工技术展开探讨,阐述该项施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要点,以供参考。

关键词:桩基加固;钢筋外露;封闭裂缝
1工程概况
某公路大桥为预应力砼连续T梁,随桥梁运营时间的延长,可见桩柱接头处
存在裂缝、钢筋外露、混凝土剥落等病害。

鉴于此,为保证桥梁可正常运营,需
根据桩基的病害特点采取相适应的加固处理措施。

2桥梁桩基础加固的必要性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2.1桥梁桩基础加固的必要性
(1)因混凝土碳化而开裂。

混凝土属于碱性材料,因此施工后将在表面形
成碱性保护膜,该膜结构附着在混凝土上,形成防护屏障,具有抵抗酸腐蚀的能力。

若混凝土出现碳化现象,其碱性将明显偏弱,保护膜完整性不足,给酸性介
质的侵蚀提供了“途径”,随时间的延长而出现开裂等病害,加之行车荷载的作用,对桩基础的影响逐步加大,导致桩基础的失稳概率明显增加。

(2)因渗水
而受损。

若存在混凝土渗水的情况,将在低温环境下结冰膨胀,改变混凝土的正
常状态,混凝土结构受损,强度较正常状态明显偏低,影响到桩基础的正常使用。

2.2桥梁桩基础加固设计的注意事项
(1)明确桥梁桩基础的实际情况。

做好资料收集和现场调查工作,多途径
了解桥梁桩基础的病害情况,在此基础上富有针对性地展开加固设计,提高设计
方案的可行性。

桥梁桩基础的加固类型为重点考虑对象,常见有强度加固、刚度
加固及耐久性加固3种方式,各自的适用范围不同,应根据实际需求合理选择。

强度加固的作用在于提高桥梁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刚度加固的目的在于保证桥梁
结构维持正常使用的状态;耐久性加固则重点考虑已损伤的部位,根据病害特点
采取合适的修复措施,将不良影响范围缩减至最小,使结构恢复正常状态。

(2)兼顾加固质量、经济效益等多重需求。

桥梁加固设计的首要前提在于选择相匹配
的加固施工技术,使其能够发挥出加固作用,从根本上解决桥梁病害,使其具有
稳定性和耐久性。

此外,在集约化发展的背景下,应当兼顾桥梁加固的成本控制
要求,在保证加固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降低成本,具体可将材料使用量、施工
工作量等方面作为着力点,实现开源节流。

在确定完整的加固设计方案后,由具
有资质的人员根据规范完成加固作业。

3植筋
(1)经检测后确定植筋的具体位置并标记。

(2)水钻钻孔,综合考虑钢筋
直径、植筋深度情况,要求钻头直径略大于植入钢筋的直径。

钻孔期间遇钢筋时
及时调整钻孔位置,可在原孔周边35cm处再次钻进。

(3)成孔后,利用压缩空
气深度清理钻进期间残留在孔内的粉尘,再利用电动毛刷清理浮尘,最后再次利
用压缩空气清理,直至孔内无粉尘为止。

(4)植筋结构胶遇水、油等液体时将
发生化学反应,导致其强度低于标准值,因此若植筋孔内存在该类液体,需及时
采取干燥处理措施。

以化学干燥法较为合适,所选用的化学试剂应具有溶解油、
易挥发的特点,以便去除水、油等液体。

(5)化学清孔作业应分阶段完成:首先,棉刷沾适量的丙酮并将其均匀刷涂在孔壁上,使附着在孔内的浮尘转移至棉
刷上,期间密切关注棉刷的使用情况,若较脏需及时换新,以免影响清理效果。

随后,在孔内丙酮挥发后利用清孔胶深度清理,使剩余的浮尘粘在胶体上。

(6)根据设计尺寸要求精准下料,深度清理钢筋的锈迹,利用砂轮修整钢筋植入段的
尖角部分。

(7)向孔内注入适量的结构胶,再缓慢向孔内置入钢筋,全程尽可
能维持匀速、缓慢的状态,且植筋时需适当转动。

钢筋应植入孔底,对于结构物
侧面和底面两部分的植筋作业则采取支撑措施,否则易发生钢筋松动等异常状况。

(8)植筋到位后即可进入养护环节,以保证结构胶强度在未提升至设计值之前
钢筋不发生偏位或受液体(如水、油等)侵蚀而受损。

鉴于植筋胶具有腐蚀性的
特点,操作人员应佩戴防腐手套等相关防护装置。

4模板制安及混凝土浇筑
4.1模板制安
组织测量放样,确定墩、台身控制线,作为后续施工的参照基准。

桩基模板
可利用厚度为5mm的钢模板制作而得,要严格控制尺寸。

安装前全面清理模板上
的锈迹等杂物,均匀刷涂模板油,按分片起吊的方式有序完成模板的安装作业。

各模板需紧密衔接,可在接缝处塞入适量海绵胶,以免在后续浇筑期间发生漏浆
现象。

4.2桩基加粗段浇筑
正式浇筑前全面检查桩基钢模板,若存在间隙则采取封闭处理措施,以免漏浆,浇筑材料以细石混凝土为宜。

混凝土浇筑遵循连续性原则,尽可能消除外界
因素的干扰,以免发生浇筑中断现象。

若因特殊情况而被迫间歇时需及时分析问题,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措施。

浇筑期间由专员检查,保证桩基模板具有稳定性且
各加固件可正常使用。

配置附着式振捣器和插入式软轴振捣棒,两者协同作业,
切实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

振捣作业应做到快插慢拔,各插入点的分布应具有均
匀性。

本层振捣时保证设备在下层的作业深度达到510cm,以提高相邻两侧的紧
密性,构成完整的整体。

若混凝土不再下沉、存在泛浆现象且表面具有平整性时,即可停止振捣。

5封闭裂缝
(1)裂缝处理。

灌缝前利用钢丝刷等工具清理裂缝表面的浮渣等杂物,并
检测裂缝宽度,作为后续作业的参考;利用空压机清理缝内的碎屑等各类影响施
工质量的杂物;将棉纱沾适量的丙酮,在缝两侧5cm范围内反复擦拭,以提高加
固区域的洁净度。

(2)埋设灌浆嘴。

根据裂缝的宽度确定注浆嘴的布设位置,
于该处粘贴胶布。

通常每条裂缝的灌浆嘴数量至少需达到2个,沿裂缝方向骑缝
埋设灌浆嘴。

灌浆嘴埋设到位后在其四周刷涂结构胶,以保证灌浆嘴的稳定性与
严密性,给后续压力灌浆奠定良好的基础。

(3)封缝。

根据要求配制封缝浆液,利用刷子均匀刷涂至裂缝上。

遇贯穿裂缝时应从两侧同步封闭,使裂缝形成具有
良好密封性的空腔。

封缝材料应根据裂缝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对于细小裂缝以
环氧胶泥较为合适,若存在渗漏现象可采用水泥和水玻璃相结合的方式。

(4)
灌浆。

接通管路并开启阀门,注入适量压缩空气,清理管道和裂缝,全面检查灌
浆机等相关装置,若无误进入正式灌浆环节。

各裂缝的覆盖区域存在差异,可根
据实际情况采取单孔或分区群孔灌浆的方式。

从裂缝一端开始注浆逐步向另一端
推进,注浆过程中密切观察相邻注浆嘴是否有浆液流出,当注浆嘴流出浆液时表
明两嘴间的裂缝已经得到填充。

再进一步考虑吸浆率,若该值<0.1L/min需持压
灌注1~3min,达到时间要求后结束灌浆。

按上述方法有序操作,完成各处的灌浆
作业后拆除管道,全面清理内部附着的浆液,以免随时间的延长而导致浆液在管
道内凝固。

将管道保管好,用于后续的灌浆施工。

(5)灌浆后的处理。

各裂缝
注浆完成后,次日可取出注浆嘴和封缝材料,清理杂物,修整裂缝表面,使桩基
裂缝处的内部质量和表观质量满足要求。

结语
公路作为国家基础性保障设施工程,桥梁是公路网络中的重点建设内容,桩
基作为桥梁的重要结构,其稳定性直接影响到桥梁的通行服务能力。

随桩基使用
时间的延长,易出现裂缝、钢筋外露等质量问题,工程人员需深入现场检查,明
确桩基的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桩基加固施工技术,提高桩基的使用水平。

参考文献:
[1]王俊.旋喷桩与袖阀管注浆在桥梁桩基加固中的应用[J].铁道建筑,2013(9):24-26.
[2]张德波.受限空间条件下高速公路桥桩基加固技术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19(4):104-1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